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皇帝奋斗日常_分节阅读_第44节
小说作者:容默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30 KB   上传时间:2018-10-31 13:46:10

  裴清殊比较看好的,是那几个看起来淡定从容,不显山不露水,却进退得宜的女子。

  这样的女孩子不多,但也有那么四、五个,已经足够了。

  这些人里综合条件最好的,当属魏青松的女儿,魏僖嫔的嫡妹魏七姑娘。

  按照身份,魏七姑娘毫无疑问是最后一个出场的。和其他那些表演歌舞和弹琴的姑娘不同的是,魏七姑娘展示的是书法。

  让人颇有些意外的是,这个看起来娇小可人的姑娘,却写得一手骨力遒劲的柳体。

  裴清殊不得不承认,这样才貌俱佳的姑娘,整个人都在发着光。就连他都有一瞬间,情不自禁地对面前的这个小姑娘感到欣赏。

  这样的姑娘,才该是当朝首辅的女儿嘛!

  可首辅的另一个女儿魏僖嫔,见到自己的嫡妹这样大出风头,却是差点咬碎了一口银牙。

  魏七姑娘虽然比僖嫔小一岁多,可从小到大,魏僖嫔这个姐姐都被妹妹抢尽了风头。

  魏僖嫔本以为进宫之后,自己成为天子的女人,就算是翻了身,这辈子可以狠狠地将嫡妹踩在脚下了。

  却没想到,魏七姑娘竟然要被封为公主,嫁去辽国,还非常有可能做皇后。

  一想到这里,魏僖嫔嫉妒得脸色都变了。

  不远处的谢嘉妃瞥见她这个样子,讽刺地微微牵起嘴角,在心里头骂了一句“蠢货”。

  同样是自家有妹妹要去和亲的,人家皇后可不是淡定多了?

第60章

  要说起来,宋家要送女儿去和亲这件事, 超乎所有人的意料, 包括裴清殊在内。

  在他看来, 宋家是书香门第, 应当不会热衷于这种事才对。却没想到,皇后的妹妹宋三姑娘竟然在最后一刻呈上了花名册。

  裴清殊听太后提起这件事的时候,着实吃了一惊。他很快就去了坤仪宫,问皇后这是怎么一回事。

  皇后浅浅笑道:“转眼间,意儿也到了该嫁人的年纪了。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她自己愿意去, 也没什么可奇怪的吧。”

  虽然皇后说得轻松, 但裴清殊总觉得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不管怎么说, 宋三姑娘虽是庶出,但她毕竟是当朝一品太傅的女儿,又是皇后的妹妹,在出身上面她已经完全可以碾压许多小官家的嫡女了。而且宋家不同于魏家, 庶女教养得也非常不错。

  经过商议之后, 去吐蕃联姻的人选就定了宋三姑娘。

  ……

  雍定二年九月,傅太后寿辰之际,除了刚刚与大齐交战不久的北夏之外,辽国、吐蕃、大宛、高丽还有大理等国,皆派使臣前来为傅太后贺寿。

  虽说大齐这边早已准备好了联姻的人选,不过傅太后在得到裴清殊的示意之前, 并没有立即将那几个女子封为公主。

  紫宸殿里,精通多国语言的四译馆馆长向文昌,向裴清殊转达了别国的意思:“辽国的确,有心与大齐交好。只是,碍于北夏……联姻一事,还需再议。”

  裴清殊点点头:“那吐蕃呢?”

  “吐蕃人,倒是很乐意,迎娶大齐的公主。不过,他们有一个请求。”

  “什么请求?”

  “吐蕃与西北的大宛相邻,两国向来不和。所以,吐蕃人希望,大齐能在吐蕃和大宛之间,只选吐蕃。”

  裴清殊笑了笑说:“这吐蕃人倒是不傻嘛。”他笑着看了一旁的公孙明一眼,然后转过头对向文昌说道:“告诉他们,朕答应了。”

  向文昌有些意外,这么重要的事情,裴清殊竟然不考虑一番就答应了?

  这一句话,可是能决定了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大齐和吐蕃、大宛的关系、甚至整个天下的格局啊!

  裴清殊见他错愕的样子,便解释了一句:“吐蕃与大宛不和,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这件事情朕自然是早就考虑过的。爱卿只管按照朕说的去做便是。”

  向文昌赶忙应了一声。

  除了大齐想要联姻的辽国和吐蕃之外,国力较弱的高丽国和大理国也生怕被落下似的,主动向大齐提出,希望能送他们的公主入宫为妃。

  “高丽和大理,也不知,是从哪里听说,大齐将要,与辽国联姻的消息。他们,全都送了嫡出的公主来。”

  裴清殊听说之后,并不觉得意外。

  高丽和大理虽然都是小国,不具备侵略大齐的能力,不过这两个国家肯定都在大齐安插了线人。

  再加上裴清殊原本就没让人瞒着大齐想要与别国联姻的事情,所以高丽和大理会听说这个消息,也就没什么可奇怪的了。

  虽说之前傅太后挑选了四个女孩子,不过裴清殊并不打算一下子就让这四个女子同时嫁出去,不然的话未免太过招眼了。

  类似的道理,裴清殊也不打算一下子纳两个公主进后宫。

  想起他五哥的王妃李氏已经过世快两年了,裴清殊便叫来宁郡王,问他可愿意娶高丽公主为继室。

  裴清殊没想到,老五听说这事之后,第一个反应就是:“这位公主的嫁妆可还丰厚?”

  这话……裴清殊有点不知道该怎么接:“作为和亲的公主嫁过来的话,嫁妆应当不会少吧。”

  “那就好。”宁郡王叹了口气说:“皇上,臣这个人您也知道,实在是不会打理家中的财务。臣对未来的王妃没什么别的要求,只要会说汉话,会管家就好。”

  虽说那位公主是土生土长的高丽人,不过宁郡王的要求,其实并不算过分。

  几十年前,在大齐靖武年间,高丽曾经侵犯过大齐的边境,结果被当时的贤王军打得落花流水。

  自那之后,高丽连续向大齐上贡了二十多年,几乎一度成为大齐的附属国。自那之后,为表对大齐的敬畏,高丽的皇室成员和上层贵族们基本都学习了汉话。

  所以这位实际上是宗室女的高丽公主,也会说汉话。

  同样,那位来自大理国的公主虽然是白族人,但是大理国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很深,所以大多大理国的人都会说汉话。

  最终经过双方商议之后,高丽公主嫁给了宁郡王为宁王妃,大理国的公主则被册封为敏妃,入主景阳宫。

  同月,傅太后将忠勤伯宋尧之女、皇后的妹妹宋三姑娘,还有首辅魏青松之女、魏七姑娘收为义女。一个封为靖仪公主,一个册为襄仪公主。

  就在吐蕃的国君按照裴清殊的意思,求娶靖仪公主之前不久,雍定二年十月,裕妃傅氏在琼华宫内平安产下一子。

  裴清殊听说这个消息之后,先是高兴,再是感到哭笑不得——他这是什么命啊,六个孩子里头,竟然有五个儿子?难道他天生就是生儿子的命不成?

  不管怎么说,裕妃母子平安,都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

  裴清殊继位之初,给裕妃这个太子良娣册的位份本来就不是很高。

  这回裕妃生子之后,裴清殊就给裕妃抬了位份,以后她便是琼华宫裕贵妃了。

  原先那些嘲笑裕妃生不出孩子的人,包括谢嘉妃、魏僖嫔等人在内,现在全都说不出话来了。

  因为裕贵妃已经用事实,狠狠地打了她们的脸。

  要说起来,裕贵妃生子之后,最难受的人不是受到威胁最大的皇后,却是位份比较低的惠贵人。

  惠贵人原先一直以为裕妃这辈子都不能生了,早晚得靠着她的肚子才能有儿子。却没想到,裕贵妃竟然说怀就怀上了,还生了个白白胖胖的大儿子。

  现在,惠贵人算是彻底没指望了。

  惠贵人的宫女婵娟见她成天郁郁寡欢的样子,便劝她说:“贵人,您也别太难受了,您还有大公主呢!裕贵妃生了儿子又如何呢,咱们晴姐儿可是皇上唯一的女儿啊!”

  “女儿又有什么用!”惠贵人没好气地说道:“女儿长大了嫁出去,那就是泼出去的水。等将来我老了,她能把我接出宫奉养吗?!她能给我养老送终吗?!”

  “贵人……”婵娟正要再劝,忽然瞥见门口处一个小小的人影,立马脸色一白,“公主,您不是在午睡吗,怎么起来了?”

  惠贵人一听这话,也是吓了一跳,慌忙看向不远处的女儿,勉强地笑了笑说:“婉晴,今儿怎么起来的这么早,不多睡一会儿吗?”

  大公主面无表情地摇了摇头:“老做噩梦,睡不着。”

  “时辰还早呢,再睡会儿吧,呵呵。”惠贵人干笑了一声,上前说道:“走吧,母妃陪你睡。”

  大公主下意识地躲了一下,去拉一旁婵娟的手道:“我要和婵娟姑姑睡。”

  惠贵人脸色一暗,有点不高兴地说:“好吧。婵娟,还不带大公主下去休息?”

  婵娟应了一声,弯下身子,牵着小公主出去了。

  回房的路上,婵娟小心翼翼地看着婉晴的脸色,实在是看不出来这个小女孩刚才究竟有没有听到惠贵人的话。

  ……

  雍定二年十二月底,太上皇和林太后带着乐仪长公主从景和园回到了宫里,准备和裴清殊他们一起过一个团圆年。

  这个时候,裕贵妃生的五皇子已经满月了。太上皇一直很想看看孙子,不过他不好去儿媳宫中探望,就让裴清殊把孩子带了过来给他们看看。

  “这孩子好,长得白白胖胖的,一看就有福气。”太上皇说着,笑眯眯地对一旁的林太后说道:“殊儿这孩子像朕,儿子多!将来超过朕不成问题!哈哈哈哈!”

  对于林太后来说,孙子很多,没什么可稀罕的。倒是那个唯一的孙女,颇让她惦记着。

  等裴清殊让人把小儿子送回琼华宫之后,林太后就问:“皇上,我有些日子没见着晴姐儿了,回头让她来永寿宫住两天可好?”

  “好啊。”裴清殊不假思索地答应了。

  如果婉晴的生母是皇后、裕贵妃或者娴妃的话,裴清殊或许还要先问一下她们的意思。

  不过大公主的生母惠贵人出身低微,目光短浅,裴清殊认为,让女儿多和林太后接触接触肯定没什么坏处。

  虽说在他小的时候,林太后对他非常冷淡,不过裴清殊现在算是看出来了,在别人那儿,儿子孙子都是宝贝,但在林太后这里恰恰相反,女孩儿反倒金贵一些。

  再加上有比婉晴大不了几岁的乐仪在,裴清殊相信女儿一定会喜欢在永寿宫的日子的。

第61章

  惠贵人对于林太后要把女儿接去永寿宫住几天这件事情,心里头还是乐意的。虽说在惠贵人看来, 只有傅太后才是正经太后, 不过林太后到底是皇帝的生母, 太上皇又宠着她, 所以让晴姐儿和林太后多相处相处,对她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惠贵人还是算得明白这笔账的。

  只是惠贵人没有想到,过了正月十五,林太后和太上皇他们准备启程回景和园的时候,竟然想把晴姐儿也一并带走!

  这可大大地出乎了惠贵人的意料。

  要知道, 让女儿去林太后身边住几天, 和让林太后抚养她, 可是截然不同的两件事情!

  虽说这两种情况对于晴姐儿来说都很长脸,可对于惠贵人来说就不一样了。

  裴清殊对她早就没什么恩宠了,不过是因着女儿养在身边的缘故,她才时不时地有机会得见天颜。

  现在若是女儿也离开了她的身边, 她还有什么机会争宠, 再去拼儿子?

  惠贵人当然不会眼睁睁地看着这种情况发生。

  她去林太后宫里又哭又闹,说是女儿太小,实在舍不得晴姐儿离开自己身边。

  林太后不耐烦她哭闹,在问过晴姐儿的意思之后,便把孩子还了回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4页  当前第4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4/1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皇帝奋斗日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