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六零之培养人生赢家_分节阅读_第33节
小说作者:易楠苏伊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555 KB   上传时间:2019-04-23 21:33:11

  “骗人的?”

  “可大队长说的肯定是真的。”

  有那知道点内情的人都弄懵了,“不是说今天去交公粮,社长嫌今年交的公粮不够多吗?怎么现在又说吃饭不要钱了呢?”

  徐广进站在台子上,扯破嗓子大声喊,“青海蹇什克农场小麦亩产8585斤,广西环江县红旗农业社水稻亩产130434斤,同志们,咱们再也不会饿肚子了。从今天开始,大家要聚在一起吃饭。”

  一会儿功夫,就好似一滴冷水滚进热油里瞬间炸开了,吵杂声,争论声,议论声此起彼伏,徐广进头疼欲裂,站在台子上一个劲儿朝下面喊“肃静!”

  他的声音很大,却敌不过下面几千人的声音,很快就被淹没,激不起半点浪花。

  大队书记徐有年冷着脸,一把夺过旁边一个民兵手里的土枪,朝天开了一枪,刚才还吵吵嚷嚷瞬间变得连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得见的安静。

  “为了落实上面交给我们的任务,我们黄河人民公社,五星生产大队以后就要实行**了。”

  虽然听不懂,可底下的村民们却心惊胆战地鼓起了掌。

  “以后咱们生产队就是全民所有制。大家要把自留地上交,以后咱们大家伙全部都在大食堂吃饭,吃饭不要钱,同志们,吃饭不要钱!!”

  尽管他一再强调“吃饭不要钱”可底下的社员们还是被他前一句“自留地上交”给惊住了。

  作者有话要说:  上一章写谁是最聪明的人。

  男主在小六说钱借给小五的时候,就猜到是老二搞得鬼。

  小五是在老二亮出钱的时候,反应过来自己上了老二的当。

  至于小六,他至今不知。

  同样一件事,从他们的反应就能看出来他们智商上的差距。

第35章

  大家争先恐后举手, 一个三十来岁的男人急得一脑子门汗,“大队长,这可不行啊, 自留地是国家分给我们农民的土地啊。我们家全指着那点自留地过活呢。”

  徐广进似笑非笑地看着他, “以后咱们一起吃饭。我刚刚说的, 你没听见吗?什么你的我的,土地是属于国家的, 不能搞私有制, 一切都是大家的。包括你们家的房子,你们家的娃。”他视线停留在男人侧后方那如花似玉的小媳妇脸上, 眼神暧昧,意有所指,“还有你儿子新娶的小媳妇。”

  男人捏着拳头, 想要发火, 却被旁边的林炎城眼疾手快拉住。

  林炎城拽着男人后退了几步。

  “还是林老头懂事儿!”徐广进朝林炎城露出一个很满意的笑容, 对于这个老实到近乎窝囊的老头子, 他自然不放在眼里。他的眼神在男人身后那个小媳妇身上停留了一会儿,又移向别人。

  等人走远了, 张松年甩开林炎城一直紧拽胳膊的手, 不满地瞪了他一眼,“林哥, 你自己窝囊就算了,干什么拉着我。你没看到他刚刚看我儿媳妇那眼神吗?”

  林炎城把他拽到草垛后面,提醒他, “你忘了上回你儿子被他安排捡麦子的事情了?”

  提起这事,张松年一脸愤愤,捏着拳头的手咯吱作响。上回就因为徐广进想调戏他儿媳妇,他儿子为了给他媳妇出气,把徐广进打了一顿,却遭到对方带人毒打,躺在炕上半个月也没下床。这还不是最惨的,等伤好之后,徐广进故意报复,明明他儿子能挣十个工分,却让他儿子捡麦穗,挣五六岁小娃娃才能挣到的工分。别提多气人了。

  林炎城看了眼徐广进,在张松年耳边小声道,“想打他,月黑风高夜,有的是机会。何必大白天动手呢。”

  张松年一愣,反应过来后,点点头,“你说的对。”反正这人不正经,勾搭那么多寡妇小媳妇,如果刚刚他没有发火,徐广进也猜不到是他打的,今天是不行了。等过几天,他非得给徐广进一通教训不可。

  就在两人说话的空挡,徐广进又爬上台子冲着下面嘶吼,“接下来我们要收粮食。谁也不许私藏粮食,抓到是要挨批斗的。”

  大家如丧考妣,张松年脸色又变了,掏了掏耳朵,差点以为自己听差了,可前面议论声分明提醒他,真的要收走粮食。他拽着林炎城的胳膊,掐得林炎城差点叫出声来,“林哥,你听到了吗?要收我们的粮食。”

  林炎城拽掉他的手,“你家在村尾,今天收不了的,估计明天才能轮得到。”

  张松年气得跳脚,“你说这话有个屁用啊。”今天轮不到,也得要明天,明天轮不到,也得要后天。

  林炎城笑了笑,“怎么没用?起码你还能多吃一顿好的呢。我们家却连一天都吃不着。”

  张松年气得跳脚,这又不是吃断头饭,还比这一顿两顿的。

  林炎城附到他耳边小声道,“你还不如趁现在别人都去看热闹的时候,偷偷把粮食藏起来呢。”

  张松年眼睛一亮,重重点头,他看着徐广进领着民兵往村头走去,立刻往相反方向。

  五星大队中间有条大路,从村头直通村尾,林家是第一户。却不是在大路两边,而是靠近东面,离长江最近,也就两三百步的距离。

  很快一伙人就跟着到了林家,除了民兵和几个大队干部进了门,其他人都被拦在院外,家里几个孩子都站在门边挡着门不让徐广进进去。

  徐广进唬着脸瞪向林建国,“你别瞎胡闹,往常你欺负别人,我都睁着眼闭着眼,由着你。但是今天这是大事,公社领导亲自下的命令,你可不能拖后腿。”

  林建国抱着胳膊看着他,“咱们谁不知道谁啊。你哪里是给我面子,你是给……”

  徐广进警告地瞪了他一眼。

  林建国闭嘴,依旧不肯走。其他几人也都不动。

  徐广进拿他没辙,又不可能真的跟他动粗。万一这小子把不该说的全给嚷嚷出来,那他这张脸还要不要?

  就在左右为难间,徐广进踮起脚尖往人群里瞟了一眼,终于看到姗姗来迟的林炎城,他激动地挥了挥手,“林老头,快把你家孩子弄走,我们要搜粮食!”

  人群自动让开道,林炎城走进,让几个孩子让开。

  林建国鼓着脸,“爹,你相信亩产……”

  话还没说完就被林炎城狠狠瞪了一眼。刚有了点长劲,没以前那么冲动了,怎么又犯了?亩产万斤是假话,这话能说出来吗?说出来,结局就像彭元帅那样,被冠上反革命的帽子。

  林建国被亲爹吓了一跳,想到亲爹坑大哥那份心机。他当即不敢惹他生气,立刻闭嘴,怏怏不乐地让开了道。

  其他儿女见二哥让开,亲爹还黑了脸,忙不迭地闪人。

  林炎城掏钥匙开门,喜滋滋地请人进来,“你们尽管拉,吃大食堂多好啊,以后我再也不用担心孩子们饿肚子了。”

  徐广进听着这话,也挺乐呵。只是看到屋里那半袋红薯干,笑容戛然而止,拧着眉看他,“粮食呢?你不是刚从队里领了红薯回来吗?”这么点红薯干就算换算城新鲜红薯也不到一百斤啊。

  林炎城叹了口气,“家里孩子多,一个个都正在长身体,你说我能让他们饿肚子吗?我原本还想着,马上就要分口粮,这些粮食吃完了,正好接得上。没想到,还省事了。”

  徐广进看了眼屋里,又回头看他,“你们家有地窖吗?”

  “哪有那玩意。咱们这是南方,从来没听说过地窖。”

  徐广进明显不信,带着民兵屋前屋后地毯式搜了一遍,除了小半袋蒜,旁的一丁点都没有。

  他心里想着是不是林老头知道上面下来这个政策,所以才故意把粮食给卖了?

  可一想又觉得不可能,上面刚刚下来的政策,他也是才知道的,林老头怎么可能知道,而且还提前一个月。他手一挥,“快进来把红薯干拉到大队仓库。”

  话音刚落,一个民兵走进来拎着那半袋红薯干出了屋子。

  搜完林家,又到隔壁。

  比起林家,隔壁就不那么顺畅了。

  男人女人拦着不让拉,老头老太齐齐跪在地上求饶,几个孩子站在旁边号啕大哭,响声震彻天际。

  刘婶也顾不上几个孙子,拽着徐广进的腿求饶,“大队长,我们家这些粮食可是救命粮啊。全家都指着这些粮过活呢。”

  徐广进是有色心,但他才三十来岁,自然对刘婶这个半老徐娘没兴趣,见刘婶死活不松手,他气歪了嘴,一脚揣在她身上,刘婶立时被他揣翻在地。

  站在院外的人都发出“唔”的一声响,有几个跟刘婶家沾亲带故的人都骂了起来,“徐广进,你别得寸进尺,谁允许你伤害我们这些贫民的。当心我们去公社告你的状,说你学那土匪殴打我们贫下中农。”

  平日里,徐广进为了讨好社长费劲心机,自然不喜欢有人去告他的状,当即就扯着嗓子大喊,“我没想揣她,是她一直拉我裤子耍流氓呢。我徐广进可是有老婆的人怎么能犯错误呢。”

  大家伙气歪了嘴,又没法说他不对。

  见其他人憋着气,他才假模假式地弯腰把刘婶扶起来,苦口婆心地劝她,“刘婶啊,不是我要搜你们家的粮食。而是上面下来的新指示,我们要办人民公社大食堂。咱们五星生产大队一直是先进,你不会拖后腿?”

  这么大的帽子,刘婶自然不能戴,她看着民兵们把家里的粮食一袋袋扛出去,急得上火,拍了下大腿,“可你们把我们家的粮食都收走了,我们可怎么活呀。”

  “我刚刚在打谷场上开会,你没听到啊?咱们要办人民公社大食堂,以后敞开肚皮吃,吃饭不要钱。”

  “那这些粮食吃完了咋办?”

  “上面给我们发呗。青海,广西那边粮食大丰收,亩产万斤,你还怕粮食不够吃啊。”

  刘婶有点不信,毕竟种了一辈子粮食,她可从来没听说过还有亩产万斤的,怎么那么邪乎呢,她哆嗦着嘴唇,再次确认,“真的亩产万斤?你没骗我?”

  徐广进唬了脸,从自己挎包里取出一份报纸,指着其中一页给他们看,“瞧见没,青海蹇什克农场小麦亩产8585斤,广西环江县红旗农业社水稻亩产130434斤,就算你认不全汉字,你总认得这些数字?”

  天天都要上工记工分的,刘婶自然认得,她抹掉眼泪,看了一遍又一遍,反复确认过后,才一脸欣喜地拉起还坐在在上的刘老头,“老头子,你瞧,真的是亩产万斤。这个水稻亩产十三万斤呢。咱们不愁吃。”

  刘老头从地上爬起来,眯着眼,哆哆嗦嗦地拿起她手里的报纸看,“呀,还真的是啊。”

  “那可不,我没骗你!这报纸上还能唬你吗?”他指着下面的一则报导,“你看这河北保定的徐水县,咱们伟大的M主席还亲自去参观过。稻田上都能坐人了,不会错的。”

  刘婶和刘老头如获至宝,跪在地上,捧着报纸,眼泪簌簌而下,“我的老天爷啊。我们农民苦了一辈子,终于可以吃顿饱饭了。”

  有人争相从门外往里挤,“也让我们看看,我们也要看看报纸。”

  之前大家都不信的,毕竟徐广进这人嘴上油花花,以前就是游手好闲的主儿,从他嘴里说出来的话,都要大打折扣,所以大家也都没拿他的话当真。

  但是见他来真格的了,大家伙都慌了。

  现在听见报纸上也有报导,立刻就信了六七分,剩下不信的三四分就是没看到报纸,有些不确定而已。

  徐广进见他们想看,立刻压过刘老头手里的报纸往那伸进来的头上一扔。报纸盖到那人脸上,那人也不恼,抓过报纸开始翻找刚刚徐广进说的那条。

  “哎呀,还真的有!”

  “真的吗?快让我也看看!真的能亩产万斤?”

  “真的真的,你看这稻子栽得多密啊,比我们种的密多了。”

  “哎呀,我的娘咧,还真是!”

  ……

  经过这一茬,再也没人拦着徐广进收粮食了,甚至大家伙还主动配合徐广进收粮,人还未到,就敞开房门,迎接他们进来运粮。

  五星生产大队一共有八个生产队,每队差不多有一百来户。人数大概在四到五百之间。

  只有半天时间,哪怕队员们再配合,徐广进也只收了第一生产队的一半。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有事,只有一更哦,抱歉抱歉

第36章

  收完粮食后, 徐广进就带领大家在打谷场上搭起了土灶。

  为了响应号召,他大气又豪迈,把大锅饭的标准提了最高档。结婚时才会用到的大圆桌被他从各家搜出来, 摆了十几张放在打谷场, 把各家收上来的细粮做成馒头, 苞米碴子和大米煮成厚厚的浓粥,每张桌子都炒了十几个菜, 有荤有素。什么鸡肉炖豆角, 腊肉炒芹菜,咸鱼炖黄豆, 凉拌黄瓜,西红柿鸡蛋汤等等。

  这样的大锅饭比结婚吃的酒席还要好,大家伙甩开腮帮子吃个不停, 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穷苦一辈子的老庄稼把式摸着吃撑的肚皮打了一连串饱嗝, 嘴里不停念叨着:“这种生活真是不敢想啊。以前哪想过还能过上这么好的日子, 吃上这么好的饭菜啊, 这可真是农民翻身把歌唱,日子越过越红火!”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68页  当前第3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3/16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六零之培养人生赢家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