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_分节阅读_第78节
小说作者:人生若初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64 KB   上传时间:2019-09-03 22:02:02

  顾师娘姓钱,与顾老夫人其实是本家,论起来跟顾行之还是表兄妹的关系,当年又是一团乱账理不清,曾经顾老夫人多有偏爱这个外甥女,如今却慢慢积累了一些不满。

  顾行之不提顾师娘,只说道:“母亲,我今日过来是又是要求您帮忙。”

  听见这话顾老夫人倒是微微吃惊,自打幺儿成亲之后,她都多少年没听见她开口说帮忙,更别提带上了一个求字。

  顾老夫人一瞬间想了许多,最后却还是心疼儿子的念头占到了上风,她伸手握住儿子的手,动情说道:“幺儿,你若是有中意的姑娘,娘出面帮你纳回家便是。”

  显然在这位母亲的眼中,儿子忽然过来说一个求字,那肯定是跟女人有关系的,虽说小钱氏是她的外甥女,但顾老夫人显然觉得儿子纳妾不算什么事儿。

  顾行之没料到他娘一开口就是纳妾的事情,心中微微叹了口气,无奈只得开口解释道:“母亲,您这都哪儿跟哪儿啊,我是想求您帮我弟子看一门亲事。”

  顾老夫人这才意识到自己误会了,她尴尬的笑了一声,且撇开这话不提,转而问道:“原来是状元郎啊,他竟然还未定下亲事吗?”

  赵九福也是曾经拜见过顾老夫人一次的,不过顾行之自己与母亲都不亲近,所以也就是那一次客气拜访而已,顾老夫人自家子侄都看顾不过来,对赵九福的关注也不多。

  不过她还是知道赵九福此人的,毕竟幺儿教出一个状元郎来,对于他们顾家也是荣耀,再者她曾听顾尚书提起过赵九福此人。

  顾行之略微解释了几句赵九福为何还未定亲,顾老夫人一听也明白过来了。

  赵九福出生在一个小村落里头,在那边显然是找不到合适的人家,他的爹娘看来也都是明白人,并未早早的将他的亲事定下来。

  赵九福高中状元的时候才十七岁,那时候不是没有人动过榜下捉婿的心思,只是都被回绝了,一直到最近有人频繁提起他的婚事,赵九福才觉得不能继续拖下去了。

  在顾老夫人看来,赵九福虽然是状元郎,如今还在翰林院任职,据说还刚刚升了官,但其实还是算不得什么好女婿的人选。

  这倒不是她不喜欢赵九福的人品相貌,与此相反,虽说只见过一次,但顾老夫人依稀记得赵九福容貌出色,即使带着挑剔的眼光看也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要说人品这一项,能被他儿子看中收为入室弟子的,自然也不会是什么埋汰人。

  只是赵家的底子太单薄了,家中是有田地,但一家子兄弟分一分赵九福也没轮到多少,再说那田地远在新亭府的小山沟里头,压根不值得什么钱。

  翰林院听着是清贵,但穷翰林的名头也响当当的很,姑娘嫁进门之后不但不能享福,恐怕还得用自己的嫁妆来补贴才行。

  再说将来,赵九福若能一步步高升的话固然是好的,若是不能呢,多少进士一辈子就蹉跎在这份上了,高门低嫁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不过那是以前,如今赵九福势头正好,光是间在帝心四个字就足以让不少人愿意冒险,顾老夫人心思一转,开口提道:“你光看着别人家,却没想到自己还有两位待嫁的侄女呢。”

  顾行之一听,却毫不犹豫的说道:“若是蕊儿还未出嫁,我倒是愿意将她嫁给阿福,不过大哥二哥家的侄女就算了,本身就是庶女,大嫂二嫂也不看中,一个心思多的很,一个木讷眼皮子浅,就是侄女我也是看不上的。”

  到底是自己的亲孙女,顾老夫人听了这话有些不乐意,反问道:“好歹你大哥二哥官职不低,你若是想要嫡出女的话,京城同等的人家怕是都不会愿意做亲。”

  嫡女跟庶女不同,庶女可以低嫁用来拼一拼,但嫡女通常都是家世对等的人家联姻用的,顾老夫人虽然气恼,但这话却说得有道理。

  这些顾行之自然也是知道的,所以他直截了当的接过了话茬:“母亲,门第虽然重要,但姑娘家的人品相貌更加重要,阿福不求跟高门联姻,只希望未来的妻子聪明剔透,在内能够掌管家务料理家事,在外也不会添麻烦,这就足够了。”

  听了这话,顾老夫人的脸色倒是缓和了一些,她原以为幺儿求到她这儿来,是因为赵九福心高气傲要娶一位高门大户的嫡出女呢。

  想了想,顾老夫人只得说道:“如今家中没有要娶妻的孙儿,我也许久没注意过各家各户的姑娘了,此事还得等我打听打听再说。”

  顾行之点了点头,又不放心的嘱咐了一句:“母亲,此事就拜托你了,嫡出庶出不重要,但重在家里头清净,姑娘家自己也聪慧。”

  顾老夫人听明白了,感情这位叔叔是嫌弃自己的侄女不够聪慧,觉得配不上自己的弟子,这才一口回绝了她的提议。

  等顾行之一走,顾老夫人就叹了口气,跟身边的丫鬟说道:“也不知道投了什么缘,行之对他两个亲生儿子态度平平,偏偏对这个徒弟百般花心思,若不是年纪对不上,我都要以为这徒弟才是他亲生的了。”

  丫鬟哪里不知道老太太的心思,笑着逢迎道:“可见是确实有缘分,别的不说,那位赵大人能够高中状元,如今又被圣上看重,的的确确出色的很。”

  一说到此事,顾老夫人倒是有几分骄傲:“是啊,这么看着就跟我儿像的很,只可惜……”

  顾老夫人没有说可惜什么,但话里头未尽的意思身边的丫鬟都听懂了,很快,顾老夫人又开始发愁起来:“难得幺儿开了口,此事我自然要给他办得妥妥当当的,只是赵九福这条件不上不下的,这亲事还真得细细斟酌。”

  丫鬟便在旁边低声说道:“老夫人许久没有请人上门听戏了,不如趁此机会热闹热闹,一来是自己高兴,二来也好见一见那些相熟的老夫人。”

  顾老夫人一听果然心动,大约是惦记着难得求上门来的儿子,她迅速的开始活跃起来,虽说她如今年事已高,但正因为如此与她交好的老夫人哪一个不是儿女成群。

  大家伙儿都是熟络的,互相家里头的情况也知道一些,众人都知道顾家如今没有正当龄的男儿,略一想便想到了顾行之的徒儿。

  于是这有心的人,自然慢慢能够找上门来,无心的,顾老夫人也不会特意询问,左右婚姻大事都得讲究一个你情我愿才能圆满。

第146章 好女

  顾老夫人的动静不算小,来参加聚会的大多都是人精,虽说不会把儿女的婚姻大事摆在台面上来讲,但暗地里都是心知肚明。

  陆陆续续的,便有几人上门来打听消息,只是这些人连顾老夫人都觉得不太合适,更别提顾行之了,于是一时半会儿也相看不了。

  赵九福倒是心大,平日里该去衙门就去衙门,该休沐的时候也没见多走动,竟是一点儿也不担心自己终身大事的样子,反倒是青竹恨不得时时刻刻去盯着。

  赵九福不着急,翰林院里头倒是有人着急,顾老夫人的大动作给赵九福带来两个出乎预料的麻烦,还是一下子差点没把他砸晕的那种。

  第一个找上门来的是杜志书,说起杜志书也是个怪人,说他清高吧,他又能拉下脸来办寿宴收贺礼,一直做着无本买卖,要说他世俗吧,平日里总是一副看不起其他人的架势。

  这样的性格跟赵九福自然是合不来的,于是快一年的时间,两人的关系还是不尴不尬的,最多只能说点头之交,偶尔杜志书还会暗地里说几句赵九福的坏话。

  然而这一次,杜志书却笑容满面的走到了赵九福跟前,上下把他打量了几遍,眼神中竟然带着欣慰和满意,那怪异的样子弄得赵九福浑身不自在,甚至觉得还不如之前阴阳怪气来得实在,至少那时候他能理解这人的想法。

  杜志书却不知道赵九福的嫌弃,他打量完赵九福之后,笑着伸手想要拍一拍他的肩头,只可惜赵九福借势躲开,只是冷淡的问道:“不知杜大人找我有何事?”

  杜志书眼中闪过一丝不满,但很快还是压了下去,笑着说道:“听闻赵大人还未定亲,本官家中有一幼女,正是豆蔻年华,若是赵大人诚心的话,本官倒是可以考虑一二。”

  赵九福听见这话差点没气笑了,感情这位是上门来推荐自己女儿的,这倒是也罢了,偏偏话里话外的意思好像是他上赶着求亲似的。

  赵九福对杜家姑娘毫无意见,但有这么一位拎不清的亲爹在,他会同意才怪!

  赵九福脸色变得更加淡漠,口中冷淡的说道:“虽说都是同僚,但本官也是男子,杜大人在外还是注意一些,总不好因为当爹的口无遮拦,反倒是害了家中女儿声誉。”

  杜志书就算是再清高也听明白赵九福完全无意了,脸色顿时沉了下来,但不知道想到了什么,转而说道:“赵大人到底是年轻,也沉不住气,你可不知道,在京城那些大家族的眼中,我们这样偏僻地方出来的小进士又能算得上什么。”

  显然在杜志书看来,自己愿意将女儿嫁给赵九福,不说是下嫁吧,至少也是门当户对,赵九福与其去娶一个大户人家的庶出女儿到时候还两边受气,还不如娶了他家女儿。

  别的不提,他杜家的女儿向来是贤良淑德,光是这一点就不是那些嚣张跋扈的大户女子可比的,偏偏这人竟是不识好歹。

  不识好歹的赵九福已经不耐烦跟杜志书说话了,原本以为这位只是为人极品,现在他倒是要改一改自己的印象,这位不但为人极品还十分自以为是。

  “本官受教了,杜大人若是没有其他事情的话不如请回,本官公务繁忙,却是没有那么多时间陪着杜大人闲话家常。”这一次赵九福可没有留情面的意思。

  杜志书气得脸颊通红,一甩手就走了,心中却道且看赵九福错过了他们家的女儿,最后能娶一个什么样的货色回去。

  “真是不知所谓。”赵九福摇了摇头,觉得聪明人应付起来虽然麻烦,但跟蠢人说话简直要命,因为他们通常听不懂人话。

  谁知没过一会儿,这段时间一直对他避而远之的冷淮川忽然找上门来,冷大人脸上已经恢复了当初的笑容,看起来和蔼可亲。

  不过赵九福现在可不会觉得他是个好人,心中不免警惕几分,不知道他这次是为什么找上门来,总归不会是好事就是了。

  冷淮川一开口,倒是出乎赵九福的预料,这位直截了当的说道:“听说赵大人正在相看亲事,有几家听说了消息,便托付本官过来问问赵大人的意思。”

  赵九福自然不会相信这话,他的亲事既然是托顾家相看,那么有意思的人家自然会先找到顾家,谁会拐一个弯儿直接让冷淮川跟他商量。

  不说别的,至少女方考虑到家中女儿的名声,就绝对不会轻易透露给赵九福本人知道,否则万一他当做谈资说了出去,男方最多被说风流,女方怕就不好。

  在冷淮川面前,赵九福自然不会直接戳穿了,只是有些犹豫的说道:“谢过冷大人好意了,此事老师那边已有了主意,只是还未定下来而已,只能辜负冷大人的一片心意了。”

  冷淮川眼神微微一动,显然也并不那么相信这话,挑眉问道:“哦,原来已经有了人家吗,不知道是哪户人家?”

  赵九福露出一个害羞的笑容,口中却说道:“如今还未定下来,说出来倒是不好,等将来成亲的时候一定会请冷大人喝一杯喜酒。”

  赵九福脸不红心不跳的撒谎,左右冷淮川都不可能去找顾行之对峙,就算是对峙也不怕,顾行之难道还会跟他交代自己相看了谁家不成。

  冷淮川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他拿赵九福没办法,脸色顿时也冷了几分:“是吗,既然如此也只能回绝了那几户人家,赵大人将来别后悔就是。”

  赵九福也只是淡淡说道:“婚姻大事向来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何来后悔一说。”

  冷淮川没讨到任何的便宜,一甩手离开了。

  赵九福挑了挑眉,也不管他心中作何想法,在翰林院,他唯一需要讨好的人是皇帝,仅有压在头上的是萧甯,一个平级的官员还不足以让他忍让。

  这边赵九福频繁被问,那边顾家老夫人的耳朵也不太平,一开始她还颇有兴致,后头便有些苦恼起来,私底下跟自己的贴身丫鬟说道:“怪道幺儿看不上那两个,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姑娘家,这是上赶着要嫁人了,老大老二家的也是心大,不是自己亲生的就不好好教导。”

  顾老夫人可以直接骂自己的孙女,但丫鬟可不敢,只是岔开话题说道:“可见赵大人确实是出色,咱们家三少爷的眼光就是好。”

  顾家老夫人听了这话倒是高兴起来,也说道:“可不是吗,除了家里头单薄一些,竟是挑不出其他的错处来,若是我娘家那边有适龄的姑娘,我都想要做媒人了。”

  正说着话呢,忽然有人进来禀报:“老夫人,严老夫人来了。”

  “快请。”顾老夫人一边说,心中却有些嘀咕,她与严家老夫人以前的关系不错,不过自从严家老爷子过世之后,严老夫人便鲜少出门,这关系也慢慢的冷淡下来了。

  若是严家老爷子还在,严家和顾家倒是旗鼓相当,不过严家老爷子去世多年,现在严家当家做主的是严波,严波才大志疏,靠着严老爷子的余荫才坐上了吏部右侍郎的位置,只可惜坐上去之后无所作为,一别多年还是吏部右侍郎。

  若是不知情的人家,怕是以为吏部右侍郎是什么了不得的人物,但顾老夫人却是听顾尚书提起过,这位严波在吏部不过是占了个名头,什么事情都做不得。

  即使如此,顾老夫人见到严老夫人还是打心底高兴,两个姐妹多年未见,这会儿说着说着还感动落泪,竟是有几分亲姐妹的架势。

  最后还是顾老夫人擦了擦眼角,开口问道:“这些年我原也打算去看你,只是担心你不乐意见外人才没去,今日可总算是见着了,老姐姐可有话要对我说?”

  严老夫人也擦掉了眼泪,握着顾老夫人的手问道:“这几日听我后头那媳妇提起,说你家三儿的状元郎徒弟在看亲事?”

  顾老夫人心中迅速的盘点了一下严家的人,她依稀记得严老夫人有两个孙女正值花期,不过似乎大孙女是定过亲的,小孙女是继室所出:“正是如此,莫不是老姐姐手头有合适的人,若是如此的话快帮帮我,也好让我跟我那儿子交差。”

  严老夫人环顾左右,顾老夫人很有眼力见的让下人们离开,前者才低声说道:“不是旁人,正是我那大孙女尚且待字闺中。”

  顾老夫人露出几分惊讶,皱眉问道:“怎么我记得你家大孙女已经定亲了。”

  严老夫人脸上闪过一丝尴尬,但还是很快回答:“严家以前跟禄国公府定了亲,只说要做儿女亲家并未说是何人,如今禄国公府上门提亲,定下来的是小孙女。”

  顾老夫人一下子明白过来,毕竟严波原配死得早,继室进门之后就生下一儿一女,这么多年过去想必已经成气候,做妹妹的抢走姐姐的婚事也不奇怪。

  不过就像是严老夫人所说的,当年只是口头定亲,也从未交换过庚帖,现在换了人旁人也说不出错来,左右不闹出来就是了。

  严老夫人握着顾老夫人的手,继续说道:“我那大孙女玉华你也是见过的,论人品相貌样样出色,虽说自幼丧母,却是我一手带大亲自教养的,这一块你且放心就是。”

  看得出来严老夫人是真心疼爱这个孙女,故而才愿意亲自上门跟顾老夫人提起:“原本玉华的亲事是不愁的,但是禄国公府那边催得紧,这般一来做姐姐的就有些耽搁,这些日子我左看右看的,总是找不到四角俱全的人。”

  “那位赵大人我曾打听过,虽说家里头单薄了一些,但玉华将来的嫁妆多,不说我严家给的,她亲娘留下来的东西也会给她带走。”严老夫人继续游说道,“我也不图别的,就希望玉华嫁过去能够当家做主,过舒舒服服的日子,老妹妹你看呢?”

第147章 陌上少年足风流

  原本赵九福与严玉华不过是萍水相逢,甚至两人从头至尾也就只见了一面,还是隔着许多的丫鬟小厮远远向往,彼时一人是吏部右侍郎的嫡长女,一人不过是进京赶考的贫寒学子,怎么看都不像是能搭上关系的。

  谁知道一年之后阴差阳错的,两人竟然又联系到了一起。

  而这其中,却又有严玉华的动作在,赵九福只以为两人只见过一面,但严玉华却见过赵九福三次,这第一次自然是在船上,第二次第三次却有几分意思。

  当初状元郎跨马游街的时候,严玉华被家中丫鬟奶娘鼓动着出了门,她所在的茶楼正巧就是顾行之赵老四所在的那一栋。

  不得不说赵九福容貌出色,穿着大红色的状元服,抬头浅笑的那一刻足以迷乱怀春少女的眼,若不然怎么会有人舍得将金钗都扔了下去。

  严玉华自问从小到大都是个淡然的性子,但看着那日耀眼的阳光下的绚烂笑容,竟也有一种被晃花了眼睛的感觉,色如春花这四个字,放在新科状元郎的身上刚刚好。

  皮相的迷乱只是一时,严玉华看过也就罢了,偏偏却让她遇到了赵九福第三次。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8页  当前第7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8/13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