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原配嫡女_分节阅读_第110节
小说作者:弥生凉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85 KB   上传时间:2015-04-05 14:44:10

  如今才过得几年好日子,颜色也渐衰了去,竟是被告知要被撵出府去,又哪个舍得?

  孟世子素来不管事儿,只凶神恶煞的要将人撵出去。

  那十多个大龄丫鬟只得去寻孟国公府里当家的二夫人去做主。

  国公府自先世子夫人过世之后,便一直由二房的夫人管家,对于孟世子这根大房的独苗儿,还真是不好下手。

  先世子为了当今而死,当今便将自己的太子送给了孟世子的姐姐当夫婿,随后孟家大姐儿一进东宫,又将孟世子带进东宫里养着了。

  一直到孟世子年满十四,不好再在东宫里住着了,这才回到国公府。

  因此二房跟孟世子之间,算得不多亲热。加上孟世子已然长大,便是二房的夫人想管,也管不了了。

  只能由着孟世子荒唐着去,横竖上面的老国公爷都不吭声,又哪轮得到她这个当儿媳妇的。

  但一个家族里的,且还都是嫡出一脉,更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二房夫人也巴望着孟世子要争气一些的。

  好歹是太子妃的嫡亲弟弟,虽平日里没干过强抢民女之事,可也招猫逗狗,流连勾栏,也够丢太子妃的脸。特别是,孟世子也算是东宫里养出来的,还干系着太子的颜面。

  如今太子即将而立,虽说没人敢言圣明,却也算是无大过错。在二房夫人眼里,若无意外,太子便是要继位的。

  太子继位,太子妃便是一国之母,国公府便能更上一层楼,双爵位指日可待。

  就为了那个爵位,二房夫人也希望孟世子今日是真觉悟了。

  不过鉴于孟世子荒唐事做得多了,二房夫人尚不敢怎么相信,只问道来报信儿的丫鬟,“大房的哥儿这是打算换几个年轻的来?”

  来报信儿的丫鬟被问得傻愣了,回过神来道:“奴婢不知。世子也并未这般说。”

  二房夫人就道:“那你将之前的事儿细细给我说来,半句都别遗漏了。”

  报信的丫鬟便将孟世子在自己院中说的话复述了一遍,道:“三十两银子,都是从世子的私房里出。世子只道让她们拿了银子就走,一个都别留下。”

  孟世子的私房,其实就是他生母留下来的嫁妆。

  二房夫人虽心里想着要他真出息了,那一人三十两她都宁愿走中公。不过孟世子既然愿意走私房,那就私房得了。她再添一点也无妨。

  “玲儿,你且去告知她们,愿意离开的,我愿意再加十两银子。”二房的夫人道。

  到底是跟过孟世子的人,虽三十两已算是天价,然而当初那些姑娘进府之时,也算得上是绝色,如今年华渐老,添十两,就算是赔她们这几年了。

  玲儿得令,便出了二房夫人的屋子,去朝着那群跪在院子里的姑娘们传令。

  四十两银子,换贫一些的农家,要下田几十年才得凑上这么一笔。要换一般的丫鬟,自然是高兴得紧,拿了银子转身回去就置了田地,坐地招夫都行。

  然而对于那十八个丫鬟,虽各有所长,然而会的都不过是琴棋书画一类,于过日子无用。

  因此二房夫人所言的四十两,竟也没人愿意拿,只跪在地上求二房夫人给条活路。

  此时天气已经渐冷,又入了腊月,一大群穿着鲜亮的姑娘跪在青石板上,瞧着都让人不落忍。

  然而能在大家族里掌家的当家主母,大多手段凌厉,巾帼不让须眉。

  那一堆丫鬟不肯拿钱走,只赖在自己院子里,便是自个儿的儿女来给自己请安都怕污了眼。

  二房夫人见她们这般不识抬举,便直接让人请了人伢子来,怒道:“不识抬举的东西!有爹有娘有家的不愿归,既然给脸不要脸,便当作下作秧子卖远了去!”

  孟世子这些丫鬟,当初也算是良家子,只是为了进孟府就签了卖身契。

  如今不愿意拿银子走人,反倒给二房太太一个处置的机会:不愿意做良民,那就继续当奴婢去。

  只是在国公府里当奴婢,与在外面当奴婢就是两回事儿了。

  有丫鬟听见要被发卖,瞬间双腿战战,立马拿了四十两银子走人。有了一个开头,自然就有第二个、第三个。

  不消片刻,就走了十三四个。剩余几个只立在哭着,就不动。

  等到最后发话要卖了她们时,其中有一个却是一声不吭朝着游廊上的柱子撞了过去。

  好在二房夫人身边的下人,都是伸手利落的,且也防着这些丫鬟来这一招,只在半途就将人拦了下来。

  这会儿子,就是真把二房夫人惹火了,直接道:“全都发卖了罢,送往南面去!”

  就算不送往南面,以她们的姿色,不是入窑子,便是被卖给商户。

  只等着人伢子真上来压人了,那几个才真是怕了,连忙哭着磕头求饶,“求夫人给奴婢们一条活路罢?不是奴婢们不肯离开,只是家中已无人,就算带着银子,又能去哪呢?”

  坐在屋里的二房夫人听得这话,心里也知或许里面有真的。又觉得这般下狠手,也有些不积德。

  就算是为了太子妃,这手段也要柔和一些才行。

  既然她们几个说出了缘由,二房夫人自然也得将她们给处置了。

  “既然如此,便让官媒上门来,替她们寻个归宿去。也免得说我们国公府不仁!”二房太太道。

  二房太太一番处置,留下来那几个丫鬟也没别的说法了。不管是真没家的还是假的,看样子今日都得离了府去。

  既然如此,能借着国公府让官媒来说一门亲事,就算对方也只是一般庶民,自当也过得不错的。

  只是要想以后再锦衣玉食却是难了,思及此处,免不得又是一阵抱头痛哭。

  二房夫人以极快的速度处置了孟世子撵出来的人,却是震惊了整个国公府其余两房人。

  四房在国公府中甚少被关注,只听得这个消息,都张大了嘴,暗地里咬耳朵道:“还真撵了出去?”

  四房太太道:“莫不是还骗老爷你?二嫂还每人加了十两银子,还是走的中公呢!”语气酸得不得了。

  也就三房的得知了,却是三房太太立即去寻了太姨娘。

  老国公夫人死了些许年,如今老国公身边就只得那么一个太姨娘伺候。也就是孟世子所说的那位曾经是探子的老姨娘。

  当了半个主子的姨娘,自然就不会当探子了。因此太姨娘这些年也算是保养得当,看起来不像是那个岁数的人。

  三房太太是太姨娘的亲儿媳妇,加上太姨娘颇有手段,早将人收拾得俯首帖耳。只一进屋,三房太太就先规规矩矩给太姨娘磕头请安。

  虽是违了矩,然而老国公夫人没了,二房的夫人也不好管一个公爹的姨娘,因此倒也没人跳出来说这不对。

  “儿媳给姨娘请安了。”三房太太恭恭敬敬的道。

  太姨娘这些年不只是保养得当,也在养着自己的气势,只坐在上首,正经婆婆姿态一般对着三房太太道:“起来罢。”

  三房太太虽然对于自己一个主子要臣服于一个姨娘十分不满,然而因夫君看重姨娘,又被收拾得不敢不满,也只听话的起了身。

  随后把孟世子今日之事说了一遍,“儿媳与夫君不知世子这是怎的想法,特来问问姨娘。可是有传出什么信儿没有?”

  孟世子撵人的事儿,从一开始在院子里放了话,就被人传到了太姨娘耳朵里,比三房得知得还要早。

  要说有什么信儿,今日孟世子突然对着那十多个丫鬟们发难,还真事先半点信儿没透出来,就像是突然想到了一般。

  然而太姨娘却是一粒一粒数着手中的佛珠,想这里面的弯弯绕绕。

  一直数到第十七颗子,太姨娘才道:“之前世子是去了闽州一趟?”

  三房太太闻言就问道:“莫不是在舅家被训斥了?”

  孟世子的母亲也出身世家,不过举家移居闽州,离京中十分遥远,因此这些年甚少有往来,也不过礼节往来。

  孟世子前些日子不知想些甚,竟是去了闽州一趟,因此三房太太便想着是不是因去了舅家一趟,被训斥了才有了这般想法。

  太姨娘却是摇头,“世子的舅家不会管这么多。恐缘由还是在其他上。”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水,何况女儿还死了,且又不巴望着当太子妃的外侄女对自己家族有何助益。又哪会管孟世子的闲事。孟世子是好是坏,与他们又有何干。

  闽州离京城之远,就已经说明那一族对当今皇室的态度。是不会欢喜孟世子姐弟跟皇室的关系的。

  太姨娘想了想,最后确定道:“当是温宥娘了。”

  三房太太想了好一阵子才想起温宥娘是谁,“就当初救了世子那一位?可姨娘不是说她已有婚约?”

  温宥娘当初在京中的名声,三房太太也是知晓的。

  不过庶族与世家,隔着一条天河,三房太太也没把温宥娘放在心上。这会儿老姨娘说孟世子恐是因温宥娘散尽了府中姬妾,反倒觉得有些不可信。

  温宥娘再有名气,一是出身庶族,二是生身父母是那般的人,就与任何世家没了可能。便是孟世子对她有意,除了纳回府当妾,也没其他可能。

  太姨娘却是将温宥娘与孟世子舅家连线了起来,心中多个想法一一滤过,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孟世子是要娶温宥娘的,且还会寻舅家相助。

  想到这,太姨娘嘴角上扬,将三房太太招到面前,在她耳边耳语了一番,这才让人退下,随后又开始念佛起来。

☆、第123章 太姨娘作妖

  温宥娘一直觉得自从穿越后,自己的运气就十分不顺。她没把这归咎于上辈子造什么孽,因为上辈子她那运气从来就没差过。

  想来想去,也只觉得是要么温家祖坟没埋好,要么张家祖坟不行。

  但这种倒霉的运气,似乎到今天开始就变了。

  就早些时候,夏荷匆匆忙忙的跑回院子,跟她说了一个大消息,“姑娘!有人上门提亲了!”

  温宥娘听得这话,问道:“谁家?”刚退了婚就有人上了门,敢情时来运转?

  夏荷来得急,还没打听道,只知道上门的女眷是谁,“上门的是肃武侯府的二夫人。”

  肃武侯是先先帝时封的侯爵,几代人都活得长久,如今的侯爷乃是最后一代侯爵,后面也不会降等为伯。

  肃武侯府的二夫人,温宥娘曾经也有见过,不过并不熟。

  温宥娘得知上门的是肃武侯府的二夫人,就开始想肃武侯府中的小辈,数了一圈发现并没有适合婚配的之后,就朝着肃武侯府二夫人娘家去想了想。

  肃武侯府二房夫人的娘子,如今也不算多得势,也不过是五品京官。

  在京城里,文官里也得三品及以上是一个圈子,七品到五品是另一个圈子。因此温宥娘想了一会儿,却没想出个什么由头来。

  只得等看六太夫人最后怎么说了。

  六太夫人不喜欢世家,更不喜欢勋贵,就算在京中要为温宥娘选亲,也只可能在文官里选,且还得是庶族。

  本来肃武侯府的二夫人不请自来,便让她有些不喜,但听得她说是为自己娘家的侄儿说媒,六太夫人倒也忍了忍,只看她如何说。

  等肃武侯府二夫人将自己的侄儿夸得天花乱坠,瞧着比自己儿子都出息了。

  六太夫人才十分煞风景的问了一句:“不知夫人的侄儿翻年可要会试?”

  二夫人的脸一下子难看了,只勉强着笑道:“不过十七八岁的年纪,尚未成家,又哪立业呢。”

  六太夫人点了点头,道:“那也当是个秀才了罢?”

  自来打人不打脸,但六太夫人目前干的就是这事儿。

  二夫人的脸有些红,心中暗恨六太夫人不识抬举,然而也还得推销自己的侄儿,“不过前两年下场,就得了个童生哩。他祖父的意思,是让他先成家,多读几年书了,再一鼓作气考下去。”

  这话听在六太夫人耳朵里就成了死活只考了一个童生,指不定还是走的后门,然后等着讨房媳妇儿就这么过日子。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62页  当前第11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0/16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原配嫡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