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_分节阅读_第5节
小说作者:人生若初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64 KB   上传时间:2019-09-03 22:02:02

  赵九福对初级养生毫无兴趣,觉得那就是跟打太极的效果查不了多少,不过有总比没有好吧,他这么安慰自己,至少这值得五十个金元宝呢!

第8章 先生,我愿意

  虽然在抽奖上经受了打击,但第二天一早起床,赵九福还是觉得神清气爽,小孩子的恢复能提不是盖的,睡得好吃得好,身体就特别棒。

  如今他已经习惯了早上天不亮就起床,也不用老陈氏进来掀被子了,自己早早的穿好衣服走出去,为了他读书上学的事情,老陈氏将家里头的早饭分成两次做。

  出门之前,赵九福想了想还是看了眼那个白玉童,这名字倒是起的十分诗情画意的,但确实是太不给力,他一觉睡到大天亮,结果里头估计就一两滴灵泉。

  赵九福直接倒进嘴巴里头,连一点水的味道都没尝到,如果不是见识过系统的不凡,赵九福几乎要以为这是自己的错觉了。

  喝完了两滴灵泉水,果然还是毫无效果,赵九福也对此不抱希望,吃完早饭跟着老赵头就出门了。

  虽说是大清早,他们去城里头的路上人居然不少,有些是去赶集买东西的,有些是挑着家里头吃不完的新鲜蔬果售卖,纷纷都跟老赵头打招呼。

  老赵头是老木匠,手工活十分不错,因为是外来户的缘故,他在村子里头做活的时候总是收少几个钱,如今果然换来极好的人缘。

  托了父母的福,赵九福虽然自小不大出门,但来来往往的叔伯婶婶都乐意招呼夸他几句,一路走来倒是也不寂寞,反倒是显出几分热闹来。

  等到了私塾门口,赵九福看着亲爹额头上的热汗,忍不住劝道:“爹,明天我还是自己来上学吧,反正路上也有村子里头的叔叔婶婶在,总不会让我走丢了。”

  老赵头却笑了一下,既喜欢儿子的孝顺体贴,又说道:“说好了爹陪你走一段时间,等你走熟了再说,左右现在也不是农忙时节,闲着也是闲着,爹到镇上还能去找找活儿。”

  赵九福又没能劝住他,只得自己走进了私塾,他到的时间分外早,大部分学生这会儿还没过来,正应了读书时候的通勤原理,原始离得近的反倒是来得晚。

  赵九福拿出抹布擦拭了一下桌子,又去把胡秀才的桌案也擦了擦,这才打开书本大声朗读起来,他的记性确实是不错,但书一日不背再好的记性也不顶事儿。

  日子就这么不咸不淡的过着,赵九福每日照旧积攒着积分,家里头能拿到三个,应付一下生存所需,学校里头能拿到五个,这一次他不再花费三十积分来抽奖了,奖品实在是太鸡肋了,还不如多攒一攒,两百天的功夫就能攒到一千个积分,好歹能买一个金元宝呢!

  五岁的孩子,能够踏踏实实坐下来读书的已经殊为不易,而像赵九福这般聪明,私底下却格外刻苦的孩子越发难得。

  胡秀才一开始给他开小灶不过是因为爱才心切,觉得这样的孩子不应该跟着大家伙儿读书,平白无故的浪费了时间。

  但是慢慢的,他倒是越发的看重赵九福了,聪明的孩子不少见,但聪明却还能下狠功夫的孩子,却不是那么多,通常一个人聪明的,就想要耍一下小机灵,自以为学会了就不肯再花时间,他那个孙子就是如此,打了打过骂也骂了还是毫无作用。

  一开始他还想着,这孩子是不是被家里头说过了,所以才在学堂里头表现的分外好一些,但随后一次他见着赵九福的亲爹,谈了几句才知道,原来这孩子回家之后还那般用功。

  胡秀才可不知道赵九福的身子里面装着个大人,只以为这孩子天生就这么自律。

  一开始他还觉得赵九福聪明是聪明,就是有点爱现,每天都要让他问一个问题,能回答出来就兴高采烈的,如今却不这么想了。爱表现怎么了,只要孩子不跳脱够稳重,平时还能够踏踏实实的读书,有荣誉感也是好事儿啊,有这心思才能上进。

  赵九福继续默默的读书,抬头一看,正巧看见胡秀才意味深长又满是慈爱的眼神,他忍不住哆嗦了一下,暗道最近先生也不知道怎么了,看他的眼神跟看肉包子似的。

  想到肉包子,赵九福舔了舔嘴角,暗道家里头还是太穷了一些,虽说隔三差五还能尝到一丝肉味,但他从小到大就吃过一次老赵头给买的肉包子,还是放了许多白菜的。

  还是得好好积攒积分,别的不说,金元宝拿出来,至少能让家里头天天吃肉吧,最好是大肥肉,煮的油汪汪的,一口咬下去满口都是肥腻的汁液才成。

  赵九福这么想着,又有些不满足每天五个积分了,琢磨着怎么样才能多积攒一些,只是他现在总不可能去考试,就算是考了也考不过的。

  正琢磨着呢,这一日放学时分,胡秀才忽然把他叫住了,开口说道:“阿福,明日休沐,老夫要去见几个故交好友,你可要一块儿去?”

  赵九福眼睛一亮,这可是天大的好机会啊,胡秀才的朋友至少是跟他差不多学识的吧,别的不提,多来五个积分也是好事儿:“先生,学生想去,不过学生过去合适吗?”

  胡秀才微微一笑,摸了摸他的脑袋说道:“这有什么不合适的,你愿意去就明日早些过来,跟家里头也说一声,若是时间太久的话,明日你就暂住在这里。”

  赵九福连声说道:“先生,学生愿意。”

  等他回家把这事儿一说,老赵头倒是高兴起来,笑呵呵的说道:“还是阿福争气,胡秀才这是喜欢咱们阿福,这才会带着他去见故交啊。”

  老陈氏却有些忧心忡忡的说道:“那我是不是得去把阿福过年时候穿的好衣裳找出来,只穿平时的衣裳是不是太寒酸了一些,胡秀才的朋友应该都是读书人吧。”

  老赵头一听,还觉得十分有道理:“对对,得收拾的齐整一些。”

  赵九福囧囧的看着那件被翻出来的红棉袄,先不说现在天气都还没凉快下来,光是这颜色就有些吓人了,他连忙拦住老陈氏:“娘,先生是带着我去见故交,他们都是读书人,见面估计也是吟诗作对,我穿的跟个红包似的过去不合适。”

  老陈氏却说道:“这有什么不合适的,小孩子就是穿的红红火火才喜庆,就这块红布头还是你娘当年的嫁妆呢,都是好布,放了这些年颜色也鲜艳,放心,娘不会让你大夏天穿着棉袄出门,待会儿我喊你两个嫂子一起,把外头的面扯下来做成单衫。”

  赵九福阻止了她喊人的举动,连忙说道:“娘,读书人就喜欢青衫长褂,红衣服不合适。”

  老陈氏皱着眉头说道:“读书人还不喜欢鲜亮的颜色吗,娘看唱戏的都喜欢穿红衣服啊,状元楼可不就是穿红衣裳的,还带着大红花呢。”

  赵九福只得解释道:“戏文不能当真,本朝的状元楼也不带大红花。”

  在他的再三劝阻下,老陈氏好歹是放弃了这个想法,只是等到第二天出门的时候,老陈氏差点没把他的童子髻梳出一朵花儿来。

  就是老赵头都不太淡定,送着儿子到门口的时候忍不住嘱咐:“阿福,进去之后听你先生的话,到了外头可不比在学堂里面,别随便说话,听你先生的,先生愿意带你出去是看重你,可不能瞎捣乱坏了你先生的面子,这样以后他可就不带你出去了。”

  赵九福一一答应下来,一直到这时候他才恍然发觉,原来这个念头的人对读书人的尊敬是深入骨髓的,胡秀才只是带着他去见几个老朋友,在老赵头和老陈氏的心中,却像是他要去做一件十分值得骄傲的大事儿似的。

  想到一路走来老赵头洋洋得意的跟人提起这件事的样子,赵九福微微叹了口气,开始觉得自己认真读书也不一定要是为了积分。实际上,读书给他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不提别的,就是家中老爹老娘的精神头都好了。

  赵九福一走进私塾,就瞧见胡志勇在门口不远处等着呢,看见他进来就迎了上来,叽叽喳喳的说道:“阿福,你来啦,哎,今天幸亏你也来了,不然我一个人跟着爷爷出门的话,可不得无聊死,你可不知道,爷爷那些朋友都是读书人,每次都是吟诗作对,要不就是写字画画,说的话我一句都听不懂,简直无聊透顶。”

  赵九福笑着问了一句:“你以前跟着胡先生参加过这种聚会吗?”

  胡志勇点了点头,又说道:“去过好几次,不过一点儿也不好玩,他们光喝茶,连点心都没有,有时候还有别的孩子在,不过他们都不可以跟我玩儿。”

  说到这里,胡志勇不知道想到了什么,低声说道:“阿福,待会儿你要是见到一个瘦瘦高高的,长得特别白的小子的话,千万别理他,那个人可讨厌了。”

  赵九福还没领会这话里头的意思,就听见胡秀才严肃的声音:“志勇,你又在那边胡说八道什么,别带坏了你师弟。”

  胡志勇吐了吐舌头,给了赵九福一个你懂的眼神,笑嘻嘻的跑到胡秀才身边去了。

  不得不说,胡秀才其实也是疼爱这个孙子的,虽说不听话又贪玩,但他在家里头也是这般严肃,其他的孙子孙女跟他都不亲近,反倒是显出胡志勇的好来,于是这会儿他也就没有追究,一手一个拉着俩孩子,说道:“走吧。”

第9章 老夫考考你

  赵九福曾经看过古代的电视电影,里头对于文人聚会的场面津津乐道,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文人骚客曲水流觞,青山绿水之间,文人们穿着长袖襦衫,或者高歌一曲,或者吟诗作词,总归是十分高大上的,让人心生向往。

  然而实际上,赵九福跟着胡秀才囧囧的坐上了牛车,是的,马车这样高级的出行工具,不是一般的老百姓可以拥有的。

  他们这边并没有马场,仅有的马匹都是客商从边疆贩卖过来的,价格昂贵不说,马匹也不适应当地的气候,通常来说没有人自找麻烦去买马。

  胡秀才这匹拉扯的牛已经上了年纪,老牛拉着车架慢吞吞的往前走,周围的人群但凡是走的快一些的,都能十分迅速的超过他们。

  赵九福坐在车厢门口,看着周围人的视而不见,看着胡秀才的淡然镇定,就知道这已经是常态了,他托着自己的下巴,暗道果然坐车什么的,都是奢望。

  牛车就这么慢吞吞的走了大约一个时辰,他们从天蒙蒙了出门,一直到天空大亮才到了踏青的地方,那是一个普普通通,放到现代几乎都没有人要去多看一眼的石亭子。

  这石亭子既没有雕栏画壁,也没有秀丽风景,就这么平平凡凡的位于一条小河边,唯一可取之处大约是比较亲近,周围并没有民妇在那边洗衣服洗菜。

  胡秀才到的时间显然不算早,亭子里头已经坐着好几个中年男人了,他们无一例外都穿着青衫长褂,可见这确实是读书人最常见的穿戴了。

  一看见胡秀才下车,其中一人就高声喊道:“胡兄可算是来了,你要是再磨磨蹭蹭不来,我们都要以为你不是男儿郎,而是出门必定要打扮的美娇娥了。”

  胡秀才一听也不生气,显然与这几个人的关系十分不错,他哈哈笑着走进亭子,一边走一边说道:“以为我是你们呢,我可是带着两个孩子一道儿来的,哪像你们这么方便。”

  那人一听,也说道:“怪道你今天还坐着老牛车过来,这车不行,走路还比它快。”

  “这个是你孙子我认得,另一个是谁,莫不是你家又添了一个孙儿?”又有人好奇的问。

  胡秀才拉过赵九福,解释道:“这是我年初才收下的弟子,为人颇有几分聪慧,这才带过来让你们瞧一瞧。”

  在场的人都跟他熟悉,知道胡秀才的性格十分严厉,以前带着亲孙子出来他们不奇怪,这次特意带着一个小弟子,看着还是个五六岁的小孩儿,顿时有些惊讶起来。

  几个人面面相觑,其中一个秀才就笑着说道:“既然你说好,自然肯定是好的,小娃娃,你叫什么名字,书读到了哪里了?”

  旁边的胡志勇一听见他们的话,顿时露出一个挤眉弄眼的神色来,一副一看的样子。

  赵九福倒是一点儿也不怯场,先做了一个揖礼,然后才说道:“几位先生,学生赵九福,如今已经跟着先生学了三字经和百家姓,如今正在读千字文。”

  那人原本是随口一问,听见这话倒是有些惊讶起来,摸了摸自己的胡须说道:“你才读了不到半年的书,这么就到了千字文,老胡啊,你这就有些拔苗助长了,不会是生搬硬套吧。”

  胡秀才却冷哼一声,说道:“是不是你们且考一考就是了,不过要是我学生回答的好,这见面礼可不能少了去。”

  那人哈哈一笑,也来了几分兴致,他是知道胡秀才这人的,便问道:“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你顺着往后背诵一段看。”

  赵九福背着一双小手,口齿清晰伶俐,背起来十分顺畅:“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

  “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那位一直没有喊停下,赵九福就一直背下去。

  倒是胡秀才忍不住护犊子了,开口说道:“背一段就得了,难道还要我弟子从头背到尾巴,他倒是能背诵出来,但也会口干舌燥啊。”

  那人哈哈一笑,看了胡秀才一眼,直接从怀中掏出一个小荷包来,那荷包上头绣着几颗青竹,绣工十分不错,看起来很精致。

  他笑着拍了拍赵九福的肩头,点头说道:“背的不错,这是老夫给你的见面礼,好好收着吧,可别让你先生说我小气了。”

  赵九福看了一眼胡秀才,见他点头才把东西收了起来。

  后头又有一人看着有趣,走过来也笑着问道:“听说你已经开始读千字文了,那读到哪一段了?”

  赵九福就如实回答道:“回先生,已经读到了外受傅训,入奉母仪。”

  那人点了点头,忽然抽问道:“那你可还知道临深履薄,夙兴温凊的意思?”

  赵九福心底松了口气,因为胡秀才怕他贪多嚼不烂,所以词意都是跟着背诵的进度来的,不然的话有些老师喜欢先让你通篇背下来再讲解,他可真的回答不上来。

  “回先生,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那样小心谨慎;要早起晚睡,侍候父母让他们感到冬暖夏凉。”说到这里,赵九福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也就是读书人为人处世要谨慎小心,回家也得孝顺父母。”

  对面那文人听了,果然十分满意的哈哈大笑起来,忍不住摸了摸赵九福的脑袋,爱才心喜的说道:“你回答的不错。不过临深履薄四个字,出自《诗经小雅小旻》一篇。其诗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圣人为人处世、言行举止非常谨慎,因为圣人懂得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的道理。一句话一旦说出来,再想收回去就不可能了。人所以长了两只眼睛、两只耳朵、一张嘴就是让人多看多听少说。行为上也是一样,一定要谨慎又谨慎。”那人仔细的讲解道。

  赵九福听的津津有味,他还未读诗经,上辈子也就知道一个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以这会儿听起来觉得很惊奇,一篇简单的孩童启蒙千字文,里头却也有许多典故。

  所以说现代人穿越到古代,想要登高一呼成为文豪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这些历史典故都藏在千万本书里头,没有寒窗苦读数十年,想要完全掌握是不可能的事情。

  赵九福一边听着,一边开始吾日三省吾身,默默的将自己这段时间生出来的几分小骄傲彻底的打压了下去,他也就是仗着两世为人,不然想要超过学堂里头的小萝卜头都难。

  眼看着自家弟子眼底生出许多佩服,胡秀才不乐意了,冷哼一声说道:“就你爱现,阿福才五岁的人,难道你还指望他能把诗经都背出来?”

  那人哈哈一笑,指着他说道:“你这是嫉妒我知道的多。”

  胡秀才却转身对着赵九福说道:“阿福,你可知道夙兴温凊这句话的由来,这其实可以分成夙兴夜寐与冬温夏凊两句话,夙兴的意思是早早起床,夜寐的意思是晚点儿就寝,这句话出自《诗经大雅抑》,诗曰: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维民之章。”

  胡秀才显然对诗经也不太熟悉,看的之前解答那人哈哈大笑起来,指着他说道:“我说你,老了老了还较真了,不就是怕你徒弟看上了老夫吗。”

  他也不管胡秀才的别扭,从怀中摸了摸,好一会儿才摸出一个荷包来,比起之前那人特意准备的荷包,他的就简单许多只是个素色的:“来,这是老夫的见面礼,可别嫌薄。”

  赵九福自然再一次接过来感谢,其余几个人都来凑了热闹,纷纷对他开始提问,问的倒是并不太难,毕竟谁也不会刁难一个五岁的孩子。

  赵九福收了一堆的见面礼,每一个都是用荷包装着的,显然这些人也是有备而来,准备好了给孩子们的见面礼,其中有一个怀中还藏着不少,不知道是不是古代人出门都是如此。

  一圈轮流下来,赵九福几乎都乐开花了,不说他书袋里头的那些荷包,就是系统一直叮叮当当的提醒声音都让人开心不已。

  除去拜师成功的那一次,这还是赵九福第一次收到这么多积分,这些人的学识大约是跟胡秀才相差无几,一个个不是秀才就是童生,每一个问题都有五分积分可拿。

  赵九福兴致昂扬,以至于看在胡志勇的眼中,都觉得自己的这位小师弟发疯了,不然的话怎么会有人喜欢跟那些人说话呢,每句话他几乎都听不懂,只觉得云里雾里,时间更加难熬了,也不知道小师弟到底是在高兴什么。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8页  当前第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13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