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携如意门闯六零年代_分节阅读_第40节
小说作者:蝶飞絮舞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44 KB   上传时间:2020-12-15 19:59:10

  即便建国后各大宣传队、工作组广泛宣传男女平等的概念,但实际生活中重男轻女思想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扭转。

  直到强制独生子女制度出台后,许多女童才能得到家庭物质资源支持,从而可以求学、求职,进而改变人生轨迹。

  另外,在农业时代,自然资源有限,粮食生产方式和产量受限,过多的年轻人口对于社会来说不是财富,而是累赘。饼只有那么大,分饼的人越多,分得的饼就越小。

  进入六十年代后,节育理论在许多国家得到政府的重视。包括国内,当时许多国家都在推行节育措施,这与当时的经济环境和粮食压力密切相关。二战后,各大经济体在战后恢复生机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人口问题。例如,米国出现著名的婴儿潮,影响了超过两代人的生产和消费习惯。各国开始宣传马尔萨斯陷阱理论,并给出了生育计划政策建议,免得新增人口过快最终将地球吞噬。

  而在南高丽,50年代的婴儿潮涨势凶猛,刚开始的时候对社会影响不大,因为婴儿只需要喝口米汤也能活下来。但进入60年代后,南高丽的第一批婴儿潮的孩子开始上学,他们家的二胎三胎陆续出现。高出生率对人口结构和福利支出造成的影响开始显现,政府预算捉襟见肘,需要用大量外汇买粮,政府无力继续发展经济。

  为了解决低投资、低生产、低收入、低外汇储备却高人口增长率的恶性状况,南高丽政府提出开源节流计划。其中,所谓节流计划就是家庭计划,也就是韩版计划生育政策。他们从宣传到生育咨询中心,广泛开展节育培训,提供避孕药物。同时,国际机构和米国纷纷援助南高丽,使得计划生育组可以在农村基层开展节育工作。

  这些,与国内正在面临的困境极为相似。从53年开始,大陆政府开始推行节制生育,62年后更是提倡计划生育,提倡“晚稀少”的生育政策。其中,50年代末60年代初,男性以结扎方式实施节育措施的人数达到顶峰。建国后的人口政策,绝非后世人们误以为的鼓励生育。可惜随着各种政治活动的泛滥,许多于国有利的政策或是偏离初衷,或是人亡政息。

  文岚知道问题所在,也知道这些问题对后世社会的影响。所以一旦发现苗头,便联想起许多重大的社会问题,书生意气的文岚便忍不住写了长篇大论,从正反两方面论述问题及其解决方案,供主政者们参考。

  这些,也许只是徒劳无功。

  但是,只有尽自己一份力,李文岚才能心安理得地享受如意门带来的种种便利。

  窗外,春雨连绵不断,寒冬里蒙着的一层灰绿完全褪去,换成五彩斑斓的新衣。充盈着水汽的绿色,伴着春风,变得分外张扬,把目所能及的土地全部据为己有。

  在这样的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文岚忽然出现在一个大学校园里。在看到教学楼的那一刻,文岚便将觅食状态转换成旅游观光模式。

  站在大学内湖边上,缕缕阳光落在湖面,衬得湖水宛如晶莹剔透的绿翡翠。绕行到另一侧,白色的高塔映衬着湖水,湖面照出白塔倒影,相映成趣。中式的亭台坐落在湖边,站在临水一侧,看着眼前的诗情画意,感受着徐徐春风,心旷神怡。

  忽然,高楼一侧传来一阵喧哗,伴随着几句年轻男子的惊呼,窸窸窣窣,不绝于耳。

  文岚打算走过看个究竟,未到楼侧,便听到另一侧有个腔调有点特别的女声正在质问:“老师,他们在毁坏树木,为什么没有人管,没有人制止他们?”

  文岚加快脚步,转过宿舍楼,便看见那一抹清脆的绿意,在光秃秃的地平线上显得那么醒目。可惜,有几个年轻男生已经爬到树上,正在伸手去够榆钱。为了摘下那一串串形状像蝴蝶又似古青铜钱的嫩绿色花,男生不断拉扯枝条,掰扯树叶。许多嫩绿的枝条因此被折断,或是耷拉在半空,或是直接坠地身亡。

  中年的男老师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镜,看着眼前新来的外国学生,为难地解释道:“从去年秋天开始到现在,我们谁也没有吃到任何的新鲜蔬菜。不管是为了充饥,还是为了补充营养,我们都不太合适劝阻。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与他并肩而站的年轻女子,看着树上那些直接嚼起花束的年轻学子,转身看见的老师浮肿的面容,忍不住捋了捋头发。一缕秀发应声脱离,年轻女子看着手上一绺一绺的金黄长发,没再说话。

  文岚跟着那个年轻的女子走出了校园,她推着自行车,慢慢走在寂静的胡同里。她走得真的很慢,那些把孩子裹在背后的老妇人,那些推着婴儿车的老先生,一一越过了她,匆匆忙忙赶着回家。金发年轻女子,看着那些渐渐远去的笑容可掬的小童,脸上的凝重逐渐褪去。

  路边一户人家在房子外面修了一个特别好看的三米见方的小花圃,攀在木栏杆上的粉色月季争奇斗艳。蔓生植物已经爬上屋顶,吐出丝丝春意。树立的花架上摆着几盆仙人掌和兰花,墙边一溜花盆里种着葱姜蒜和韭菜。墙角挂着一个棕色的鸟笼,几只小鸟正在争相鸣叫。

  金发女子停了下来,看着眼前生机勃勃的小院子,不由地开口问道:“是哪位修建了这么漂亮的花圃呀?”

  蹲在墙边的孩子中,一个拿着小铲子清理杂草的四五岁小姑娘羞涩地笑着,站了起来,用手指着闻声出来查看究竟的老翁。

  老翁自豪地笑了,指着自己的鼻子,朗声说道:“是我!”

  金发女子把自行车停在一旁,嗅了嗅墙角的花香,站在花圃篱笆外,与老人攀谈起来。

  附近几户人家也出到门外,几个小童羞羞怯怯地探出头,好奇地看着眼前这个头发与眸色都与众不同的女子。一旦视线正好对上,他们又赶紧撇开脸,把小脑袋藏着大人身后。一直到大人们安抚地拍拍他们的头顶,渐渐习惯金发女子的容貌,他们才慢慢露出天真无邪的笑颜。

  旁观这一切的文岚,心里一股暖意喷薄欲出。

  

☆、初种香菇

  李文岚搬到新安市不到一个月,便如约收到江镜明辗转托人借出差机会带过来的香菇菌种。

  此外,江镜明还贴心地附上相关配套资料一叠,供李家众人参考学习。

  为了安置这些宝贝,关博睿又出人又出力,不仅翻译了文岚找回来的食用菌养殖资料,亲自陪着文岚前往米国和菊刀国分别收集相关资料和配置不同的养殖基料,最后还亲自带领男孩们在自家楼下和西山树林分别搭建了培养香菇的实验棚。

  文岚一早做彻底的清洁消毒工作,提前把需要用到的器材全部拿出空间,一一准备妥当。

  文雅等趁着休息时间,也都挤在屋里帮忙。消毒、称料、拌料、装料,兄弟姊妹各自认领一部分工作,分工合作,分头忙碌。

  文彬将木屑、麦麸和石膏粉等按比例拌匀,装进提前准备好的培养袋里。

  文岚一边装培养培养料,一边不时用手压紧。待装到差不多五分之三的分量,文岚便把培养袋放在一旁。

  文辉一边装培养料,一边不放心地再三确认:“之前队长也打算在我们村尾种香菇,我爸还托三叔帮忙找资料,可惜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路子。我也找人打听过,可我打听到的都是用某些种类的树木做桩,然后种上香菇菌丝,没有一个人说过要用木屑来种香菇的。关叔今天不在,我们这样做真的没有问题吗?这些菌丝可是江叔好不容易托人千里迢迢带过来的,万一哪一步做错了,浪费了江叔一番心血,似乎就不太好吧。”

  文雅将提前准备好的纸环扎在培养袋上,绑出圆形的接菌口,然后顺手塞上预先捻好的棉塞。

  彦涛把装好培养料的袋子靠在墙上,接过彦君递过来的新袋:“辉哥,你放心。我爸那些香菇种植材料,我们几个都看过了,大家心里都有数。再说,刚才我们每一个步骤都是按照之前整理出来的程序走的,每个细节都没有错漏。所以,大致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当然任何事情都有万一,如果这次真的不成功,那么我们再写信给我舅舅,拜托他等天气凉的时候再给我们寄一份菌丝过来。我相信多试几次,总会抓住窍门,总能成功的。”

  “可,可这来来回回的,将要浪费不少时间和金钱呢。”文辉抽出一个新的培养袋,用力压紧一捧培养料。

  文雅再绑好一个培养袋,转身拿新袋的同时不忘宽慰大家:“虽然俗话说,尽人事听天命。对于如何种植香菇,我们一窍不通,只能按照指令一一照做。但是我觉得,我们尽量做好每一步,减少失败的几率,那么我们成功的概率还是很高的。不过,就算不成功也没有大不了的,起码我们能够明白哪些会导致失败,下一次可以做得更好嘛。”

  “好了别想那么多,赶紧做完手头上的工作吧。资料上可专门提醒了,从拌料到灭菌最好能够控制在六个小时之内。我们第一次操作,为了避免出现错漏,最好抓紧一点时间。”文岚看了一下已经装好的培养袋,“我们的高压锅太小,即便是这种最小的培养袋也装不了几个。要不,我们先拿一部分去加热消毒吧。表哥,你先帮我把这些培养袋搬下去吧。”

  “也好,先煮一部分,拿来试试手也不错。文榕,你不是说你负责烧火吗?快点下去,可以提前做准备了。”彦涛话未说完,文榕已经抓起火柴跑下楼去。

  文辉和彦涛分别抱起装满培养袋的高压锅,跟着下了楼。

  等文雅等人装完培养袋,收拾好消毒和接菌物品下楼的时候,楼下第一锅已经接近尾声。

  火红的热焰舔舐着高压锅,把锅底和旁边新垒的土灶都熏得乌漆墨黑。

  文榕把一束干芦苇塞进灶口,抹了一把汗,可怜兮兮地请求道:“有哪位善心人士能够替换我一下吗?”

  彦君看着眼前的灰猴子,不由地扑哧一笑:“你可是收了3颗奶糖作为这次烧火的报酬的,怎么,还想临阵脱逃啊?”

  文榕苦着脸说:“我拿糖的时候,没人跟我说要烧这么久的火呀。一直到大哥提醒我,我才发现注意事项烧火那条专门备注着一锅需要保持高压状态2个小时。如果是烧个十来二十分钟,当然没有关系。可是一次要烧2个小时,那可就要了我小命了。”

  “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文榕,条件都是说好的,这是你自己做的选择,可怨不得人呀。”

  众兄弟姊妹都只笑,没有一个人同意替换。

  文辉刚想站出来说愿意,却被文彬一把拉了下去。

  文彬伏在他耳边说:“文榕性子急,又没有耐心,大家都说这次要让他吃个教训。让他记得以后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

  大失所望的文榕,只得耷拉着脑袋,继续做伙夫。

  经过灭菌处理的培养袋,放入关博睿亲自打造的灭菌箱,接受高锰酸钾45钟的熏蒸消毒。

  然后,文雅穿上干净的简易防护服,带上手套和口罩,与同样做好防护工作的文辉两人分坐八仙桌两侧。八仙桌一头靠近灭菌箱,一头是准备安置培养袋的干净箩筐,八仙桌上摆着正在燃烧的酒精灯。

  文雅先把菌种瓶打开,用接种刀去除瓶口的老菌丝,提前做好接种准备。彦涛将灭菌箱里的培养袋取出,放在桌子上的酒精灯前。文辉刚一拉起棉塞,文雅立刻右手挑起菌种,顺势植入培养袋中。文辉严格按照规定,左手特意将棉塞在酒精灯上过一下,然后才塞回培养袋中。做完整一套动作后,再将培养袋推向左边。此时,站在桌子左侧的文彬接过培养袋放进预先消毒妥当的干净箩筐里面。

  全部接完种后,文辉抓着装满石灰粉的袋子,将石灰粉均匀地撒在培养袋的袋口处。

  彦涛掩着嘴巴,瓮声瓮气地说:“能做灭菌的工序全部做完了,石灰粉也撒了厚厚一层。如果这样还是感染很多杂菌,那么我们也没有办法,只能自认倒霉了。”

  文雅翻着注意事项,再三确认程序无误后,挥手让堂哥他们进行下一步:“辉哥,麻烦你帮忙把培养袋放在上层,摆得稍微紧密一点。彦涛文彬,我们赶紧动手把下面两层摆满。”

  这时,中途替换文榕的岗位文岚终于告别烧火丫头岗位,啪嗒啪嗒跑进棚里,直接冲到棚内查看温度计:“现在棚内温度是23度,湿度是73%。一切刚刚好,真是天助我也!”

  彦涛应声抬头:“文岚啊,为了你一句话,我们几个辛苦了这么久。回头,你可要记得我们的苦劳哦。”

  “好说,好说,不管是功劳还是苦劳,小妹铭记于心。回头香菇出产后,一定让表哥您饱食一顿香菇宴。至于其他的奖励,小妹我身无分文爱莫能助,要不,我们去问一下我家舅舅关大人?”文岚躬身翻看一下培养袋的情况,随口应道。

  “你舅舅,不就是我爸?你这家伙一点诚意都没有!”彦涛搬培养袋的同时,顺手在文岚光溜溜的额头上轻轻一弹。

  文岚吃了一痛,立马往后一蹦,揉着额头怒视之:“你可是哥哥,舅舅让你爱护弟弟妹妹的!”

  “哟,这个时候就想起我是哥哥啦。使唤我们干活的时候,怎么没有想起来我们是你的哥哥姐姐呀?”彦涛顺手把培养袋推进最后一排,似笑非笑地反问道。

  文辉把箩筐收拾好,又过来做和事佬:”好啦,你们今天都辛苦了。一会儿我们去小卖部,请你们吃东西吧。”

  “辉哥,你别搭理他们两个,哪能又让你过来帮忙又让你破费呢。家里还有果干和糖果干完活我们再上去吃。”文雅揉了揉文岚的小脑袋,“文岚,我们几个平时没有时间,你在家没事的时候就下来看看。如果湿度不够你就过来撒点水,补充一下水分。如果温度高了,就提醒舅舅过来多铺一层芦苇垫。”

  文岚看着今天大半天的劳动成果,笑意满满,连连称是。

  待蘑菇棚的事情处理完毕,文雅等人带着工具和剩下的香菇菌种来到厂区外的西侧。山丘的林间也用芦苇等物搭建了一个小型的蘑菇棚,里面规则地摆放着前期时间已经清理好的树段。附近的杂草树根早已经清理干净,地上用来杀菌用的石灰粉痕迹依然十分明显。

  文辉用刀具撬起一块树皮,戳出一个种植孔,文雅便挑起一小坨香菇菌塞进去。等他们处理完毕,文彬便和彦涛分别将种植孔封好,把那些撬起的树皮全部塞回去,逐一敲平,然后密封好。

  这样逐层做好防护工作可以防止雨水和部分害虫进入种植孔以免影响香菇的生长发育。此外,密封好树皮还可以减少树皮的水分流失,维护菌种的活性。

  逐一确认后,彦涛便与文彬合力把树段抬起来,面朝蓝天斜靠在棚架上。

  文岚、彦君和文榕年纪小,力气不够,便带着小工具把蘑菇棚里里外外的杂草再清一次。顺便给蘑菇棚附近栽种的丝瓜、南瓜和红薯等全部清理一下杂草,搭上简易的小支架。这些可都是文岚之前在菊刀国特意找回来的良种,交给关博睿做测试,看看与国内现用的种子区别有多大。

  当三小只再踏进蘑菇棚时,棚内已经整整齐齐排满了木段。粗粗看过去,跟文岚印象中的传统蘑菇养殖场没有什么很大的区别,除了大棚更为简陋一点,用料更为粗糙一点。

  香菇种下去,就代表着文岚的蘑菇养殖计划正式进行实操阶段。能否在本地扩大影响,可否进一步推广科学养殖和其他改进的良种,全看这次的成败了。

  文岚心里也没有底,别看她一副信心十足的样子,其实内心十分惶恐,生怕辜负了关博睿的信任,浪费了家人的一番心血。

  文岚一日三次到访两个蘑菇棚,查看菌丝生长情况,忐忑不安地等待审判结果。

  一直到到第16天,文岚查看树段时发现某些种植孔周围长出一圈白色。此时,文岚终于放下心中的大石,可以开怀大笑了。

  因为哪怕只有这些树段能够顺利长出香菇来,这也表示,最起码,香菇种植技术已经成功一半了。

  明年,这里便可以建起更多的蘑菇棚,长出更多的香菇。

  如果实验成功,未来国内的餐桌上就将增加一道新鲜菜。

  

☆、末日饼干

  自从种下香菇后,李文辉便多了一个爱好,逛蘑菇棚。

  香菇种植,大大激发了文辉的学习热情。

  文辉不仅翻阅学习家里所有与农业相关的书籍,还每天上下班前后都到蘑菇棚里走上一遭,用事实对照课本学习新技艺。对照着香菇养殖资料,文辉逐一梳理里面的要点,不时向两位长辈请教材料里面的专业词汇。不认识的字词一个一个地学习,不明所以的专业词汇硬生生地啃了下来。各种学术名词,专业的学术流程,各种拦路虎,文辉凭着兴趣爱好,靠自学,硬生生地背了下来。

  文岚见他求知若渴,干脆送了一本《新华字典》和一本《农科基础知识》,让他能够利用业余时间多学习农业知识。虽然在某些人看来有点不务正业,但是技多不压身,哪怕仅仅是回家探亲时传授给家里的亲属也是一件幸事。

  渐渐地,资料熟悉得越多,文辉对香菇相关知识就掌握得越全面。一个多月后,文辉已经基本可以根据资料,对照判断香菇菌丝生长的情况。关博睿把干脆把蘑菇棚托付给文辉照看,自己只是偶然过去查看一下菌丝长势。时间长了,哪一天因为特殊原因未能到蘑菇棚里逛一圈,文辉便觉得浑身不自在。

  菌种植入后,起初一段时间,所有的培养基都没有任何的变化。半个月后,部分培养袋才隐约出现一点白色,这便表示菌种已经成活开始生长了。

  可惜,好景不长,刚没欢喜几天,在循例核查的时候,文辉就发现最上面一层有个培养袋居然出现灰色斑块。接着,又在另外一袋里发现了红色斑块。

  出现杂色菌斑,便表示这个培养袋种菌失败了。

  文岚嘟着嘴,翻看确认培养料已经被杂菌污染后,只得闷闷不乐地把这两袋培养袋全部毁掉。

  从发现第一袋杂菌后,基本上每隔两3天,文辉便过来把全部的培养袋翻查一遍,把所有变成红、绿黄、黑等色的培养袋全部处理掉。等到菌丝发育后期时,培养袋只剩下区区不70袋,损失将近四分之一。幸好后面一切都在往往好的方向发展,否则文岚只能承认此处接种失败,等到秋季再来一次了。

  在试验香菇种植的同时,文岚也在继续着自己的全球觅食事业。

  香菇虽好,但也不能当饭吃。更何况,即便明年能够局部推广食用菌养殖,也改变不了此时此刻粮食紧缺的现状。所以,于情于理,文岚也不可能停下自己的脚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1页  当前第4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0/11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携如意门闯六零年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