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晚唐浮生_分节阅读_第793节
小说作者:孤独麦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28 MB   上传时间:2023-11-16 17:43:26

  事实上一个坊,既不可能全批给达官贵人造豪宅,也不可能全是小门小户,实际情况居于两者之间。

  明教坊,目前住了大约二十多户人。以宋乐、赵珝、王班三家的官最大,另外约二十户人家,多为小军官、小文吏,由下面人拟定名单,邵树德陆续赏赐出去,毕竟武人需要酬功,积年文吏要熟悉业务,也需要他们干活。

  明教坊大概还有十余户的空间,不打算造大宅子了,尽量配给下级军官或文吏。

  别的坊,也需要预留一部分给平民百姓,毕竟商业、百工之类的人也需要地方住。

  整个洛阳城区,大概有个三万户顶天了,再加上宫城、皇城内的人口,常住人口大概在二十五万左右,加上进进出出的流动人口,最多三四十万人,不会超过四十万。

  明教坊人口虽然不多,但消费能力较强,故吸引了很多商徒、工匠之流。大户人家仆婢也多,处处张灯结彩,竟然比城东那些张全义时代的人口密集的旧坊声势还要浩大。

  杜洪站在邵树德身侧,踮起脚尖看安业坊。

  安业坊最大的宅子一片漆黑,显然没人住,那是夏王长子邵嗣武的豪宅。

  陈长史的宅邸亮起了灯,他本人应该还在汴州,但家小都在洛阳,这会都在过上元节呢,院内院外煞是热闹。

  杜府内外也挺热闹。杜洪一家子几十口人,都搬了过来。还好,户部侍郎府邸的规格,几十口人住进去还算宽敞,杜洪没什么不满意的。

  安业坊内有不少铁林军小军官的宅子,小门小户,不大。杜洪与他们聊过,房子不如乡下的大,但住着很开心,毕竟是洛阳城的宅邸,不是一般人能得到的。他们能住进来,得亏夏王还记得他们这些出生入死的老人,不枉以前与贼人死命拼杀了。

  赵肃则看向定鼎门东二街第一坊乐和坊。

  他刚刚得到了宅邸赏赐,还不小,听闻以前是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建昌郡王武攸宁宅。

  以他的身份,本不应该得到这种宅邸的。不过与夏王谈得顺利,得了赏赐,这就是别人羡慕不来的了。

  龙剑镇面临着李茂贞巨大的压力。目前成都方面派人招降,来来回回谈了几次,谈不拢。

  李茂贞肯定不愿意龙剑利阆茂五州不在自己掌控之中,必欲夺之而后快。即便投降李茂贞,肯定也保不住地盘。

  而夏王这边呢?与李茂贞一般无二,同样要龙剑五州的地盘。

  父亲目前的态度是谁也不投,就守着自家地盘,传给子孙后代,永世为基业。赵肃理解并赞成父亲的这种想法——大兄赵业在草原上过活,以后龙剑镇还不是他赵肃的?

  不过,如果与李茂贞作战不利,那么就必须择一投靠了。

  其实不用选择,肯定投夏王。

  也就是说,赵氏的首要选择是自立割据,如果割据不了,抵挡不住李茂贞,再投夏王。

  夏王是个精明人,一定也看穿了他们的小心思。事实上只要是个武夫,都能猜到他们的想法。不自立割据到山穷水尽,你就投了,那不是畜生是什么?

  夏王也是个宽厚人,他没有为难赵氏。只是嘱咐他们整备兵马、器械、钱粮,好好抵御李茂贞。如果兵力不济,可至河陇、灵夏募兵。

  赵肃一听就大喜。当初南下龙剑的本钱,就是在横山募兵得来的,此时正需要这些吃苦耐劳的劲兵来援。

  河陇承平多年,以河西镇为例,竟然有数十万口人,除了大范围放牧以外,靠种地根本养不起,因为没那么多水;鄯、廓二州及左近草原,三四十万吐蕃,穷得掉渣;关北听闻人烟稠密,光夏州就有十万人,已是天宝年间两倍,灌溉农田怕是都要把无定河的水用干,夏王一定也很想消耗这些多余的人力。

  作为回报,赵肃代表龙剑镇表示恭顺,许诺夏王大军一至,则举镇来投。至于到时是不是履行诺言,则要再看,反正这会大家都言谈甚欢,气氛融洽。

  反观山南西道,则没那么恭顺了,今日也没见到诸葛昶前来。

  赵肃又默默找了一圈,确实没见到诸葛昶,应该是谈崩了。其实他也理解,换他在兴元府,也不愿降,除非实在没有割据自立的希望。

  “殿下,昔年武后鼓励京兆府、同、华百姓移居洛阳,免三年租税,以实神都户口。殿下或可用此策,尽快让洛阳充实起来。”杜洪说道:“如此,则明年更有一番盛景。”

  “河南府的人并不少,十一万六千余户、五十一万三千余口,已近天宝之半。”邵树德说道:“小小伊洛盆地,养不了太多人。纵然活人百余万,一户不过十余亩薄田,又有何用?到头来,还得靠全天下赡之。”

  杜洪诺诺无言,不敢再说了。

  “洛阳,急不得,慢慢来。”邵树德说道:“况我还有军士家人需要安置。无需鼓励关中移民,洛阳的人口自己就会充实起来,比你我想象得都要快。十年、二十年以后,你怕是要担忧洛阳人太多了。”

  杜洪干笑两声。

  “不过,田舍夫不需要,富户豪强却是可以迁移部分过来。”邵树德说道。

  说罢,他状似无意地扫了一眼站在角落里的赵麓。

  作为赵犨的长子、赵珝的侄儿,内定为陈许镇接班人的赵麓早早就得了洛阳宅邸赏赐,即位于乐和坊的原工部侍郎李适宅。

  但他至今未搬过来住,家人也没有过来,甚至宅邸内空空荡荡,什么家具都没置办。

  赵麓仿佛感受到了邵树德的目光,勉强笑道:“殿下所言极是,洛阳好风光,好景致。过了春社节,我便遣人装饰一下新宅,再把家小从许州接来。”

  邵树德含笑点头,道:“明日我让人送一些金银器过去,新宅不能太寒酸了。”

  有关许州削藩之事,基本没有大的问题,但从过程来看,赵家的抵触情绪十分强烈。

  他们没想到刚刚送出去陈州没多久,竟然连许州也保不住了,这事换谁都不淡定。

  不过总算也有脑子,在看到蕲州战场淮军大败,战场逐渐东移之后,他们外联杨行密的希望破灭,便不敢硬顶了。

  邵树德又趁机点了点赵匡凝移镇荆南之事,许州赵氏便服软了,虽然很不情愿。

  武夫啊武夫,邵树德算是服了这些人,脑海里的思想钢印太深了,都得用尿滋醒他们。

  原本数量庞大的附庸藩镇,今年以来费尽心机料理,成果还是蛮大的。

  河中镇趁着叛乱与战事,虎口夺食,直接硬抢下来了。但前面很多年的努力也不能忽视,毕竟夏军在那里还是很有威慑力的,河中上下隐有畏惧,不然也没那么简单。

  陈许镇通过赤裸裸的威胁,包括但不限于调集大军围剿等等,算是勉强压服了。

  襄阳赵氏移镇,这算是威逼加利诱,但多年来的切香肠、掺沙子及外部环境的压力,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鄂岳镇是老丈人动的手,背刺杜洪,干脆利落拿下。

  龙剑镇山高皇帝远,若非有李茂贞的现实威胁,邵树德敢肯定,赵俭、赵肃父子绝对会抵抗削藩。如今他们还在摇摆之中,侥幸之心还没完全消除,不被李茂贞痛打一顿,丧失全部失望,是不会甘心的。

  诸葛仲方算是明着抵抗削藩了,不愿交权。但他话说得很漂亮,又是派儿子来洛阳,又是奉上财货,但要交出治权和兵权,却怎么也不肯。

  唐邓随是老丈人主动交出来的,作为交换,鄂州基本交给折家在管了,上上下下的官员安排了一大堆。

  淮西镇比较棘手,邵树德将其放到了最后面。

  他打算找个时间,好好与折嗣伦谈一谈,前提是先摸清楚大舅子的想法。有些话一敞开说,双方就都没有后退的余地了。脸一旦撕破,再想恢复如初也没那么容易。这事需要一个契机,也需要足够的利益交换。对折家,他暂时不打算使用强硬的手段。

  但这事也不能拖得太长。所有历史遗留问题,在登基前都要解决,不能弄夹生饭。

  

第015章 阵容

  新年过后,夏军系统各部进行了一番大调动。

  武威军返回郑州休整,接替布防的是铁林军。

  经略军调往相卫,突将军回后方休整。与此同时,突将军家人也开始迁移。

  七支禁军步队,铁林军士的家人安置在汝州,义从军半在河南府、半在汝州,天德军全部在河南府,武威军全部在郑州。

  突将军是第五支整体迁移家属的部队。他们的驻地将安置在陕、虢二州,因此,他们还将承担一项特殊的任务:发陕虢之民以实襄阳。

  之所以要军队来承担这项任务,主要是害怕激起民乱。

  陕、虢二州,因为地形的因素,在秦宗权之乱中吸纳了大量河南百姓,导致人口激增。发展至今,有四万二千余户、二十一万三千余口,委实太多了。

  而在谈拢襄阳问题之后,邵树德决定往襄阳移民,发陕虢少地、无地百姓两万户至襄、郢、复三州,给予土地,免税三年。

  诚然,百姓都是很抵触迁徙的。即便陕虢地形崎岖,山脉连绵,耕地不多,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仍然不愿意走。这就只能上强制手段了,并且由军士来源复杂的突将军来完成这一任务。

  搬走两万户之后,突将军三万众还将带来两三万户。不过禁军士兵,他们都是靠工资生活的,土地多不多并不重要。他们自己愿意买可以买,买不到靠每月发下的赏赐生活,也能很富足。

  襄镇三州,襄州七县有户四万六千余、口二十三万二千余;郢州三县有户六千四百余、口二万九千余;复州三县有户五千余,口二万四千余。

  总共不到三十万人,且因为常年战事,百姓亡散,经济破坏剧烈,急需休养生息。若非邵树德通过掺沙子的方式,搞了谷城、邓城两个户口殷实的富县出来,襄阳已经让战争摧垮了。

  发了两万陕虢民户之后,先休养生息,后面几年,还会慢慢派人过来。

  之前在与契丹的战争中俘获了十二万余口人,出兵各部分一分,再给去诸、仙游宫补了一些人口,邵树德自己也分到了两三万,基本都安置在唐邓了。

  唐邓随襄郢复六州三十县,是下一步开发建设的重点。

  天德军从东线调回,毕竟当地局势已经日渐稳固,地方州军系统亦已完备。

  天德军将前往河阳,接替久戍的天雄军回洛阳休整。

  天雄军的家人不在孟怀,将从陕州、晋绛等地陆续迁走,安置在河南府。

  孟怀将是经略军武人们安家的地方。二州将接收两万八千余户经略军将士的家属,如此一来,孟州五县将有四万二千余户、二十一万四千余口,怀州五县将有六万余户、三十一万一千余口,算是人口较为密集的区域了。至少在天宝年间,河内也就六十万人左右,虽然汉代有百余万。

  赤水军已经回了洛阳,这里马上就要没兵了,不能一支部队都不放。

  二月初五,邵树德在丽春殿给符存审、杜光乂、刘鄩等人饯行。

  “此番北上,吾儿就要拜托你照拂了。”邵树德用眼神示意了一下,长子邵嗣武亲自给符存审倒了一碗酒。

  符存审连忙起身,道:“殿下厚恩隆遇,至今未能报答,敢不尽心竭力!”

  邵树德起身敬了符存审一碗,道:“你的本事,我是知晓的。这些年缺乏机遇,埋没了。去了安东,先不要急着与契丹碰撞,那是渤海人希望我们做的事。安东行营,还是要依托自身,坚城固垒,先稳住阵脚再说。”

  “遵命。”符存审一饮而尽,大声应道。

  “杜大郎,我已让朝廷下旨,置安东府,你为府尹。浮海北上之后,可知你之要务?”邵树德走到杜光乂面前,问道。

  邵嗣武又给杜光乂倒了一碗酒,杜光乂从容起身,胸有成竹地答道:“编户齐民,劝民农牧,积蓄钱粮。”

  大唐攻灭高句丽之后,在当地设置羁縻州,并强迁高句丽百姓至中原定居,造成了文明的退化。二百余年后,高句丽故地混乱不休,几无秩序,也没什么强权,改土归流之事,可以着手尝试了。

  圣人已经下旨,设安东府,隶淄青镇,下辖数县。

  以都里镇为理所置旅顺县——这个名字,显然与邵树德脱不开关系。事实上,朝廷一开始打算置都里县,邵树德觉得没啥问题,都里很可能是大连的谐音,后世这里也是大连市下辖的一个区,不过想来想去,改为旅顺县,兆头寓意好。

  以卑沙城为理所置平海县。

  卑沙城在今金州区的大黑山上,“四面悬绝,唯西门可上”。

  隋大业十年,右骁卫大将军来护儿以舟师自东莱伐高丽:“护儿至毕奢城,高丽举兵逆战,护儿击破之,将趣平壤。”

  贞观十九年,张亮帅舟师自东莱渡海。程名振引兵夜至,副总管王大度先登,五月己巳,拔之,获男女八千口。

  大黑山扼辽东半岛南端之仄狭咽喉,自大连北上,必经此地,故高句丽筑城以防。

  于后世普兰店一带置东平县,诏令筑城戍守,并修浦港。

  于故积利州置积利县,位于今瓦房店得利寺镇龙潭山古城。

  安东府暂侨治积利县。

  “君有此念,安东无忧矣。”邵树德笑道:“来,满饮此杯。”

  两人一饮而尽。

  专业服务员邵嗣武又给父亲倒满酒。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40页  当前第79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93/144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晚唐浮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