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晚唐浮生_分节阅读_第547节
小说作者:孤独麦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28 MB   上传时间:2023-11-16 17:43:26

  ※※※※※※

  朱全忠那里不管洪水滔天,邵树德这边则在加紧攻势。

  天雄军与土团乡夫轮番攻城,战事极为激烈,直到暴雨在此来临。而此时,南路的定远军已经在伊阙关后的龙门驿一带扎下大营,顺义军则直接向南,比他们稍晚两天攻占了守备空虚的伊阙县,算是两道保险,死死围住了威戎军那几千人。

  对这座关城,李唐宾的意见是保持一定的军事压力,持续攻打,同时遣人劝降。

  邵树德没有意见,因为他也想不出伊阙关守军还有什么坚持下去的意义。

  从一开始,这对他们而言就是一个死局。

  关城不能退,一退就被天雄军压下来,追着屁股打。而不退的话,又只能眼睁睁看着后路被截断,成为一座孤城。

  当然这不怪威戎军,也不怪张归霸,事实上是梁军整体的溃败导致。真要追溯的话,洛阳那场大败就注定了今日的结局。说白了,洛汝就不该守——可不守又能怎样?局面似乎更糟。

  大势去矣!

  胡真又出场了。他自告奋勇进了伊阙关,并被带到了张归霸面前。

  雨很大,气氛还算融洽,至少张归霸没第一时间杀了他,还请他喝酒,这就是个不错的开端。

  “夏王打仗,和十余年前不太一样啊。”张归霸眼神飘忽,似是在回忆什么:“当年在长安东,黄邺的大军就折在他手里,唉。只不过,那时候的夏王,打仗勇猛精进,神皋驿战孟楷,高陵县打张全义,三原县破李唐宾,全都是阵列而战,一举破敌,打得人心服口服。怎么帐下兵马越多,却打得愈发小心谨慎了,何故耶?”

  胡真仔细回忆了下,也有些唏嘘。

  同州之战,朱全忠帐下不过万把人,邵树德、诸葛爽、朱玫、伊钊合兵两三万众,不是河东兵就是夏绥边军,以多欺少,打得他们找不着北。

  张归霸所说的那场仗,应该是东渭桥之战了。诸葛爽、邵树德、李孝昌、李详四人,大破巢军,取黄邺首级,张归霸三兄弟应在军中,连夜遁走。

  “梁王一直想找夏王决战。”张归霸笑了笑,道:“此战若能成,我定率军冲杀,摧锋破锐,会一会名动大河的天雄、武威、铁林诸军,纵死无恨,输了也心服口服。”

  “兵越多越需谨慎。”胡真下意识为邵树德辩解了起来,道:“国朝初年洛阳之战,窦建德一战成擒,为天下笑。若其不急于求成,深沟高垒,以守为主,再用其幕僚之策,趁虚袭取蒲州,入关中,太宗想赢也非一朝一夕之事。”

  李唐初年,河东是真的空虚。幕僚们都建议窦建德不要急于决战,而是攻取河东,再绕道入关中,联络突厥大举南下,让李唐首尾不能相顾。奈何一战送了十万兵马,以至于后来刘黑闼在突厥人的支持下于山东、河北转战,连败名将、斩杀唐军无数,但力量其实已经大为不足。

  张归霸笑了笑,道:“也对。夏王用兵,稳得很。以今日之势头来看,只要不像窦建德那样惨败,稳扎稳打的话,如后周那样称帝一方已无问题,进取天下亦大有可能。跟着夏王的元从老人,倒是可以放心了。他们的主公,不是那种浪战挥霍之人。”

  “夏王仁德宽厚,降人只要有才,亦可得富贵。”胡真说道:“张将军勇冠汴梁,若能投夏王,富贵勿忧也。”

  张归厚叹了口气,道:“晚矣,恨未早遇夏王。”

  胡真想了想,又笑道:“其实还有机会。”

  张归霸看了他一眼,似笑非笑。

  “贤昆仲三人皆为名将。听闻朱全忠在汴宋募兵,交由令弟归弁操练,可见信任。归厚亦统厅子都精兵,骁勇善战。”胡真顿了顿,道:“若兄弟三人皆投夏王,岂不一时佳话?富贵还用愁吗?”

  胡真这话,若放六七年前,问题很大。盖因彼时朱全忠威望很高,对下属的控制力较强,令行禁止,没人敢废话,想造反投降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但现在么,部队军阀化的苗头已经慢慢显现。部队有战损了,方面大将往往自己募兵补全编制,甚至还组建亲军,比如曹州朱珍、宿州氏叔琮都至少组建了一个都的亲军,朱全忠也只能睁眼闭眼。

  丁会、庞师古、氏叔琮、朱珍四个人里边,最老实的可能就是庞师古了,氏叔琮可能也比较听话,但丁会、朱珍这两人嘛,以胡真对他们的了解,现在的小心思可不少。

  由此也可以看出,君臣之间的强弱不是一成不变的,相反是动态变化着的。说穿了还是威望问题,人与人之间始终存在着博弈。主公一直胜利,形势大好,那么威望较高,在君臣博弈之间占有优势,反之则处于劣势,不得不让渡部分权力出去。

  “夏王好大的胃口。”张归霸叹道:“威戎军六千五百步骑,我带来的人没问题,汝州兵、土团乡勇出身的军士也没问题,其余军士,在四面合围的情况下,说服他们投降也不难。不过,厅子都可没那么容易降,吾弟怕也难以控制。至于新军,再看吧……”

  张归霸说投降的难度,从头到尾都没提家人,只谈军士们的态度。

  事实上他的长子张汉鼎在汴州做人质,家人则在汝州。在他眼里,这些都不是投降的障碍。全家死光又如何?大不了再娶妻生子就是了。实在不行收个义子延续香火也行,这都不是问题,问题在于如何说服大头兵们跟你一起降。

  “事在人为嘛。”胡真笑道:“我就说句掏心窝子的话了,汴州这么多兵马、如此多的官将,夏王难道还能全换了不成?不还得大量留用?早降早得利,晚降要吃亏啊。若夏王想千金买马骨,那不就是机会了么?”

  “洛阳之战,夏王最大的战果,便是得了胡大郎你啊。”张归霸摇了摇头,道。

  胡真大笑。

  

第060章 用尽全力

  四月二十四日,在拖延等待了几天,确定汝州方面不会来救援他们之后,张归霸将诸将召集起来,商讨当前局势。

  有人(托)提议投降,原因是外无救兵,守下去死路一条。为免像霍存一样全军覆没,不如降了夏王。

  不出意外,这个“暴论”引发了激烈的争议。

  张归霸面含笑容,认真倾听着众人的意见。时不时插几句话,巧妙地把话题引向如今面临的困境,到了最后,不愿投降的人看看风色,也闭嘴不说话了。

  至于大头兵们,除了一些人担忧家中亲属外,大部分人没什么意见——若后路没被断,大伙可能还愿意拼一拼,但都这个境地了,还犹豫什么?

  从上到下都搞定后,威戎军六千余人的投降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二十五日,关门大开,威戎军将士冒着大雨出城,在关北空地上掷甲弃械。

  邵树德在亲兵的簇拥下,远远看着。

  “拜见夏王。”六千人解甲之后,齐齐跪倒在泥水中。

  “诸位都已尽到了本分。武人各为其主,奋勇拼杀,对得起自己那份饷钱,此大善也。”邵树德让亲兵将他的话一一传递了下去。

  “人赐一匹绢,领完之后到陕州整训,日后还有大用。”

  “家人亦不必忧心。待我杀至宣武诸州,尔等自然可相见。”

  一口气说完之后,亲兵们大声传达下去,降兵落下了心中巨石。

  “张将军。”降兵已经起身,空着手住进了天雄军的大营之内,邵树德不再管他们,转而看向张归霸,笑道:“闻名久矣,今得将军来投,胜得十万大军。”

  张归霸可不敢把客气话当真,立刻回道:“大王起于微末,征战至今,威震中原,此天命之子也。仆幸有几分武艺和胆气,若大王看得上,自当肝脑涂地,在所不惜。”

  “自有用得上将军之处。”邵树德拉起张归霸的手,笑道:“都教练使衙门已在陕州建好了衙署、军营、校场。我欲从降人中选材勇健壮者四千人,严加训练,以期成军。日后征战,少不得张将军相助。”

  “求之不得。”张归霸立刻应道。

  他其实想过,如果像徐怀玉那样去当个刺史固然不错,但一辈子也就这样了,不能再进一步。他比徐怀玉年轻得多,才四十出头,上进心还很强烈,如果还能掌兵,那就再好不错了。

  邵树德含笑点头,道:“草原不靖,胡虏猖獗。届时新军多在阴山厮杀,张将军可提前熟悉一下。”

  “遵命。”

  二人一前一后,在众人的簇拥下进了城。

  陈诚稍稍落后一步,找来了一名文吏,向他嘱咐了几句。

  都教练使衙门不归王府管,归幕府管,但陈诚也是朔方节度副使,都教练使衙门的很多事务与他有交集,因此打算让人提醒一下,选人时要多做甄别。

  出战以来,收到的俘虏确实不少了。昨日收到消息,飞龙军使契苾璋送了约千名破夏军俘虏到登封。如果再算上伊阙关这边的降兵,已经累计俘获近一万四千人了。

  夏王决定,从中挑选精悍敢战、技艺娴熟者四千人,再从关北招募勇士千人,组建金刀军。该军员额一万,先期募集五千,以陌刀、重剑为主战兵器,这也是夏军第一支大规模、成建制的大剑重甲近战部队。

  金刀军的人员招募、训练将由都教练使衙门陕州院负责。

  羁押在洛阳的俘虏将分批送往陕州。此外,战后还将在各州土团乡夫中挑选表现出色者万余人,与降兵一起,编为续备军,员额二万五千人。打散建制之后重整,作为各主力野战部队的补充兵源。

  都教练使衙门灵州院目前编有五万续备军,日夜操练,学习各种兵器的使用、金鼓旗号的辨识、阵列转换变化等。

  灵州院、陕州院加起来七万五千续备军,每年可以提供一万五千到两万严格训练、熟悉军旅、技艺娴熟的新兵,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没有他们,各野战部队很难长时间保持齐装满员的状态,账面上八千人,实际缺编严重,只有五六千,打起仗来就很蛋疼。

  续备军和州兵一样,成本不到衙军的三分之一,等于是花了两万五千野战军的资源来养他们,其实是值得的。

  待到天下平定之后,续备军该怎么处理,可以再议,但肯定不能遣散了之。毕竟是花血本训练出来的军士,让他们回去种地非常可惜了,也是地方治安的隐患。

  进入伊阙关后,邵树德先登上关楼,欣赏了伊阙山及伊水河谷的美景。

  雨中的山川河谷看上去别有一番风情。而在南方的雨雾之中,还有汝州等待他来攻取。

  定远军已经从伊阙县南下了。

  邵树德对他们的要求是,“用尽全力”,尽可能咬住更多的敌军。

  ※※※※※※

  襄城县码头附近,春雨霖霖,人喊马嘶。

  孔勍已率五千衙军进抵县城,先锋一部已往颍桥镇方向开进。

  三千余颍州乡勇在码头附近接收、整理辎重。

  因为船只有限,运丁不足,各类辎重的运输速度很慢,至今还有最后两批积压在梁县码头,等待船运。

  春水猛涨之下,行船可比走路方便多了。而这也是丁会敢于先把极为拖累行军速度的辎重输往下游的主要原因。

  一起过来的还有幕府将佐的家眷、财货,总之忙忙碌碌,就像蚂蚁搬家一样。

  若契苾璋在此,一定极为痛恨老天爷,为何降下那么多雨水,让他们这支骑马步兵失去机动力?不然的话,梁人如何敢这么嚣张地转运辎重和人员?

  总而言之,汝水沿线的梁军撤退,总体而言还是比较顺利的。

  有顺利的,当然也有不顺利的。

  三鸦谷一带的梁军大举撤退,因为行事不密,被鲁阳关守军发觉。

  他们总共只有两千威胜军,外加两千邓州土团乡夫,侦知当面敌军正在分批撤离后,立刻遣人冒雨至山谷间,多插旌旗,多布战鼓,然后大军出动,追击而来。

  梁兵无心恋战,在三鸦镇、鲁山县断后的两千人一哄而散,纷纷吵嚷着要回家。

  他们多非汝人,如何愿为汝州死战?

  双方一追一逃,在山川河谷之间气喘吁吁,浑身湿透,直到一场山洪暴发。

  梁军损失大一些。先期撤走的四千人辎重尽失,饥肠辘辘地逃往东北方向的龙兴县。一路逃,一路有人落下,其情其景,惨不忍睹。

  威胜军损失较小,有数百人不幸被山洪卷走。然被山洪阻隔的两千梁军断了前路,大部投降,小部分人四散流入山林间,不知去向。

  曾经阻挡夏人多年的三鸦谷防御体系,至此完全崩溃。如今能让夏人停下脚步的,不再是梁人的刀枪,而是泥泞的道路以及不期而至的洪水。

  但不管怎样,待洪水退去之后,这里已是一片坦途。威胜军可直接攻向龙兴方向,然后折向西北,往汝州方向杀去。

  以上是威胜军的偏师,其主力则在宛叶走廊。一万八千大军外加万余土团乡夫,将六千梁兵团团围困在叶县城内。

  折宗本在一开始攻了几天后,便下令掘壕围困了。

  他不想将训练多年的威胜军精兵白白消耗在城下。好不容易提升了点战斗力,死了很难补充得上的。

  再者,若能收编城内这几千梁军,对进一步提升威胜军的战斗力也很有好处。

  丁会的佑国军,就像夏王的保义军一样,来源都是老宣武或朔方衙兵,整体改编而成的,可以说相当能战,当以攻心劝降为主。

  汝州还有最后一股驻外兵马,即李仁罕所部三千来人。

  他们刚刚从广成泽回来,带着一万多匹马。辎重已经通过汝水船运到梁县了,现在城内几乎全是大头兵。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40页  当前第54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47/144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晚唐浮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