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国师_分节阅读_第436节
小说作者:西湖遇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97 MB   上传时间:2024-03-16 09:35:23

  听到耳边传来各种议论纷纷,曾经参加过太平街论道,已经从八品博士调到外地,又转任一圈回来升任国子监监丞王允绳面色有些难看。

  “凑什么热闹,都散了!”

  监丞执掌绳愆厅,对生员们的威慑力还是蛮大的,聚集在匿名壁报旁边的生员、学官们纷纷散去。

  王允绳皱紧眉头,转头望向身旁的范惟兴,低声问:“小范,你可听到了什么风声?”

  作为科学格物论支持者,带领同学成功试制出国子监第一个热气球的范惟兴,眼下在国子监里已经颇有影响力,但他却并未收到任何风声。

  见范惟兴摇头,王允绳伸手欲撕,但还是放下了手。

  “还是等祭酒和司业来再做决断吧。”

  “我虽然不知道……不过,既然敢公然发表匿名壁告,必定是有恃无恐!”

  有人发布了这样一则反对国子监新规的匿名壁告,一方面是给国子监新规施加压力,另外一方面就是为了引起舆论关注,让整个南京乃至江南士林的人都知晓。

  此举的目的很明确,他就是想通过舆论的力量,逼迫某些人改变原本的决策。

  这一步走得极妙。

  若是眼下不退让,坚持新规的推行,那么深受洪武旧制之苦的国子监监生乃至学官们,在集体利益受到侵害的情况下,定然会在随着孔希路出山,而已经形成风潮的反变法舆论里出一份力。

  若是眼下退让,那么这变法维新,连国子监的规矩都变不成,岂不是贻笑天下?

  至于刚刚调任祭酒的胡俨则更难办。

  你胡俨是祭酒又如何?你敢真的跟全体监生、学官作对吗?可若是不执行朝廷的新规,作为主官,可是要直接面临丢官去职的压力的,胡俨若是主动或被动辞官,谁能升上来?

  不管怎样,这些都足够让胡俨喝一壶了。

  胡俨是一个谨慎的人,他不希望因为一件小事而闹出什么风浪。

  所以,尽管新官上任,手头堆了一堆事情了,他还是提着官袍下摆匆匆忙忙地跑到了北门口,远远地就看见了那张写满了字迹的纸粘在墙壁上。

  胡俨走过去,凝视了片刻,忽地叹了口气:“罢了,既然有人要闹,那就交给上面处理吧。”

  他找了个房间,挥笔蘸墨写下一篇文书,然后叫来了一个书吏,交待道:“你即刻将这份文书送到总裁变法事务衙门。”

  书吏应诺,将这份文书放进袋子里,快马送去。

  胡俨站在北门,望着远处渐渐隐入街角的书吏,脸上浮现出淡淡无奈之色:“这是你们咎由自取。”

  他缓缓迈步离开,却没有发觉在距离他数丈之遥的窗缝里,一双沉静的目光正盯着他。

  国子监里的匿名壁报恍若一石激起千层浪。

  ——————

  南京城内某处宅邸。

  这座大宅建在偏僻处,有假山、流水、亭台、楼阁,颇具匠心巧妙,只是如今已经破败凋敝,大门除了一块巨大匾额之外,就是一扇紧闭的木质门户,连个门槛都没有了,看上去颇为萧条凄凉。

  但在这座破败的大宅内,依旧有几间房舍保存完好,其中有一间屋子里,两名穿着灰色儒服的男子正坐在桌案之后,神色凝重地翻阅手中一封密函。

  “你说,这事情是谁弄出来的?”

  左侧的男子将信纸折迭好,递给右侧的男子问道。

  “应该不是寻常的国子监生员.”右侧的男子沉吟道,“毕竟他们只是读书人应该不懂得如何拿捏时机,倒像是官员,借着舆论的力量,想达成自己的目的。”

  左侧男子点头称赞,又疑惑道:“那他或者他们又是谁呢?”

  右侧男子迟疑了一会儿,才道:“这就很值得玩味了,这些家伙这时候横插一脚,究竟想干什么?”

  “会不会破坏我们的计划?”

  “不会,正好可以试探一下姜星火的反应。”

  左边的男子闻言,也觉得有理。

  于是他收起密函,对右侧男子笑着说道:“既然还有几个还没回复消息,那咱们也别等了,先做自己的事吧!”

  右侧男子颔首道:“嗯,我已经派人联系到了一个人”

  “你猜姜星火会怎么反应?”

  “我猜他能沉得住气,毕竟,孔希路就要进京了。”

  ——————

  出乎胡俨等人意料的是,总裁变法事务衙门并没有第一时间做出反应。

  翌日,天光微亮。

  一辆马车行驶在官路之上。

  赶车的车夫和坐在车厢边缘的小厮,此刻都显得格外警惕,因为他们刚从江南乡下过来,而眼前正是南京城最繁华热闹的大街。

  虽然现在是清早,但街道上已经有三教九流聚集。

  赶车的车夫是知道附近的规矩,所以特意绕远道而行避免与当地人接触,更加不能被市井里青皮混混惹上,否则要是发生什么冲突,他一个人可扛不住。

  但即便如此,他也仍是感受到了周围的气氛变化。

  原本熙攘繁华的街道,此刻似乎有些冷清。

  偶尔有一两支商队行走都是匆匆忙忙,似乎有急事要赶路。

  “这”

  车夫心头有些疑虑,忍不住向小厮投去询问的目光。

  小厮见状立刻低声道:“老爷吩咐过了,让咱们小心谨慎一些,所以你尽管放慢速度,咱们不要招惹麻烦。”

  赶车的车夫听了这话,这才松了口气,不急就好。

  车厢里的人,透过窗户看着外面逐渐热闹喧嚣起来的街景,心中不禁升起些许期待之感。

  终于,马车抵达一栋占地广阔的建筑物前。

  “老爷,到了。”

  赶车的车夫恭敬地禀报导。

  国子监门口,乌泱泱的人群静静地等待着孔希路的到来。

  孔希路没有官职在身,乃是一介白身,所以理论上并不需要像北孔的衍圣公那样,进入京城必须先觐见皇帝,而是只要有官府的路引,那便是想去哪就去哪。

  个子较矮或是身处后排的众人纷纷努力将脑袋探出来,神色激动又充满虔诚的模样。

  一双靴子从车夫放下的矮凳上迈步下来,然后停留在国子监门口的土地上。

  一名身穿儒袍的老者出现在了众人的面前,他的年纪比较大,头发略白,脸庞却很饱满红润,脊背挺直,声音洪亮有力。

  “诸君久候了。”

  孔希路笑容灿烂地朝众人拱了拱手,然后与胡俨、郇旃攀谈了片刻,目光越过已经挂了好多年赵麟脑袋的旗杆,率先走进国子监。

  他身旁的侍童连忙紧跟着,而后面的生员们自觉排成长龙,缓缓跟在身后。

  “果真是风度翩翩啊!”

  “不愧是南孔传人!”

  “听说今日这位海内大儒要为我们讲解《论语》.”

  众人望着前方孔希路的背影,眼眸中闪烁着浓浓崇拜的火焰,仿佛在看一件稀世珍宝,而非学识渊博的学术大佬。

  而且,众人的议论声音压制得很低,丝毫不敢喧哗。

  毕竟,国子监乃是重地,也有禁止大声喧哗的条例,平时没什么,但如今特殊时期,他们这些人若是吵嚷喧哗被人抓了典型,绝对会吃不了兜着走。

  但不知为何,长长的队伍却忽然停了。

  原来是孔希路驻足在了一块石碑前。

  这是朱元璋在赵麟事件后,颁行了《赵麟诽谤册》和《警愚辅教》两本册子还不够,还亲自召集全体监生训话,然后把讲话稿刻在了这座石碑上。

  老朱都是大白话,但委实是听着就能起到警示作用。

  “恁学生每听着:先前那宋讷做祭酒呵,学规好生严肃,秀才每循规蹈矩,都肯向学,所以教出来的个个中用,朝廷好生得人近年着那老秀才每做祭酒呵,他每都怀着异心,不肯教诲,把宋讷的学规都改坏了,所以生徒全不务学,用着他呵,好生坏事。

  如今着那年纪小的秀才官人每来署着学事,他定的学规,恁每当依着行。敢有抗拒不服,撒泼皮,违犯学规的,若祭酒来奏着恁呵,都不饶,全家发向烟瘴地面去,或充军,或充吏,或做首领官。

  今后学规严紧,若无籍之徒,敢有似前贴没头贴子,诽谤师长的,许诸人出首,或绑缚将来,赏大银两个。若先前贴了票子,有知道的,或出首,或绑缚将来呵,也一般赏他大银两个。将那犯人凌迟了,枭令在监前,全家抄没,人口迁发烟瘴地面。钦此!”

  孔希路看着石碑笑了笑,并没有发表任何观点,他随后继续迈步前行。

  国子监内,众人径直朝讲学堂而去。

  途中遇到几个国子监的学生,看到孔希路后纷纷作揖示礼。

  这让孔希路颇为享受,脸上始终挂着温文尔雅的淡笑。

  而国子监的学子们也对孔希路颇为尊敬,甚至有些崇敬。

  这些国子监的学子虽然大多数是普通读书人,但他们的父母有的却是有见识的,而孔希路身为儒学泰斗,他们平日里也会从长辈嘴里得知,洪武年间孔希路代表儒家力压佛道两家的种种传闻。

  因此,孔希路的名气比起其他著名人物,也不遑多让。

  不多时,众人抵达正义堂的讲学场所。

  已经有没去门口迎接的人提前站好位置了,他们或坐在椅子上,或站在后面。

  这些人年龄各异,儒学水准也很不均衡。

  当然,即便他们的学问再高深,对于孔希路这位成名已经的儒学泰斗来说,也是小孩子过家家。

  孔希路只是轻扫了一圈,便在讲台前找了张桌案,坐在桌案后的椅子上,闭目养神。

  半晌过后,讲学堂里的学生都陆续到齐,整个大厅顿时变得鸦雀无声。

  而后孔希路徐徐睁开眼睛。

  “子路曰:卫君待子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

  “子日: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语出《论语》子路第十三,满堂哑然。

  非是这段话有什么特别的,而是只要稍稍对儒学有所了解的人,都能明白孔希路所讲的东西,是在指什么!

  这已经不是暗指了,而是公然表态。

  这个故事便是说,子路问孔子,卫国国君要您去治理国家,您打算先从哪些事情做起?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79页  当前第43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36/77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国师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