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国师_分节阅读_第69节
小说作者:西湖遇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97 MB   上传时间:2024-03-16 09:35:23

  姜星火想了想后说道:“通俗点说,‘离岸白银宝钞’就是你去赌档里,用来代表钱财的木筹!”

  随后姜星火又给他们形象比喻了一番。

  这么解释,李景隆和朱高煦就大概明白了。

  说白了,赌档(贸易场所)里的不同的人(国家),都把自己带来的钱(金银铜)换成同样的木筹(离岸白银宝钞),来跟掌柜(大明)进行结算。

  掌柜收的是顾客的钱,给的是木筹,钱和木筹之间的比例,在赌档里,跟在外面(大明国内)不一样。

  赌档里的比例,是掌柜自己定的规矩,这根木筹也换不了外面用的纸钞。

  同样,这些用来交换木筹的钱,也不会进入外面流通,只会在赌档内部流通。

  给这俩赌棍用他们熟悉的方式解释完后,李景隆复又问道:“那为什么要弄这么复杂的两套体系呢?一套通用不行嘛?”

  “暂时不行。”

  姜星火继续说道:“之所以要设立两套体系,就是因为国内的白银宝钞是以国内白银锚的价格来进行锚定发行。而如果对国外正常贸易带来的白银不加限制,必然会导致正常贸易带来的白银由于国内外价差的原因大量涌入大明国内。”

  “原因就在于,为了维持当前国内白银锚的稳定,国内白银价格会显着高于国外白银,存在着很大的套利空间。”

  “国外商人,会以对他们来说很便宜的白银,大肆购买在大明国内价格很贵的商品。这会导致通货膨胀和贸易逆差,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所以,必须建立起一道白银壁垒,所有的贸易结算,都以‘离岸白银宝钞货币池’结算。”

  隔壁的夏原吉此时听得聚精会神。

  夏原吉下意识地喃喃自语:“离岸白银宝钞货币池?难道是,形成一个独立的、用来结算的银库?”

  夏原吉咽了口唾沫,此时,他忽然觉得自己好像在姜星火的引导下,触及了新世界的大门。

  无论是大明国债还是国债息率倒挂,亦或是这套新的离岸白银宝钞货币池,对于夏原吉的意义,都不亚于重获新生。

  ——这是中国经济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船新玩法。

  因为夏原吉清楚知道这些东西的含金量,它代表着划时代的意义。

  夏原吉看向墙壁,仿佛要看到对面的姜星火。

  夏原吉的心中涌动着浓烈的感激和敬畏。

  要知道,夏原吉从小到大,所接受过最高级别的经国济民教育,也不过是郁新教给他的那套,自宋元传承下来的经国济民之道。

  而那些东西里,可没有姜星火所讲的这些新事物。

  姜星火的讲解仍在继续。

  “离岸白银宝钞只起到一般等价物的作用,不进入国内成为流通货币,是根据国际白银的价值来进行波动。”

  “外国商人如果来大明进行贸易,他卖掉货物手里拿到的,就是这张特殊的离岸白银宝钞,然后他可以去市舶司以国际白银比率兑换白银他所获得的不是国内的白银,而是存在于‘离岸白银宝钞货币池’里的白银。”

  “也就是说,在理论上,贸易通过白银兑换离岸白银宝钞完成了,但没有任何白银进入了大明国内,都被‘离岸白银宝钞货币池’截留了下来,沉淀在池子里,或者从池子里拨出去付款。”

  “而由于大明的优势贸易地位,大明出口必定是远多于进口的,因此会用大明的特产货物,如瓷器、丝绸等,源源不断地从外国获得白银,‘离岸白银宝钞货币池’一定是越来越满的。”

  经过了上面赌档、木筹的一系列生动形象比喻,李景隆和朱高煦已经明白了这个‘离岸白银宝钞货币池’是怎么回事。

  因此,两人没有继续问蠢问题。

  朱高煦只是问道:“那需要一直维持‘离岸白银宝钞货币池’这个独立的‘赌档’吗?”

  “不需要。”姜星火摇了摇头。

  “那要维持到什么时候?”

  “维持到赌徒们把自己手里的钱都输光为止,那时候,掌柜手里掌握了绝大部分的钱,哪怕改一个霸王条款,赌徒们也无力反抗了。”

  姜星火认真说道:“在这个时代,西方国家也没有太多的白银(未开启大航海时代,无法获得美洲白银),那么大明一旦用‘离岸白银宝钞货币池’吸干了西方国家现存的白银,大明彻底掌握了世界白银定价权,就可以进行这最后一个步骤了。”

  “也就是与大明贸易体系内的所有国家签订协议,贸易从‘以白银为实际结算单位,离岸白银宝钞为一般等价物’进行交易,改为以白银宝钞进行结算。”

  嘶~

  李景隆和朱高煦对视一眼。

  他俩当然明白这条阳谋到底有多么恐怖!

  好狠的赌档掌柜!

  不仅要把赌徒们手里的钱都拿走,还要签卖身契,生生世世不得翻身!

  两人不由地一时庆幸,还好,主导这套体系的是大明!

  否则要是买卖东西都要用别国的货币,看人家脸色行事,得多么憋屈啊!

  姜星火的目光看向远方。

  “从此以后,白银宝钞将成为世界货币。”

  “大明的通货膨胀,将可以通过白银宝钞贬值的方式输送到全世界的每一个处于大明贸易体系内的国家,从而稀释缓解国内的通货膨胀压力。还可以让大明的经国济民通过贸易发展手工制造业,实现新的税收造血循环。”

  姜星火手里攥着的那一枚八思巴文银币,再次腾空而起。

  “铮!”

  银币弹到空中,在阳光下闪烁出了森冷的光泽。

  “掌握了世界货币的铸币权,任何一个国家的国王,都要仰大明鼻息而生存.这便是我上课前所说的那句话的真正涵义。”

  “下课。”

  隔壁密室中夏原吉怔然良久,方才从全新的世界中抽离出来。

  见朱棣正在端详着他,夏原吉坦然道:“一时出神,让陛下见笑了。”

  “这节课听完了,感觉如何?”

  朱棣依旧在慢悠悠地喝着茶水,事实上,他的经国济民知识不是一般的匮乏,所以很多地方没太听懂,并不那么感到震撼。

  姜星火没让他起到什么情绪波动。

  夏原吉的回答却让朱棣手里的茶盏泛起了涟漪。

  “.此生愿为姜师门下走狗矣。”

  今日1.8万字奉上。再重复一下更新时间,以后固定每天晚上8点哈~怕有人没看到更新说明。顺便.求月票!!!



第86章 姜星火带来的历史偏移

  “夏卿这般说来,大明国债的事情现在就可以开始做?”

  回皇宫的马车中,朱棣靠着硬垫以手扶额问道。

  “是的陛下,这件事既不需要朝廷出什么钱,也不需要多少人手,关键在于把事情讲清楚况且,大明国债若是真的发售,还有一点好处。”夏原吉蹲坐在马车侧面的锦墩上。

  夏原吉穿着绯红色的官袍,头戴乌纱帽,腰间悬挂一枚玉佩,整个人看起来倒是很有高级官僚的威势。此刻脸上却带着几分严肃和认真之色,与刚才诏狱所见的模样完全判若两人。

  “哦?夏卿不妨说说有何好处?”朱棣挑了挑眉问道。

  “如今民间对于大明宝钞的风评十分恶劣,但凡手里持有大明宝钞者,均是心知肚明地坐等着宝钞贬值。而如果大明国债按照姜师所想象那样,一旦发行,必然会在百姓中引起轩然大波,不拘发多少、利息多少,总归是个‘南门立木’的事情,只要朝廷说到做到,到时候,便能赢得百姓的信任.毕竟,如今最重要的还是大明国内的形势。”

  夏原吉将自己的思路娓娓道来:“陛下您想啊,大明国内各方势力错综复杂,虽然如今已经稳定,但是谁又敢保证,当这些事情如果赶在一起,几件事情一同爆发的时候,会产生怎样的效果?”

  朱棣眯起眼睛,细细品味着夏原吉话里的含义。

  片刻后,朱棣才慢悠悠道:“夏卿的意思是让朕用此次大明国债,作为稳定天下人心之物,告诉天下各方势力——即使朕初登大宝不过数月,如今大明内部并不算稳定,但朕依旧牢牢掌握着这天下,并且要继续收拾这天下,发行大明国债抑制宝钞贬值就是安民心的举措,朕要藉此打造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让他们都安份点?”

  “正是如此,陛下英明。”

  夏原吉笑呵呵地道:“如今各方势力都在观望,没有人愿意先打破这种局面,即便是江北的梅驸马,拥兵十余万,如今不也是不战不降不动的观望姿态?”

  这里夏原吉说的便是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留给建文帝的辅政重臣——梅殷。

  从这一点也可以体现出,基本盘在幽燕之地,靠着铁骑直捣南京登上大宝的朱棣,表面上强横无敌,内地里大明却是各方势力暗流涌动。

  前往各地募兵打算“勤王”的建文余孽,被建文派往各地训练兵马的洪武勋贵,还有一些依旧掌握着三护卫的藩王朱棣必须小心谨慎地一一清扫过去,方能真正坐稳他的皇位。

  任何一个势力单独窜出来,都会被朱棣轻易碾碎,可朱棣怕的是,一有风波,便是四方云动。

  到时候即便镇压下去,也是元气大伤的局面。

  所以,永乐帝需要将这些明里暗里对他皇位造成威胁的对手,逐个击破。

  事实上,朱棣极为重视姜星火的根源,就在于此。

  无论是削藩、下西洋,还是打压江南士绅,这些事情在姜星火原本的历史上,也是朱棣大刀阔斧地做的,永乐朝的无数大事,其实早就在永乐元年之前埋下了伏笔。

  而姜星火,如今给朱棣打了开无数扇新世界的大门,堪称宝藏。

  姜星火的每一条计策,除了“三条救命线”是朱棣基于自身利益,决定迁都回到北方基本盘摆脱江南士绅的影响,没有采纳以外。

  其他的,都非常地对朱棣的脾气。

  而如今,削藩的动作已经在稳步推进中,藩王们似乎没有掀起什么浪花。

  等到削藩大体结束,藩王不再对朱棣的皇位构成威胁,那么接下来就是先震慑江南士绅,然后团结勋贵,最后收拢民心。

  如此一来,完成了内部重新整合的大明,才有能力重新向残留在草原上依旧对中原念念不忘的北元余孽重拳出击!

  朱棣内里的种种心思自然不足为外人道也,他对夏原吉说道。

  “明日朕要亲自与五军都督府的几位都督带兵前往苏松嘉湖诸府,留下大皇子坐镇南京,需要几日才能回来,到时候你有什么事情,去寻他便是。”

  夏原吉心头一凛,本想张口说什么,最后却安静地闭上了嘴。

  皇帝打算推行“摊役入亩”的决心,比他想象中还要大。

  或者说,这才是朱棣的风格!

  不动则已,一动便是亲自出手,雷霆万钧。

  当朱棣还不是夏原吉的“陛下”,而是“燕逆”的时候,夏原吉就无数次地从大臣们的哀叹和五军都督府勋贵们的黑脸中,意识到了朱棣这种行事风格的可怕之处。

  无论是放着大本营北平不受,亲自带兵千里出塞裹挟宁王;还是每战留心腹大将张玉朱能主持本阵,自己反而带领偏师精骑绕后迂回;亦或是直接弃了屯驻淮淀的驸马梅殷不顾,绕过淮南防线直捣南京。

  朱棣就喜欢自己亲自带队,剑走偏锋一招致胜。

  所以,当夏原吉听到了朱棣说自己要亲自带兵,以绝对武力保障苏松嘉湖诸府,今年秋收时顺利推行“摊役入亩”的时候,真的没有半点惊讶。

  反而为江南士绅们默哀了起来。

  这下好了,不管是托人上折子抗议,还是躲起来当老赖都无效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79页  当前第6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9/77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国师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