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国师_分节阅读_第487节
小说作者:西湖遇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97 MB   上传时间:2024-03-16 09:35:23

  面对李增枝的问题,姜星火予以了解答。

  “粮食产量和粮价波动都不会很大,现在大明经历了战乱,人口减少,而化肥导致了粮食产量增加,随着化肥和轮作套种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未来粮食产量肯定是逐年增长的,数十年内不会有什么粮食压力。”

  事实上,搞第一次工业变革,没有足够的农业粮食产量支撑是不可能搞得起来的,而值得庆幸的是,经过老朱三十多年的努力,如今大明不缺粮食,而经历了四年的靖难之役,刚刚有些显现的人地矛盾也因此暂时消失了。

  于是,在姜星火到来的这个时间点,成为了华夏第一次工业变革最好的发起时代。

  有强势冷血的君主,有能征善战的军队,有勇于探索的航海家,有世界第一的国力.而在大明眼前的,是好几片尚未被探索的新大陆。

  姜星火的目光从来不局限于国内庙堂中的斗争与争吵,星辰大海才是他为大明规划的前路。

  而回到眼下,变法的第一阶段,也就是舆论斗争即将结束,马上要步入第二阶段推动变法深化,切实取得经济效益的当下,对于商人群体和大明目前商业情况的了解,显然就极有必要了。

  所谓“无调查者勿发言也”嘛。

  李增枝也放下心来,他大略明白了姜星火接下来对于国内外商业变革的思路,无非是就是对内,整顿国内财政现有的田赋、盐课、茶课几大块,同时改革商业相关政策,促进国内商业发展;对外,与日本、朝鲜、安南进行自由贸易,拓展财源。

  而既然领会了变法主持者的规划,那么李增枝麾下庞大的商业王国,自然就有了调头的方向。

  “商业流通不创造商品价值,南北往来终究是有限度的,但是手工工场不一样,大明未来的方向,还是在制造业上.定国公那边,有些事情稍后要大规模开展,明白了吗?”

  听了姜星火的话,李增枝面色一喜。

  “多谢国师提点!”

  “嗯。”

  姜星火没再说什么,第一批资产阶层的培育,终究还是要从旧贵族和大商人中诞生。

  ——————

  楼上贵宾休息室里两人聊深化变法相关话题的同时,楼下第一日的拍卖会也正式开始了。

  众人方才坐下刚聊了片刻,一名身材窈窕的美艳女子登上拍卖台,她身穿长裙,显然是主持人,不过她似乎并不擅长应付拍卖会上这种氛围事实上,在眼下明初这个时代,拍卖这种方式虽然不算少见,但这么大规模的公开拍卖,尤其是女子主持的,还是这些商人很难见到的。

  显然,这也是姜星火为这个世界带来的商业模式革新。

  那美艳女子先做了一番拍卖会的介绍,又用手中的小槌敲击着台面:“接下来是今天的第一件拍品.”

  美艳女子的声音略显僵硬和紧张,而台下则发出了窃窃私语声。

  这样的情况下,女子就更加慌乱了。

  她看向旁边李增枝手下的一位掌柜,示意对方帮忙说几句话定一下场子。

  这位掌柜倒也没意外,毕竟这种模式是初次尝试,临时拉过来压不住场很正常,他走前几步,清了清嗓子道:“咳!现在拍卖已经开始了,请各位安静,听我来说几句,谢谢!”

  掌柜的目光从众人脸上扫过,随即道:“首先呢,感谢诸位同仁百忙之中抽空参与本次拍卖,本次拍卖乃是日本商人为了支持安南复国运动而发起的,特此求助于我等,我们是仁义之国,这种事情,我相信在座的诸位都是当仁不让的。”

  有人叫好起来,其他人也跟着附和了起来。

  “好了,那废话不多说下面我们来说一说今天第一件要竞拍的货品——桧扇,共三百箱,分十批拍卖。”

  桧扇的名字得来是由于在扇子的末端展开处使用了桧木薄片,绢制的扇面上除了花草图案,也有一些彩绘人物,垂着长长的美丽丝带,浓丽奢华,主要制作方法是根据所用的扇子辐条数量,使用折迭模具对扇面进行折迭,在纸面中为辐条留出裂口,让辐条穿过,并将中心辐条涂上胶水插入。最后将两端的扇骨用胶水粘到扇面纸上。

  这种小巧的日本特色工艺品无疑是高超工艺技巧的结晶,握持手感舒适,质地上乘,极具实用度。

  事实上,大明跟日本的贸易是有一定互补性的,双方在货品方面冲突不大,而且大明的货品明显更加高端,以大规模手工业制成品为主,而日本则以小规模手工业制成品和原材料为主。

  大明对日本的主要出口货品:丝绸、瓷器、漆器、茶叶、药材、纸等。

  日本对大明的主要出口货品:手工艺品、铜锭、上等皮草、家具用木、特产鱼类等。

  第一批桧扇很受大明商人们欢迎,因为这东西价值好判断,而且在如今江南庞大的市民阶层里根本不愁卖,走私价格比这里拍卖拿到的价格要高得多,拍到就是赚到,因此一个个挥舞着特殊样式的木质砍价小刀砍得不亦乐乎。

  接下来的货品,也基本上都是些手工艺小玩意儿或者很难亏本的家具木材等物品,这种拍卖会上流通的货品价格也都不贵,一般来讲是走私价格的八成到九成左右。

  卖鱼的时候有些冷场,但也有人尝试接盘,毕竟能被日本商人带来大明售卖的鱼,质量还是有保障的,或许给自家旗下的酒楼供应做特色菜是个不错的选择。

  而且由于这次的拍卖会主持人是一名美艳女子,因此拍卖会进行到一半时,场间的气氛逐渐开始热烈了许多,有不少资产规模中等的商人跃跃欲试想竞价,当然更多的小商人和幸运混进来的市民,则只是抱着观察长见识的态度在旁观,因为这种规模的拍卖会,根本不是他们消费得起的。

  这里要说的是,整个拍卖会的流程是这样的。

  第一步,要每日参与摇号,摇到每日对应尾号才能购买商品。

  第二步,单独购买达到一万文的商品,获得一把砍价小刀;单独购买达到十万文的商品,获得十一把砍价小刀,每人每日限购十万文。

  第三步,要手持每日对应尾号的摇号,以及至少一把砍价小刀者,可进入每日拍卖会。

  所以其实是那位荆州商人把手下摇到号的伙计的资格分给了郇旃。

  不过这也正常,因为大商人们都是找了一堆伙计来摇号的,但实际上他们也不会带伙计进来,而除了这些大商人,其他基本都是第一天摇到号并买了至少价值一万文商品的中小商人以及富裕市民,反正手里有摇号也有砍价小刀,虽然砍不到什么拍卖品,但至少能看个热闹,参与了拍卖会,出去后也有吹嘘的本钱,不然等到明天,这个资格也浪费了。

  在这种环境的烘托下,女主持人的压力顿减,她很顺利地把接下来的货品都拍卖了出去,全程没有太多的冷场,这样的成绩对于第一次举办的拍卖场来说,已经算是非常不错了。

  不过姜星火发觉,由于这名主持人并非专业人员,面对众人举止略显僵硬,缺乏足够的幽默感,所以不太容易把场上的气氛炒到极热,最明显的就是拍卖物品的价格却没有出现不理性溢价。

  随后的拍卖会也逐渐步入尾声,拍卖的东西越来越值钱,终于到了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因为接下来是今天的压轴戏(戏曲名词,指一场戏剧演出的倒数第二个节目,倒数第一个节目称压台戏)——唐三彩。

  唐三彩器物类别基本都是生活用品以及人像俑,生活用品主要有瓶、壶、罐、钵、杯、盘等,人像俑则是贵妇、达官、武士、天王、胡人等。

  唐三彩这东西始见于唐高宗时,开元年间极为盛行,器物造型多样,色彩绚丽,到天宝以后数量逐渐减少,在唐代时期主要作为随葬品使用,用于殉葬,但唐三彩不仅在唐代国内风行一时,而且这种多色釉的陶器以它斑斓釉彩、鲜丽明亮的光泽、优美的造型深受异国人民的喜爱,畅销海外,天竺、日本、朝鲜.乃至中东、北非,都有它的身影,外国商人来大唐,唐三彩几乎是必买品。

  经过李至刚岳父这位专业鉴宝师的鉴定,这批唐三彩确实是日本遣唐使从大唐带回去的名贵陶器,而非日本奈良时代仿制的奈良三彩。

  呈上来的唐三彩一件是三彩天王俑,釉色浓郁浑厚、图案精细典雅,造型古朴自然,天王整体呈瘦高状,一手叉腰,一手挥臂,底部绘有龙腾虎跃云雾飞仙的图案,使之看上去更具艺术美感;另一件则是三彩瓶,其双耳和双肩均雕琢着精致的花卉纹饰,形态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其下则是一幅山水图样,描绘的乃是孤峰上的一株高大松树,松叶碧绿,松枝笔直,仿佛要冲天而起,令人不禁油然而生一股豪放苍茫之感,极有唐代豪迈大气的风格。

  这两件唐三彩的图案都极富初唐风格,价格注定不菲,而且这东西拿到手里,以后卖的范围也绝不仅限于南京城,大江南北有的是人收。

  在场众人都屏住呼吸静静等待着女拍卖师喊出起价,他们的目光都盯住了那几件唐三彩展拍品,期待它的价格越来越高,直到达到一个匪夷所思的程度。

  女拍卖师扫了一圈周围的客人,便出声道:“珍品唐三彩,第一件天王俑起价为一把砍价小刀(一万文赠送,约等于明初8.3两白银),现在开始竞价!”

  众人听罢,纷纷报出了价格。

  “一百把。”有人举起牌子大声道。

  “一百零一把。”有人立刻喊道,显然双方是有点恩怨在里面的。

  “四百把。”

  “……”

  价格仍然在缓慢攀升。

  “四百九十九把。”

  郇旃坐在角落里,神态看似漫不经心,但心底里却充满了莫名的酸涩,他从小寒窗苦读,努力到大,如今当了这么大的官,年俸不过二百石,换算成银子不过几十两,请曹润吃顿饭都心疼,而这些卑贱的商人竟然能把未见过的一件唐三彩的价格拍卖达到如此夸张的程度,一件破烂陶俑居然被喊到四千多两银子,这些商人疯了吗?

  当然了,对于这些商人来说,其实帐不是这么算的,因为日本商人的货物总价值是十二到十三万两白银左右,分三天拍卖,每天成交量是四万两白银出头,而每个顶级大商人根据摇号基数吃下的,最多也就是四五千两的货,手里的小刀最多也就是五百多把不到六百把的样子。

  虽然砍价小刀跟会变的每日摇号不一样,但这些砍价小刀说白了,三天不用就作废,遇到喜欢有价值的东西,他们肯定会出手的,不然犹犹豫豫,三天过后相当于什么都没拍到,这些精明的商人不会让砍价小刀烂在手里。

  “五百五十五把!”

  “五百八十八把!”

  金粟公子王贞庆咬了咬牙又叫道,他的家底虽然厚,但也经不起这么折腾,这是他最后一次加价了。

  这个价格一出,场内顿时安静下来,大家都沉默了片刻,三彩天王俑虽好,可这个价格已经有些高了,如果不是为了自己收藏,而是为了牟利,恐怕利差空间不大了。

  然后一个声音响起:“六百把!”

  赫然是从楼上的贵宾室传来的。

  看到是李增枝出手,众人倒也没了争抢之心,王贞庆本来面上挂不住,还想搏一搏,可看向那个方向似乎想起了什么,于是果断放弃了。

  ——————

  二楼贵宾室。

  李增枝笑容满面地看着眼前论起来还算是同辈表弟的人,朱高燧。

  “表弟喜欢,为兄便送你了。”

  “多谢。”

  朱高燧眯缝着狭长的眼睛,皮笑肉不笑。

  李增枝倒也识趣,眼见三皇子和国师有事要谈,于是便自觉地退了出去。

  朱高燧附耳在姜星火身边说了几句话,正是郇旃找曹润弹劾卓敬的事情。

  姜星火点了点头,又如此这般地与朱高燧商议了片刻。

  “小秘密?”

  “你知我知!”

  朱高燧看着那件三彩天王俑被侍从捧了过来,爱不释手地抚摸着。

  “对了国师,还有个消息,关于【太祖忌日】的,或许你想知道?”



第405章 陷阱【求月票!】

  “哦?什么消息?”

  姜星火对于朱高燧的态度有些奇怪,这是此前从未有过的,如果是永乐帝让他告诉自己的消息,那么他不会让自己来发问。

  而且关于【太祖忌日】一事,从解缙以后,不论是纪纲还是老和尚,两条情报线都没得到什么进一步的消息,为什么朱高燧会突然拿出来?

  果然不出所料,这是朱高燧私下“卖”给自己的消息。

  “我手下有几个眼线,是去年从牢里捞出来的御史,内里都不干净,而我捏着他们的要害.这次其中有一个人跟解缙一样,被找上了,但他跟其他御史不一样,表面看起来骨鲠忠直极了。”

  “也是同样的单线联系?”姜星火问道。

  “嗯。”朱高燧点了点头道,“按理说只能查到一个人,但他偶然间从同乡那里得到了相同的消息,所以现在有明确的线索,指向某位尚书一级的文官不见得与建文余孽同流合污,但目的一定是一致的。”

  见朱高燧不肯说名字,姜星火也知道了他的用意。

  “不知道三皇子殿下想从我这得到什么?”

  这很反常,姜星火稍一动脑,就知道朱高燧一定是想从自己身上,得到一些只有自己能给他,而又偏偏需要背着永乐帝的东西。

  朱高燧狡黠地笑了笑:“国师,这次我可帮了你大忙,你总不能就给点小恩小惠吧。”

  姜星火也跟着笑了起来:“好啊,你想当太子?”

  “别别别。”

  朱高燧闻言连忙摆手:“国师别开玩笑,我又不傻,我要是真想当太子,死都不知道怎么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79页  当前第48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87/77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国师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