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晚唐浮生_分节阅读_第579节
小说作者:孤独麦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28 MB   上传时间:2023-11-16 17:43:26

  “行军之时,马车、辎重车、偏厢车,有什么用什么,不得大意。郑、汴、滑诸州,没有一处是安全的。”

  “给梁王拟一份表章,请调左右德胜军西行。”

  “各州、县、军镇严守城池,不得私自浪战,以免为贼人所趁。”

  葛从周一口气下达了好几条命令,确保自己的粮道及后方安全。但这也意味着他放弃了郊野,任夏军骑兵跑马了。

  他是个务实的人,但缺乏骑兵的时候,优先保障自己的后勤。至于面子、影响什么的,他才懒得管,那是梁王该操心的。

  在没有足够的骑兵之前,他也不会尝试对付这些夏贼骑兵。

  其实曹州朱珍曾经取得过一些战果,即设置一个明显的目标,诱惑夏贼前来攻击,或预判他们的行动路线,赌运气设伏,或派人诈降入伙,成功让契苾璋丢了不少人马,但总体而言还是十分被动。

  你跑得没人家快啊!

  幕僚坐下挥笔书写命令,写完后呈递给葛从周。葛从周正要用印,却见另一名文吏匆匆跑来,禀报道:“都头,河阴县来报,夏贼在北岸大集兵马,有渡河南下的迹象。”

  “南下?”葛从周猛然起身,让人摊开地图,仔细查看。

  “这仗!”葛从周怒了,道:“夏贼欺人太甚,这招骗了胡真一次,难不成还想再骗老夫一次?”

  他的脸色激烈挣扎着。

  如果河阳真有大批夏军南下,再来一次当初的滥招,将沿河的大军截成数段的话,他干脆抹脖子算了。

  “寇可往,我亦可往。真当我没招治你么?”葛从周说到一半,停下了。

  如果留数千人守御旋门关、河阴一线,自领一万主力北上攻河阳,有没有胜算呢?夏贼会不会麻痹大意,疏于防范?

  这是有可能的。

  渡河北上,趁夏贼不备,突然杀至北岸,烧其积储,杀其军兵,或可挫动贼人士气。

  但在没有骑兵保护的情况下,去容易,或许也能杀夏贼一个出其不意,但回来可就难了。

  不过,他终究还是没下达这种很容易让人有去无回的命令。

  龙武军新近整编,不是他所熟悉的老部队,执行这种任务,怕不是要哗变。

  文吏们都眼巴巴地看着葛从周,等他做出最终的决定。

  葛从周在屋内走来走去,时不时瞟一眼地图。

  气氛有些沉闷,大家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形势已经很艰难了,大伙其实也是在被动抵抗夏贼,真要说有多少信心,那是假的。

  “拣选五百勇士,携五日干粮,抄大伾山小路,夜袭夏贼营寨。”葛从周停了下来,下令道。

  众人不解,但依然开始草拟命令。

  毫无疑问,这项作战计划的成功率是很低的。五百人走山间小路,带不得辎重,只有几天的粮食,去偷袭敌军营寨,希望不大。

  “旋门关守军,留龙武军一都、乡勇三千。汜水县留龙武军两都、乡勇五千,随时援应旋门关。其余兵马,今夜尽数东调,前往河阴、汴口布防。”

  这是完全改变作战重心了。

  众人面面相觑,葛从周这是有放弃大伾山、旋门关一带防线的苗头啊。集重兵于河阴甚至是更东面的郑州,进退更加自如一些。

  说白了,在夏贼随时可以南下抄到他们后方的现在,有些地方根本就不该守了。应该把兵力集中起来,做更有用的事。

  当然,这是葛从周的看法。其他人偶有这种想法,但不敢说出来。那样的话,一旦夏贼顺着这条陆上通道杀入郑州,届时翻起旧账,谁顶得住?

  “我知你等在想什么。”葛从周说道:“此事我自与梁王分说,我不怕担责。”

  “令张归厚撤回管城,密县不要守了。”葛从周又追加了一句:“处处守,等于处处不守,贼势大炽,骑军铺天盖地,此时若还被困于一座座城池之中,实在被动。况且,汴州无兵,我焉能不做准备?”

  是啊,汴州除了长直军右厢万人之外,就只有新训练一年多的“汴梁八军”,真的十分空虚。

  万一需要“勤王”,也得早作准备不是?

  

第032章 第二次

  朱全忠亲自披挂上了城头。

  城外的原野上出现了不少轻骑。他们奔驰在田野中,时而聚集,时而散开。

  麦苗被践踏得惨不忍睹,明年的夏收看起来会大受影响。

  老实说,不是故意的,但打仗就这个样子,杀起来根本管不了那么多。

  再者,田野确实平整,也确实适合步兵和轻骑兵行军。

  “得有三千余骑。”朱全忠略略估算了下,道:“邵贼这人,越来越无可救药了。纵胡马南下,祸乱中原,此等贼人,焉能长久?”

  敬翔等人跟在身后,连连附和,脸上还挂着矜持的笑容,但那笑怎么看怎么僵硬。

  大家都知道,这是夏贼第二次逼近到汴州城外了。

  从军事角度来讲,汴州真的太差了,处于一马平川的平原中心,完全无险可守。骑兵一旦突入,怎么防守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而且,如果汴州守军毫无斗志的话,说不定就直接降了,这是最坑的。还好,现在城内有长直军,这是定海神针。他们不但可以守城,城市近郊也能出战,驱赶敌军,不让他们过于靠近。至于再远一点的地方就无能为力了,毕竟汴州紧要,不容有失。

  “诸位也不必过于忧虑。”朱全忠看了看几个心腹幕僚的脸色,笑道:“我已有定计。再过些时日,曹州、宿州两行营,还能抽调一批兵马过来,尤其是骑军。”

  左右德胜军满编三千骑,多有战损,但竭尽全力给补全了编制,还是三千骑,但全军只有三千四百余匹战马,有些少了。

  亲骑、捉生二军,满编千骑,如今编制不全,一个九百、一个八百。踏白都,现在只有六七百骑了。打了六七年,对宣武军而言,骑兵是最难以补充的。

  敬翔闻言有些惊喜,但他神色不动,暗暗思忖。

  曹州、宿州行营的兵为什么不能调?因为贼将梁汉颙率领的飞龙军右厢就在那个方向。从南到北九百里的宽度,全是一望无际的平原,人家随便找个麦田就斜插进来了,袭扰个几天就跑,必须屯驻大军防御。

  其实这样还是不够的。因为他们一人不止一匹马,而梁军骑兵就一匹战马,追着追着就追不上了。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让朱瑄驱逐梁汉颙部,不让他们以天平军为基地休整、补给,进而袭扰梁地各州。

  如果可能的话,泰宁军最好也对梁汉颙关上大门,那样东面威胁就废掉了,可以征调更多的兵力西进,充实空虚无比的汴宋亳颍腹地。

  “邵贼也不知兵。”朱全忠又笑道:“若我与他易地而处,此时已经将城外百姓尽数掠走。”

  掠夺百姓这事,朱全忠之前在郓、兖二镇做过多次,捉生军的成立,就有这番因素在内。

  至于屠戮百姓,那是绝对不可行的。至少到目前为止,除了秦宗权这傻货,别人在屠杀乃至屠城方面,是极为克制的,可以说几乎没有。

  以武夫们低下的道德底线,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却是事实。终晚唐数十年,此类情况只发生过一次,就是朱友宁驱赶博昌百姓填沟壑攻城。

  武夫们残暴吗?残暴。但为何不随意杀戮百姓乃至屠城?令人费解。

  可能是因为百姓们不是一点武德没有,你劫掠的话,他们可以忍受,甚至配合。但屠城,就要被群起围攻了。

  “大王,贼骑突入汴州腹地,最好还是将他们赶出去。”敬翔说道:“老这么让他们在四处劫掠游走,总不是个事。仆听闻,郑州原武县已经被掠走了千余百姓,焉知夏贼不到汴州掠人?”

  “德胜军已经西来。”朱全忠简略地说道。

  左右德胜军是骑兵,要对付四处乱窜的夏贼,只能用骑兵。步兵往往要好几倍以上的兵力才有可能逮住一部分,代价太大,更何况根本抽调不出人马。

  “大王,光靠德胜军怕是还不太够。”敬翔认真地说道:“仆请调长直军精兵出城,与德胜军配合,扫荡侵入郑、汴之贼骑。贼人多为乡勇,并无死战之决心,可图之也。若兵力不足,亦可调葛从周龙武军一部支援。”

  朱全忠沉吟不语。

  城外突然响起一阵热烈的喝彩声。

  城头上众人望去,却见一名夏军骑兵左右开弓,连续射落两名梁军斥候。第三人眼看着也要躲不过去,顿时返身来战,夏骑拍马迎上,针锋相对。

  “呼!”两骑相近数十步时,一杆短矛如闪电般投至。

  梁军斥候猝不及防,被射落马下。

  夏军骑兵轻巧地跃下,抽出腰间铁剑,揪住梁人兜盔,横着一抹,顿时鲜血喷涌。

  “王将军威武!”

  “王将军连杀三贼,这份本事何人能比?”

  “我高佑卿亦杀贼一人,无人认得我么?”

  “什么狗屁梁王?偌大的名声,结果竟是缩头乌龟。”

  “都被人第二次进薄汴州了,羞也不羞?这样子像是能成事的吗?梁军弟兄们,干脆绑了朱全忠投降算了。”

  一阵又一阵的声浪在不远处响起。朱全忠脸色不变,但守军却恼羞成怒,城头的强弩连连发射,将夏军游骑远远地驱离了开来。

  朱全忠旁若无事地下了城头。

  跟在他身后的敬翔突然说道:“大王,汴州空虚,夏贼定然知晓,故其派众多蕃骑前来挑衅,诱我围剿。如果能赚来颍水前线兵马的话,那就再好不过了。而今还是得沉住气,若大王不愿派长直军出战,神武八军也操练年余了,可令其去万胜镇、酸枣县等地驻防,限制贼骑活动能力。”

  其实,对于围剿夏军骑兵一事,曹州朱珍曾经提出过一个颇为有效的方案,即利用河流这种障碍划分防区,每个防区内都屯以一定数量的军队,整体以静制动,慢慢切割、缩小夏军骑兵的活动范围。

  敬翔深以为然,但仔细一算,所费兵力甚多,曹、宿两个行营的总兵力翻一倍都不够。如今他建议调神武八军的新卒去守御交通节点,其实还是朱珍故技罢了。

  所谓划河圈地、以静制动,再派机动兵力追剿是也。

  “神武八军……”朱全忠有些犹豫,他还是不太放心。

  都是一帮新兵,粗粗练了年余,从来没打过仗,有用?

  敬翔察言观色,立刻道:“大王可千万不能调颍水大营的兵马北上,夏贼死死盯着呢。”

  到了人后,朱全忠终于叹了声气。

  夏贼想吃掉庞师古部,他早就看出来了。五月下旬的时候,贼军蜂拥入汝州,但却多集中在临汝、梁县一带,故意逡巡不进,所谓何来?呵呵,还不是想吸引庞师古大军西进,与其决战?

  朱全忠敢确定,庞师古一旦西进汝州,夏贼绝对会步步退却,甚至会小规模败上两场,将庞师古的十余万人马吸引到伊阙关附近。随后,阳翟方向兵马尽出,控制颍水、汝水,截断庞师古粮道,折宗本的威胜军再大举北上,与李唐宾部南北夹击,将这十万人马尽数歼灭于汝州。

  一旦让夏贼得逞,那么朱全忠就会变成朱瑄、朱瑾、时溥那个样子,只能死守城池,再无还手的能力,随时会被攻灭。

  夏贼是有耐心的,他们甚至故意等了三个月的时间,结果没等到庞师古西进,反而见到他大修营垒、堡寨,巩固颍水防线,这才忍不住南下、东进。两军隔颍水对峙,相持两月有余。期间大小数十战,各自死伤数千人。

  颍水之战,关乎夏、梁双方命运,可以说是决定性的一战。

  不知道为什么,朱全忠想起了时溥。

  文德元年(888),朱珍率大军讨徐州,时溥率步骑七万迎战,双方战于吴康镇。

  动用七万人马,对时溥而言几乎是主力尽出的决定性一战了。结果朱珍大破徐兵,时溥带着残兵败将仓皇遁回徐州,一路死伤枕籍,徐镇主力被歼灭。

  如果梁军最后的机动兵力在颍水被歼灭,那么他能像时溥一样继续坚持五年吗?

  当然,当场灭亡不至于。这是武夫当国的时代,没那么容易被灭。在其他朝代,决战失败后基本就灭亡了,地方州县可传檄而定,但国朝不行,这或许是唯一对汴州有利的方面。

  但无论如何,颍水即便不胜,亦不能惨败。惨败的后果太严重了,承受不起。

  “可颍、蔡二州局势危殆,如何解之?”朱全忠问道:“汴、郑一带,我可以任贼军跑马,可以忍受贼人进薄汴州城下。哪怕人心浮动,也不至于立时出事。但颍州空虚,威胜军、淮宁军何人挡之?”

  “大王可调宿州行营兵马一部西进,东面没必要守了,也守不住。”敬翔道:“而今就得壮士断腕,方有胜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40页  当前第57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79/144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晚唐浮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