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诗酒趁年华_分节阅读_第82节
小说作者:我想吃肉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92 MB   上传时间:2014-12-20 20:42:12

  颜神佑可怜巴巴地看了颜肃之一眼,颜肃之夹在这一大一小中间,苦逼地上前讨好老婆。

  颜神佑将可怜巴巴的眼神儿在这一家三口身上飘来飘去的,姜氏又不忍心了,转而炮轰颜肃之:“以后不许将部曲交与她,客女也……”

  颜神佑抢答:“部曲原就是阿爹的,我要来做什么?客女是我要来的,就是陪我玩耍的……不,不行么?”

  姜氏闭了闭眼睛:“不许再将部曲交给她了!去去去,歇着去,晚上还有事呢。”

  颜神佑起身道:“我先将带来的东西都分一分。”郁家等处的物品不须她来带。姜家、唐家的,却与了她很丰厚的回礼,她都交给父母了,然后请示,如何孝敬楚氏,再分与兄弟姐妹们。

  姜氏道:“你分来我看。”

  颜神佑便将一些珍玩奉与楚氏,笔纸一类分与堂兄弟,绸缎之类与柴氏、郁氏,姐妹们得了些堆纱的假花之类。

  姜氏看了,道:“匀出些儿来,散与众仆。”

  颜神佑答应一声,又拨了物项。

  姜氏此时已经缓过脸色了,将六郎要抓她耳坠的手握住,对颜神佑道:“你明日歇一天,后日开始,也要学些烹煮之道了。” 女孩子,还是像个女孩子的样子比较好。既然女红不能阻挡变态的步伐,那就试一试学做饭吧。

  颜神佑毫无异议,学就学呗。

  等到一家四口去聚餐的时候,各种礼物已经送到各人的手里了,见了面,大家不免又是一番客气。颜静娴明显比两个胞姐活泼些,还特意跑来说:“二姐姐,我喜欢你给的那条发带。”

  颜神佑也笑道:“你喜欢就好。”

  聚餐时,楚氏的表情像是很高兴,还问了许多京中风物,又问颜神佑都在京里做了什么。颜神佑顺势就说,自己抄了许多藏书。楚氏一怔,旋即道:“那是很好的啊。”

  颜希真因问何书。颜神佑报了几个书名,楚氏道:“这些都不大常见,便是我昔年在娘家,也未得全。你舅家那里有一本,书倒还罢了,却是前朝大师亲手批注的,很是难得。我当年就曾想借来一阅,只是事情太多,都耽搁了。”

  颜神佑道:“我原样抄了的,咱家那一本,却是没这注得好。”

  楚氏点头,颜希贤已有些心动了,便问可否借阅。颜神佑道:“我的字写得还不好,阿兄要看,不如自己抄来?那注释,百看不厌的。”

  颜希贤正有此意,笑着道了谢,与颜神佑约定了,明日去取。

  这一餐饭,因有了这个话题,都不用寻新话题了。都是读书识字的,便一齐说些风雅趣事。

  岂料第二日上,颜希贤依约来取书,却发现颜神佑病了。做人家哥哥的,书自然先放到一边,且问妹子的病情。

  颜神佑就是浑身乏力,又有些风寒之症。命人将书交与颜希贤,颜神佑道:“别过了病气给你,你只管抄,抄完了依旧还我就是。”

  颜希贤将信将疑,回去便禀告了父母,不多时,连楚氏都知道了。

☆、70·抄书与回京

  颜神佑这一病,说轻不轻,说重倒也不重。只是她平素身体健康,不但能跑能跳,还能爬树揍人,在京城里还客串了一回土匪。一回来便躺倒了,将她的长辈们吓得不轻。

  坞堡说偏僻不偏僻,说热闹,也实是比不上京城这样的地方,医疗水平不如京城。是以姜氏十分焦心,一面让阿方看好了六郎,休要让六郎乱跑,万一是传染病,到时候她就要忙不过来了。颜肃之亲自带队,去将坞堡内外、方圆五十里的郎中都抓了来。

  带楚氏都惊动了,亲自过来看她。

  这样大的阵仗,反将颜神佑给吓了一跳。她就觉得自己应该是累了,又有些上火,到了自己家里,一放松,才发了出来。既然发了出来,那就比较好了嘛。她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就接受了一个观点:不经常生病的人一旦病起来才可怕,平常就是应该隔一、二年感个冒什么的,偶尔发个烧,将体内邪火散了出去,才不致积攒过多,病来如山倒。

  是以楚氏在柴氏等人的陪同下来看她的时候,她还强撑着起来说:“阿婆,我没事儿,就是有些火气,发出来就没事儿了。这是排毒呢,多喝些水就没事了。”

  柴氏见她小脸儿发黄,嘴唇干裂,声音都变了,还说这样的话,更觉得她懂事。她晓得颜神佑从京中抄了好些个书,已是认定了颜神佑是为了给家族做贡献,才把自己累坏的。

  柴氏的心理活动,代表了所有长辈们的观点。楚氏想到颜平之汇报过的作息,当场拍板:“那你趁此机会好生歇着,你书读得够快的啦,再这么下去,我只好把你妆成个小儿郎送去国子监了。”

  颜神佑知道她在开玩笑,且自己是一点也不觉得作出了多大牺牲的,也含笑答应了。

  姜氏便下定了决心,以后不要让她学得太多,太累。兄弟都给她生出来了,亲爹也靠谱了,哪里用她这般劳累?

  这些个长辈还都迷信一种说法:有时候人太出色了,老天爷看不过去,就会在旁的地方拿去一些福运。颜神佑这个样子,大家怕她夭折,到时候就亏大发了。

  颜神佑在不明所以的情况下被放了个大假,楚氏出得门来,还吩咐姜氏:“不要太拘束她了,你不管她,她尚且要自律呢。有什么好玩的事情,让她散散心也好。”

  姜氏连声答应了,且向楚氏讨主意:“我想,等她这病好了,便教她些厨艺。来年教她养养蚕,调调胭脂,侍弄花木,不知阿家意下如何?”

  楚氏笑道:“她们姐妹都半大不小的了,也该学一些了。”

  姜氏见楚氏也肯定了这个做法,自去准备不提。

  ————————————————————————————————

  颜神佑发了两天热,觉得自己两个眼窝都能冒火,还又被按饭点儿灌了好几天的苦药。等到被允许下地的时候,很有一种逃出生天的感觉。

  下地头一件事儿就是洗澡洗头,这几天又是发汗又是吃药的,人都馊了。整束干净了,才是去见父母、见楚氏。在姜氏那里,她又见到了六郎。六郎还在一跺一跺地走路。小宝宝才会走路的时候都是这个样子,蹬蹬蹬地,特别逗。

  看到颜神佑,六郎还给了她一个大大的笑容,嘴角挂着一点可疑的液体。颜神佑也对他扮了个鬼脸,才对姜氏道:“阿娘,我好了。”

  姜氏本来是要教育她一下的,被她这一病,将所有严肃的心思都打飞了,十分慈爱地道:“去给你阿婆问安,回来倒要将你的功课改上一改了。”

  颜神佑好奇道:“要怎么改呢?”

  首先就是作息时间,每天早上不用起太早,可以多睡。其次是中午必须午休,不休不行。最后是晚上不许看书,怕伤到眼睛。

  然后是课程的调整,锻炼身体是必须的,体育课不减,但是文化课什么的,就只有单日来上了。双日要跟着姜氏学习一些在新娘课程什么的,比如调个胭脂做个饭什么的。

  颜神佑毫无异议。

  姜氏见她全盘接受,也开心了起来:“冬日天也冷了,总往外面跑,我还担心你要受凉呢。”

  六郎已到了颜神佑跟前,颜神佑跟他手握手,六郎又开心地原地跳了两跳。颜神佑看了就笑了:“他不会双脚一起跳。”六郎又跳了两下,他是左脚起跳,抬起后右脚再跟着腾空。落地的时候也是左脚先着,右脚再落下。

  姜氏看了,也忍不住乐了,捂着眼睛道:“哎呀,真是看不下去了。”

  颜神佑又逗六郎让他叫阿姐。六郎居然磕磕巴巴地道:“刚、刚才叫过鸟……”说完还打了个小喷嚏。

  小孩子要这么聪明做什么?一点都不好玩。颜神佑掐了掐他的胖脸,将他揽过来闻一闻奶香味儿。

  母子三人笑闹了一阵儿,姜氏便说要一同去见楚氏。

  楚氏见颜神佑康复,神色缓和了许多,叮嘱了一回:“所谓人材,有人,才能有材。”

  颜神佑心说,明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嘛。忙道:“是。”

  从此老老实实跟着姜氏学习去了。

  不但是颜神佑,包括颜希真、颜静姝,都要开始学一点厨艺了。小些的颜静媛与颜静娴却还在读书,她们基础功课还没学完呢。

  学厨头一天,楚氏亲自过来了,告诉她们:“谁个家里没有几个庖厨?何尝用得着你们亲自动手?学这个,其用有二,一是为祭祀,二是为孝敬长辈。”这两样,都涉及到出嫁后。嫁为人-妻,尤其是宗妇,逢祭祀,都是要亲自动手的。古早之前,从头到尾都要参与,现在已经好了很多了,许多工作都不用主妇亲自做了——但是要会指挥别人做。

  所谓孝敬长辈,多数时候是个表面功夫。也就是刚出嫁那会儿,新妇拜见舅姑,洗手做羹汤而已。

  除了这两样,哪个大家主母天天泡厨房呢?一大家子的事儿,不管了么?

  所以,学厨艺第一要紧的,根本不是神马家常小菜和秘方,而是做祭品、了解祭祀时需要用什么,知道流程。然后再会一两样拿手小菜,也就可以了。

  楚氏便将教授厨艺的工作,交给了三个儿媳妇轮流来做。

  让人家觉得坑爹又不太意外的是,颜神佑学这些还是最快的。与颜希真、颜静姝两个不同,这两位生来便是锦衣玉食,颜神佑虽然这辈子跟她们一样,可她还有上辈子呢。上辈子身为大吃货国的普通人,自己做个饭什么,真是太平常了。在和宿管阿姨的不懈斗争中,她们能用一只普通电饭锅一锅十八用,做出种种菜色来呢。

  现在没有电饭锅,可也不用她自己烧灶。且此时烹饪的手段也略单调一些,多是蒸煮烧烤,炒菜这种技法还没有普遍出现呢。

  做祭菜,延用了相当传统的技法。比如猪头就是用蒸的。只是蒸之前要做一些处理,颜家姐妹要学的就是这处理的手段一类的。

  除了厨艺,原本要学调胭脂的,但因为季节的关系,收集花瓣不易,暂停。且学合香,也不过学了几样简单的。似柴氏与姜氏,都有些个压箱底的配方,这个就不大愿意教给颜静姝了。

  如是匆匆过了月余,临近年关,坞堡里便忙碌了起来。收各自租子,往各处送礼,颜神佑就专管自己房里的事,下令打扫卫生,给大家发新年红包,再给客女们放假。颜神佑挑选的那些客女,如今又有了一些变化。譬如本次随她赴京的十人,就比旁人显得有脸面了一些,这其中六妞与陶九妹又更为出挑。

  何二女原就是留在坞堡内的,没了颜神佑的特殊关照,她颇觉不如之前。好在姜氏知道她父亲得用,发下话来,不令人欺负了她,她才能松松快快地存活下来。

  因过年,颜神佑照例给了她们假,又与姜氏商议:“明年便要赴京,阿爹无法带这许多部曲上京的,我这些客女们,也怕带到京里无处安放哩。不如在这几个月里,再仔细看上一看,将得用的带走,略次一些的,还是发还家里为好。”

  姜氏道:“却也不必,若有用得着的,都带了去又如何?家内放不下,我还有地方呢。自己的心腹,是不能放弃的。”说着一皱眉,又想起何二女来了,暗忖,总要想个办法,将这没甚大用,又不得不留下的女孩子给安置了。

  颜神佑见姜氏保住了她的客女,心头一松,又说:“也不知她们乐不乐意?”

  姜氏笑道:“你便问问,她们乐不乐意依旧去过原来的日子?便是她们愿意,她们家里也未必肯呢。”

  颜神佑默。

  姜氏道:“好啦,过年了,你只管开开心心玩去罢。”

  ————————————————————————————————

  年宴时,不知道是不是错觉,颜神佑总觉得,楚氏与颜孝之对颜肃之的态度似乎亲近了很多,颜渊之的眼睛里更是显出一丝名为崇拜的光彩来。忍不住,她晚上回去就问了颜肃之。

  颜肃之哂笑道:“不过是将训练之法告知他们而已。”

  颜神佑还有些担心:“那……这样流传出去,会不会不好?”

  颜肃之大笑:“哪有这么容易流传的?既训了,自然就要教他们闭嘴。我且问你,同样的先生在教,怎么你就比旁人学得快些了呢?书本在那里,为何有人就读得通,有人读过了跟没读一个样儿呢?”

  都是一家人,颜肃之的训练方法自然也漏出了一丝给颜孝之等人。楚氏虽不曾亲自掌管过这些,却是个识货的人,一看即明,令颜孝之、颜渊之效法。然而,同样的方法,不同的人来做,效果却是不同的。

  颜肃之训出了听话的队伍,指哪儿打哪儿。可是部曲到了颜孝之手里,看着也像那么一回事儿,若论执行力,感觉上就打了个折扣。这个折扣而不是因为训练时间短而造成的,只是这精气神儿就不一样。

  要非让楚氏说的话,那就是狼和狗的区别。

  时至今日,楚氏也得承认,楚丰让他们兄弟分领部曲来试手这件事情,是很有先见之明的。

  颜神佑想,认为这是因为颜孝之身上缺乏了一股中二病的狠劲儿,事事顺遂,养得他的气质里少了一些阳刚的东西。行伍之中,想要被认同,坚毅果敢却是必不可少的。

  看看颜肃之大笑的样子,颜神佑心说,光练兵有什么用呢?颜启、赵忠,武力值够了,军功也够了,大家提起来都要掩的。再者,现在还没打起来呢,你想要捞资本,还得弄点斯文的名声才好。原本踩了颜平之之后,颜肃之名声好了许多的,可惜杀了一回鸡,又回去了。

  不过,颜神佑已经想好了对策。

  刷声望这种事情,她已经仔细研究过了。最通常的做法呢,不过是展现孝悌忠义廉信,还要会炒作,这才能成名。次一等的呢,就是刷文化界的声望。比如你研究某项经义,又或者治史,水平很高,那也是相当好的名声了。

  举个相当极端的例子,李后主,其实是个丑货,但是写得一手好词,所以连偷小姨子这种事情,都能被后人美化了。亡国也被很多人惋惜。

  颜神佑要走的,却是第三条路。榜样是大名鼎鼎的宦官——蔡伦,他一朝改良了造纸,参与宫斗诬陷人的黑历史就被人为地淡化了。

  研究印刷术什么,不是颜神佑现在要做的。原因很简单,做出来也是束之高阁。本来读书人就少,流传得广的,不过是些个通用的经籍史书,经籍不是能够随便刊印的,它耗资巨大。

  哪怕搞个活字印刷成本低,颜神佑还有一个顾虑,印刷了,你得校对吧?

  历来是都由国家校勘经籍,勒石公布,立于国子监、太学,供天下士子去观摩学习的。上次校勘经籍,是在百多年前了,近百年来,不管朝廷是哪家开的,它都忙到顾不上这个事儿。

  颜家要私下做了,这工程就太大了,找得不是工人,得是鸿儒学霸,还不一定请得来,不划算。除非将这项技术上缴,让朝廷领头来做,可以朝廷这个穷样,拿了也做不出来。

  其他的书籍,受众又少,定制印刷一本起印还差不多。尤其现在人读书,用的还是卷轴。卷轴你怎么印啊?!一卷十几米的都有啊!

  颜神佑想要做的,是先改变书籍的形态,做最简单的改变——做书。做出穿越前常见的那种翻页的书。然后要将这个功劳,放到她爹头上!

  等书籍的新形式为大家接受了,再徐图印刷术。

  新的书籍样式还有一个最方便的地方,那就是它的页码!每页编码,前置目录页,有了目录页和编码,查阅起来十分方便。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80页  当前第8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2/38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诗酒趁年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