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全家穿越到古代_分节阅读_第272节
小说作者:易楠苏伊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19 MB   上传时间:2021-01-06 12:32:16

  云南有梯田,且大部分种的都是稻谷,这部分税收高,百姓收入较为稳定。

  像那些靠采药和种茶为生的百姓,日子过得才是真辛苦。

  林满堂从里面选了几样,“这次你们去看过有许多山头都种了酸角林,回头你们去重德县弄些草籽过来,然后交由百姓种植。”

  文青一怔,“种那么多草作甚?这边天气热,可不能养太多牛羊。”

  林满堂摇头,“不,我们自己不养牛羊,咱们可以用油纸袋装青贮草,然后运到湖广售卖。”

  这边的湖广是湖南和湖北的总称,贵州东面就是湖广,只要他们将草运到湖广,而那边是长江中下游平原。气候适宜,很适合养牛羊。

  文青瞠目结舌,“大人,从云南府到湖广可有一两千里。您大老远运草过去,这值得吗?”

  俗话说:千里不卖马,百里不卖葱。大人怎么糊涂了?

  林满堂却道,“这些草等于白得的。能赚一文是一文。而且咱们还可以趁机从别处运粮食进来。一来一回也能赚不少。”

  本来酸角林里就不能长其他农作物,现在种牧草,哪怕一亩地只得两百文,百姓也是愿意干的。左右这钱就跟白捡来的一样。

  一头牛每天大概吃八斤青贮草料,一亩地至少能有五千斤青贮草料。那就相当于养一头牛625天。一亩半的青贮草料足够将一头小牛犊喂到出栏。

  百姓得两百文,他们千里迢迢从云南府运到湖广,就算翻八倍好了,每亩一千六百文,一亩半就是两千四百文。一头小牛犊大概在一两吊,而出栏的牛大概在十八吊,刨除所有成本,还能赚八吊。绝对是稳赚不赔。

  而且青贮草料至少能储存两个月,甚至一年。百姓、运输队以及买方都有得赚,这生意绝对能长久。

  关青听着林满堂细细算一笔账,他沉思良久,“大人,您只算了青贮草料的钱,可您忘了算油纸袋的钱啊。这油纸袋的钱比青贮草料都要贵。”

  纸本来就很贵,更何况还加了一层油,说油纸袋比青贮草料贵一点都不夸张。

  林满堂摸摸下巴,这也难不倒他,“你可以跟那些百姓商量,让他们将油纸袋好好保存,只要他们能将油纸袋完好无缺留下来,咱们可以高价回收。当然这个价格要比新的油纸袋低上几文。”

  关青眼前一亮,“这主意不错。属下这就去办。”

  接下来的事,林满堂全部交由关青及底下小子们来办。

  跟他们来的这些小庄村人不可能一直闲着,听到可以走镖队赚钱,大家也没嫌弃辛苦,反倒很兴奋。

  林广源秉持自主原则,让大家过来他这边登记,小庄村的人再加上下人合起来一共有六十个。

  关青是个算账的好手,“如果只靠牛车拉,需要太多时间,所以咱们分成两段来完成。一段从这儿运到叙州,另一段从叙州坐船到湖广或南直隶。一艘小的沙船可以载重二千石到三千石,咱们六十个人,第一次所有人都出发去叙州,最多也只能运六百石。咱们先在叙州租住宅子,然后留几人看守。剩下的人再回来。往返四趟,凑足一船,再往东走,每停一处,就撒一处。这样既可以节省开支,又可以让大家多赚一些钱。”

  叙州是属于蜀地,他们只需要从蜀地买粮就好。从叙州往东,然后再从湖广和南直隶带回一些新鲜东西,绝对能大赚一笔。

  别的不说,南直隶的笔墨纸砚天下闻名,知府大人要在各村开设学堂,就需要大量纸笔,他们运过来,绝对稳赚不赔。

  关青让关虎带着胖子去重德县买草籽,并且告诉重德县县令,让他们下次用油纸袋装青贮草料。到时候直接按照斤重付钱。

  关虎领命而去。

  其他人都忙开了,林满堂也没闲着,他径直回了后院,告诉媳妇,他们明儿就去元阳县。

  说是一个省,可从府城到元阳全程要六百多里,一天跑五十里,也得要十来天。

  李秀琴前世没看过,这辈子想去圆梦,但她万万没想到她男人竟然要把家里两个小不点也一块带去。

  宝柱也就罢了,他现在快四岁,估计看到美景也能欣赏一下,可七七,她哪懂得这些?就为了看风景,来回折腾一个月,回头半道上再生了病,那才是遭罪呢。

  李秀琴不能忍,两只眼珠子瞪他,0“你就不担心孩子生病?”

  林满堂觉得她这想法不对,“孩子天天闷在家才会生病。你要让她多跑跑。看看大自然的美景,心情也就舒畅。”

  李秀琴翻了个白眼,“她一个孩子,每天除了吃就是睡,心情也不可能郁闷啊。”

  话是这么说,可林满堂还是想一大家子一块去,“没事儿,有你这个大夫在,她肯定没事的。”

  李秀琴还是不同意,主要是云南府道路颠簸,孩子受不了路上的苦。

  这两个就孩子问题吵起来了,各有各的道理,而且谁也说服不了谁。

  闹到最后,林晓也不想去了,她本来就颠簸一个多月才从京城回来,这劲儿还没缓过来,现在再出去遭一个月的罪,她不是有病吗?再说她还要研究她的望远镜呢。

  孩子都不去,两个大人自然不去了。

  林满堂想了想,“要不然等路修好了,到时候咱们全家都去。”

  李秀琴眼前一亮,“我看行。全部铺上水泥路,马车走着也不颠,再选个怡人的天气,全家一块旅游多好。”

  林满堂自已也听入迷了,“行,就这么着吧。”

  他们决定暂时不去五彩梯田看风景,林满堂便要去乡下看茶叶。

  李秀琴想着在家无聊,便也带着孩子一块去,当天就回来,林晓则是待在书房研究她的望远镜。

  李天应得她允许,也到书房四处观看,当他看到书架上有许多罗盘书册,好奇问道,“你想学占卜?我教你啊。”

  林晓愣了下,抬起头看着他,“我不是想学占卜,我看这些占卜书是想用到司南上面。”

  李天应可不是秦祭酒,他对林晓这话听不太懂,罗盘和司南八竿子打不着,两者之间有关系吗?

  林晓走过来,指着罗盘中央的磁针道,“这个叫磁针,有了它可以指南,可以作为航海时的指向工具。你们术士用它来占卜东西,就以为是上天的安排,其实只是因为这上面有磁,而磁和咱们脚下的土地有磁场。所以才能指南。”

  李天应听了个目瞪口呆,他没想到自己用了大半辈子的罗盘竟居然有一天被人解释得面目全非,“你的意思是这东西跟上天没关系,这世上也没有鬼神之说?”

  那他岂不是不用下地狱?他这念头刚起,心中忍不住雀跃起来。如果是真的,那他岂不是不用畏惧死亡了?

  林晓怔了下,想到自己穿越的身份,还是保持开放的态度,“这谁知道。兴许有呢。”她怀疑地看着他,“你不是个道士吗?你居然不信道?”

  李天应:“……”

  好吧,他鬼迷心窍了,这小丫头就跟许多百姓一样,对风水命理保持“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他怎么会问她这个问题呢。

  李天应看到不远处方桌上放着之前做过的罗盘,上面的精确度更加细致,上面的刻度与勘测风水的罗盘不太一样,想来这就是她刚刚所说用来指南的工具。

  同样一个工具,他用来帮人看风水命理,教人躲灾劫,他救的人论个数。可她做出来的东西,用在海船上,给船员指明方向,能够让他们归家,她救的人数以万计。

  怪不得她小小年纪就有阴德纹,上天果然是公平的。

  

第238章

  “我可以帮你什么忙吗?总不能一直吃你们家, 喝你们家。”

  林晓歪了歪脑袋,突然想到一件事,眼睛炯炯有神, “你还别说, 我还真有一件事要请你帮忙。”

  李天应点头, “你说。”

  “你们道士不是会弄各种丹药吗?你给我弄几颗。”

  李天应差点摔了,瞠目结舌,“不是……你弄那个干什么?”他四下看了看, 凑到她面前, 小声道,“你可别听外面乱说,相信什么长生不老,我告诉你,那些全是假的。”

  似乎担心她真的会吃那些丹药,回头再出了事, 那他不仅没改命,还给自己添了一桩业障, “那些丹药都很阴毒。刚开始吃确实能让人兴奋,但是长时间服用, 会让人神志不清。真的,你相信我。”

  林晓噗嗤一声笑了, 这老头真是太有趣了, 她摆摆手, “不是, 我不是要自已吃。”

  “我这儿有一张火球方子, 但是我觉得这方子还不够好。我想让你帮我改进方子。”

  李天应心里更崩溃了, 刚刚那丹药顶多毒死她一人的命, 可她要改进火球,那就是杀更多人。那他造的业障更多。

  “这……这不行。我现在已经是三缺五弊。再做这种害人命的东西,我可能明天就没命了。”

  林晓听他说得这般严重,“这样啊?那也成。我自己来改进,你帮我做烟花吧?”

  李天应疑惑,“什么是烟花?”

  “也是用火1药做的,不过这是用来欣赏的。就像铁树梨花那样美。用火1药就能做出来。”

  李天应从未听过,“既然已经有铁树梨花,你为何还要用火1药?”

  “哎呀,铁树梨花多危险啊。用火1药好歹好一些。你就说你做不做吧?”

  李天应咬牙,“行!”

  好歹这东西是给人带来欢乐的。

  林晓见他乐意做,刚要转身继续忙活,却听李天应道,“你真的要改进那火球方子?你要知道你弄东西会要了许多人的命,将来到了地府,你可能会受苦。”

  虽然她有阴德纹,可她害了那么多条人命,到地府,可能功劳抵不上人命,还是要被打入十八层地狱。

  林晓摇头,“你这话就不对了。我改进火球方子虽然害了大荣兵的命,可也救了许多边城百姓的命。就算是阎王,他也不能抹杀我的功劳。”

  李天应听了若有所思,是吗?还能这么算吗?

  “你若真想赎罪,只靠烟花可拯救不了。我觉得你不如做炸弹。只要你救的人多,那你做这件事就是有意义的。”

  李天应已经被吓破了胆,轻易不敢再沾惹这些危险物,“让我好好想想吧。”

  林晓也不急,“成,你好好想想。”

  另一边,林满堂带着几个小家伙,到了府城下面一个小县城,这个村子以产茶贩茶为生。

  附近山上都被精心打理过,漫山遍野种的都是茶。

  此时正是制夏茶的最佳时间。

  顺安知晓主子们的喜好,给每人都买了一个小背篓,哪怕两个小娃娃也有。

  最小的篓子背在七七身上,都快坠到她脚踝,可小家伙依旧乐此不疲,走一步,勾头往后瞅一眼。

  李秀琴看她有趣,从路边摘了几朵野花递到她背篓里,小家伙乐得咯咯笑。

  宝柱瞧见,迈着小短腿也跑到路边摘野花。他人虽小,手劲儿却不小,一爪子下去,娇花立刻被他揪得七零八落,好一个辣手摧花。

  宝柱瘪着小嘴,两只眼睛蓄满泪水,眼巴巴看着李秀琴,太委屈了,这花刚刚看着好看,怎么我摘的这么丑呢?

  李秀琴忍着笑,蹲到他边上教他,“你要从径上开始摘,不要直接揪花朵,那样很容易坏的。”

  说着,连径带花一起摘下来递给他。

  宝柱眼睛一亮,两只手捧着,用鼻子嗅了几下,也不知道听谁说的,花是香的,可他嗅了半天,愣是没闻到香味儿,还不如娘身上香呢。

  不过这么好看的颜色,也足以让他喜欢,宝柱将花小心翼翼放在背篓最底端,然后重新背起背篓,迈着小短腿开始摘花。

  林满堂见他们玩得开心,自己则着几个仆从到山上帮着采茶。

  茶叶就像一道道圆环套住山丘,满山都葱翠的绿色,农人在其间采茶。

  等他们采累了,付了茶农银钱,找了那茶山主人要了一张桌子和一壶热水,他们就在这山脚下,用自已带来的器具烹了一壶茶。

  这茶叶自然不是新鲜茶叶,而是从茶农家买来的。

  李秀琴接过这茶碗,一脸嫌弃,“抹茶吗?就这么喝?多苦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45页  当前第27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72/34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全家穿越到古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