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_分节阅读_第116节
小说作者:人生若初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64 KB   上传时间:2019-09-03 22:02:02

  严玉华见一大一小都难受的很,连忙说道:“夫君,灏儿,别难过了,等明年咱们有时间再回来,京城那边不比琼州山高路远,年底赶一赶还是能回来的。”

  听见这话,赵九福心里头倒是好受了许多,赵顺灏却掰着手指头说道:“过年还有几个月,一二三四,爹,是不是再过四个月,我们就能回来啦?”

  赵九福无言以对,过年确实是只剩下四个月了,但问题是他重新回到京城,这一个年能不能请假回来还是未知数,只能摸了一把孩子的脑袋不回答了。

  赵顺灏还要再说什么,严玉华却瞪了一眼儿子,柔声说道:“灏儿,你爹心里头正难过着呢,你是个乖孩子,别老是缠着你爹。”

  赵顺灏有些委屈,但看了一眼亲娘的眼神很快就老实下来了,他们家里头亲爹有时候看着严厉,其实是个非常讲道理的人,尤其是特别照顾小孩子的面子。

  但亲娘就不一样了,看着十分疼他,其实偏心的很,哼,满心眼都是爹爹,要是他惹爹不高兴的话,娘绝对也会让他不高兴。

  这边严玉华慢慢的将夫妻俩安慰好了,另一头的老赵头老陈氏却越来越伤心,原本要赶着孩子走,这会儿真的走了,连马车也瞧不见影子了,他们又开始后悔起来,尤其是老陈氏还说道:“早知道我就一路送阿福到码头,这还能一起好几日呢。”

  老赵头还离职一些,安慰了一句说道:“成啦,我们两个都老骨头了,阿福也不舍得我们俩来回奔波,你要是跟着去了,他心里头岂不是更加担心。”

  老陈氏却骂道:“就知道你这老头儿最狠心,之前还要赶着我的阿福走,你要是不赶人的话,阿福怎么样也还能在家住几天。”

  老赵头一听不干了,反问道:“这怎么就是我的不是了?你这老婆子还不讲道理了。”

  眼看着老俩口要吵起来,周围的儿子媳妇赶紧上来劝,幸亏老赵头夫妻俩感情好,也就是这会儿辨了两句,很快就又一起骂儿子了。

  赵家儿子们:???

  作者有话要说:上一章留言看到有读者提到诰命夫人的事情,这里申明一下,在187里面,就说道老陈氏其实已经有诰命了哦~~

  在中国古代,其实一般诰命是不需要皇帝亲自册封的,礼部就会按照官员的职位来册封,除非是得罪了人,不然一般不会被限制,所以这一段若初就没有仔细些,但老夫人和严玉华其实都是有诰命的人哈~

  老陈氏之所以对方夫人客气,其实还是老想法,在赵九福发达之后,赵家人其实是有一个过于自律的状态,生怕自己张扬一些,就会让人说仗势欺人,给赵九福带去麻烦,反倒是走到了另一个牛角尖里面~

  不过在之后,赵家人也会反应过来了,这其实是一个观念上的转变,就像是很多人有钱了,但对老家人或者远方亲戚还是很客气,就是怕有人说自己有钱了就不认人之类的话~

第218章 坊间传闻

  赵九福在陈家村拖延了许多时间,以至于他们上路之后便有些赶,也幸亏两个孩子从小都是灵泉浇灌的养大的,不然不说赵顺灏,赵顺晖还未满周岁,这般的赶路肯定是有些吃不消的,这孩子身子骨健壮,是带惯了孩子的老陈氏都夸过的。

  因为有两个孩子在的缘故,这次的上京之路反倒是不那么无聊了,赵九福有事没事就教孩子,说是教导,严玉华看着更像是玩闹,不过夫君愿意亲近孩子,她心里头只有高兴,自然也不会阻止,反倒是常常跟他们一块儿玩。

  卢嬷嬷见状心里头又是高兴又是摇头,高兴的是自家老爷夫人一家人和和美美,再也没有比他们更要好的夫妻了,摇头的是年纪越大,老爷夫人看着反倒是越像是孩子了,像是带着俩孩子疯玩的事儿,小姐年轻的时候都没做过。

  有时候卢嬷嬷觉得自家小姐当年选择嫁给大人,在当时看来实在是迫不得已的选择,要说多好的亲事的话肯定不算的,但几年过去再看,卢嬷嬷却觉得这门婚事再好不过了。

  严玉华高兴,卢嬷嬷自然也高兴,她觉得自己虽然年纪大了,但还能照看两位小少爷好几年,要是夫人再生几个那就更好了。

  赵九福一家人还在路上,但他要回京的消息已经在京城传得沸沸扬扬,在魏昌平回到京城的那一刻开始,赵九福的消息也连带着蔓延开来。

  皇帝的圣旨是瞒不住人的,户部尚书李松仁在老皇帝传位的那一刻开始,就知道自己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大皇子看似和善,但从来不是好糊弄的人。

  如今大皇子登基为帝,没直接伸手处理了他们这一批老臣,已经是看在皇帝的面子上了,当年老皇帝在位的时候,李松仁行事张扬,毫不掩饰自己嫉贤妒能的品性,这会儿新皇帝上位,他却显得分外的低调起来,甚至一度打算告老还乡。

  如今新帝将赵九福放到他手底下,李松仁反倒是安心了一些,只因为新帝这般的举动代表着,他一时半会儿还不打算对付自己,甚至是打着让赵九福慢慢适应户部,与他平行交替的主意,对于其他人而言,失去权力是十分难以忍受的事情,但对于李松仁来说,只要能抱住性命就不错了,其他的暂时不是他会考虑的。

  李松仁只打着低调的主意,一翻当年的张扬在朝中几乎等同于不存在,随着李裕上位,朝中大臣其实已经清理了一批,那些都是在三位皇子动乱的时候被斩杀的。

  剩下的这些人不一定都是干净的,但新帝并没有大动干戈的意思,毕竟朝中还需要有人做事,而他看的明白,只要有皇帝,有皇子,有大臣,就会衍生出各种党派。

  这样的事情是无法禁止的,千百年来无数的皇帝都经历过,他虽然眼睛里头容不得沙子,却没有掌控每一个官员的脑袋的意思。

  新帝的喜恶十分明显,与先帝那种喜欢拍马屁,会说话,能逗趣的人不同,他喜欢实干家,但凡是能做事情的,即使性情耿直像是一块石头,他也能好好说话,做不出实际成绩的,就算是你舌绽莲花也毫无用处,话说的太多说不定还要被惩罚。

  在这样的趋势下,朝中人人自危,生怕皇帝的三把火烧到了自己的头上来,这会儿他们倒是十分羡慕远在天边的赵九福,当年赵九福就因为帮着大皇子做了点事情,谁知道就被排挤到了琼州,偏偏这位没死在琼州,不但让琼州变得富裕起来,打出了漂亮的政绩,还安安稳稳的等到了大皇子登基为帝。

  不管是实力还是运气,赵九福显然都达到了极致,但凡知道朝中大事的人,这会儿都能猜到一旦等赵九福进京为官,那以后只要不把皇帝得罪死了,那就是平布青玉。

  在京城,与赵九福交好的官员还真的没几个,孙耀祖和好不容易考中进士的孙光宗都外放了,朱玉鑫算一个,除此之外就是顾家和严家了。

  朱玉鑫还记得当年有人污蔑他跟赵九福行贿呢,他是个心眼儿小的,看不得这些人现在的热情,不是闭门谢客就是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朱家的门槛儿太高,想上门来联络感情的人不一定能进门。

  顾家自从顾老尚书告老还乡之后,也一直低调的很,不过他们家还有两位在朝为官的,少不得得好好应酬一番,偏偏这两位都是人精,套话是绝对不可能的。

  相比起来,严家那边反倒是好疏通,别的不提,严波自己就不是个老奸巨猾的,白氏更是个遮不住的风口子。

  严波自己这么多年还在吏部右侍郎的位置,眼看新帝上位,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把他撸下来,禄国公府那边是明摆着不会帮忙了,他好不容易嫁过去的小女儿一点儿也不受宠,一连生了三个女儿不说,与禄国公世子李世莘的关系也越来越差。

  这般一来,反倒是他一直以来看不上眼的大女婿成了唯一的后招,严波心中得意当年自己的眼光,回头一看却发现,自家与大女婿居然好几年除了节日往来不再走动了。

  严波心中顿时大怒,回家问了严老夫人之后,就对着白氏大发雷霆,骂道:“你这个刁妇,这六年居然都没往琼州送过东西,我娘私底下补贴的都敢阳奉阴违,我看错你了!”

  白氏心里头还委屈呢,哭着喊道:“老爷这是要剐我的心啊,妾身这些年为了严家也是勤勤恳恳,从未敢有半点懈怠,这琼州府山高水远的,送一次礼价值不菲,严家早就不如当年了,我也是为了严家,为了涛儿着想啊。”

  白氏说的其实是真话,严家确实是鼎盛过,但到了严波这边早就不如从前了,只是严老夫人的嫁妆丰厚,严玉华亲生母亲的嫁妆更加丰厚,当初她还未出嫁的时候,这部分的出息是掌握在白氏的手中的,她虽然不敢动用前头夫人的嫁妆,但这部分出息却毫不犹豫的用了。

  但等到严玉华出嫁,不但带走了自己亲娘的嫁妆,还带走了一部分严老夫人的,后头还有公中给的,这般一来严家的支出半点不少,收益却捉襟见肘。

  白氏也不是个管家的料子,一年年的下来日子就不太好过,她不敢直接问严老夫人拿钱,只得自己想办法缩减开支,这才有今日的尴尬问题。

  只可惜白氏说得悲切,严波却一点儿没听进耳朵,他是个从小不缺钱花的人,在他的印象中严家就是有钱的,所以当年才能毫不犹豫的让严玉华带走大额的嫁妆。

  如今听白氏这般诉苦,在严波看来就是她在狡辩,反倒是更加恼怒了:“我严家是缺你的吃了,还是缺你的穿了,当年你只带着那么点东西进门,我可从未亏待过你,现在你倒是好,借口没钱连外嫁女的礼都省下了,我就不信玉婷那边你也敢这样做。”

  “玉婷怎么能一样,她在禄国公府过得艰难,要是没有家里头补贴的话,那日子岂不是……”白氏下意识的说出心里话,但很快就意识到这话不对劲了,她抬头去看严波的脸色,果然看见严波脸色铁青,指着她恼怒不已,竟是说不出话来。

  严波确实是生气万分,这些年白氏的面子工程其实是做的不错的,虽说不至于两碗水端平,但对严玉华也不算苛刻,但现在看来,在她心里头自己就只有一个女儿。

  这就是男人式的天真了,严波没看到严老夫人的弹压,没看到严玉华的委屈,更没有看到白氏的不满和偏心,他一直活在自己幻想的和美家庭之中。

  在这一刻他的幻想被彻底撕开之后,严波更多的还是愤怒,他可没有对白氏的理解体谅,最后竟是一脚踹翻了凳子就走了。

  白氏被他的动作吓了一跳,等看见严波不但不哄着自己反倒是甩手离开之后,更是克制不住的落了泪,哭喊着说道:“老爷,你这是怪上我的啊……”

  严玉婷不在,白氏身边的丫鬟只得硬着头皮来劝,“夫人,老爷也是一时在气头上,等这事儿过了,肯定会理解夫人的苦心。”

  白氏却冷笑道:“哼,他还不是看那赵九福发达了,能帮得上忙了,这才对严玉华刮目相看,当年他可从未多看这个大女儿一眼。”

  不得不说白氏还是十分理解这位夫君的,她这会儿虽然委屈,但却并不害怕,毕竟现在儿女都大了,严涛都已经长大成人了,左右严波也不敢休了他。

  只是白氏一想到自家聪慧的女儿玉婷现在的苦日子,再看赵九福蒸蒸日上的官位,心中就如同被蚂蚁在啃噬一般,当年她就不应该同意这门婚事。

  蓦地,白氏忽然想到一件事,脸上露出一个诡异的笑容来:“都说皇帝喜欢赵九福,是因为他长得好,两人有不可言说的关系,大小姐表面看着风光,心里头只怕也都是苦水。”

  丫鬟听的心中一惊,连忙劝道:“夫人,这不过是坊间传言,可不能乱说。”

  白氏却冷笑道:“空穴不来风,回来也好,到时候让我看看这大小姐还能不能笑得出来。”

第219章 久别

  赵九福可不知道京城那边的传言,也是新帝上位之后某些人攀附不上,眼看魏昌平和赵九福要平步青云了,前者手握重兵他们不干非议,后者远在琼州,便有些人皮痒犯贱想要诽谤两句,无非是将赵九福的实干能力压下去,反倒是污蔑他走裙带关系。

  当然,明眼人都知道这些风言风语是不可信的,别说不是真的,就算是真的又能把赵九福怎么样,真的摊开来讲的话,第一个得罪的那是皇帝。

  也就是白氏这样的妇道人家听下人讲了一耳朵还当真了,不但不帮着自家人说话,反倒是存着几分看笑话的心思,不得不说严老夫人看不上她不是没有理由的。

  随着越来越靠近京城,严玉华反倒是有些感慨起来,当年她第一次从金陵去往京城的时候,心情可没有这么轻松,虽然她当时也不在意禄国公府的婚事,但总是觉得意难平。

  时隔多年,再一次乘船返回京城的时候,严玉华的心情却大有不同,她不但心平气和,甚至是欢欣雀跃的,此时她身边不但有丈夫,还有两个孩子。

  他们转马车的依旧是那个码头,赵九福抱着赵顺灏下船,还好心情的说了一句:“说起来当年咱们第一次见面,就是在这里了。”

  严玉华微微一笑没有说话,赵顺灏倒是好奇的问道:“爹,娘,那时候灏儿在哪儿?”

  赵九福扑哧一笑,假装思考了一下才回答:“灏儿大约是藏起来了,当时爹娘都没能看到你,不过这一次灏儿也在这里,咱们可以一起逛逛。”

  赵顺灏听见这答案也满意了,还说道:“灏儿都不在,那晖儿肯定也不在吧,他比我还小呢,连走路都走不动,八成都让奶娘抱着玩儿呢。”

  大人们都哈哈大笑起来,偏偏赵顺灏还觉得自己说的很有道理,点头似模似样的说道:“这一次灏儿和晖儿都在,爹娘可有福了,一点儿也不觉得孤单。”

  赵九福觉得儿子实在是太可爱了,忍不住在他额头亲了一口,偏偏这时候八个月大的赵顺晖朝着他张开手,一副要抱抱的模样。

  严玉华正要阻止,却见赵九福伸手把另一个儿子也抱了过来亲了一口,他当头走在最前面,虽说一边抱着一个儿子,却也走得稳稳当当,丝毫没有吃力的样子。

  严玉华一贯是知道夫君体力好的,这事情她自己体验过,倒是也没有阻止,只是安排人将行礼搬下去,他们的东西不少,只怕漏掉了什么。

  谁知道前头赵九福刚刚下船,忽然就听见一个热情万分的声音,抬头就看见李世莘朝着这边走过来,哈哈大笑着喊道:“姐夫,你可算到了。”

  “世莘?你怎么在这儿?”赵九福十分意外的问道,他跟李世莘的关系确实是还不错,这些年也没有断了联系,但也不至于让他亲自过来接吧。

  李世莘却不知道赵九福的心思,笑着说道:“哎,我这不是在家里头也没啥事儿,就出来溜达溜达,顺便看看能不能接到你,谁知道咱们就这么巧碰上了。”

  赵九福听了觉得无语,但这事儿确实是李世莘能做出来的事情,这位不着调的事情多了去了,也幸亏有禄国公府在,左右是能帮他兜着。

  赵九福还未说什么,李世莘又看见他抱着的两个儿子了,他露出亲切和蔼的神情,笑着说道:“这就是我两大外甥吧,看着就是聪明孩子,哎,这几年我家里头添了五个女儿三个儿子,姐夫,比这一点你可不如我。”

  赵九福脸上的笑容差点歪了,这才几年时间,这么多的孩子显然不可能是严玉华的妹妹亲生的,不过看李世莘的样子,不但不觉得不好意思,反倒是挺乐呵。

  幸好赵九福也是懂这位妹夫的思维模式,相比起只见过几面的严玉婷,他其实跟李世莘的交情更好,于是就说了一句:“那可就恭喜你了。”

  李世莘更高兴了,又说道:“姐夫,我看灏儿跟我二女儿年岁也不差多少,要不咱们俩定一个娃娃亲,亲上加亲可不就更好。”

  赵九福生怕他真把这事儿定下来,连忙说道:“得了吧,孩子这么小,咱们可不能直接做了他们的主,等长大了以后看他们自己再说。”

  李世莘也不生气,反倒是觉得这话十分对,当年他家不就给他定了娃娃亲,结果后来他转而娶了严玉婷,最后现在闹得也不太愉快。

  也幸亏李世莘还有点情商在,没把这事儿当着赵九福的面儿上,不然赵九福可不能给他好脸色,这位也就是暗地里嘀咕一下罢了。

  有了李家人的帮忙,赵九福一家的行礼倒是很快收拾好了,因为李世莘死活要跟赵九福坐在一道儿叙旧,严玉华不得不带着嬷嬷和丫鬟坐到后头去。

  他们一上车,卢嬷嬷就有些不痛快的说道:“这个二姑爷真是不讲究,没发现咱们老爷都累了吗,还一个劲的叭叭叭。”

  严玉华反倒是不那么生气,还劝道:“奶娘,你不是早就知道李世子的个性了吗,他比灏儿还像是个孩子呢,你别跟他计较就是了。”

  卢嬷嬷当年还惋惜过禄国公府的亲事,现在倒是立场坚定的站在赵九福这一边,还压低声音说道:“跟咱们老爷比起来,禄国公世子就是个纨绔子弟,太不成器了。”

  严玉华被她夸张的样子逗笑了,摇头说道:“算啦,咱们别管禄国公府的事情,左右妹夫愿意千里迢迢的过来接人,也算是他的一份心意。”

  对此卢嬷嬷也无话可说,但还是坚持说道:“好意是好意,就是不会看人脸色。”

  严玉华也不理会卢嬷嬷,卢嬷嬷年纪大了,有时候说话难免有些唠叨,她看在这些年的情分上从来是不计较的,说到底卢嬷嬷一腔心思都为了他们家,这一点严玉华是从未怀疑的。

  被卢嬷嬷吐槽的李世莘确实是上了车就没停止叨叨,从琼州府到陈家村,什么都要问一问,差点变成一个十万个为什么。

  就算是赵九福这么好脾气的人,最后也有些头疼了,索性将儿子塞进他的怀中,笑着说道:“要不你问问灏儿,灏儿也都知道。”

  李世莘抱着赵顺灏大眼瞪小眼,最后才憋出一句话:“我不喜欢臭小子,喜欢香喷喷的小姑娘,这还是我第一次抱儿子呢,偏偏还是别人家的。”

  赵顺灏听了也皱起了傲娇的小眉头,直截了当的指出来:“姨夫,你抱得没有我爹舒服,也没有我爹好闻,你身上臭臭的,你才是臭小子。”

  李世莘被怼了一句也不生气,反倒是惊讶的说道:“姐夫,你这儿子聪明,比我家那三个傻小子聪明多了,要不咱俩换一换?”

  赵九福还没说话,赵顺灏已经忙不迭的说道:“我不要,我要当爹爹的儿子。”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8页  当前第11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6/13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