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门贵子_分节阅读_第41节
小说作者:昭素节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444 KB   上传时间:2018-09-25 19:52:20

  果然是八卦人人爱听,一家人听得兴致勃勃、意犹未尽。

  胡氏说道:“这个刘先生,想当初还笑过李先生呢,现在倒好,报应来了吧。是骡子是马,牵出来溜溜就知道了。”

  胡氏说罢,又看了看一旁静静聆听的大女儿,便对她说道:“小草,你前些日子绣的绣品呢?好了没有?”

  张小草说道:“已经好了,我准备弄好就挂在小北的房里当壁挂。”

  大姐的绣品张小北看过几眼,她绣的是荷花图,从几个月前就开始绣了。

  胡氏说道:“这次娘做主,壁挂不给小北了,送给李先生的娘。”

  张小草一脸迟疑:“可是娘,我早说过是给小北的,怎么又转送别人呢。”

  张小北猛然明白了,他娘这是在含蓄地给大姐做广告呢。

  他连忙表示:“娘说得对,这壁挂送给李夫人比较好,她家住花莲村,你这是荷花图,再合适不过了。”

  张小草看看娘又看看弟弟,隐隐明白了什么,脸色微微一红,佯作生气道:“那好吧,你们说送谁就送谁。”

  在他们准备去李家的这三天里,又有媒人登门了。其中某一天还来了俩,一个当然是给他大姐说媒的,另一个是来给他说媒的。

第60章 喜盈门(三)

  听到媒婆来给自己提亲,这可把张小北吓得够呛。他今年才十三, 哪里这么早就开始提亲了?不过他转念一想, 这个时代定亲比较早,他这个年纪有人来提亲倒也正常。虽然是这么想, 但张小北心里还是有些别扭。不过, 还好他还有好几年的时间慢慢适应。他得跟娘亲商量好了, 不要太早定亲, 他还要专心读书呢。

  媒人在堂屋里跟胡氏聊了好一会才扭着身子离开。她一离开, 张耀祖就进来了。张小北也赶紧跟进来,想跟娘说他的打算。

  张耀祖眉飞色舞地跟胡氏议论开了:

  “孩他娘,那个媒婆都说啥了?是哪家的姑娘。”

  胡氏说道:“她说的是镇东头的黄财家主家的闺女,你听说过没有?”

  张耀祖道:“黄财主呀,前几年我去他家做过工, 他闺女我没见过, 但是黄财主和他婆娘我都见过, 两个人都挺胖的,一脸福相。我听说他家光地就有上百亩呢,镇上有还铺子啥的。”

  胡氏说道:“黄财主家的家底自然是不错的,就是不知道他家女儿的品性如何, 我得让人去打听打听。”

  张耀祖道:“你先去打听着, 别急着给答复, 咱再看看,村里有人跟我说,就咱儿子这才华这样貌将来说不定能娶个官家千金啥的, 戏文里不是经常唱这种的吗?”

  张小北在一旁听着,实在忍不住了,他不得不打断父亲的美好幻想:“爹,那戏文能当真吗?还娶官家千金呢,你得瞧瞧咱们是什么人家呀。”他记得《红楼梦》里贾母看戏掰慌时说过,这种落难书生与官家千金的戏都是那些落魄书生的意淫。事实上,他这种的连人家官家千金的衣角都摸不到。而且退一步说,就算他走狗屎运碰到了。人家琴棋书画无一不通,他会什么?除了会念书就是会拔草放羊。到时候夫妻共同语言上哪儿找去?两个家族处于巨大的不平等中,如何能平等来往?

  张耀祖笑呵呵地说道:“小北呀,你咋能贬低自个呢?咱家咋了,你可是咱们张家村的第一个秀才,是鸡窝里飞出的金凤凰。”

  张小北无奈地说道:“可是爹,这个秀才也就在咱们张家村比较稀罕,一放到县城就不算啥了,放到府城更是什么都不是,再放到京城,那简直是不值一提。你别听了村里人几句奉承就当真了。咱做人要有自知之明。”

  可能张小北的话说得有些重了,张耀祖脸上的笑意渐渐敛去,赌气道:“我咋就没有自知之明了?我张老三憋屈了半辈子,咋儿子有出息了还不能扬眉吐气了?”

  张小北赶紧出言安抚。胡氏也说了他几句:“行啦,小北说得也有道理。”

  张耀祖觉得呆在家里无趣,便悻悻然离开了。

  张小北看着父亲的背影,忍不住叹了口气。父亲的膨胀是个问题,他以后慢慢让他明白吧。不然这样下去,说不定也是个隐患。

  而他娘亲虽然比父亲明白些,但也隐隐有这种迹象。

  张小北推心置腹地给胡氏讲了自己的想法:“娘,我实话给你说吧,过童生那关时我觉得还好,之后越往后面我越觉得吃力。像你先前说的,我根基薄弱,启蒙又晚,所以要比别人加倍用功才对。所以这亲事,咱们先不着急,反正我还小,咱们缓个几年,一是看看我能否再进一步,二是咱们家里情况也会更好些。眼下,大姐二姐都不小了,就先尽着她们吧。”

  张小北侧面打听过,这个朝代的规矩不是那么变态和严苛。像是对女人的要求还算宽松,对成亲的年龄限制也没那么死板,女孩子十五六岁成亲的也有,十七八的也行,但最好不要超过二十岁,再往后那就是大龄女青年了。至于男子,限制更宽松了,拖到二十五六的也有。他大姐今年已经十六了,他们这儿又喜欢算虚岁了,大姐按这种算法都十七了,不好再拖下去了。二姐也到了议亲的年龄。

  胡氏听罢,想了想,说道:“你姐的事你尽管放心,娘心里都记挂着呢。”

  张小北怕娘也跟爹一样有那种要娶什么官家千金的想法,便委婉说道:“娘,爹的话你听听就过。婚姻不仅是两个人的事,还是两个家族的结合,我不想让你们受委屈,也不想让女方受委屈。而且我也不想靠岳家的势力,在读书上,我只能尽人事而知天命。”

  胡氏思考良久最后还是以儿子现在正以学业为重,不想太早定亲的缘由委婉回绝了媒婆。

  两家本来约好第三天要去李家,没想到,王世虎的奶奶得了病,白氏只得在家照顾,李家自然是去不成了。白氏特地托了个人来给张家报信,说要嘛是他们先去,要嘛等几天再约个日子一起去。胡氏想着这事还需要白氏帮忙,就让人捎口信给王家说过几天再约,去李家的事暂且放下不提。

  又过了一天,张家又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稀罕事。

  说是稀罕,是因为黑妮的爹黑大富来请张耀祖吃饭。黑大富这个人,张家村的人都知道,这个人肯吃苦能干,还特别会过日子,所以家里越来越富。以前黑家跟张家一直是不咸不淡的,除了黑妮,他们两家很少来往。不独张家如此,黑家跟别家也是一样。现在,黑家突然要请张耀祖吃饭,张家人怎能不吃惊?吃惊归吃惊,张耀祖还是去了。

  晚上,张耀祖喝得醉醺醺的回来了。胡氏一边埋怨着一边听他絮叨。

  “我今儿能吃到黑大富家的饭也是奇了,你瞧瞧我这脸面都大到里正了。”

  胡氏只得附和道:“是是,你脸大,大得跟盆似的。”

  张小北觉得必定是事出有因,就在一旁问:“爹,黑妮家有没有说为什么要请你吃饭?”

  张耀祖打了个酒嗝,断断续续地说道:“为啥请我?我面子大呗……老黑这两口子一直夸我养了个好儿子,有三个好闺女,哈哈。”

  张小北无言以对。

  从这以后,黑家的人开始往张家走得很勤,以前只是黑妮来,现在黑妮的大哥黑虎竟然也来了。这家伙已长成个壮小伙子,跟他爹黑大富一个模子刻得似的,肤色黝黑发亮,又高又壮,站在那儿跟座铁塔似的。黑虎来了两次后,胡氏和张小北咂摸出味来了。

  张小北不禁又想起最近关于黑家的传言。

  说黑大富夫妻俩也在为三个儿子寻觅对象。

  他们夫妻本有心把黑妮许个其中一个儿子当媳妇,但听说黑家兄弟都不愿意,听说是因为看不上黑妮的长相,虽然说黑妮长得挺不错的,而且越长开越好看,但是估计这三兄弟常年累月在他们的娘亲的洗脑下也觉得黑妮又笨又丑。他们喜欢那种秀气娇小的女孩子。张小北想想自己的两个姐姐,她们的长相都挺不错的,身材苗条,白净秀丽,在村里也是数得着的。估计是黑大富有跟他们家结亲的意思。

  胡氏把这个发现告诉张耀祖,两人都不愿意。因为黑家夫妻俩为人吝啬刻薄,黑家兄弟三个品性也不咋地,不过,黑虎要比下面两个弟弟又稍好些,但也好得有限。前面媒婆说的人家有好几家都比他们黑家好,她还在犹豫呢,又怎么会选择黑家?

  胡氏一旦明白黑家夫妻俩的用意,等到他们再用言语试探时,她就不动声色地给挡了回去。如是几回后,黑大富夫妻也明白了张家的意思,心中自是十分恼火,但又不好明说。听说那黑虎也像是受了什么刺激,趁喝醉时放话说,他这一辈子一定要娶一个貌美的媳妇。但这事说得容易做着难,人家相貌好的姑娘父母都不是傻子,不但要看家境还要看男方人品。像黑家这样的风评,大多数人都望而却步,对养女这么苛刻,对儿媳妇肯定也不会好到哪里去。而且虽然富裕但是过得那么节省,还不如一般家境的人家过得舒坦呢。也有美貌而穷贫的姑娘有意,但人家要的彩礼高,黑大富夫妻哪里肯舍得。于是黑虎的亲事就这么拖了下来。

  黑家的事平息之后,胡氏仍在等王家的消息,哪知,王世虎的奶奶是一病不起。王世虎的爹娘忙得焦头烂额,自然就顾不上这件事了。

  去李家的事虽然给延误了,但令张小北高兴的是赵清河竟然来他家了,而且还是跟着潘掌柜一起来的。

  张家上下自然是热情接待。

  潘掌柜客气地说道:“我要去走亲戚,正好清河要来你家,我就顺路把他捎来了。我心里惦记着张小相公就不请自来了。”

  张小北连忙说道:“潘掌柜哪里的话,我倒是想请你老人家来我家,只是想着你店里事务太忙怕你走不开。你今天能来真是让我家蓬荜生辉。”

  潘掌柜听着这词儿有些耳熟,仔细一想才记起原来是自己的常用词,当下便朗声大笑起来。

  张小北和张耀祖陪着两人说话,胡氏带着两个闺女便去忙着准备待客的饭菜。

  家里鸡鸭鹅都有,胡氏就宰了一只小公鸡,再用去年山上采的蘑菇,做了个小鸡炖蘑菇,又在前面的池子里捞了一条鱼,鱼肉都有,剩下的就是时鲜蔬菜,什么香椿炒鸡蛋、韭菜炒肉丝、菠菜拌木耳之类的,再加上自家腌的酸笋、萝卜干、芥菜丝之类的,林林总总凑了十五六个菜。张小北又特地开了两坛子果酒。

  潘掌柜连声夸菜好,酒好,他尤其喜欢葡萄酒和桑葚酒,说桑葚有助于养生。

  张小北和赵清河只是浅尝两杯,喝酒的主角还是张耀祖和潘掌柜,张耀祖本来不善言谈,但潘掌柜这人见的人多,又会说话,引得张耀祖竟也变得健谈起来了。

  两人一边喝酒一边高谈阔论,张小北和赵清河相视一笑,便了饭桌到一旁说话去了。

  张小北本来还想着怎么安慰落榜的赵清河,发现他精神状态不错,并没有萎靡颓废之态,他心中的石头顿时放下了。

  张小北又问赵清河的近况,得知他在潘氏客栈适应良好,心里也不由得替他高兴。

  赵清河说道:“对了,潘掌柜准备把隔壁的食肆也租下来,这次下乡一是走亲戚二是看看有什么有好食材。”

  张小北心中不觉一动。

  赵清河继续说道:“他一说我就想到你家的果园还有养的鸡鸭鹅,还有小草和小枝姐姐腌的咸菜,所以就劝他跟我一起来你家,只不过事出突然也没来得及给你打招呼。”

  张小北再次感叹赵清河的心思细腻想得周全,他笑着说:“清河有你这个朋友真好,总是事事想着我。”

  赵清河道:“你是我最好的朋友,婶子又对我这么好,我又没什么好报答的,只能用心想着你们了。”

  张小北见赵清河虽然面带笑容,但眉宇间总有些愁绪,他以为还是考试的事,便好声劝道:“清河,你还小着呢,一次不成下次再来就是。”

  赵清河摇摇头,苦笑道:“小北,我不是在为考试的事发愁。”

  张小北忙问:“那就是你家的事?”

  赵清河仍然摇头。

  张小北也想不出来了,催他快讲。

  赵清河说道:“我的烦恼跟潘掌柜有关。”

  张小北忙问:“潘掌柜怎么你了?”

  赵清河便把近日发生的事告诉了张小北,张小北听罢也是哭笑不得。原来赵清河这是幸福的烦恼,人家潘掌柜想收他做侄女婿。

  说起潘掌柜,张小北这才知道他原来是膝下无子,只有一女,已经出嫁了。他就想要过继一个侄子来养老。恰巧,他的二哥二嫂前些日子去世了,二哥家的一双儿女就来投奔他。潘掌柜留兄妹二人下来,当作自己的亲生儿女看待。因为这兄妹二人也到了说亲的年龄,他又看中了赵清河的人,便有意撮合两人。当然,他并没有明说,只是时不时地叫两人一起干活算帐之类的。赵清河何等聪明灵透,很快就明白了潘掌柜的意图。

  张小北问赵清河:“那潘掌柜的侄女如何?”

  赵清河答道:“人挺好的。”

  张小北道:“潘掌柜人也好,他侄女也不错,而且这门亲事对你的前途还有帮助,那你还犹豫什么?”

  赵清河迟疑了一下说道:“这些我都明白,可是我……”

  赵清河欲言又止。

  作者有话要说:

第61章 新生意、县学

  张小北见赵清河一副欲说还休的模样,遂赶紧问道:“清河, 你说咱俩这关系铁不铁?”

  赵清河不明所以, 便笑道:“铁,当然铁。”

  张小北接着便说:“既然铁, 那你有事就跟我说呗, 干嘛这么吞吞吐吐的。”

  赵清河蹙眉沉吟半晌, 唉了一声:“就是因为铁, 所以我才这么为难。”

  张小北更好奇了, 大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架式。

  谁知赵清河这家伙可不像王世虎那么好套话,随便用点话术就能让他说真话,赵清河这人狡猾得跟只泥鳅似的,滑不溜秋的,张小北拿话试探了好几回都给他滴水不漏地给挡回去了。张小北无奈, 心想, 你不说拉倒, 我也不问了。我就不不信你还能一直憋着。

  赵清河竟然真憋住了,他不再说自己的事,转而开始问张家众人的近况。

  从张耀祖到胡氏到大姐二姐再到小多,就差没问家里的猪和羊怎么样了。

  张小北也顺便问问赵家的情况, 对于那个乱七八糟的家, 赵清河没有细说, 只说了他大哥赵清海在外面当差的事,还有他爹和后娘听说他考上童生的事,去了潘家客栈一趟, 让他回家去亲戚家的学堂里当个先生挣点薪水,被他拒绝了。

  赵清河说道:“我知道我爹和后娘是怎么想的,我要真进了亲戚办的学堂,我赚多少都没我的事,银子肯定中途都被他们截走。我在外面,赚多少都是我自己的。”

  张小北说道:“你这样做就对了。千万不能心软,赤则被那帮吸血蚂蟥给盯上了就麻烦了。”

  赵清河一脸苦笑:“你放心,我对他们早就死心了。”

  张小北心里不禁默默叹息,赵清河这么好的人纯粹被家庭给拖累了。估计他将来娶亲也是个麻烦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2页  当前第4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1/9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门贵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