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_分节阅读_第96节
小说作者:人生若初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64 KB   上传时间:2019-09-03 22:02:02

  听到这里,严波才叹了口气说道:“不是亲戚就好,只是你这位朋友恐怕不太安分,这几日在吏部上蹿下跳的,甚至拿着你的名头来求见我。”

  赵九福向来都是一点就通的人,听到这里哪里有什么不明白的,当下一颗心都沉了下去,皱着眉头说道:“不瞒岳父大人,赵炳生回京诉职之后确实是带着重礼拜访过女婿,只是女婿觉得不太妥当并未应承下来,礼物也当场退给他了。”

  赵九福原以为自己那一日的表示已经足够明显了,若是行一个方便可以,但若是他做了什么违背道德的事情,他是绝对不会伸手帮忙的。

  只是没想到赵炳生在他这边找不到路子,竟是拿着他的名头去求见了严波,这种做法却是踩到了赵九福的底线,心中原本还残存的一些情谊都要被消耗光了。

  严波听了这话才彻底放心下来,他一直知道这位大女婿做事情是有分寸的,但有孙家的事情在前,他还真怕赵九福因为一时抹不开脸面,碍于当年的情分就帮了不该帮的人。

  如今赵九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严波才彻底放心了:“赵炳生在任上颇有几分不妥当,那边的知府已经上报朝廷,恐怕很快事情便会有结果。”

  赵九福心中一沉,忍不住问了一句:“不知他究竟犯了什么事清?”

  严波看了一眼赵九福,才说道:“那个县城的大户强抢民女,赵炳生不但不为民做主,反倒是将此事压了下来,一直到那位民女的哥哥告到了知府衙门。”

  从严家出来的时候赵九福的心情更加低沉,实在是因为此事超乎他的想象,他原以为赵炳生不过是因为年幼家贫,在位置上多伸手了几次。

  但没想到的是,他竟是连自己以往最为痛恨的事情都做了,这要是往坏处说的话,几乎就等于鱼肉乡里了,恐怕查实的话赵炳生的乌纱帽都保不住。

  赵九福心中忍不住有些担心,又是厌恶憎恨赵炳生的选择,又是痛惜他未来的下场,一直到回到家中眉头还是紧紧皱着。

  严玉华看见了心中担心,柔声问道:“夫君,可是我爹他说了什么难办的事情?”

  这可真不怪严玉华这般的揣测严波,严波其实十分的官迷,这些年来在吏部右侍郎的位置上不得寸进,早就挖空了心思想要往上爬了。

  之前赵九福将曲辕犁的利益分给禄国公府的时候,严波就曾经暗地里抱怨过大女婿不会做人,这般的好处怎么想想着连襟家而不是老丈人。

  不过这一次严玉华显然错怪了父亲,赵九福笑了笑,握住她的手说道:“不是,是赵炳生那边的消息,我只是没料到时隔多年,再见面是这样的场景。”

  严玉华冰雪聪明,自然一听就明白了,她也不知道从何安慰,只能伸手帮他慢慢的按摩额头,想让他整个人舒坦一些。

  赵九福顺势靠在她的怀中,口中还说道:“此次倒是多谢岳父大人特意提醒了,明天你准备一份礼物送给岳父吧。”

  不得不说,严波对自己的两个女儿其实都一般,但对两个女婿反倒是上心一些,这其中固然有利益纠葛,但赵九福倒是也愿意领这份好。

  严玉华自然顺势答应下来,心中却有些不以为然,严波为人处世的习惯她了解的很,要说特意善意的提醒的话,她肯定是不相信的。

  赵九福倒是没有想那么多,只是皱着眉头琢磨若是赵炳生真的出事的话要怎么办,一时间心里头倒是有些乱糟糟的,让他难得的有些失眠。

  这一晚赵九福还在担心别人,谁知道第二日一大早的朝会上,他却成了别人攻击的目标。

  一开始赵九福没想到话题会落到自己身上,事实上以他现在的官职上朝都是站在最后面,几乎是隐形人的存在,除了前段时间稻种的事情出了风头,寻常都无人理会他。

  弹劾来得十分的突然,就在皇帝准备下朝之前,一位御史站了出来,这位御史姓段,之前跟赵九福从未有过交集。

  但此时此刻,这位段御史一副义愤填膺的架势,口口声声的骂道:“微臣要弹劾工部郎中赵九福赵大人,赵大人背负圣上孝悌之家的盛名,却未能肃清家风,辜负了陛下的厚望。”

  赵九福一开始听着还不以为然,心中甚至猜测是不是对方也知道了赵炳生的事情,因为他们都姓赵所以怪罪到他的身上,但很快他便知道事情不大对劲了。

  段御史继续说道:“自古以来文人重德修身,若是治家不严,让邪风歪气侵蚀早晚有毁家之祸,赵大人你家中还立着牌坊,怎么能让失德失贞之女嫁入良家!”

  听到这里赵九福的脸色大变,但是比他反应更快的是吏部那边的严波,他当下站出身来大骂道:“段御史,饭可以吃乱吃话可不能乱说,我严家向来清清白白,所出之男行端立正,所出之女贤良淑德,我那大女儿更是安分守己循规蹈矩,在家孝顺父母,出嫁之后也体贴夫君孝悌公婆,可不是你口空白牙可以污蔑的!”

  段御史被他气势汹汹的骂了一顿也不生气,反倒是说道:“严大人先别生气,本官并未指责你严家女的意思,我所说之人可不是严家的女儿。”

  严波听了这话才冷哼一声,总算是冷静了一些,显然他对严家的名声十分看重,不然的话当时也不会为了外头好听给了女儿那么多嫁妆了。

  赵九福的脸色也不好看,看着段御史说道:“段御史可别血口喷人,我赵家的女子贤良淑德,不管是娶进来的媳妇还是外嫁的女儿,从来没出过无德之人。”

  大周朝对女子已经较为宽松了,至少比起前朝不难么苛刻,但名节对于女人来说还是非常重要的,这一点毋庸置疑,所以赵九福和严波才会这般的生气。

  段御史却冷笑一声,冷冷说道:“我看不见得吧!”

  赵九福心中有一种不妙的预感,果然,下一刻那段御史高声说道:“据本官所查,赵大人之四嫂便是无德失贞之人,莫非赵大人还要假意装作不知不成?”

  赵九福脑袋轰的一下,温柔的来历其实赵家人都不大清楚,但他略微猜到一二,毕竟温柔对以往一概不提,可见那不是多么愉快的事情,更别提这些年来她从未提起过娘家。

  再有一个,温柔脸上的疤痕一看就知道是毁容所致,一个女人,还是一个美丽的女人被毁容,这其中自然也有多种复杂的原因。

  但温柔不乐意说,赵家人也从未问过,老赵头老陈氏当年吃过苦头,知道逃难的种种事情,反倒是对这一块并不看重。

  赵九福自己也从未想过,有朝一日四嫂的事情竟然会摆到朝廷上来说,成为别人攻击他的一个把柄,赵九福在惊惶过后,反倒是冷静下来。

  戴河镇距离京城路途遥远,温柔更是在陈家村寸步不出,就算是戴河镇的人都不一定知道她的存在,更别提京城这边了。

  如今有人提起她来,显然是有备而来,而这个目的就是为了打击他。赵九福的脸色也冷了下来,政见不同文人相轻其实是常见的事情,但为了打击他翻出一个弱女子的过去便有些卑鄙了,这样的人不但让他厌恶,更让他打心底看不起。

  那段御史见赵九福脸色阴沉的不说话,还以为自己戳到了他的要害,朗声说道:“赵大人的四嫂温柔,原名尤温柔,乃是金陵尤家的嫡系大小姐,曾经与金陵白家定过亲,这白家说起来还是赵大人的丈母娘家。只是这尤氏不知检点,上山拜佛途中被山贼掠走五日侮辱,此后竟是厚颜活了下来,成了赵大人的嫡亲四嫂。”

  “这尤氏隐姓埋名改嫁他人,反倒是让白家背负了退亲之名,难道不是失德;尤氏既然被山贼侮辱,失去贞洁,当时竟然不自裁以维护尤家名声,难道不是失贞?”段御史像是拿到了一个把柄,继续喊道,“这般无德失贞之人,赵家却愿意明媒正娶,莫非是蛇鼠一窝,还拿着孝悌之名欺骗朝臣,欺骗百姓,欺骗圣上!”

第179章 唇枪舌剑

  名声对于古代人,尤其是古代的文人有多么的重要,赵九福一直是知道的,但是这还是第一次,他觉得名声就像是一把悬在自己脖子上的利剑。

  温柔的事情,说到底其实是跟他不相关的,只要深查便能知道,温柔嫁入赵家的时候他还是个刚启蒙的孩子,自然是做不了赵家的主的。

  如今这位段御史大张旗鼓的翻出来,想必目的也不是将他一杆子拍死,或者说只是一个官家不严的罪名,皇帝可不会因此就处置了赵九福。

  那是为什么呢,除了弄坏他的名声,赵九福想不出第二件事来,大周随着时间的发展越来越偏文,而文人通常对人的品行十分看重,若是让赵九福挂上了不知廉耻无德失贞的罪名,自然能让大部分文人对他避而远之。

  这或许一时半刻不能让赵九福受罪,却能让他未来的路十分难走。

  严波虽然为人不聪明,却是官场上的老油子,自然知道此事的厉害,弄得不好赵九福就要背上一个莫须有的罪名,他皱了皱眉头,当下开口说道:“段大人这话可笑,赵大人比亲哥哥笑了将近二十岁,这婚姻大事向来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难道一个当弟弟的,还是小了这么多岁的弟弟,还能管了亲哥哥的婚事不成?”

  此话倒是也合情合理,周围的官员们纷纷点头,觉得段御史的话有些小题大做,不管那位尤氏还是温氏的身份有没有问题,但此事确实是算不到赵九福的头上。

  段御史却不慌不忙的继续说道:“以前确实是管不了,但赵大人既然在朝为官,难道就要让这个错误一直持续下去不成?”

  赵九福听见这话却皱了皱眉头,抬头问道:“段御史此话何意?”

  段御史冷笑一声,淡淡说道:“这般无德失贞的女子,自然是不能做人妻子的,以前赵家是乡间野村的小门小户倒是也罢了,但现在赵大人既然是朝廷的父母官,怎么能让这样的女人作为赵家的主母,我看还是早早的休弃才好!”

  赵九福脸色一冷,他第一次认真的打量段御史的模样,他大约是四十出头的样子,这会儿站在那边一副大义凌然的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在大义灭亲,而不是在逼迫一位毫不相关的官员,去休掉他亲哥哥的妻子。

  别说赵九福与温柔的感情极好,当年甚至有半师之谊,就算是他不喜欢的二嫂三嫂,也绝没有因为别人的一句话,就回家逼着哥哥无故休掉妻子的道理。

  更别提温柔的事情,赵家人虽然不知道,但赵老四想必是知道的,不然的话不会这么多年对温柔多加照顾,甚至纵容她不愿意出门的打算。

  偏偏这时候严波还觉得这主意十分不错,点头说了一句:“若是这女子无德失贞,休掉倒是也不算什么大事儿,不过这是赵家人的自家事儿,段御史也管的太宽了。”

  段御史得到了支持,立刻说道:“我身为御史自然有监察之责,都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家中若有无德之人,谁知道有朝一日会不会影响到赵大人的品德。”

  赵九福当下冷笑一声,朗声问道:“段御史口口声声说无德失贞之人,我倒是想要问一问,到底是谁无德,到底是谁失贞,莫不是天下之事都是段大人一张嘴说说的。”

  严波一听这话编觉得不好,其实他也觉得段御史多管闲事,但这种事情闹出来,尤其是那尤温柔真的有问题的,在他看来休掉了藏在暗处养着也算是仁至义尽了,为了一个失贞的女子跟御史过不去可不是什么明智的行为,检察院的那些人就跟苍蝇似的打不死,被他们盯上了就算是无缝也得给你弄上一身腥。

  但是严波来不及说话,那边段御史就暴跳如雷的叫道:“赵大人莫非还想要包庇不成?果然你早就知道此事,竟然能够容忍这般的女子作为赵家人,可见你赵家孝悌的名声有污,可不像是表面上看起来这般清白!”

  赵九福却冷声质问道:“之前我确实是不知,不过听方才段御史所言,我四嫂出门礼佛遇到了山贼被掠,那这边是山贼的错,往大了说,是当地的父母官无所作为,竟让金陵繁华之地,礼佛参拜之所有山贼出没,往小了说,便是那些山贼卑鄙无耻作恶多端,这件事中,我四嫂是受害者,是无辜者,怎么到了段御史的口中反倒是成了无德者?”

  段御史没想到赵九福居然直接为那位女子说话,当下暴跳如雷:“身为女人,被山贼掳走失贞之后不自尽谢罪,反倒是厚颜无耻的活下来,甚至隐姓埋名再嫁,其中不忠不贞显而易见,可见是个淫荡下贱之人!”

  “住口!”赵九福怒而叫道,转身对皇帝拱手说道,“请陛下治段御史不敬之罪,太祖皇帝当年命令下旨,鼓励民间寡妇再嫁,明言若是夫家娘家阻止可入罪,如今段御史竟在早朝之时乱言不忠不贞,还要逼死微臣的四嫂,可见其心中险恶,想必早就对太祖之言心怀不满,才找着法子在今日作践妇人。”

  段御史没料到赵九福不但不认罪,不主张休妻,反倒是直接将一个高帽子戴在了他的头上,顿时也心急起来,连忙请罪:“陛下,微臣绝无此意啊,当年太祖皇帝说的是寡妇,可这尤温柔又不是寡妇,她……”

  “都是女子有何不同?”赵九福打断他的话,继续说道,“陛下,在微臣看来,四嫂是值得敬佩的女子,山贼险恶,但她牢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并不肯随便毁伤自己性命,在闺中,她是对得起父母的女儿,出嫁后,她也是对得起我赵家的媳妇。”

  “四嫂当年之痛,微臣也不忍再提,但那白家在出事之后即刻退亲,在私没有半点人情怜惜,在公也无半点男子担当,可见是个窝囊之辈,哪里能怪罪我四嫂嫁人。”

  赵九福冷笑着看着段御史,再次逼问:“朝廷向来鼓励女子再嫁,莫不是在段御史看来此事也是坏处,恨不得天底下被退了亲的女子都投河自尽来的干净?”

  有一个高帽子戴在了自己的头上,那段御史心中也恼怒不已,却只能先请罪:“陛下,微臣绝无此意,只是想着尤家惯来是家风严谨,家中从无二嫁之女,当年的尤夫人尚且留下赫赫声名,如今这尤温柔不顾前人难道就不是罪过吗?”

  赵九福却冷笑了一声,继续说道:“尤夫人活在前朝,乃是前朝暴政之下的可怜人,而现今却已经是大周,尤家愿意遵从太祖皇帝的命令,让家中女子摆脱前朝的阴影,难道不正是尤家对大周投效的有力证明吗?”

  “这,这,这!自古以来女子的清白忠贞就很重要,莫不是赵大人不赞同这一点?”段御史算是明白为何早朝之前,那位大人对他多有嘱咐,原以为这位赵大人是个实干家,没料到他的嘴皮子这般利索,大道理一套一套的,差点没把他也忽悠进去。

  赵九福却冷笑道:“女子的清白忠贞自然重要,男子的清白忠贞也重要,但在本官看来,所谓的清白忠贞在于行的正立得住,若是一个大家族只是将清白忠贞两个字,放在家中可怜的媳妇女儿身上,那这个家族距离没落也不远了。”

  段御史还要再说什么,赵九福却已经朗声问道:“赵某人在此问诸位大人,一个家族的顶梁柱是否是男人,那个这个家族的荣誉清白,为何反倒是要背负在女子的身上?”

  “若是男子冰壑玉壶,玉洁松贞,上能对得起天地君王,下能对得起百姓子女,那这家的威望名声便是在,但若他是个卑鄙无耻之人,恐怕就算是全家的女儿都不再嫁,也无人看得起他一眼,反倒是连累了那些无辜的女人!”

  赵九福的话可说是惊世骇俗,但听在某些人的耳中也宛如醍醐灌顶,觉得确实是这么一回事,家里头女子意外失贞的事情不少,但实际上她们哪能影响到一个家族呢?

  赵九福却像是觉得这些大人受到的刺激还不够重,继续说道:“在赵某看来,那些逼迫失贞女子自尽,逼迫寡妇守寡,甚至还树立起贞节牌坊的男人,才是真正的失贞。”

  “他们把自己的清白,把家族的自尊,甚至是把作为男人的贞操都放在了一个可怜的,无辜的女人身上。如果扒开他们的外衣,大家便能看见那扭曲的欲望,他们口口声声的道德,不过是为自己私利作祟而已,真正的贞洁,应该在我们的脑子里!”

  赵九福说得痛快了,最后一拱手说道:“请陛下恕微臣无状,若是微臣有任何失仪之处还请陛下责罚,但微臣四嫂是世间难得的坚强女子,也是微臣眼中的好妻子,好儿媳,好嫂子,微臣绝不会因为一己之私反倒是害得侄子失去母亲,兄弟失去妻子,爹娘失去儿媳。”

  皇帝一开始的态度不明,这会儿却忽然从高高在上的位置上走了下来,他亲手扶起了赵九福,朗声说道:“赵爱卿何罪之有,你所言字字珠玑句句铿锵,让朕也一时感慨万千,当年太祖皇帝下令鼓励寡妇再嫁,可不是也有多少卫道士阻拦,但事实证明太祖皇帝远见卓识,这才能有大周的今日,只是日子久了,反倒是有人忘记了太祖皇帝的话了。”

  皇帝扫了一眼文武百官,继续说道:“哼,最近竟然还有父母官为寡妇请立贞洁牌坊,依朕看,这般数祖忘典之人,恐怕也当不好这个父母官。”

  这话音一落下,朝廷上的文武百官便知道此事有了结局,他们原本还觉得赵九福说得惊世骇俗,不知道的还会以为这番话是女人说的,这会儿却纷纷点头称是。

  这一场唇枪舌战开始的莫名奇妙,牵连出许多人,最后却结束在皇帝的三言两语之中,那段御史显然是讨不到好处的,甚至近些年民间渐渐兴起的守贞守寡之风也得到了遏制。

  一直到文武百官离开朝堂,他们才恍然想起一件事,那就是当今皇帝的亲生母亲可不就是二嫁之身,因为此事当年皇帝没少被非议,而那位老太后更是一辈子吃斋念佛,一直到去世也没有回到皇宫,只是事情过去的太久,以至于他们都开始忘却了。

第180章 番外篇 温柔

  守我之分者,礼也;妇之所贵者,柔也。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处世无私仇,治家无私法。——尤氏家训

  这是温柔从小到大熟记于心的尤氏家训,尤氏是一个古老的家族,在前朝时期便扎根金陵,历经两朝变动依旧挺立不倒,可见其中的厉害。

  小时候,温柔也是认同这家训的,比起大周建朝之后新起来的家族,尤家更加的传统,更为在意家族的名声,女子的清白,尤家无二嫁之女,也无不法之男。

  温柔曾不止一次见过开祠堂请家法的场面,作为女子她并不能踏入祠堂,只能远远的观望,但那种惨叫声带来的恐惧一直压在她的心底。

  在白发苍苍子孙满堂的时候回乡一生,温柔只觉得自己的一生可以分为截然不同的两部分,一部分在金陵,一部分在陈家村。

  在金陵的时候,她是尤家嫡出的大小姐,是白家未过门的媳妇,身份贵重养尊处优,是一朵被尤家养在深闺,从未经历过风吹雨打的娇花。

  若是她的母亲没有因病去世,她没有守孝三年的话,或许一辈子就会如自己的母亲一般度过,听从父母之命嫁到白家,当一个合格的主母,为白家打理内务,为丈夫打理后院,说不定还需要照顾他的妾室和庶出的子女。

  那时候的温柔其实并不排斥这样的未来,她身边的所有姐妹都是这般的,祖祖辈辈的女人也是这般过来的,甚至连亲生母亲都说过,白家家风清白,白家公子是个颇有出息的人,将来她嫁过去不算委屈,只要恪守妻子的本分就是。

  曾经的期待,对未来日子的盼望,却在那一日戛然而止。

  母亲的去世让她痛彻心扉,而父亲竟然在短短一年之后就再娶,另一个年轻的女人进入了尤家,就住在母亲原来的院子之中,似乎一夕之间就取代了她的母亲。

  那时候的温柔不知道要为死去的母亲痛惜,还是为这个可怜的年轻的女人感到悲哀,她只知道一夕之间自己的世界都变了,曾经看不透的事情,似乎也能看懂了。

  随之而来的一切就像是噩梦,让温柔的世界支离破碎,如果说在山贼手中的那几日是人间地狱,那么被救回来的她就如同身处恶鬼之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8页  当前第9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6/13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