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原配嫡女_分节阅读_第63节
小说作者:弥生凉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85 KB   上传时间:2015-04-05 14:44:10

  简而言之,结亲之前得先查祖宗十八代,看有没有结过仇,再来看八字合不合得上。

  温宥娘自幼是个有主见的人,人又聪慧,因此从来不用将话说明了。张老夫人只这么一说,便不再说此事。

  “你母亲的事,我当年也怪过你祖母。到底是她生出的儿子毁了你母亲,也毁了张府的前程。可她与我一道嫁在京中,又是同族姐妹。本就该同气连枝。那些怨气,怨着怨着就淡了。只要府上安安全全的,外祖母我也不多求什么。”张老夫人说。

  年轻的时候,或许是怪过温老夫人的,怪她生了那么一个棒槌似地儿子,恨她连婆婆都制辖不住,也恨她护不住自己的女儿。

  等到如今十来年过去了,张老夫人觉得自己也老得差不多了,其实那些恨意也就淡了。

  连对张府的爵位也跟着看淡了下来,只想着一家子人和和睦睦就好,至于前程不前程,也就不去想了。

  女人总归与男人不同,顾来顾去,顾的也只是一家子好好过日子。

  比不得温家老爷心心念念的在仕途上更进一步,比不不得仇老伯爷千方百计的想要真掌军权,也比不得张老伯爷现今还对爵位的传承有念头。

  张老夫人说这一番话,也是告诉温宥娘,她并不会阻止她跟温老夫人亲近。温老夫人对她而言,也算是娘家的姐妹。过去的也就过去了。

  “老伯爷可是说哪日入族谱?”说完温家的事情,张老夫人又问到上族谱的事。

  温宥娘把之前跟张老伯爷说过的话,又再说了一番。

  张老夫人听了,也就道:“温氏一族,其实族风也不错,只不过是当年一念之差。”

  温家老太爷不知脑子犯了什么病,竟然娶了徐氏女为儿媳。

  “若是温氏一族不肯,宥娘你也别把事做绝了。不肯便不肯,过继到其他无嗣子的温家先辈名下也是可行的。也与你们姐弟名声妨碍要小一些。”张老夫人说。

  于张老夫人而言,虽然女儿惨死让她悲愤不已,然而真让温宥娘姐弟姓张她是不怎么赞同的,不是不想接纳他们姐弟,而是于他们姐弟而言,改姓张到底是有些名声有碍。

  温家大爷谋害她的女儿,所以温宥娘姐弟与他脱离关系并无不可,然而这与舍弃家族却不能相提并论。

  张老夫人不似张老伯爷那般一心想要为自己一家增添什么筹码,她只是个普通的内阁妇人,一心的只愿每个儿孙都好。

  温宥娘点头应了,却也没说肯还是不肯。

  她与温氏祖地几无交情,舍弃与不舍弃与她而言,根本无关紧要。

  至于名声这种东西,到如今这境地,再差上两分,于他们姐弟而言也没什么差别。

☆、第070章 南下迁母坟

  温府故乡乃在常州,离江南尚还有十余日路程。

  温宥娘决意与温余卿一行前往常州迁墓,便要事先将一切打点妥帖。

  从京中到直隶行车便要三日,且还因是官路,路程较为好走。

  再从直隶入水路,到江南,便有七八日的路程。而因天气偏热,上流有冰川融化,便是只是梅雨季节,水流也颇为急湍,选择大船较为妥当。而大船里,从资费考虑,亦只能选择货船。

  到了江南,再往常州,便只能乘坐马车,一路上碰到山匪的可能性极大。因此行李最好简单朴素一些。

  到了常州,便得先拜访当地官员,说明迁墓之事,以防与当地温氏一族发生冲突,还须得官府相护。

  在此之前尚得拜访温家各族长老,说明情况,免得当地温氏有所误会。

  两者加起来便要花费不少银两打点。

  在温宥娘的计算之中,至少三千两银子方能成事。

  一千两用于打点当地官府,为他们姐弟撑腰;两千两给予温家族中,用于购置中公祭田,以求好聚好散。

  然路途遥远,途中又极有可能遭遇山匪,三千两银子目标太大,并不宜长途搬运,不然光请镖局与护卫的人便是极大一笔开销。

  如此算来,倒不如将银子换为易带之物。

  古董值钱,然易碎,因此排除。倒是书画之类,可携带一两幅密封在木盒之内,带着也较为轻便。

  “常州的刺史若孙女没记错,应当是韩氏的长宁先生。”温宥娘将上面的事情分析后与张家伯爷道。

  张伯爷点头,“确实是韩氏,已入常州三载,尚有两年才得调动。”

  “温家祖地且在常州下面的曲水县,时任县令是十一年前的第三甲进士王静。虽是旁支庶出,然也是士族出身,爱好高雅。择一两幅山水墨画,送予便可。”温宥娘道。

  张伯爷欣慰道:“韩氏高堂尚在京中,既携带银两不便,可前往韩府求助于两老。若能有只言片语带去,亦有好处。”

  韩氏亦是世家,然大多归于祖地,在京中停留者仅这一户。

  世家所爱,非风雅至极,便是珍奇异宝。然张府如今也拿不出什么好东西来,也不过是仅仅有些钱财罢了。

  温宥娘想了想,道:“长宁先生虽是世家郎君,然亦是科举出身,其长辈亦是才高八斗之士。不若让昀良与余卿携策论一同前往,盼两老指点一二。”

  张伯爷颔首,“可。”

  小三元亲自上门请教学问,便是对对方的推崇与敬意,这比送什么名画古董都要能得人心。

  温宥娘又道:“宥娘于点心一道,颇有心得,可制易克化点心一盒,前去拜访老夫人。”

  世家嫌弃庶族出身的官员不懂风雅,既然没有风雅之物相送,倒不如送那一片心意。让对方也不觉得因礼物的不妥当而觉得受辱。

  “直隶至江南水路,亦偶有水匪,自寻大船较为妥当。咱们府与行商郑家交好,可借郑家与漕运牛家通话,护我们姐弟一程。只是江南至常州,常州再去曲水,途中皆有山匪出没,因此在江南时便要先请镖局相互方行。这一来一往,恐怕也要三月里去了。”温宥娘算了算道。

  三月之后,她便及笄,是必要回到京城张府之中的。

  便是她自温府破门而出,入了张府,然及笄一事重大,于此界女子而言不亚于大婚。

  在此之前,她先得将张氏尸骨运回京中,停棺于庙中。等及笄后才能再寻吉日运送回张家祖地,最后再寻吉日下葬。

  前前后后,也要一年时间。

  温宥娘与张家伯爷将此行计划好,回到张府中自己的院子里便见到一脸神神叨叨的夏荷,挑眉道:“你这是听到什么不得了的消息了?”

  温宥娘回张府,便只带了几个丫鬟,自己身边的冬梅跟夏荷,温余卿身边的两个照看他的丫鬟,以及一直跟在他身边的小厮。

  夏荷是张府的家生子,虽跟了她在温府几年,然而在张府却是要更如鱼得水一些,此时见温宥娘发问,就赶紧指了指屋子里。

  温宥娘挑眉,跟着夏荷进了屋子,这才道:“说吧,什么事儿要进屋子里了才能说?”

  夏荷压低声音道:“奴婢早上跟采买嬷嬷唠叨,听到一件不得了的事,就赶紧回来要告诉姑娘了。”

  “那还不赶紧说?”温宥娘就不喜欢夏荷说八卦之时爱卖弄玄乎这一点。

  夏荷神神秘秘道:“听说今天早上,有个妇人带着个孩子跪在了温家大门前。”

  温宥娘眼皮一跳,猜测道:“温家二爷的?”

  夏荷摇头,一副姑娘你还得再猜的模样。

  “别是温家老爷子的吧?”温宥娘觉得虽然她不喜欢温家老爷的势力眼,但在女色上她还是有些不敢随便污蔑的。

  夏荷见温宥娘都猜到温家老爷那不靠谱的地方去了,忙道:“是温家大爷!”

  “你确定?”温宥娘顿时瞪大了眼。

  夏荷点头,“听说那孩子都十岁了!”

  温宥娘嘴角扯了扯,颇有些不信,“别是听人胡说八道吧?”

  以温家大爷对仇氏的真爱,连张氏都能眼睁睁的看着被人谋害死,怎么可能在外面置外室?

  夏荷摇头,“挺多人都瞧见的,说是那孩子跟温家大爷一个模子里出来的,这会儿全京城都知道啦。”

  要论长相,温宥娘姐弟偏像张氏多一些,便是仇氏所出的那两个孩子,也比较像仇氏,这会儿冒出来一个跟温家大爷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便不是温家大爷的血脉,估计温老爷子也得捏着鼻子认了。

  本来就被削掉了功名,如今还加上一重私置外室,其实对温家大爷的影响也大也大不到哪去,反而是整个温府被雪上加霜。

  当年的探花郎,如今的阶下囚;当年的情深意重好郎君,早也私置外室。

  还真是说不出的讽刺,温宥娘想。

  “不过,那孩子你说十岁?”温宥娘突然想到这一点,忙问。

  夏荷点头,“奴婢要说的就是这个!都说是十岁上下模样!”

  也就是说极有可能,在当年张氏没死,或者张氏死后没多久,那位外室就被温家大爷安置在了外面。

  当然,在大隆,官员置外室也不至于有罪,但于名声上却是不怎么好。

  温宥娘此时觉得,仇氏死了便还好些,不然要听到这消息,还不得活活被气死?莫说后来纳了娇姨娘进门,原来在还没娶她进门时就在外面乱来了。

  当年为了这种男人,还算计了一个产妇,更算计于张氏,仇氏那脑子里恐怕就没清醒过。

  “那温家定然是把人放进去了。”温宥娘说。

  夏荷道:“可不是开门放了进去,外面看热闹的别家下人就堆成一个圈儿了!”大多是隔壁邻居家的仆人什么的,当主子的还没为了看个热闹到这种地步。

  男人啊,特别是古代的男人,温宥娘摇头,实在是有些……难以用语言来表述。

  到底是不同时代的人,观念也十分不一样,温宥娘想琢磨出两句来讥讽一下温家大爷的深情,想了想又觉得无趣。

  就是温家大爷纳了十个妾,只要嘴里念叨着深爱仇氏,在别人眼里,这也是深情了。

  这跟现代要求的一生一世一双人,完全就是不同的理念。

  人家玩儿的是更高端的柏拉图式的爱恋,不拘于*上的。爱欲分明得很。

  温宥娘觉得她对温家大爷是没什么恨意的,基于这么多年,温家大爷也没把他们姐弟怎么着,就跟陌生人似的。

  因此现下闹了这些丑事出来,也没多少看热闹的心思,只跟夏荷道:“你让人盯着仇府一点。”

  其实仇府也不能拿这事儿怎么样,仇氏已经死了,外室这会儿也曝了出来,跟仇府的干系也不大。要仇府为仇氏鸣不平,人死了再来闹腾也似乎没什么意思。

  也不知道是薛九还是清辉,把这个外室给捅出来的。

  但想想能捅捅小廖氏的肺管子,温宥娘又觉得不管是她们谁,都做得挺漂亮的。

  她对小廖氏的报复早已经布下了局,如今就只等着好戏上场,可惜她要因为南下移棺的事情不能亲眼看见、亲耳听见,心中还是有些遗憾。

  不过相比起对小廖氏的报复,到底也是张氏的移棺与他们姐弟回温氏祖地脱离关系比较重要。

  待一切准备妥当,温宥娘便只带了两幅山水墨画,与三千两银票在身,便与温余卿和张昀良一起,在张府四房舅舅的带领下,携张府三十家丁,乘马车前往直隶。

  因温宥娘女扮男装,所带之物并不多,因此只四辆马车便足够。

  身边伺候的丫鬟,也只带最为稳妥的冬梅,温余卿只带了小厮司墨。

  等到了京郊,与郑家人相汇,一行马车便有了六辆。

  此番与张府一道的是郑家西府三房的嫡长子,年二十又三,名洄。素来负责郑家货物自直隶到京城这一路的运送。

  温宥娘与他并不相识,因此在只见过一面之后便回到马车中,并不多言。

  只郑洄与张家四房舅舅张谨、及温余卿、张昀良兄弟在马车外骑马谈笑。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62页  当前第6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3/16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原配嫡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