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_分节阅读_第119节
小说作者:人生若初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64 KB   上传时间:2019-09-03 22:02:02

  在赵九福进入户部之前,不少人都等着看笑话,一部人是期待李松仁来一个临死反扑,就算弄不死赵九福也弄得他灰头土脸才好。

  这般一来赵九福在琼州府的神话就会被打破,谁都会知道这位赵大人不是万能的,皇帝对他的宠信就是带着偏爱,这位也不是有真本事的人。

  而另外有一部分人是觉得赵九福这么能干的人,一旦进入户部肯定就会开始夺权,要知道当年李松仁可为难过赵九福,还给顾家下过绊子,谁不知道赵九福与顾家老师的关系极好,这般下来他能对李松仁有什么好印象就怪了。

  虽然现在李松仁看着比较低调,一副老实人的样子,但在朝为官的谁不知道这位的秉性,那可绝对不是个好相处的人,赵九福想要把他彻底架空的话,两人岂不是会闹起来。

  这要是直接闹开了可就好玩了,户部可是朝廷的门户,国库最重要的地方,这两位直接闹掰了才最好,其他人才有可乘之机。

  但让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赵九福进入户部的第一日,就大张旗鼓的去拜见了李松仁,那态度要多尊敬就多尊敬,要不是朝中人人都知道他们俩的矛盾,怕都要误会他们俩有什么良好的私人关系了。

  赵九福却不只是装装样子,他跟李松仁确实是有过龃龉,但说到底并没有深仇大恨,皇帝并没有直接把李松仁撤下,可见他心中已经有了打算。

  既然皇帝不打算走简单粗暴路线的,他何必上赶着跟人交恶,相比起来,不过是将自己的姿态放低一些,就能让李松仁松一口气,反倒是帮他融入到户部之中,这岂不是一本万利的好事情,赵九福觉得自己是聪明人,可不能做损人不利己的事情。

  自从之前赵九福的调令下来之后,户部这边也是人心惶惶,如今还能留在户部的人其实基本上没有大问题,但这也不能掩盖住他们基本上都是李松仁一手提拔起来的。

  以前在户部这是优势,现在却成了劣势,不能说他们都是白眼狼,但每个人都会为自己的前程和仕途考虑,生怕赵九福新官上任三把火,直接烧到了他们头顶。

  于是在赵九福刚来的这几日,上头的李松仁对他客客气气,简直就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一副带着自家晚辈接手事业的状态。

  而下头的官员别说是下绊子了,一个个恨不得价格本分两个字贴在额头上,再没有这么老实规矩的时候 ,乖巧的模样简直要跟家里头的赵顺灏儿作对比。

  赵九福也是知道他们的心态的,对此也不安慰宽解,只当这一切都是常态来对付,别的不提,现在户部的工作状态才是最佳的,每个人都把自己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

  户部的人却不知道赵九福的想法,他们缓过神来之后,却发现原来老上司跟新领导哥俩好了,那时不时碰面的样子,就跟爷孙俩似的。

  倒是有人在发现赵九福还算好说哈,并没有随便挑刺之后打算作妖,但赵九福脾气好,却不是任人阳奉阴违之人,但凡发现这样的人,第一次就警告,第二次就处罚,若是有人敢犯下第三次的话,等待他的绝不是好下场。

  有了出头鸟被狠狠教训之后,一开始因为赵九福的和善而慢慢懈怠的那些人,又开始绷紧了自己的皮,生怕什么时候犯了错。

  李松仁左右是不会支持他们了,渐渐的这些官员发现现在也还不错,赵九福并不是一个十分苛刻人,只要你把手里头的事情做好了,其他的他不会多管。

  相处的时间久了,他们便也知道赵九福的性格了,与李松仁看着和善,其实是个小肚鸡肠容不得人的相比,赵九福就大气多了,他不但喜欢下属能干,还一点儿也不占功劳,在他来了之后,户部官员在皇帝面前露脸的时候都多了。

  相比起仕途来,赵九福定下来的条条道道似乎也没有那么难以容忍了,毕竟跟着这位干将来有可能升官发财。

  赵九福这段时间是真的忙碌,李松仁生怕自己被皇帝追责,恨不得将所有的事情都推到赵九福这边,户部现在右侍郎的位置空悬,赵九福自然忙得脚不沾地。

第224章 人人都问我要钱

  在成为户部左侍郎之前,赵九福一直觉得大周朝算是较为富裕的国家,这并不是他自己的妄想,虽说老皇帝在最后有些糊涂,但不得不说他是一个仁慈的君主,对朝臣如此,对百姓也是如此,减税的政策时有发生。

  就说当年赵九福还在陈家村的时候吧,十里八乡不说富裕到顿顿鱼肉,但大部分人家还是能够填饱肚子的,在赵九福的肥田政策推广之后,百姓家里头的日子就更加好过。

  吃饱穿暖,在工业并不算发达的年代已经是十分不容易的事情了,大周朝在结束战乱之后还算是风调雨顺,几个上位的皇帝也并未穷奢极欲。

  等成了官员之后,赵九福对朝政更加了解了一些,这些年琼州府的税收就不少了,所以在他的印象之中,皇帝的内库是不是丰裕他不知道,但猜想国库肯定是东西不少的。

  毕竟这些年大周朝并未打仗,虽说也没有削减兵部那边的支持,但在整体王国正向发展的情况下,怎么样也不该穷酸才是。

  只可惜美好的幻想永远是幻想,赵九福到户部之后的第三日,就在李松仁手中看到了国库的总余额,看了第一眼赵九福几乎怀疑自己看错了,他忍不住眯了眯眼睛,抬头问自己的顶头上司:“李尚书,这,这银钱是不是算错了?”

  李松仁呵呵一笑,只可惜这段时间他夜不能寐瘦了许多,看着也不像是以前那么和善了,不然笑容肯定很像弥勒佛:“赵大人有所不知,大周朝的税收虽然不错,但一年年的朝廷的支出也不少,您这几日仔细看看就明白了。”

  赵九福一开始还想着,是不是在先帝期间,李松仁玩忽职守贪污枉法,所以才让国库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但等他仔细的一笔一笔核对下去,去有些无奈起来。

  不是因为这些账目有什么了不得的事情,而是这些账目实在是太正常了,以至于他翻来覆去的检查,也查不出什么问题来。

  如果李松仁做假账能做到天衣无缝的程度,那实在是让赵九福佩服了。

  事实上,在看到大周朝的大头支出之后,赵九福就知道自己怕是错怪了这位李大人,李松仁或许是私心多,嫉恨贤能,但在户部这一亩三分地上头,还真的没有以权谋私。

  只因为这账目里头明明白白的写着,大周朝国库的支出,除了军费等大头之外,最大的支出,并且年年递增的一个支出项目,居然是对文武百官的奖赏。

  是的,先帝实在是太大方了,以至于只要是看的顺眼的人就大大的赏赐,逢年过节大手一挥赏,做出任何的功绩也是大方的赏赐,这倒是也罢了,他还对老臣和宗室十分宽容,每一年的赏赐都不是一笔小数目。

  按理来说,皇帝自然是不缺这么点银子的,所以先帝上位这些年一如既往的挥霍,这一点赵九福自己也是受益者,当年他做出一点成绩来之后,皇帝的赏赐可十分的丰厚。

  别的不提,他们现在住的那栋三进的宅子,在京城那个地带,没有了两千两的银子是下不来的,要知道这只是皇帝不算特别丰厚的一次赏赐。

  赵九福翻着账目,从头至尾的看了一遍,尤其是看到闲散宗室每年能拿到的赏赐的时候,心里头甚至开始有些羡慕嫉妒恨了。

  先帝自己的亲兄弟其实活下来的没多少,但这些亲兄弟的子嗣活下来的却不少,先帝上位之后一心想要当一个仁慈的君主,对于这些侄子侄女十分的宽容。

  他这一宽容倒是给现在的皇帝留下一个大麻烦,这些赏赐单看一个就不少,全部的累积起来可不就是一笔大数目,要知道一年到头的节日可不少,一年下来可不就是一笔让户部头疼的大数目,一年年的吸干了国库的血。

  看到这里,赵九福几乎可以想象新帝上位之后的头疼了,他若是继续赏赐的话,这个基数只会越来越大,但若是一下子都暂停了,那么这些宗室明面上不敢说,私底下肯定会抱怨这位新帝刻薄寡恩,要知道这里头不少都是新帝的长辈。

  就拿赵九福自己来说吧,当年他得到赏赐的时候也是十分高兴的,即使他不注重银钱,但那代表的是一个颜面,是皇帝的信任和重视。

  以赵九福对新帝的了解,他恐怕还真的会不要这个面子,而为国库省下一大笔钱,不过那都是之后的事情了,之前新帝已经花出去的钱,那肯定是收不回来的。

  而更加糟糕的是,按照大周朝的常规,新帝登基上位之后的第一年,肯定是要大赦天下外加免税的,所以这一年的税收只怕会创新低。

  这般一来,原本还能打平的账目数据,现在就打不平了,说不定到时候还会产生负债,当然,这一年从皇帝崩丧,新帝登基到太后皇后的册封典礼,都没少花钱。

  赵九福不知道内库的情况怎么样,但现在国库的情况确实是不大好,尤其是现在临近年关,人人都以为户部的钱是最宽容的时候,谁都向来要多申请一些。

  今日是兵部尚书过来坐一坐,明日是刑部过来说说话,后日就是工部,一个个的没有个喘气的时候,看着笑眯眯,其实都伸手朝着赵九福要钱呢。

  李松仁倒是好,直接将这个烂摊子扔到赵九福头上,别的不提,反正他是不打算出面了,但凡是见着人都打哈哈,还直接说道:“这事儿归赵大人管,你去找他就是。”

  赵九福有合理的理由怀疑,这位是不是就在这儿等着自己呢,要不然的话之前怎么就交接的那么顺利,感情他也知道后头的事情不好处理。

  赵九福在琼州的时候,也曾有过这么一段岁月,那时候地里头的收成还没起来,红糖的交易也还没打开,整个琼州府都是捉襟见肘的,想要免费帮老百姓做一个疫病检查都得往死里头挤银子,实在不行了,赵九福就只能厚着脸皮问城里头的富裕人家要。

  当然,这个要是有讲究的,他总不能空口白牙的就让人家把钱拿出来,虽说有一个闽文乐意配合他一下,但谁家的钱也不是大水飘来的。

  或许有些人心善,也愿意拿出钱来救助一下老百姓,但这不是长远之道,后来还是赵九福想出了一个法子,将还未打开市场的红糖拿出来跟他们做交易,这些人精尝过之后都知道红糖的好,晓得以后是肯定会赚回来的,这才手松了一些。

  比起那时候,赵九福现在却更加的无计可施,毕竟他现在是户部左侍郎,与琼州知府截然不同,那时候他是父母官,与商人做一些交易不损害百姓的利益就无伤大雅,但他现在要是敢给下头的商人大开方便之门的话,恐怕皇帝就容不得他。

  只是怎么看着国库的钱都不够用,赵九福苦恼万分,一开始那些上门来要钱的人还收敛一些,后头也不知道谁透露了消息,知道户部的银钱怕是不够用了,一个个便催命似的来要钱,生怕自己来晚了,到时候钱就被旁人先领走了。

  就像是刑部,直接让朱玉鑫过来了,这位来了先拉着赵九福喝茶,喝完了几盏茶,叙旧的差不多了,才开始上了正题:“哎,人人都说兵部重要,是,他们要保家卫国,总不能亏待了将士,但这么多年来边关安宁,这一年年的军费却丝毫不少。”

  其实这是朝中大部分人的想法,觉得大周朝安定了这么些年,匈奴人也老实的很,军费这一项的支出是不是需要削减一下。

  只可惜老皇帝那时候为了面子不答应,新帝又十分重视边防,更加不会同意,就是赵九福也不会答应,再穷也不能苦了边疆,一个国家若是军队虚弱了,那这个国家才会完了。

  朱玉鑫瞧了一眼赵九福的脸色,话题一转说道:“得,兵部咱比不上,但刑部掌管着天下正义,是天下刑罚之本,若是刑部乱了的话,岂不是要天下大乱,那时候百姓的公道怎么办,大周的公道怎么办?”

  赵九福算是明白他的意思了,苦笑了一声说道:“朱大人请放心,户部就算是艰难,也不会断了六部的支出,您这是打哪儿听来的谣言,却别信就是了。”

  朱玉鑫被他戳穿了想法,嘿嘿一笑说道:“这不是人人都说先帝一去,连着几场丧事喜事弄得国库空虚,我这才有些担心。”

  赵九福却只是微微皱眉,淡淡说道:“合情合理的支出,户部自然不会拦着,只是今年的税收还未查验完毕,这才迟了一些。”

  说完这话,赵九福看着朱玉鑫笑了:“朱大人也是知道的,我回京路上耽误了两个月,这才弄得户部进展慢了一些,这倒是赵某人的不是,我在这里向你先赔个罪。”

  赵九福这么说,朱玉鑫倒是不好意思再提了,连忙说道:“得了,我还能不信你,再说每年都是年前结算就好,这也不算太迟。”

  赵九福笑着送走了朱玉鑫,心里头倒是有了主意,一直这么拖着确实不是事情,反倒是容易产生谣言,到时候更加不好收拾。

  就像是他说的,合情合理的支出是不能削减的,一旦削减就会影响到各部的公务,在这一点上赵九福压根没有削减的意思。

  不过有些人倒是可以削减一下,赵九福眯了眯眼睛,回头看了一眼李松仁的屋子,心中想着此次谣言的产生有没有这位大人的手笔,转身却递了进宫的折子。

第225章 请你节约

  赵九福与皇帝说了什么无人知晓,只是等他再一次从宫中出来的时候,表情显然比进去的时候轻松了许多。新帝的严厉让朝中无人敢跟御前的那些人太过于亲密,这一点与先帝时期截然不同,自然也没办法知晓赵九福到底为何求见。

  只是隔了几日的小朝会上,大约是户部的不作为让六部和底下的人都心生疑虑,当庭便有人出列发问:“启禀陛下,依例今年的军费也该到时间了,户部这边还没有动静,也不知道是不是赵大人初来乍到,还未弄清楚账目?”

  首先发难的还是兵部,倒不是兵部尚书难说话,而是前几年便有人要喊着削减兵部的支出,这位尚书大人敏感的很,生怕新帝上位之后脑子一抽,真的将兵部的军费削减了,真要是这样的话,他怎么对手底下的那些将军们交代。

  兵部尚书一站出来,有人带头自然就有第二个,随后吏部尚书也开口了,吏部尚书陆盛明能历经三朝而不倒,可见他的厉害之处,此时老大人眯着眼睛说道:“顾尚书此言差矣,户部尚书是李大人,你指着赵大人又有何用,不过户部今年的速度确实是不如往年,还是说李大人年老体衰,已经不堪重任了?”

  这话倒是有趣,看起来像是帮着赵九福解围,却扎扎实实的刺了户部一下,又把差点就把自己藏起来的李松仁也拉出来鞭笞了一番。

  比起脾气耿直的兵部尚书,这位吏部尚书显然笑里藏刀,赵九福曾听闻这位陆盛明尚书与李松仁有龃龉,现在看来可能不假。

  兵部吏部都开口了,刑部的康亲王笑了笑,也跟着说了一句:“户部如何本王倒是不管,只是给一个准话大家也放心一些。”

  新任的礼部尚书这时候也磨磨蹭蹭的说了一句:“可不是吗,别的不提,今年是陛下登基之后的第一年,总不能寒碜了吧。”

  工部尚书吕靖倒是眼观鼻鼻观心不说话,旁人都知道他与赵九福的关系极好,一个是皇帝的亲舅舅,一个是皇帝的宠臣,他这时候自然不会故意为难。

  不够其他几部的尚书心里头都明白,吕靖看着闷不吭声,其实却是个焉坏焉坏的,不然当年他能以大皇子舅父的身份牢牢占据工部尚书的位置,甚至还给了大皇子助力?

  一连串的追问之下,李松仁还是一副鹌鹑的样子,一副你们针对的不是我,赵九福你快出去挡箭的架势,完全就是死猪不怕开水烫了。

  皇帝见他这幅模样眯了眯眼睛,忽然提问道:“李大人,此事你怎么看,户部什么时候可以结清各部的支出?”

  李松仁被点名了也不慌张,施施然的往前一步行了礼,才转头问道:“此事微臣交给了赵大人全权处理,想必赵大人已经有了稳妥的法子。”

  赵九福挑了挑眉,果然这球最后踢到了他身上,想必他飞快的晋升朝中不少人都不满,前些时间没有冲突还好,现在一冲突就直接爆发了。

  幸好赵九福早有准备,点头说道:“各部的合理支出,户部自然是不会推脱,不过所有支出都得明明白白,兵部这边的兵户,吏部这边的官员评定,还有工部和刑部的,也得早一些送到才是,不然的话户部如何评断具体的数目?”

  兵部尚书心中咯噔一下,暗暗想着是不是皇帝知道军中有吃空饷的事情,所以才故意为难?这事儿不是不可能,他心中暗骂那几个眼皮子太浅的,口中却大大咧咧的说道:“这个自然,此事本官会命令下头人仔细核对,一层一层务必追根究底。”

  礼部尚书倒是眯了眯眼睛,淡淡说道:“哪一年吏部的考评不是最早送到户部的,赵大人这话可是有些诛心了。”

  赵九福却不怕这只老狐狸,陆盛明能活过三朝是很厉害,但再厉害他也有一个坏处,那就是年纪实在是太大了,身体也不大好,想必也在吏部待不了几年了:“不过是公事公办而已,陆大人何必顾左右而言他。”

  工部和刑部自然也纷纷表示,会将户部需要的东西及时送到,若是还有不够细致的地方,他们只管开口要就是,左右能要到钱才是正事儿。

  礼部尚书一听却觉得不对劲儿,他连忙说道:“赵大人怎么不提礼部?”

  赵九福就等着他说话呢,听见这话就重重的叹了口气,朝着皇帝做了个深揖,这才开口说道:“兵部事关大周安稳,吏部事关大周吏治,工部管着农田修坝,刑部还得主持公义,但户部缺钱也是实事儿,这国库没钱了,微臣想法子也变不出来啊。”

  礼部尚书曹怀明急了,他连忙喊道:“赵大人,其他几部的事情是重要,但礼部的事情也很重要啊,难道大周的祠堂不用维护?还是陛下不用吃喝,还是说各地的贡院不用花钱,赵大人,你可不能因为看轻了礼部大事儿。”

  赵九福看礼部尚书一副急红了眼睛的样子,继续说道:“这个是自然,礼部也重要,不提别的,若不是礼部主持科举大事儿,本官现在恐怕还在山沟沟里头种地呢。”

  曹怀明听见这话却并未能放心多少,他总觉得今日这事儿是冲着礼部来的,但礼部的钱也不是他花了啊,礼部花钱多,主要确实是因为支出的项不少,光是每年年底的一次祭祀,花上几万两银子就是寻常,更别提其他了。

  到了这会儿,赵九福忽然再次行礼,开口说道:“启禀陛下,微臣要弹劾一人。”

  皇帝脸色不变,问道:“赵爱卿要弹劾何人?”

  赵九福一句话却吓坏了半个朝廷的人:“微臣要弹劾的正是陛下!”

  话音刚落下,方才一副悠悠在在的吕靖忽然跳了出来,大声喝道:“赵明鹿,你说话做事可得过过脑袋,陛下英明神武,有何处能让人弹劾?”

  皇帝却并不生气,反倒是问道:“还不知道赵大人要弹劾朕哪一点?”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8页  当前第11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9/13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