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_分节阅读_第136节
小说作者:人生若初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64 KB   上传时间:2019-09-03 22:02:02

  每日除了哭灵还得诸多走访,以至于赵九福每次回到家中都是深夜,如今赵家三个儿子都不在京城,倒是让他心中稍安一些。

  这一日,在出门之前赵九福拉住严玉华嘱咐:“我出门后,你便出门去禄国公府那边帮忙照看几个孩子,记住,多住几日不必急着回来。”

  如今的禄国公正是当年的世子爷李世莘,老国公爷和国公夫人早已经过世,严玉婷身体一直不太好,这些年缠绵病榻,在三年前已经病逝了。

  李世莘也是个奇葩,虽然年纪不算很大,却并没有续弦的打算,也一直没有册立世子,但他的儿子女儿现在都已经长大成人,赵九福忽然让严玉华过去,为的当然不是照顾孩子。

  严玉华脸色微微一变,下意识的拽住了赵九福的手:“是不是会有危险?”

  赵九福摇了摇头,开口说道:“今日是陛下出殡之后第一个大朝会,不会有什么危险,禄国公那边我与他说好了,你只管多住几日便是。”

  严玉华心中却还是担心的不得了,若不是有危险的话,赵九福如何会这般安排,禄国公府是比赵家安全,毕竟赵家下人都不多,但禄国公却是一直圈养了不少家丁的。

  但是一直到送赵九福出门,严玉华也并未多说什么,在赵九福出门之后,她果然迅速的收拾了东西赶到禄国公府,而这一日,禄国公竟然告病在家,丝毫没有出门的打算。

  赵九福这段时间的神经一直是紧绷着的,在皇帝驾崩的时候,在给皇帝守灵的时候,一直到皇帝出殡,他以为会发生动乱的时候都没有发生,这反倒是让他心中更加的担忧,这份平静太不寻常了!

  一直以来的晨练也不得不暂停,赵九福的脸上难得看见了几分苍色,进宫之后他倒是遇到了萧甯,后者对他点了点头,低声问了一句:“今日必定有人提登基的事情,怕是吵一场了,也不知道这些人到底是什么想法。”

  赵九福却叹了口气,淡淡说道:“只是吵一场的话倒是好了。”

  萧甯微微皱眉看向这位曾经的下属,现在的同僚,他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只是束手往前走不说话了,只是脚步也带着几分沉重。

  若然如萧甯所言,上朝之后便有人提出登基的流程,才五岁的九皇子被人抱着坐在了龙椅之下,小脸一直紧绷着,看着倒是有几分气势。

  原本只是议论登基的事宜,但很快的,话题便不受控制了,竟然有人跳出来喊道:“都说国不能奉幼主,九皇子如今才五岁,能当得了什么事情,还不如另选新君!”

  赵九福心中暗道一声来了,有了第一人,很快便有了第二人,第三人,第四人。

  “不错,二皇子如今已经年满十五,现在就能娶妻生子,文韬武略十分出众,他才是合适的人选,陛下临死之前已经神志不清,想必也是随口一说。”

  “德妃娘娘出身高贵,当年陛下曾说过三皇子类似先帝,那时候便有册封三皇子为太子的意思,只是还未来得及……三皇子才是最佳人选!”

  “放你的狗屁,大皇子已死,二皇子就是活着的长子,绝没有抛开长子不立的道理!”

  赵九福只是巍然不动,在场的人其实都明白,现在的口头白话是没有任何用处的,图穷匕见的时刻还未到来。

  很快,这场争议就蔓延到了赵九福的身上,有人跳出来问道:“赵大人,你是先帝亲立的辅政之臣,陛下临死之前又对你托孤,现在你是何想法?”

  赵九福朝着问这话的人看去,冷冷说了一句:“我有何想法?陛下尸骨未寒,临死之前留下的话难道你们都忘了不成,还是说你们只看得见权势,已经听不见陛下的遗言了?”

  “若是你们宁愿做一个聋子,当一个瞎子,本官想什么还重要吗?”

  那人冷笑了一声,曾经对赵九福的仰慕变成了狠厉:“赵大人,陛下临死之前糊涂了,难道你也糊涂了吗,还是说立一个五岁小儿当皇帝,是你自己有所私心?也是,你是太傅,是兴国公,趁着九皇子还小,可不得把大周给窃了!”

  “陆大人,这话恐怕有所不妥吧!”萧甯忍不住喝道,“赵大人一心为国这些年我们是有目共睹的,陛下临死之前托孤于他,那就是对赵大人的信任,倒是你们枉顾陛下遗言是想要做什么,莫不是还想要造反不成!”

  话音落下,忽然有人带着许多侍卫闯进了宫殿大门,为首的竟然是淑妃的亲爹,二皇子的外公荣国公,荣国公当年也是戎马出生,这一刻他穿着盔甲,虎目圆睁,手中竟然提着一个人的脑袋,仔细一看,那竟是一个孩儿,看着似乎有几分皇家人的模样。

  荣国公将手中头颅扔到地上,冷冷喝道:“三皇子与德妃勾结外臣,与禁军统领魏昌平里应外合想要颠覆大周,如今已经伏诛!”

  “国不可一日无君,幼主确实不妥,二皇子年长当立,赵大人意下如何?”说着这话,荣国公已经将自己的佩刀抽了出来,这时候群臣才确信死去的人是三皇子,而二皇子与淑妃正跟在荣国公身后,想来也是早有准备。

  说魏昌平和德妃勾结造反,这话赵九福是绝对不信的,要知道魏昌平可是先帝留下来的人,一直以来忠心耿耿,而且他与皇帝的关系也极为亲密,是早年皇帝的武术师傅。

  再有一个,之前因为皇帝的意外,魏昌平心中愧疚难当,虽说最后避免了惩罚,但却在灵堂前长跪不起,他原本身体不错,但毕竟年事已高,前些时间赵九福去看他的时候,便知道他病得不轻,宫中的事务都是交给亲信在做。

  “赵大人,你可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荣国公继续说道。

  后头的淑妃微微一笑,开口说了一句:“若是赵大人愿意教导皇儿,本宫也将不胜感激,这大周毕竟是李家的江山,只要坐上位置的人姓李,赵大人又何必冥顽不灵?”

  “太傅!”原本坐在龙椅之下的九皇子忽然喊道,他显然也被突发的事情吓得够呛,整个人都哆嗦起来,却难得并未哭闹,从这一点看得出来皇后对他的教导应该是极为严厉的。

  赵九福自然不会因为他们的几句话就有动摇,冷冷说道:“谁是乱臣贼子,在场的大人们自有公道,荣国公,淑妃,二皇子,你们真的要犯上作乱吗?”

  “谁是上,谁又是乱,这皇位本来就该是本皇子的!”二皇子怒吼道。

  荣国公其实是不想杀赵九福的,一来是他治理朝廷十分有一手,这些年来积攒了不少的人脉,杀了他的话朝中文武百官必定会反弹,再有一个,赵九福在民间的名声十分好,杀了之后二皇子的名声就不好听,但事已至此,赵九福誓不归顺的话,他也只能先动手了。

  “动手!”荣国公喝道。身后的侍卫面面相觑,但还是鼓起勇气朝着文武百官抓去。

  这会儿不少人已经站到了二皇子这一脉,不过可以看得出来,这些人在朝中的地位不算太高,也是,朝中百官也不是傻子,在皇帝还年轻,皇子们还未长大的时候就站队。

  一些武将顿时与他们搏斗起来,文臣们却只能闪躲,他们显然连自保都显得艰难,尤其是萧甯这般年纪大又手无缚鸡之力的,只得一步步的往后躲。

  九皇子也惊叫起来,他却不往龙椅后头躲,反倒是三俩步跑下来抱住赵九福的大腿,赵九福心中有些意外,一把将他拉起来看了一眼,忽然觉得这个孩子倒是有些像是先帝。

  将九皇子塞进萧甯的手中,又把两人推到身后,赵九福夺过刺过来的长刀,反手朝着门口射去,而威风凛凛的荣国公永远都不会想到,自己会死在一个文臣的手中。

  在场的所有人都不会忘了这一日,不是因为这一日大殿之中血流成河,也不是魏昌平救驾来迟浴血奋战,而是他们一直觉得风度翩翩温文儒雅的赵明鹿赵大人,反手夺过刀剑挥舞起来,竟然凭着一己之力,将荣国公带来的人诛杀了大半!

第258章 幼帝

  春风还带着一丝寒意,京都的皇城却已经散发出绿意来,似乎那些鲜血也能彻底的被掩埋在一年年的冬雪之下,被人遗忘,再也无人记得。

  与仁帝去世的时候不同,那时候虽然大部分宫妃都随着皇子公主出宫居住,但后宫还有新帝的妃子,反倒是显出一份特别的热闹来。

  可如今淑妃德妃死在了动乱之中,李皇后宽容大度,将生育的太妃放出宫去,有生育的,便跟着皇子和公主去皇子府公主府居住,没有生育的,便一律迁入皇庄,为先帝守孝。

  她这番举动自然是饱受非议的,只是太后自从先帝过世便一病不起,宫中固然有人反对,也挡不住李皇后的强势手段,她显然不想为儿子留下任何有危害的可能性。

  赵九福自然是十分赞同的,从先帝过世开始,这些没有生育的妃嫔其实已经成了弃子,他们的家族并不会再花费精力在一个注定没有未来的人身上。

  这些人普遍年轻,若是留在宫中难免会有疏漏,如今李皇后又不是让她们殉葬,挪到皇庄之后日子固然寂寥,但肯定要比在宫中自在多了。

  不过这般一来,偌大的后宫倒是空了不少,原本觉得不够住的宫殿都空置了下来,李皇后与赵九福等人暗中商议,很快就下令让几位大臣的女儿入宫。

  这些女孩有一个共同点,她们的年纪都不算大,最大的比九皇子大了五岁,最小的比他还小了一岁,在当初的动乱之中,这些大臣能旗帜鲜明的站在赵九福这边,魏昌平能够及时请来救兵,就有这背后的协议在。

  虽说还没有定下最后的名义,但不管是谁都明白,这些大臣之女长大之后就是皇帝的妃嫔,皇后也会从中出现,而现在李皇后要亲自教导,虽说不合常理但是也无大错。

  这法子还是赵九福暗示的,在约定了这些婚事之后,李皇后曾经日夜担心这些女孩的家世背景,会不会再一次造成先帝后宫的情况。

  赵九福的这法子其实有些损,将人家小姑娘从父母的身边带离有些不地道,但却有一个实在的好处,这些女孩从小远离父母,在李皇后的亲子教导下长大成人,在她们的成长之中势必会受到李皇后极大的影响,而与母族的关系却容易疏远。

  后宫之事有曾经的李皇后,现在的李太后掌控,赵九福自然是放心的,仁帝当年看人的眼光不错,这位李太后可比王太后出色许多。

  不过前朝的事情,却得他日夜操心,不过也许是那一场动乱之中,赵九福以一己之力杀死了大半逆臣太过于惊心动魄,以至于原本有些小心思的朝臣也安分下来。

  他们大约是怕一个不好,这位赵大人直接暴起杀人,如今他要是杀了人的话,皇帝和太后势必是不会处置他的,这般一来自己岂不是白死了。

  事实上,赵九福可一点也不想要这个弑杀的名头,若不是那一日魏昌平那边出了乱子,哪里轮得到他来动手,这对他长远来说只有坏处,留下一个凶狠的名头。

  不过也许是当初他挡在皇帝面前,遇佛杀佛遇神杀神的样子太过于深刻,以至于曾经的九皇子,如今的新帝对他平添了几分仰慕和信赖。

  就如现在,小皇帝努力的拉开弓箭射出去,他年纪小力气也不够大,射出去的箭歪歪扭扭的,最后只是勉强落到了箭靶上。

  小皇帝似乎有些失望,却不闻身边的武术师傅,反倒是转身问守在旁边的赵九福:“太傅,朕总是射不准,这射箭可有什么诀窍?”

  赵九福微微一笑,解释道:“射箭除了力气之外,最重要的是眼力,要先学会不眨眼,把小物看成大物,把模糊的看成清晰的,这般就算是远距离的箭靶,也如同就在面前。”

  小皇帝似乎听不太懂的模样,赵九福也没打算将皇帝培养成一个文武全才,笑着说道:“陛下可是累了,不如咱们先歇一会儿吧,您的年纪尚小,现在力气不足,等长大一些便会好了,射箭讲究一个专,这个字陛下已经做到了一半。”

  小皇帝也觉得自己的手臂有些发酸,他顺着这话放下了弓箭,微微叹了口气说道:“那朕什么时候才能像太傅一般孔武有力呢?”

  赵九福还是第一次被人用孔武有力这四个字形容,倒是真的有几分新鲜,他忍不住笑着说道:“微臣从五岁开始不断练习,时至今日已有四十余年。”

  小皇帝听见这话惊讶的张大了嘴巴,盯着赵九福问道:“太傅,这么多年以来,您难道一日也没有间断过吗?”

  赵九福笑了一下,避重就轻的说道:“间断自然是有的,但大多数日子都要练习,都说熟能生巧,不管是读书还是练武都是如此。”

  小皇帝点了点头,又转而说道:“母后曾同朕说过,太傅当年高中状元的时候,已经武艺超群,还曾被祖爷爷夸赞过,只是太傅是文臣,反倒是一直没有用武之地。”

  “陛下谬赞了,论刀枪拳脚的话,微臣远不如诸位武将们。”赵九福这话是实话,他也就是力气大一个好处而已,阴阳五行拳并不是有杀伤力的拳法,可惜在他杀了那么多人之后,竟然再也没有人相信他的实话了。

  小皇帝自然也是不相信的,他觉得自家母后说得对,赵太傅确实是朝中难得的沉稳谦虚之臣,他从不喜欢提起自己的功绩,对大周却忠心耿耿。

  离开练武场,一边走,赵九福一边考问起皇帝的功课来,不得不说小皇帝的聪明才智远超过先帝,当年赵九福教导先帝的时候,先帝都已经是成人了,许多事情依旧需要他掰碎了来说,可小皇帝却不同,他常有一点就通的时候。

  学生聪明,赵九福先是高兴,随后又有些担心,聪明人有聪明人的坏处,就比如小皇帝如今才年满六岁,就开始琢磨一些事情了。

  聪明人若是引导的不好,引发的结果恐怕比蠢笨的人还要可怕,若是这个人还是皇帝的话,给大周带来灭顶之灾也是有可能的。

  就是因为如此,赵九福放在小皇帝身上的时间越来越多,甚至当年他教育自己的长子赵顺灏的时候,都没有这般的用心。

  小皇帝没有先帝的教导,关于皇帝要做的事情也得他这个太傅来,虽说朝中又选了几人作为皇帝的老师,但有些事情并不是他们能说的。

  赵九福将自己的教育想法一次次的写下来梳理清晰,又一次次的烧毁,最后才能化为实践,在小皇帝的身上,他几乎花费了全部的精力,才能保证不出差错。

  幸运的是,后宫之后的李皇后也是如此,她也许想要增加自己在小皇帝心中的重要性,但绝不是那种要把儿子培养成昏君,好来一个自己执政的野心家。

  正因为如此,赵九福与李太后才能达成现在的和谐,否则光是教育的理念不同,就足以让这两位一个前朝重臣,一个后宫太后闹得不可开交。

  李太后是一个十分聪明的女人,在那次血洗朝堂之后,她对赵九福就十分的客气,这种客气的辈分是谨慎和戒备,但同时,却不影响她对赵九福的倚重。

  小皇帝在朝中最坚定的支持者,除了李家人就是赵九福,对于这一点李太后认识的十分深刻,固然因为当时赵九福的强势作为,她心中有些畏惧,却不会选择在小皇帝羽翼未丰的时候与赵九福撕破脸,与此相反,她十分配合。

  考校完毕,赵九福十分满意的点了点头,笑着说道:“陛下学习的极快,有仁帝之风。”

  小皇帝显然知道,别看先帝临死的时候来了一个托孤,但赵九福其实是仁帝那时候提拔起来的大臣,他与仁帝的私交极好,甚至一度被人传出有龙阳之事。

  对于小皇帝而言,类似仁帝自然是比类似先帝更好的夸赞,他忍不住也露出一个笑容来:“太傅,仁帝是一位怎么样的皇帝?”

  赵九福见他一路走来满头大汗,拿出帕子替他擦了擦额头,笑着说道:“仁帝啊,他是一位有志之君,他的一生极为克制,为了大周的繁荣做了许多常人不会做的事情。”

  小皇帝在旁人口中也听过这话,他走了几步忽然停了下来,旁边的太监连忙问道:“陛下,可是累了,可要奴才抱着您走?”

  练习了大半天的小皇帝自然是双手发酸,双腿发颤的,但他还是咬牙说道:“不用。”

  赵九福低头看了他一眼,忽然伸手将小皇帝抱了起来,微微笑道:“陛下,不管是读书还是练武都需要劳逸结合,不如就让微臣抱你回去吧?”

  小皇帝脸色有些发红,似乎带着几分羞怯,但还是很快顺势搂住赵九福的脖子,开口说道:“那就辛苦太傅了,太傅若是累了,就把朕放下来。”

  赵九福年纪已经不轻了,但他身体极好,抱着一个孩子走路稳稳当当,丝毫没有吃力的样子,小皇帝脸色还带着一丝扭捏,口中却继续说道:“朕也想做一个仁帝那般的皇帝。”

  赵九福只是笑着没有说话,未来小皇帝会成为什么样的皇帝,就连他自己也控制不了,现在所说的一切都只是空谈,一切只等着时间来证明。

  随着一步步的靠近宫殿,小皇帝原本有些僵硬的身体倒是慢慢放松下来,在他有记忆一来,除了身边的大太监之外似乎并未被人抱着走过。

  他是皇帝,再也不能在妇人和太监的怀中软弱,这是母后曾对他说过的话,那一日开始,母后再也没有伸手抱过他。

  太傅的怀抱与母后的截然不同,他的身躯并不柔软,但手臂却十分结实,抱着他行走起来的时候没有一丝一毫的波澜。

  这一刻小皇帝忽然觉得,在太傅的怀中才是最安全最安稳的时候,就如那一日殿前有千军万马,却还是被太傅拦在宫殿之外。

  作者有话要说:快要完结啦,若初的微博是 晋江人生若初 大家有意见建议可以发我~~~

第259章 告老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8页  当前第13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6/13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