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_分节阅读_第20节
小说作者:人生若初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64 KB   上传时间:2019-09-03 22:02:02

  万亨觉得这是一道送命题,他很快反应过来解释:“我当然也想知道,但问题我是考霸系统,既不是金手指系统,也不是预言系统,请阿福保持一颗平常心。”

  赵九福对此的反应是呵呵一笑,取出一瓶白玉童干了。不知道是不是白玉童的存在让万亨觉得十分没底气,过了没多久,他就主动自发的提醒道:“恭喜阿福,贺喜阿福,县试第二场勇夺第一名,获取积分奖励3000积分,请宿主再接再厉,共创辉煌。”

  不用万亨鼓励,赵九福自己就兴奋的跳了起来,惊喜的叫道:“居然真的有三千积分,县试的一场初覆就有三千积分,这要是院试乡试的话,岂不是每次都能有成千上万的积分。”

  赵九福觉得自己这是一夜暴富了,回头再看看以前可怜巴巴的每天三五个积分的积攒,简直是天与地的差别,早知道的话他应该早点下场啊。

  赵九福兴奋不已,赵家人也是如此,这可是第一名,虽然只是县试第二场的第一名,但考试的可是整个戴河镇的读书人,要知道许多人年纪比赵九福大,读书年份也比他多,家里头也比他有钱有势,但都不如他们家阿福。

  带着这样的兴奋,县试的第三场也开始了,赵九福再一次坐在考棚里头的时候看着那简陋的考棚压根不嫌弃,这不是考棚,这既是黄金屋啊!

  怪道人家都说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呢,光这积分购买多少米面吃了。自问见过一些世面的赵九福也兴奋起来,第三场考试他也得努力争一争名次。

  县试的考试一次比一次难,第三场就是再覆,到这一关不只是要考四书文或经文一篇,还得律赋一篇,五言八韵试帖诗一首,默写前场圣谕广训首二句。

  对于赵九福而言默写自然不是问题,他直接先默写完毕放好了考卷,然后才慢慢分析起前面的考题来。四书那一篇并不超纲,可见这位县官大人确实是喜欢中规中矩的出题,律赋的内容也还可以,倒是五言八韵诗有些费脑筋。

  赵九福喜欢顺着简单往难的题做,这是他上辈子就带过来的习惯,毕竟简单的有把握,答题了就能得分,即使如今考试制度变了,他这个习惯也很难修改。

  先回答简单的题目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做得快,后面剩下的时间也多,这样一来即使遇到难的题目也不会影响到答题的心情,就算是写坏了也只是那道题而已。

  等他再一次从考场出去的时候,考棚外头已经不是那么拥挤了,原本的两百人如今只剩下八十人不到,这一轮还得刷掉一部分,等到最后只有五十人能够通过县试。

  这一次陪着老赵头过来的又是赵老四,看见赵九福出来就一把把他抱到了车上,赵九福红着脸喊道:“四哥,我可以自己走。”

  赵老四却说了:“你这都考了一整天了,听说在考棚里头动也不能动走也不能走,这会儿肯定是满身不舒坦,你可别不当一回事,前头有几个年纪大的出来就倒下了。”

  赵九福估计他家四哥口中那几人,大约就是考场里头年纪最大的那两人,老赵头也在旁边说道:“可不是吗,那可真是吓人了,要我说考不中就别考了,安安分分也能穿衣吃饭。”

  赵九福感受着亲人们的担忧,脸上也露出一丝放松的神色来,要是他自己一直考一直考不中的话,估计是不会挣扎到半老的年纪。

  这一次赵九福他们回到村子里,村人们比第一次那时候热情多了,大约是没想到赵九福能够连过两场,第二场还是第一名,陈家村的人一改当初的不看好。

  “阿福回来啦,这次考得怎么样,你上次是第一名呢,这次能考中第几名?”

  这样问的不是一个两个人,老赵头嫌弃他们给儿子压力了,开口帮忙全部拦在了屋外头,要唠嗑跟他老头子唠嗑,别去烦他家阿福。

  赵九福与赵老四相似一笑,后者一把将他抱进屋子,惹得赵九福一声惊叫,随后就瞧见自家娘子和老娘不赞同的眼神。

  赵老四没等她们发难,一拍屁股走到屋后头挑水去了,老陈氏忍不住摇了摇头,说道:“这老四,该当爹的年纪了还跟个孩子似的。”

  这话一出口,温柔的脸色微微一僵,下意识的朝着婆婆看去。

  老陈氏却已经走到赵九福身边嘘寒问暖了,温柔微微松了口气,伸手抚着自己的小腹位置也有几分忧伤,却很快的隐藏了下来再也没有出现。

  “叮咚,恭喜阿福,贺喜阿福,县试第三场勇夺第一名,获取积分奖励3000积分,请宿主再接再厉,共创辉煌。”万亨再一次神出鬼没的提醒道。

  虽然不是第一次被奖励了,但赵九福依旧高兴万分,三场考试下来他就攒够了7000积分,若是下一场考得好的话说不定能过万。

  一想到那一万积分能买到的宝贝赵九福就兴奋的不得了,他用尽了自己的克制力才没去翻万分积分的商品清单,只是高兴的神色怎么都挡不住。

  这会儿他还有心情打趣系统:“我说万亨,你这恭喜的台词都不换一下吗?”

  万亨立刻回答道:“我加了叮咚的音效。”

  赵九福算是明白了这家伙的尿性,他怕自己太激动以至于影响到了明天的考试,索性再一次站在书桌前开始一边背书一边默写来平静心情。

  另一头,老赵头和老陈氏偷偷摸摸的看了看儿子书房,等走的远了一些之后老陈氏就笑了:“咱家阿福从小就不是普通人,第三场得了第一名,听说肯定就能过县试了,他瞧着一点儿也不激动,一看就是做大事儿的人。”

  老赵头不仅不觉得自家婆娘说的夸张了,还添油加醋的说道:“可不是,这孩子出生的时候就看着不一般,小时候虽然身体不好,但也不哭不闹的听话,比前头四个都要乖,长大了更是不得了,还没我膝盖高呢,就知道追着人考一考了。”

  夫妻俩一拍即合,纷纷觉得自家小儿子是天纵之才,生来就是要读书当大官的,老陈氏更是语重心长的说道:“幸亏当初咱们咬紧牙关送了他去读书,不然这么好的天分都得浪费了,哎,我家阿福就是文曲星下凡呦。”

  远在房中的赵九福不知道父母厚重如山的期望,他自然不会觉得自己是什么天纵之才,要说天分的话,他其实也没比其他的孩子高出多少,现在读得好一来是县试比较基础,二来也是上辈子的经验和看的书都在走过的路里头呢!

第37章 县试(六)

  县试在每个县城都有考场,基本上都是考四场或者五场,这个是可以由县官来决定的,他们戴河镇的县太爷的决定就是四场,倒是免了考生们再折腾一次。

  第四场考试的内容与前几场都有些不同,背诵默写在这一场不再重要,主要集中在经文、诗赋、姘文这几大块,遇到什么题目就得看县官的心思了。

  赵九福先翻开考题看了起来,题目一目了然十分简单,《骥不胜其力》,简简单单的五个字,但他们要写出来的内容可不止五个字。

  骥不胜其力出自《论语》宪问第十四,原文应该是“子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直接翻译过来的意思应该就是,“孔子说:‘称千里马叫骥,并不是赞美它的力气,而是赞美它的品德。’”

  往后衍生一下,论语集注中尹氏曾经说过:“骥虽有力,其称在德。人有才而无德,则亦奚足尚哉?”这话就直接将千里马抛开,围绕着人的品德来说话了。

  赵九福估摸着县官的性格,对人的品德肯定也是十分看重的,他略一思索就决定从骥,善马名,一日能行千里。然所以称骥,非以其力能行远,乃以其德行调良,与人意相和谐。人之才德兼有,其所以称必在德。然亦有无才之德,不能行远,终是驽马,性虽调良,不获骥称,入手,颂扬一下人之品德的重要性。

  刚刚开始起草呢,赵九福忽然发现有人走到了自己的考棚前,县试考场十分简陋,考棚自然也是没有遮挡的,但凡有人从门前走过都能看见。

  但是这一次过来的人不是巡视的衙役,而是县官带着两人慢悠悠的踱步,也不知道是不是赵九福的年纪在考场里头十分显眼,他走到赵九福这边就停了下来。

  赵九福拿着毛笔的手微微一顿,这种时候他自然是不用起来行礼的,想了想全当是没注意有人就在面前继续开始破题。

  当年考试的时候,监考老师站在身边的经历也不是没有,赵九福这么一想反倒是淡定了,毕竟就算是县试考不中,他已经拿到七千积分也已经赚大发了。

  那县官原本也是心血来潮才打算走一走看一看,毕竟这已经是最后一场了,再不看的话就得再等明年,要知道这是他在戴河镇的第三年,明年还不知道在不在这边了。

  只是他一走下来就发现不对劲,自己走到哪儿,哪边的考生就哆哆嗦嗦的,似乎老鼠看见了猫似的,这还只是县试呢,一点儿也不够大气。

  这位县太爷自己也不过是举人出生,但好歹是经过了县试府试院试和乡试的,对这些看见自己就哆嗦的考生一点儿也看不上,心里头觉得他们太过胆小,以后恐怕也成不了大器。

  一直等他走到赵九福面前,看着赵九福镇定如常的样子才停下了脚步,一边是觉得惊讶,一边是觉得惊喜,毕竟这孩子看着年纪不大,估摸也即是八九岁的样子,却比隔壁那三十出头的还要出息,能做到镇定如常就不容易。

  就如赵九福所想的,这位县太爷出生一般,最是喜欢人根底扎实,思想和性格也十分传统,在知道前两场的第一名是以为八岁孩童的时候,这位县太爷是有些不满意的,心中暗暗想着八岁的孩子能读过多少书,难道还能比得多读了十几年二十年的那些人?

  他原本还想着到了第四场要不要压一压这孩子的名次,谁知道今日心血来潮下来走了一圈,倒是发现这孩子确实有自己的出色之处,至少这泰山崩于前而不惧的镇定,就不是其他人可比的,相比起来倒是他之前有些狭隘了。

  要不怎么说对人的印象很重要,原先县太爷觉得赵九福年纪太小不太行,一门心思就琢磨着压一压他的名次,如今见他施施然的模样,又觉得分外合胃口。

  这一站就是好一会儿,县太爷忍不住低头去看赵九福的字,虽说现在只是在起草,但赵九福的字写得颇具风骨,一看就知道没少练习。

  县太爷越看越是满意,一直到身后的衙役催他才继续往前走,这走完了全场回过头来想了想,还是觉得赵九福比较合胃口,人长得精神,字也写得好,最难得的是沉得住气。

  等这位县太爷走远了,赵九福才微微松了口气,他虽然不怕这种压力,但有人盯着自己看总是不自在,现在倒是可以用心写了。

  等最后一场县试结束,赵九福跟着考生队伍慢慢走出考场,看着外头西斜的日头也忍不住叹出一口气,忍不住有一种轻松了的心情。

  “阿福,这边。”这次陪着老赵头一块儿来的是赵老二,他这会儿也挺兴奋的叫了起来,大约是常年住在镇上的缘故,赵老二与几个兄弟都不算太亲近,但他性格其实十分不错。

  赵九福快步走了过去,赵老二自然不会跟赵老四似的把他抱起来,但也笑着拍了拍他的肩头问道:“累了,快上车斜着,爹,你也坐着我来赶车就成。”

  老赵头也没推脱就上了车,到了车上就忍不住问道:“阿福,你这次考得怎么样?”

  前头的赵老二一听,笑着说道:“爹,你不是不让大家伙儿问阿福考得怎么样吗,怎么你自己就问上了?”

  老赵头翻了个白眼,淡淡说道:“那是之前,之前考完了一场还有一场,问了怕阿福往心里头去影响到后头的考试,现在都考完了,我问一问怎么了?”

  “行,您老说什么就是什么。”赵老二笑着说道。

  赵九福其实不太确定自己到底能不能考过,他是尽力了,但现在考试是人工批卷,而且只有语文,语文这东西主观意识太强烈了,赵九福真不能夸下海口。

  不过看着老赵头殷切的期盼,他还是说道:“我该写的都写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即使名次不好,上榜还是应该能行。”

  老赵头一听就高兴起来,追问道:“能上榜就好,阿福啊,上榜之后你是不是就是童生了,你可不知道,咱们隔壁村那个村长,都五十多岁的人了也还是童生。”

  赵九福只得解释:“爹,考过了县试只是有资格去考府试,考过了府试才算是童生,能够继续考院试,考过了院试才算是秀才。”

  老赵头一听这话,反过来问道:“哎,考一个秀才可真不容易,考过一场还有一场,真是没完没了了,那府试啥时候举行?”

  一说起这个,赵九福心中也有几分担心,皱眉说道:“一般来说,府试会在县试之后两个月举行,具体时间得由知县和知府大人们商量着来。只是府试一般在府城举行。”

  戴河镇有县试,但要参加府试的话就得去府城,到时候他想要像现在这样每天回家是不可能的事情了,不过大周朝的县试和府试是每年举行的,只有院试才是三年两次。

  “在府城啊?”老赵头显然也是第一次意识到这个问题,忍不住有些担心起来。

  倒是赵九福笑了一下,说道:“爹,我县试能不能过还不一定呢,咱们也想的太长远了。”

  倒是赵老二不担心,还说道:“爹,府城算什么,我好歹也去过几次的,咱阿福真要去科考的话我陪着他去就成了。”

  赵老二直接这么说,老赵头倒是安心了一些,在他心里头自家儿子就是文曲星下凡,一个县试肯定能通过的,要不怎么连续两次都是第一名呢,这第一名都不能通过的话,其他的人岂不是更加不能,这道理也说不过去啊。

  一开始陈家村人都抱着看笑话的态度看赵家,暗地里都说赵九福肯定是考不中的,才八岁的人就能考过的话,隔壁村那老童生何至于考了一辈子。

  但是等他一场场顺利的过去,甚至还连续拿了两次第一之后,村人的口风就变了,还真的开始信了赵家人的话,万一赵九福天生就是读书的料呢。

  这么想着,倒是有不少人开始来赵家走动,暗道以后赵九福真要是发达的话,怎么样也得照顾着他们的乡里乡亲的。

  别人倒是好说,老陈氏向来不是个软弱的人,只是她娘家人和几个媳妇的亲家倒是有些难办,总不能直接把人赶走,留下来又闹腾的很。

  每每这种时候,老陈氏倒是会感慨一句四儿媳妇娘家没了人,虽说这样一来娘家不得力,但也没有那么多糟心的事情,不会跟邓氏娘家似的,都眼皮子奇浅的很。

  老陈氏对这些人的打算心知肚明,无非是看着赵九福考的顺利,想着趁着他还没成名留一个好,不够难免有些人太过于急切一些。

  就比如现在,她听着眼前的话忍不住掏了掏耳朵,偏着头问道:“二婶子,你说什么,再说一遍我听听清楚。”

  那二婶子脸上闪过一丝尴尬,但还是笑着说道:“我是说你看我那孙女怎么样,长得白白胖胖的不说,人干活也利索,将来嫁进门肯定能把你们从老大小伺候的服服帖帖的。”

第38章 我还是个孩子啊

  赵九福跟着老赵头走进门的时候,就听见他们村二奶奶口若悬河的继续说着:“阿福他娘,不是我自夸,我家孙女的模样那是村子里头一等一的好,别的不说,其他姑娘能有她那样白嫩嫩的皮肤,能有她那么富态,最难得还是个勤快人,你到底还有啥不满意的?”

  一般情况下,即使是两家要说亲女方也得略微矜持一些,估计这位二奶奶也知道若是赵家发达的话,估计这亲事就轮不到他们家了,这才急着想要先定下来。

  但老陈氏却不吃这套,不冷不热的说道:“二婶,我倒是没啥不满意的,毕竟是自己看着长大的姑娘,但我家阿福还小,这事儿啊不着急,要不咱们等个十年八年的再谈?”

  老妇人的脸色都青黑下来,老陈氏却丝毫不惧,继续说道:“阿福现在才考完县试,之后还得继续一步步考,谁知道要考到猴年马月呢,左右咱家也不着急,他有四个哥哥在呢,传宗接代的事情他们早就做完了,也不用阿福上赶着生娃。”

  正巧这时候赵九福两人走进门,那老妇人一看,走过来就喊道:“老赵头,阿福,你们回来啦?阿福,你还记不记得你家阿花妹妹?”

  赵九福小时候不爱出门玩,五岁就开始读书,对村子里自然没有其他人熟悉,但他也是听过这位阿花妹妹的大名的,无他,这姑娘吃的用的都跟其他人一样,偏偏人就跟馒头似的,喝口水都会发胖,胖了就不太能运动,皮肤也带着一股子苍白。

  赵九福眨巴了一下眼睛,开口说道:“记得,不过二奶奶,按辈分阿花不是我小姑吗?”

  老妇人一下子哽住,大约也是没料到赵九福这么回答,但很快又说道:“咱们两家离得远,各家归各家的辈分算就是了,阿福啊,我跟你说……”

  老陈氏立刻站起身来,一边推着这位老妇人往外走,脸上还是笑盈盈的,手里头的力气却不小:“二婶,行了行了我知道了,你家阿花的婚事我会放在心上的,有合适的人就帮你说项说项,你也别着急,阿花年纪也还小着呢。”

  终于把这个人送出门,老赵头也奇怪的问道:“这不是二婶吗,她都多少年没来过咱家了,怎么今天过来了?”

  老陈氏翻了个白眼说道:“能是为什么,还不是想把他们家阿花说给阿福。还说什么叫里头最疼这个孙子,真要是疼她的话早就该请大夫仔细看看的,阿花又胖脸色也不好,我看就是干得多吃的少,光喝水折腾的。”

  老赵头听了也直皱眉头,没好气的说道:“不说阿花怎么样,两孩子都差着辈分呢,年纪也小,这人怎么说得出口。”

  老陈氏心中也这么想,但看见赵九福就笑了:“阿福啊,考试累了,娘饭菜都做好了,就等你们回来热一热就能吃,走走走,娘今天熬了鸡汤,一早就炖上了保准好吃。”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8页  当前第2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0/13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