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携如意门闯六零年代_分节阅读_第66节
小说作者:蝶飞絮舞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44 KB   上传时间:2020-12-15 19:59:10

  这封家书,远远比万金更贵重,因为在路上走了已经足足有十二年。

  时代图景,风云变幻,但,永远无法改变那些思念。

  打开信封,父亲熟悉的小楷,再次出现在眼前。

  一行热泪,夺眶而出。

  他们离开家乡多年,莼鲈之思不可解。每逢佳节倍思亲,遇到清明、中秋和春节这种特殊节日,更是常常涕泪如雨。

  在文岚看过的资料里,数十年后,这些老兵们将逐一凋零,生平最大的愿望莫过于落叶归根。

  许多人唯一的愿望就是,生前不能尽孝,唯求死后能够安葬在父母身侧。

  文岚看着金毓易红通通的眼眶,想起了纪录片里那些颤颤巍巍的老兵们。

  一滴水,沾湿了信纸,润开字痕。

  心急之下,伸手一摸,雪白的纸上面色墨痕。

  心下一通,眼泪便止不住地往下淌。

  金毓易侧过脸,抹了泪,避开大家的视线,平复心情。

  文岚等人,识趣地谈论着家长里短,留给他独处的时间与空间。

  桌上照片里的人,张嘉慧一个都不认识,金家的小辈都聚在小桌一侧,围着照片,问长问短。

  文岚甚是有耐心,指着照片上的人,告诉他们哪位是他们的爷爷,哪位是他们的伯父,哪个小少年是他们的父亲。

  照片上的人与物,远远超出他们的想象,惹得小孩子们惊叫连连,引来周围邻居在一旁探头探脑。

  张嘉慧掩了门窗,挡了好奇的孩子们的探视。

  见文岚迷惑的眼神,张嘉慧隐晦地解释了一句:“现在世道乱得很,万一有孩子乱说话,惹来麻烦就不好了。”

  文岚了然于胸,点了点头,压低了说话的声音。

  金毓易看完了书信,注意到书信最后只留下姓名却没有写任何的日期:“现在你们那边管得还很严吗?”

  文岚见金毓易的手指停在信尾,便明白了他隐晦的表达的意思:“家里一切都还好,只是有些亲戚朋友关系复杂,可能其他的人会多想。我妈妈现在在香港治病,晚点我们就会回家。如果您有什么要交代的,可以先准备好,我后天回去的时候,可以一并先带到香港。”

  “这,会不会对你们带来不好的影响?”岛内的政治气氛日趋严峻,为了亲人安全着想,金毓易不得不想深一层。

  关于这个,文岚早已做好预案,倒也不担心。

  “没事,这些问题都不太。只是为了保险起见,你们的信件也不要留日期,万一被发现了,我们也好推说是其他帮忙带出来,辗转送回来的。”为了避免被人发现自己的金手指,当然也是为了安全着想,文岚特意多提几句。

  金毓易摸着信纸,沉吟了许久,然后吞吞吐吐地问道:“如果不太麻烦的话,能不能帮忙多送几封信?”

  “金毓易,你想干吗?”张嘉慧大惊失色,连忙制止。

  金毓易避开了妻子的视线:“我们身边有些朋友,跟我们的情况一样,也是十分想知道家里的情况,哪怕只言片语也好。”

  “你别这样,你忘了刚刚被抓去坐牢的汪章了吗?”张嘉慧看了文岚一眼,“现在跟对岸的关系复杂,万一被人说你通,我们家就全完了!”

  “难道你忘了羊光惠了吗?他跟我们一样,连跟家人道别都没有,就来了这边。他运气不好,4年前旧病复发,死在了台中。他在这边一个亲人都没有,我们去看他,他弥留之际,抓着我的手说,我想回家,我想妈妈了。他才不到40岁啊,现在就这样一个人孤零零地躺在这个鬼地方。去年,我们几个战友去给他扫墓,那座荒山,茅草长得比人还高。四周的坟茔没有人打理,有些退伍兵的坟都塌了。这,还说什么入土为安,这叫做死了都不得安宁。”金毓易说着,声音都哽咽起来。

  张嘉慧心里也不好受:“我记得呢,我还得他当时借钱给我们救急的那份恩情。可是,这里头……唉,我也不知道怎么说好。”

  金毓易手指在眼前画了一圈:“前面岑家来自山西,杨家来自四川,苗家来自家乡,覃家来自湖南,胡家来自广东,朱家来自福建,他们都离开着这么多年了。可是这么年,他们依然在声声地呼唤着家乡的名字,遇到一个新的老乡就能高兴大半天。每年,春节放鞭炮,端午包粽子,中秋吃月饼,清明跪西土。他们倔强地秉承着从祖宗上面传下来的老例儿和规矩,十多年了,那一口乡音依旧浓得化不开,家里的小孩们各个都必须学会家乡话。你说,如果有机会,让他们联系上老家的亲人,他们愿不愿意?”

  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很多事情,大家心里都有数。

  即便不是外省人,但接触久了,张嘉慧也知道大家都念叨着想要回家。

  所以,此时此刻,拒绝的话,张嘉慧真的也说不出口。

  文岚想起在眷村文学里听过的故事,想起那些终身不得归家的孤独灵魂,于心不忍。

  文岚前后仔细分析了一下风险:“没有关系,表叔公,只要能帮忙的,我们会尽量帮忙。您看,要不这样,您先通知一些您信得过的朋友,让他们把信先交给您。明天晚上,我再过来一趟,拿那些信件。其他的人,要不,我们尝试通过香港中转。嗯,回头,我联系到合适的人选再通知您。”

  这时,一直充当木头人的敏叔插了一句话:“文岚小姐,只要您那边有门路到香港接信,我们完全可以把联络地址留我们分公司的地址。到时候,让老爷交代分公司的牛经理,妥善处理便是。”

  文岚大喜过望:“这样,当然最好。如果集合到一定数量的信件,我们也可以联系相关部门,统一处理。”

  “相关部门?”

  几双眼睛,同时看向文岚。

  文岚一挥手:“没事,你们放心,不会影响到你们这边的。”

  “那就拜托你了!文岚,你真是帮我了我们的大忙了!”金毓易对着文岚,深深鞠躬致谢。

  “表叔公,您不要太客气了。我只是想尽量弥补一些遗憾,让更多的人稍微幸福一点而已。”

  在另外一个时空里,那些老兵们始终没能回到他们魂牵梦萦的家乡。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慈母,早就化成坟茔那头的心愿未了的旧魂。

  想念着心中最爱的那个姑娘,便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在某个秋日,一不留神便倒在了白桦林里。

  白驹过隙,一甲子的岁月就这么不经意间地溜掉了。

  眷村一代人仍然还在做着回乡的梦,而他们梦里的家,早已不是旧年的模样。

  

☆、魂牵梦萦

  半个小时后,同是北京人的傅仁茂和戚文权敲响了金毓易的家门。

  对着金毓易愕然的表情,戚文权不好意思地说:“抱歉,听说老家那边有人过来了,刚好老傅也在,我们就冒昧地过来打听一下,看看有没有我们那边的消息。”

  金毓易心里明白,中午时分,自己接到电话时过于兴奋,估计是引起了其他的注意。

  估计,见来访的除了熟悉的敏叔外,就只有一个小丫头,所以机密部门才没有过多关注。

  只是,行事不密,终究不是什么好事。

  同袍兼同乡密友,金毓易也不好甩脸子。

  只是,见到来访的居然是这么小的姑娘,也不知道满10岁了没有,傅仁茂和戚文权对视了一眼,面面相觑。

  文岚觉得既然他们能够进得了这个门,危险系数应该不大:“我年纪尚小,知道的东西少,不知道能不能帮上您们二位。”

  金毓易的食指在唇珠处一摆:“隔墙有耳,有些话我们自己知道就好,不要说出去了。”

  两人点点头:“小姑娘,既然你能过来,是不是那边现在放松管制了?”

  文岚笑了笑,解释说:“我是从香港过来的,我母亲身患重病,在香港求医。”

  “啊,这样啊。”戚文权有点失望。

  倒是傅仁茂离开家实在太久了,一点希望都不愿意放过:“那你知道通河那边的情况吗?我家在通河傅家村的,就在码头右边两里路。”

  文岚摇了摇头,给他们简单介绍家乡那边情况。

  听到土地全归国有,分田分地,人人当家做主,两人脸上喜气洋洋。

  听说最近天灾连连,人们粮食紧张,两人忧心忡忡。

  听闻国家调拨财粮,救灾解难,两人愁眉初展。

  傅仁茂眼含期盼地看着文岚:“我一个人在这边,粮饷虽然不多,但保障我一个人吃用绰绰有余。可是我过来这边前,已经娶妻生子,家里有一儿一女,还有才8岁的幼弟和两个尚未成年的妹妹。为了养活家人,我1943年参军入伍打击日军。47年,我给家里寄了一张军装照,收到我妻子寄回来的合照一张。之后,辗转各地,再也没有收到过家信,也不知道家里究竟怎么样了。”

  傅仁茂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染着血迹的照片:“我的命,好几次都是靠这张照片救回来的。1953年,训练时出了意外,炮弹在我身边炸了,大家都以为我救不回来。我摸着这张照片,硬是不甘心,咬着牙拼命闯了回来。我要是死,我那一大家子可怎么办呀。我离开家里这么多年,养家糊口的胆子全靠我妻子一个人担着。哪怕是为了她,我怎么也得回去,好好再看他们一眼。”

  照片早已泛黄,经历了炮火洗礼后,右边角有点不全,左侧更是血迹斑斑。

  但此时,它被妥善地过了塑,时常贴在这个男人的身躯放置着。

  戚文权摩挲着粗糙的大手:“老傅比较死心眼,人家都劝他在这边重新成个家。可他说自己对不起家里的妻子,念叨着家里有老婆孩子在等着他,坚决不肯在这边成家。他的粮饷除了必须用的,其他的全部攒了起来,说要带回家,要给家里人起个房子,要给妻子备上五金让她风风光光的。”

  49年入台的军队近百万人,有很多人忍受不了孤寂,重新娶妻生子。但也有很多人,挂念着家里的亲人,一直没有成家,终身独自一人。

  很多年轻的士兵,被裹着到了宝岛,几年后陆续离开部队,自力更生。

  他们大多数出生在农村,自小家境贫困,不识几个字。在国难中长大,在颠簸流离中求生存,少年时被迫从军,不想却被裹到了异地,成了政治的牺牲者,成了永远回不了家的孤魂野鬼。

  他们因为是外省人,不懂闽南语,又缺乏必要的谋生技能,所以经常受歧视,大多数终身都生活在社会最底层。他们大多数从事一些低端职业,或是种地,或是打渔为生,或者劈山修路。

  他们为了生产,吃尽了苦头。宝岛横贯中央山脉的主干道,就是这些退伍老兵,一步一步趟出来,一点一点用血泪开凿而成。

  戚文权低沉的声音诉说着自己的故事:“我是家里的老三,上面两个哥哥孩子多负担重,我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18岁参了军。本想着25岁前就回家侍奉父母,没想到却在千里之外的宝岛一间庙宇里面过了我的25岁生日,再也没有见过父母的面。我在这边有了儿子,每当我看见我儿子的脸,我就在想,如果我母亲看见了我儿子,她会说些什么呢。你们不知道,有些时候,我都分不清现实和梦境了。”

  他抬头看向北边,仿佛在看遥不可及的家:“我梦见我终于回到了家,我的母亲早已白发苍苍,腰背弯得就像我记忆中的奶奶那样。我扑通跪在她面前,抱着她的脚,嚎啕大哭。她却拍着我背,气愤极了,大声呵斥我说,你真能玩啊,一下就玩了20年啊!可是我一低头,却发现我自己也已经是脚步蹒跚,行将就木了。”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如果历史没有改变,那他的梦其实就是他们的将来。

  厅里的成年人,没有一个人说话。

  金毓易的儿女,被气氛影响,也没有一个人敢说话。

  文岚组织了一下措词:“说实话,我年小力弱,做不了什么。但,带几封家书回去,我还是能够做到的。不如两位留下详细地址,写好书信后交给我表叔公,我明天再过来一趟。只是,因为情况比较复杂,我们可能没有办法能够那么快把信件转交过去,更不可能马上给你们回信。这点,希望你们体谅。”

  “没问题,当然没有问题。只要能帮我把信带回去,你们一家人就是我的大恩人。”戚文权和傅仁茂异口同声说道。

  金毓易插了一句:“文岚,你说家里那边粮食紧缺,那么我们能不能多带钱回去?”

  文岚连忙摇头:“我觉得最好还是不要,钱少了帮补了什么,钱多了说不清楚,后面麻烦事更多。再说,你们的钱,在我们那根本用不了。”

  说到这,文岚忽然灵光一现:“这样吧,如果你们要帮忙带点东西的话,那么黄金可能是是最适合的,但是绝对不能多。我带回去之后,可以直接帮你们换成人民币,或者直接把黄金交给你们家里人也可以。”

  戚文权和傅仁茂对视一眼:“我们家里人是农村人,拿着黄金,估计也没有地方换去。还是麻烦你们帮忙换成钱吧,这样一来,他们用起来也比较方便。”

  文岚想了想,又加上一条:“黄金重,你们千万别准备太多了,我们两边的计价不一样,多了不方便。另外,家里那边缺粮食,如果你们真的想帮忙,可以托人在香港、澳大利亚或者其他地方买了粮食,然后直接捐回国。不求数量多少,能帮一点是一点,能运多一点粮食就运多一点。这样,虽然不能直接分到你们家里人手上,但好歹也能帮其他同胞一把。”

  “这个主意好,这个我可以做到,我认识粮食公司的人。”傅仁茂一口答应出面操作。

  金毓易也想出一个主意:“这两年米国的面粉进来都是通过船运,我们如果能够找到关系,直接转运到香港就更方便了。”

  傅仁茂曲指一盘算,觉得压力不是一般得大:“一艘货船,连货带运,起码数十万。这,不是我们几个人吃得下的。”

  张嘉慧两眼亮晶晶:“我娘家那边是种粮区,家家户户别得不多,陈粮肯定是有的。灾年救人的时候,一两年的陈粮只是营养差一点,完全不影响食用的。我可以回去,劝他们捐一点。然后,我们这边再凑点钱,多买一点。双管齐下,总能多凑一点。”

  金毓易一抚掌:“好,这样可以凑更多粮食。我们明天联系几个不那么激进的人,顺便让他们准备家书,然后再联系买粮的事情。一个人做不了什么,人多了,总能多凑两袋粮食的。”

  敏叔也凑趣到:“铺桥修路,也不如捐粮救命的好。这样的善事,一定得加上我那份。啊,对了,晚上,我回去问问老爷他们,说不定他们也愿意加入这场盛事。”

  就这样,文岚眼见着他们几个人围着桌子,你一言,我一语,渐渐把事情搞大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1页  当前第6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6/11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携如意门闯六零年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