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晚唐浮生_分节阅读_第622节
小说作者:孤独麦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28 MB   上传时间:2023-11-16 17:43:26

  短短的木梯成了死亡之路,尸体不断落下,鲜血如雨点般洒下。

  寨墙外、壕墙内的空隙中,伤而未死的军士痛苦地呻吟着。

  铁蒺藜刺入他们的身体,攫取着他们的鲜血和生命。

  壕墙外的深沟内,尸体层层叠叠,几乎被压严实了。仔细观察,都是匡卫军将士的尸体,总有数百具之多。

  填沟壑,本来是乡勇甚至民夫的事情,但匡卫军并未在野外抓到百姓。无可奈何之下,只能自己上了。

  再远处的陷坑、小寨周边,一路上到处是倒毙于途的梁军尸体。他们还保持着向前冲的姿态,多死于箭矢。

  也只有在外围警戒的小寨子内外,才发现一些夏兵的尸体,总共加起来两百余具的样子,比起梁兵的损失那是小巫见大巫了。

  “当当当……”梁军鸣金击钲,正在进攻的军士们如潮水般退下。

  “吱嘎!”壕桥放下,营门打开,早就等待多时的骑兵冲出了大营。

  军属骑兵挥舞着粗大的马槊,直接追上了撤退中的梁兵,舞槊横击,数人闷哼倒地。

  总计三百多骑兵追了上来,畅快地收割着溃退敌军的人头,直到前方弓弩齐发,冲得太猛的骑兵纷纷倒地之时,他们才收住了马势,调头撤了回去。

  “轰!”壕桥吊起,营门关闭,整个战场再度平静了下来。

  朱友恭到伤兵营里转了一圈,回来时心事重重,面色不虞。

  庞师古正站在望楼之上,仔细观察武威军的营寨。也不知他看到了什么,脸上满是苦涩,甚至还带有一丝绝望。

  “都将……”朱友恭见了庞师古的面容,怔了怔,满腹牢骚也发不出来了。

  “是我害了大家。”庞师古叹道:“早知如此,还不如守在颍东不走了。”

  朱友恭默然。那样依旧是死路一条,甚至于到了最后全军投降,让夏贼一口气俘虏八万众,为全天下耻笑。

  眼下至少还有一线生机,还有拼一把的机会。即便拼不过,抛弃辎重,分头逃跑,也不至于全军覆没。

  “夏军追兵要上来了。坚锐军已经降贼,而今为夏贼先锋,已在西侧十余里之外。”朱友恭说道:“何去何从,都将还得拿主意。”

  “将士们都这么想的?”庞师古看着朱友恭的眼睛,问道。

  朱友恭暗叹一声,不敢与庞师古责问的目光对视,道:“兵无战心,又能怎样?”

  打了快两天时间了,将士们不可谓不用命,攻势不可谓不猛烈,但敌人据守营寨,不断消磨匡卫军将士的士气、体力乃至生命。前后已死伤两千余人了,杀伤的夏兵有五百人吗?

  再这么打下去,士气就要崩了。毕竟,与回家的渴望相比,现实的伤亡更直观、更触目惊心。朱友恭可以明显感觉到,刚才那一波攻势,又极大挫伤了匡卫军的士气。贼人不与他们野战,但坚守不出,兵还不少,又挺有战斗力,他们已经完全不可能攻下这座营寨了。

  简而言之,他们被困住了。进,进不得,退,无退路,只能等死?

  “有佑国军的消息吗?”庞师古问道。

  “没有。贼骑封锁得厉害,使者出去了,还没回来。”朱友恭答道。

  其实,这一片并没有很多夏军游骑活动,斥候、信使什么的还是可以外出的。朱友恭派往郾城的使者没能回来,只能说他运气不好,或者自己开小差跑了。

  庞师古也往蔡水那边派了使者,一批三五人,派了三批。他给梁王写了亲笔信,或者说绝笔,详细陈述了如今的困境,末尾力劝梁王不要西进,先返回汴梁,压制住蠢蠢欲动的野心家,再收拾整顿朱珍的左右衙内、左右突将二军,届时有精兵五万余,还有一搏之力。

  他不确定梁王能不能接受汴镇沦落为郓、兖、青这些中小型藩镇的事实,但局势若此,还能怎么办?朱瑄、朱瑾不还照样活得挺自在?

  当然,庞师古也知道,朱瑄、朱瑾没敌人,至少暂时没有,而梁王却有个穷凶极恶,多年来一直矢志不移地侵攻,想要置他于死地的大敌。届时十几万大军围过来,想当朱瑄、朱瑾而不可得的可能性极大。

  “不要攻了,先休整一下。”庞师古说道:“坚持到几时算几时,若实在坚持不下去,就自行撤退吧。”

  “自行撤退”就是放弃辎重,趁夜逃跑,分头走,能走几人算几人。但这样一来,也意味着匡卫军成建制地覆灭。即便后面还能再聚拢一些散兵游勇,也和这会的匡卫军没关系了,但这已是最好的结局。

  五月初四下午,长社以西的原野之上,大军云集。

  刚刚大破长剑军的邵树德携大胜之势抵达了战场之上,所过之处,喊声如雷,威势震天。

  百余名长剑军将校被从马上拖了下来,连带着缴获的金鼓、旗帜,一同陈于阵前。

  七千余梁兵据守的营寨外,武威军、飞龙军、坚锐军、铁骑军、忠武军以及先期赶来的定远、经略、护国、归德等军各一部,总计步骑四万余人,将匡卫军团团围住,水泄不通。

  “参见大王。”卢怀忠、契苾璋、赵岩、赵麓、张筠、郭绍宾、王遇、关开闰、封藏之、符存审等将纷纷至邵树德大纛之下参拜。

  一月之内,纵横南北。汜水破葛从周,俘斩龙武军万余;进薄汴州,梁人惶恐不安,不敢出城;寻又疾驰南下,于蔡水全歼夹马军,俘指挥使王敬荛以下五千余人;复又战于长社、临颍之间,大败长剑军,杀指挥使王重师,俘将校百余人、兵五千。

  如此辉煌的战绩,谁敢不服?谁敢废话?

  如今匡卫军已是瓮中之鳖,覆灭已是旦夕之间。坚锐军已降,如果郾城丁会那两万人再降,则朱全忠彻底玩完。便是跑回汴州,也坚持不了多久了。

  养军不要财货么?就那几块地盘,能养得起多少兵马?更何况他们也不一定能保得住地方上的州县。

  “诸君辛苦了,将士们也辛苦了。”邵树德这话说得真心实意。

  大伙多久没见家人了?一年有余。

  真的很长了,将士们很给面子,没怎么闹。可能是连番大胜刺激,让他们格外能忍受长期征战的苦处。

  但邵树德不会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大伙很卖力,很辛苦,事后定然要大加赏赐。跟着我的勇士们,有的能富贵,有的能升官,就连大头兵也能多得几匹绢、几缗钱、几头羊。

  “大王势头这么好,我等也想为子孙后代谋长久富贵。”契苾璋说道。

  此话一出,人人侧目,不过都没说什么。

  事已至此,有些事情越来越压不住了。

  以前大头兵们管不住嘴巴,胡乱说说也就算了。但契苾璋算是在公开场合第一个捅破此事的高级将领,今后效仿他的人肯定会越来越多。

  赵岩在一旁看着,心情激荡。他们在前阵子才上船,有点晚了,比不得一早就随夏王打天下的元从,甚至连胡真都比不了。要想更进一步,怕是只能出点奇招了。

  “庞师古、朱友恭不肯降么?”邵树德没接契苾璋的话,转而问道。

  “回大王,末将遣人劝了数次,未肯降。”卢怀忠上前回道。

  庞师古,一为大将,被朱全忠委以重兵,他不降可以理解。

  朱友恭是朱全忠的元从老人,又是义子,他不降似乎也没什么奇怪。

  “再劝一劝。”邵树德说道:“困兽犹斗,下场已是注定。死硬不降,死给谁看呢?朱全忠敢来救他们吗?”

  “遵命。”卢怀忠立刻喊来一名亲随,让他照办。

  “走,随我观瞭敌营。”邵树德不想再耽搁时间,让人牵来爱马,驰往梁人营寨附近,远远停了下来。

  身后旌旗林立,将星簇拥,大军云集。

  梁兵在寨墙上远远看了,士气更加低落。谁都知道,每拖一天,夏军数量就越多,最后十几万大军涌来,就凭他们这七八千疲军,能有什么下场?

  庞师古登上了寨墙上的一座敌楼,远远看着。

  一名夏军骑手远远靠近,大声喊了几句。

  寨外有少许梁军斥候游骑,并不交手,只静静听着。不一会儿,便有虞候上了寨墙。

  “夏贼说了什么?”庞师古问道。

  虞候吞吞吐吐,不敢说。

  “高三郎你怎么回事?说!”朱友恭怒了,斥道。

  虞候高三郎立刻回道:“夏贼就说了两件事。一者令庞都将带兵出营,弃甲掷仗,全师而降。二者令军使复本名,随夏军东行,征讨梁王。”

  “军使”就是朱友恭,本名李彦威。

  当了别人义子,改了姓名,回过头来再复本名,这是很让时人很不齿的事情。做了这事,在军中威望就很低了。

  庞师古冷哼一声,从亲兵手里取过步弓,拈弓搭箭,一箭射出。

  距离稍稍有些远,没射中,但还是吓了传话的游骑一跳,拍马而回。

  不一会儿,又有一骑奔至,这次走得近了点,用尽全身力气喊道:“夏王有言,‘师古乃梁地重将,君之心意明矣,今特来送君一程,成全君之美名。然将士何辜?陪君一起丧命,宁不痛惜耶?’”

  寨墙上有不少人听见了,一阵骚动。

  “敢言降者,立斩无赦!”庞师古怒道。

  

第088章 凋零

  晚饭时分,萧符督促着手下的辅兵,挨个营伍分发蒸饼。

  “萧大夫请留步。”康延孝咳嗽了下,说道。

  萧符让手下文吏继续督促分发食水,自己留在康延孝帐内,找了张马扎坐下。

  “萧大夫,事到如今,可不许打马虎眼了。可有脱身之计?”康延孝问道。

  萧符沉默了一下,道:“此事正要康将军出力。”

  康延孝等的就是这句话,追问道:“如何出力?”

  “康将军能笼络多少人?”

  “百十人还是有的。”

  “太少了。”萧符叹道:“可能以此百人为骨干,大声鼓噪,裹挟更多的军士参与进来?”

  “有点难。”康延孝说道:“庞都将还是有威望的。军中又有传言,邵树德欲将降兵尽数发配阴山、沙碛、青唐。穷山恶水,盗匪横行,再也无法与家人相见。军士恐惧,压下心中不安,欲与夏兵死战。”

  “这股死战之志,我看不是很牢靠。夏兵猛攻一番,可能就泄掉了”萧符说道:“朱友恭是什么想法?”

  “我看他还犹豫不定。”康延孝说道:“这会正在巡营呢,勤快得很。此人对梁王还是有感情的,毕竟当了这么多年义子,一朝回复本名,背弃梁王,定然为天下人唾骂,怕是不太敢。”

  “我怎么觉得他功名利禄之心甚重?”萧符疑惑道。

  “此不假,但他还在犹豫也是真的。”康延孝说道:“而且他似乎感觉到了军中暗流涌动,这会正带着亲兵巡视各营,与将士们同吃同睡,担心他们作乱。”

  “朱友恭也是有本事的,名为义子,实则奴仆,为何想不开呢?”萧符叹道。

  康延孝也不好说什么了。

  人和人是不一样的。如果世上每个人都只从利益角度出发,那就太好判断他们的取舍了。但事实上不一定。朱友恭,肯定谈不上梁王的死忠,但为义子之名所累,还没下定决心。相信随着局势的变化,他最终会做出断然决定的。

  “先不要轻举妄动,看看明日局势再说。”萧符坐了一会,便准备离开了,临走之前说道。

  “也只能这样了。”康延孝点头道。

  这一夜,庞师古、朱友恭都没睡好觉。前者忧心军士作乱,后者拿不定主意要不要作乱。煎熬之情,可见一斑。

  乾宁四年五月初五,对匡卫军的总攻正式开始。

  邵树德照例登上了高台,俯瞰整个战场。

  经过一夜休整,夏军士饱马腾。又有夏王亲自督战,诸军人人奋勇,个个争先。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40页  当前第62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22/144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晚唐浮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