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继妃上位攻略_分节阅读_第20节
小说作者:骨生迷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43 KB   上传时间:2017-06-28 23:14:17

  前一刻,她明明是守在门口的,现在她居然躺在了地上!而且她身边还躺着其他守门的丫鬟,俱都是刚刚苏醒的模样。她赶紧从地上爬起身,脚步踉跄地进了屋。

  林锦仪被紊乱的脚步声吵醒了,迷瞪着眼睛问踏歌说:“怎么了?”

  踏歌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地问:“姑娘,方才可……可有什么事?”

  林锦仪打了个呵欠,说:“没事儿啊,我一直睡着呢。”说着她转头看了看窗外的天色,道:“还早呢,你再让我睡会儿。”

  踏歌上前替林锦仪掖了掖背角,仔细检查了床榻周围的情况,确认没有其他人留下的痕迹,终于呼出一口大气。

  轻手轻脚地退出去后,踏歌还算沉着地把方才守门的所有丫鬟喊到了廊下,盘问起她们是否知道出了何事。

  丫鬟们也是摸不着头脑,不明白自己怎么前一刻还在好好当差,后一刻怎么就直接睡在了地上。踏歌自然也就问不出什么。

  这时候天边已经露出了鱼肚白,天色慢慢亮了起来。

  踏歌又重新进了屋,将屋里彻底检查一遍,发现少了一个香炉。她也不敢再耽搁了,让丫鬟们继续守在门口,自己则快步走向了正院。

  *

  正院里,林玉泽已经起身了,正准备去上朝。苏氏因为前一天待客劳累,他便没有喊醒她,嘱咐丫鬟们让苏氏多睡会儿。

  踏歌赶来的时候,就遇上了正准备出门的林玉泽。

  林玉泽认得她是林锦仪身边的大丫鬟,看她形色匆忙,便问:“可是阿锦那儿出了什么事?”

  踏歌略一忖,道:“太太昨日交代奴婢来照看姑娘的,姑娘方才已经醒过一回,奴婢是来复命的。”兹事体大,事关她们姑娘清誉,府里这世子却是没个轻重的人,踏歌实在拿不准在没有苏氏在旁拿主意的情况下,爱女心切的世子爷会闹出什么动静来。

  林玉泽点了点头,道:“太太还没起呢,你且等会儿吧。”

  踏歌福了福身,从善如流应下。

  林玉泽见没什么事儿,便出府上朝去了。

  等他一走,踏歌便去找了万缕。

  万缕协理苏氏多年,人精一样的,看她这样便知道是出了要紧的大事。不用踏歌开口,便道:“你稍等片刻,我这就去通传太太。”

  未几,苏氏便从床上起了来。她还穿着寝衣,身上披了件外衫,头发也是随意挽了个松松垮垮的斜髻。

  踏歌进去后,一下子就给苏氏跪下了。

  苏氏挥挥手,屏退了其他人。

  踏歌才开口道:“奴婢该死,没能看顾好姑娘。请太太赐奴婢一死。”

  苏氏眉头一跳,“锦绣苑出什么事儿了?你慢慢说!”

  踏歌忍住泪意,将前一夜的事情详细说了。

  苏氏听完,脸色也是煞白,再三确认道:“你肯定阿锦没见到什么外人?”

  踏歌垂着头道:“昨夜您走后,奴婢进去收拾过床铺。今早奴婢进去仔细看过,姑娘在床榻内侧睡得很安稳,床铺外头一片没有一丝褶皱,姑娘也说自己一直睡得好好的……”

  “只是丢了个香炉么……”苏氏沉思片刻,道:“你先回去,盯住下头的人管住自己的嘴,也别对阿锦提起。待我稍后查清楚了再做定夺。”

  踏歌自然应下,很快便退了出去。

  出了正院,踏歌才觉得自己冰凉的指尖恢复了些许温度。方才她真的以为自己是没命回来的。

  锦绣苑里,前一夜在知雅苑新房外守到半夜的千丝已经起了,正在服侍林锦仪梳洗。

  踏歌进屋的时候,林锦仪便很随意问她:“你方才去哪儿了?怎么一起来就没见着你。”

  踏歌低下头,道:“奴婢去给太太复命了。”

  “哦。”林锦仪点点头,眼神一扫看到了八宝圆桌上,觉得似乎少了些什么,“我那香炉呢?谁给收走了?”

  踏歌强装镇定,赔笑道:“是奴婢昨儿个半夜不小心给打坏了,还请姑娘恕罪。”

  “倒是可惜了我新做的香料。”林锦仪颇觉可惜,不过倒也没有多说踏歌什么,反正一个香炉,一点香料,也不值当什么,只道:“没事,下回仔细些就好。”

  说完话,踏歌借着给林锦仪换茶的空档出了去,把前一夜守夜的丫鬟都喊到一起,再三叮咛她们要守口如瓶,谁都不能透露。

  丫鬟们都知道件事关系到自己的生死,听说是太太的吩咐,自然更是不敢再提。

  *

  林锦仪梳洗过后,便去了顺和堂。

  这日是她新大嫂的新婚第二日,也是她给忠勇侯府一众长辈请安的日子。

  林锦仪去的时候,忠勇侯夫人和苏氏正坐在一处说话。忠勇侯和林玉泽都已经出门上朝去了。

  见着林锦仪,忠勇侯夫人便笑着将她找到跟前,问她:“回去可歇好了?昨儿个看你面色白的吓人,着实叫人心忧。”

  林锦仪便点头道:“吃过汤药睡了一觉,已经不觉得哪里难受了,让祖母担心了。”

  苏氏坐在忠勇侯夫人另一边,神色有些复杂地问她:“可真真睡好了?”

  林锦仪老老实实地点了点头,“晚间发过噩梦,但后头睡得很好。您看我现在脸色红润润的,还担心什么呢?”

  她眼下的面色确实好看,半点儿不像前夜的模样。然而苏氏担心的却不是这个。

  她们说了会儿话,林芳仪也过来了。未几,林博志和郑皎月便前后脚来了,两人并排并给忠勇侯夫人和苏氏请安。

  郑皎月是个高挑纤细的清秀姑娘,身量虽然比寻常女子高些,却因为很是纤瘦,颇有些弱风扶柳,我见犹怜的味道。此时她正带着新嫁娘的娇羞,垂着眼睛站在林博志身后。

  林锦仪心里暗暗赞叹一声,她这大嫂看着柔弱纤细,昨儿个却在中暑的情况下,坚持不肯脱下嫁衣,心性却是个坚韧的。

  丫鬟们送了热茶上来,林博志和郑皎月便先后给两位长辈敬了茶。

  忠勇侯夫人和苏氏都说了几句希望他们日后好好相处,琴瑟和鸣之类的话,然后一人给了他们一个红封。

  郑皎月收了红封,又从丫鬟那里拿来几个小匣子,先把两个呈给忠勇侯夫人和苏氏,而后又分给林锦仪和林芳仪一人一个。这就是新嫁娘带来的礼物了。

  忠勇侯夫人得了个绣着吉祥如意纹的云锦抹额,苏氏得的是一件婴儿穿的柔软小衣。两样东西都针脚细密,一看便知道是下了功夫。

  林芳仪得是一支梅花琉璃钗。梅花小巧可爱,琉璃晶莹剔透,也是难得的佳品。

  林锦仪也打开了自己的匣子,里头躺着一条火红如血的红珊瑚手串。

  珊瑚本不算特别名贵,难得是这手串上颗颗珊瑚珠都成色极好,形状大小一致,每个上头还都用簪花小楷刻了小字。她对着光轻轻转动,才发现每一刻珊瑚珠上都刻了一段《心经》。

  每件礼物都说不上十分贵重,却能看出郑皎月的用心。

  忠勇侯夫人和苏氏都还挺喜欢她,和她说话时也越发和颜悦色了。

  郑皎月看众人都还算满意,胸中吊着的一颗心总算是放了下去。她嫁进忠勇侯府之前,她娘就再三叮嘱她,她嫁的到底是这侯府的庶子,上头婆母手段了得,下头还有个被如珠似玉娇养长大的嫡女小姑子,平日里一定要谨小慎微,千万别被人捉住痛脚……

  眼下她便觉得她娘是担心过头了,婆母看着性子还是十分软和的,至于小姑子……她偷偷打量了下林锦仪,小姑子前一天帮了自己的大忙,想来也是个好性儿的。

第三十一章

  几人说完了话,一起用了朝食。

  林博志去了前院读书,林芳仪和林锦仪则去了书房。

  郑皎月伺候过忠勇侯夫人和苏氏用了朝食,又从丫鬟手里接了茶盅,让忠勇侯夫人就着她的手喝了几口热茶,还细心地拿帕子替忠勇侯府夫人掖了掖嘴角。

  苏氏看她服侍地体贴细致,体恤她的身子,便让她回知雅苑歇着。

  郑皎月前一夜才初经人事,身子疲惫,确实也有些支撑不住了,便没有多留。

  小辈们都离开了,忠勇侯夫人和苏氏坐在一起品茶。

  “这郑家的姑娘到底还是不错的。”忠勇侯夫人由衷地夸赞道。

  苏氏也点了点头,道:“清河伯府到底是前朝鼎盛的人家,家风自然是不差。”就是运道差了些。

  前朝分崩离析后,太丨祖登基,郑家却站错了队,从从前的一等国公,被降成了现在的清河伯。本朝历经几代,清河伯府再也没出过一个像样的人物,可以说早就远离了权利中心。

  郑皎月的爹,是清河伯的嫡次子,很是闲散的一个人,当年同还是纨绔的林玉泽处的很不错,两人早年间就定下了要做儿女亲家。可惜苏氏进门后一直没能生出个男丁,倒是便宜了林博志。

  “再看看吧,你也要多留个心眼。”忠勇侯夫人提醒道。

  苏氏点了点头,自道省得。

  她多年无所出,林博志继承爵位本已是木已成舟的事实。可如今她突然怀孕了,很有可能产下男丁,这爵位便没有林博志什么事了。

  林博志这些年都是在前院跟着忠勇侯,心性倒是不坏的。可若是有人从旁挑拨,也不是不可能移了心性。

  害人之心,苏氏没有,防人之心,她却是必须有的。

  *

  萧潜这几日心情很好。

  这在侍卫统领王潼看来,是件颇为诡异的事。

  要知道他家王爷早就多年来喜怒不形于色了,尤其是王妃去了以后,他家王爷就更是喜怒难辨。

  可谁知道,自从他家王爷去忠勇侯府赴宴回来的路上,出去溜了一个晚上的弯儿,回来就不大对劲了——脸上时不时还带着浅浅笑意不说,吩咐他们办事的时候,语气也和煦了不少。

  之前书房里服侍的一个书童,不小心打烂了他的青玉石笔洗,他居然一点儿都没有怪罪,轻飘飘地就揭过了。

  王潼觉得很有必要找个道士或者和尚,来给他家王爷看看。看他是不是夜路走多了,冲撞了什么邪祟。

  当然他也只敢心里想想,脸上是一点儿都不敢表现出来的。

  这天,萧潜吩咐王潼去城外的皇觉寺里,撤了去世王妃的牌位和长明灯。

  王潼是越想越不对劲,那牌位是他家王爷亲手刻的,长明灯是他家王爷亲自去点的,当时还给寺庙捐了一大笔银钱,叮嘱他们要着人仔细看管,千万不能让这灯熄了。

  过去的几个月,他家王爷除了给皇帝办差,就是去皇觉寺里守着王妃的牌位和长明灯。

  眼下,他家王爷居然让他都去给撤走了。

  不过萧潜既然说了,王潼自然是要去办的。

  黄觉寺里,传达了萧潜意思的王潼心里惴惴的,将寺里的老方丈拉到一边说话。

  老方丈听完他的描述,念了句佛号,老神在在地道出一句‘诸法从缘起,如来说是因’。

  王潼哪里听得懂这个,焦急道:“方丈大师,您看是不是给我些个什么护身符、驱邪符之类的东西,我好回去拿给我家王爷。”

  老方丈但笑不语,双手合十同他告了别。

  黄觉寺隶属皇家,当今都对这位讳莫如深的方丈十分尊敬。他既然不愿多说,王潼也不好强迫,只得回王府复命去了。

  回到镇南王府,王潼一路去了书房。书房下人却道王爷并不在前院。王潼便只好去了层香院。

  照理说他一个侍卫,本是不方便出入后宅的。但如今王妃已经没了,他们王爷身边没有其他女子,便不用避忌什么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2页  当前第2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0/8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继妃上位攻略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