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国师_分节阅读_第279节
小说作者:西湖遇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97 MB   上传时间:2024-03-16 09:35:23

  ——————

  “刚才我们说过,农业国的主要社会阶层有三个,农产阶层、地主阶层、手工阶层。”

  “而工业国与农业国相比,多了一个半阶层,指的便是手工工场主阶层,与被改变的手工阶层。”

  姜星火稍稍将《哲学通信:异化、新贵族与大明未来社会各阶层精神分析》的内容给他们说了一下。

  三人听完后,消化了片刻。

  “姜小友且等一下,老夫有一事不明。”

  “卓老夫子请说。”姜星火自无不可。

  卓敬率先问道:“你说手工工场,能够吸纳人口,老夫是相信的,关于手工工场主阶层的出现,老夫也认可.但是唯有一点,人地矛盾的根源,其实是需要吃饭的嘴和种出来的粮食之间的矛盾。”

  卓敬愈发疑惑:“就算你把人放到了别的地方,那这个问题也没解决啊?反而会随着农产阶层进入手工工场,导致粮食产量进一步减少。”

  “不错。”郑和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表面上农产阶层进入了手工工场,转变为了新的手工阶层,可总要有人种地生产粮食,供给所有人的嘴啊。”

  “你们想的,确实很有道理,但是我之所以说工业国和农业国的生产力不同,就在于此。”

  姜星火缓缓道:“工业国生产力的进步,不仅体现在机器、农业技术进步上,更是体现在工业品海外贸易的工农业剪刀差上!”

  工农业剪刀差.

  一个全新的词汇,出现在了众人的面前。

  “什么是工农业剪刀差?”卓敬忍不住好奇问道。

  姜星火直接在地面上画了四条线,分别代表工、农业品的价格和价值。

  “工农业剪刀差,是指工农业产品交换时,工业品价格高于价值,农产品价格低于价值所出现的差额,它表明工农业产品价值的不等量交换。”

  “伱看我这个线,像不像剪刀?”

  三人一看,还真是如此,长得就像是两把交叉在一起的剪刀似地。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朱高煦有些难以理解。

  姜星火解释道:“正如我刚才给你们讲解那封信所说,从南宋开始,招募数百人一同劳作的手工工场,跟之前的小作坊相比,就已经显示出了巨大的效率优势,我将其称之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集约化优势。”

  “即便没有我之前跟你们说的【铁马】出现,这种依靠人数进行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譬如纺织业,也足以利用这种巨大的效率优势,生产出成本更低、产量更高的纺织品,这种纺织品在海外贸易中,卖的价格是不变甚至更高的。”

  “.而如果元代就已经普遍应用的水力大纺车得到了升级改进,这种贸易优势,将变得更加的巨大,这就形成了工业品价格高于价值的第一把剪刀。”

  说着,姜星火用左手比了个邱胖子的经典手势,剪刀手。

  “你们要知道,华夏对于这个世界上的其他国家而言,是拥有比较优势的。”

  郑和觉得新奇,口中喃喃道:“比较优势?”

  “对。”

  姜星火给他们解释了一下这个新名词的原理:“田忌赛马总听说过吧?说说田忌赛马是怎么赢的?”

  被姜先生示意的朱高煦老实答道:“便是田忌与齐王赛马,田忌一方的上、中、下三等马,每一等的质量都劣于齐王的马。但是,田忌用完全没有优势的下马对齐王有完全优势的上马,再用拥有优势的上、中马对付齐王的中、下马,结果取胜。”

  “这就是比较优势。”

  “譬如,我们以大明和安南的贸易举例。”姜星火阐述道:“安南的稻米和布匹这两种商品,跟大明相比,在单位产量和质量上都处于劣势,没问题吧?”

  “没问题。”

  卓敬点了点头,安南虽然光照水文条件好,也跟大明的江南种着同样的占城稻,但由于其地农民缺乏精耕细作,耕种相对粗放,跟大明的江南稻米相比,无论是单位亩产量还是颗粒饱满程度与口感,都处于劣势。

  至于纺织,那就更别提了,绝大多数安南妇女只能纺织出用以遮蔽身体的土纱土布,同样的劳动,最后得到的布匹,跟大明的产量和质量都差得远。

  “安南的稻米和布匹跟大明比都处于劣势,但只要处于总体劣势的安南在稻米和布匹这两种商品生产上劣势的程度不同,处于总体优势的大明在稻米和布匹这两种商品生产上优势的程度不同,那么安南在劣势较轻的商品生产方面就具有比较优势,大明则在优势较大的商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姜星火笑着说道:“那么问题来了,安南的稻米和布匹,哪种商品劣势较轻?”

  “自然是稻米,因为安南的稻米虽然跟大明略有差距,但差距并不算大。”

  “这就对了。”

  姜星火继续说道:“大明和安南,如果这两个国家分工专业化生产和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进口其处于比较劣势的商品,则两国都能从贸易中得到利益,这就是国际贸易里比较优势的原理。”

  “也就是说,大明出口布匹,安南出口稻米,那么两国按比较优势参与国际贸易,通过‘两利取重,两害取轻’,两国都可以获得利益。”

  “而大明的布匹手工工场,是所谓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提高了效率,所以出口时跟过去不同,还有工农业剪刀差?”朱高煦眼神一亮。

  “非止如此,这只是刚才说的第一把剪刀,还有第二把呢。”

  姜星火轻声道:“安南是农业国,既然是农业国,那就有剥削农产阶层和手工阶层的地主阶层,你们猜猜,在这种国与国的国际贸易发生后,安南的地主阶层当权者,通过出售稻米获得了优质且相对廉价的布匹,这些地主阶层的当权者,会做什么?”

  朱高煦忽然打了个哆嗦。

  “会通过政治或经济的手段,迫使本国效率低下的手工业阶层里的布匹生产者,转变为农产阶层,生产更多的稻米!而原本就生产稻米的安南农产阶层,也会被迫以更低的价格向安南的地主阶层当权者出售稻米!”

  “不错,跟大明相比处于比较劣势的国家,必然会利用手中的政治、军事、经济权利,低价向农产阶层收购农产品,用以换取大明的手工业产品,乃至机器制造的工业品。”

  “这就是第二把剪刀。”



第259章 开门【求月票!】

  “与此同时,其实我们还可以意识到,比较优势不仅仅存在于商品之中,思路不妨大胆一点?”姜星火循循善诱。

  这是一条从未设想过的道路。

  所以,三人难免有些被历史局限性束缚住了,放不开手脚。

  提来提去,提出也都是其他的贸易的商品。

  “哎”

  姜星火叹了口气,心想道,毕竟大明是一个重农主义思潮盛行的国家,突然让他们走向海外贸易的思路,还是有些不适应。

  所以,姜星火只好亲自开口了。

  “你们想想,制造一件手工业商品,都需要什么条件?”

  朱高煦:“先得有个地方。”

  郑和:“然后还得有人。”

  卓敬:“最后得有材料。”

  姜星火沉默了剎那,旋即说道。

  “这些,都可以应用比较优势学说。”

  “等等.”

  郑和忽然觉得自己的未来有些不妙。

  “姜先生是说,大明需要从其他国家进口便宜的原料和人?”

  姜星火又沉默了剎那。

  “暂时倒是不用去想人的问题,因为发展手工业/工业,本来就是为了吸纳大明的农产阶层人口,所以比较优势学说在手工业/工业发展的起步阶段,应该是大明从外国通过海洋贸易进口廉价的产品原材料和较为廉价的稻米等农产品,向外国输出制造成本低廉但售价政策或偏高的手工业/工业制成品。”

  “当然了,起步阶段也不是不能对田地和人口使用比较优势学说,比如出钱雇佣甲国家的人口,在阳光水文条件较好的乙国家种植一些纺织业原材料.”

  “姜小友,老夫还有一事不明。”

  卓敬捻须问道:“那如果像是安南这样的国家,不同意与大明进行这种所谓‘比较优势’的贸易呢?”

  “为什么会不同意?”姜星火反而奇怪问道。

  “进行这种‘比较优势’的贸易,安南只需要出口在田地上肆意生长的高产稻米,可以获得大量的优质丝绢布匹,这相当于在给安南的地主阶层创造一项来源稳定的重要收入。”

  卓敬思虑几息,还是摇了摇头道:“如果这样,安南国内的制造丝绢布匹的手工业者必然破产,农民也会被安南地主更加严酷地压榨,安南的统治者如果是有远见卓识的,会很清楚地看到这一点.而且,长此以往下去,容易钱赚多了,稻米价格一波动,安南必然会为大明所制。”

  姜星火坦率说道:“在巨大的利益面前,目光长远的统治者并不多。”

  “那如果确实存在呢?”

  姜星火想了想,给出了一个答案。

  “如果确实存在,那就只能让大明军队出动,吊民伐罪推翻暴君了,想必当地从稻米-布匹贸易中获益良多的‘百姓’必将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卓敬听懂了姜星火的话语,不禁一时哑然。

  虽然说得不好听,但确实是事实。

  对于安南国内的地主阶层来说,大明来了,也只是帮他们换一个统治者,又不是换地主阶层,甚至这种改变还会给他们带来更大的利益,没理由不欢迎。

  毕竟,阻止他们自由贸易发财的“暴君”,才是他们的对立面。

  至于会不会出现“稻吞人”.

  这便是先发和后发的不同了,先发就是可以剪别人的。

  而进行工业变革的第一步,也确实是发展纺织业,因为纺织业不仅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容纳的就业人口最多,而且不管是可以向整个高纬度北方以及朝鲜、日本销售的棉纺织业,还向中纬度销售的毛纺织业,亦或是向低纬度销售的纱纺织业,上下游的原材料与市场都非常广阔,而且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并没有其他商品的特殊限制。

  当然,你要非说有的地方的人不穿衣服,那也不是没办法,消费习惯总是可以培养的,尤其是与看起来较为高等的文化入侵相辅相成的时候。

  大明的大人们都穿衣服,为啥你不穿?当然是因为伱蒙昧落后未开化啊!

  想要进入文明社会?来来来,先买套衣服吧。

  穿上了,你就具有某种兼具文化符号和社会地位象征的心理优越感了。

  这时,朱高煦有些恍然大悟地说道:“姜先生的意思是,如果像安南这样的国家不跟大明进行‘比较优势’的贸易,就可以直接派兵打进他们的都城,推翻他们的国王?然后大明据而有之?”

  “视情况而定,也不一定据而有之.你忘记《三环外交》那节课了吗?”姜星火向朱高煦问道。

  “记得记得!”

  朱高煦连连颔首道:“第一环是安南日本朝鲜琉球,大明需要据而有之;第二环是真腊暹罗占城渤泥湓亨吕宋,大明需要有驻军和天使馆;第三环是苏门答剌爪洼国白花三弗齐锡兰,需要有领事馆和军事威慑。”

  姜星火说道:“便是如此了,如果能直接吞并的,当然要直接吞并,如果没办法直接吞并的,那就通过其他手段控制。”

  “譬如?”郑和好奇问道。

  “推翻暴君拥立新的国王后,在深水良港和关键贸易节点留下大明驻军,与新的国王签订关税契约。”

  ——————

  密室中。

  “陛下,这个‘比较优势’的自由贸易,与三环外交是相辅相成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79页  当前第27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79/77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国师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