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七零万元户_分节阅读_第19节
小说作者:老胡十八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71 KB   上传时间:2021-06-17 18:27:26

  利民养鸡场她认识,就说是拿来作肥料,其他人肯定不会多想。因为这年代农民最缺的就是肥料,别人只当她病急乱投医,背后笑话几句就是了。

  而清河县黑市她卖三天就饱和了,从第四天开始去了市里,横西市那可就更大,更有钱了,不仅有各式厂子,还有煤矿,几个国营大农场,甚至还有个生产建设兵团,反正她胆子大,只要有孩子的地方都去转悠,每天转一个片区,几乎都能卖出去七八十个毽子。

  以前不敢去市里,总觉着那是个了不得的大地方,去了就要被无产阶级专政教育,现在嘛,她跑得比谁都熟。短短一个星期就卖出去三百多枚鸡毛毽子,刨除给买铁片托和给季老太的成本,整整还剩三十块的净利润。珍珍那丫头打死也不要一分,说这是超英的劳动成果,应该花在超英身上。

  三十块是啥概念,一个星期前的林丰收就是打死也想象不出来,她现在满脑子只有一个想法——“他爹,咱带超英上省城看病吧?”

  “省城,会不会太远,要不咱先去市医院,明年再多攒点?”

  “加上上次珍珍硬塞的,你做了这几个月工,咱手里也有八十八块了,我……不想再等了。”

  胡来宝眼眶一热,是啊,早一天治好就能早一天上学,孩子耽误不起啊。况且,每年冬春都是超英最难熬的时节,冷气一吹他立马咳得喘不过气来,面无人色,有时候半夜他总起床偷偷看儿子,他的呼吸那么浅那么弱,弱到他时不时就要把手放他鼻子前探探……“行,我明儿去队上开介绍信。”

  林丰收紧紧抱住这个只到自个儿胸口的男人,生活可终于有了盼头。

  ***

  两口子说私房话,谁也不知道正巧让赶美那丫头听见了,第二天下午珍珍还没下课,教室门口就多了个黑溜溜的小脑袋。

  赶美用嘴型说:小姨,十万火急。

  “咋,你没上课跑出来的?”

  赶美一双小破草鞋都烂得没底了,两只脚冻得乌黑乌黑的,“嗯嗯,十万火急,我爸妈明天要带我哥上省城看病,小姨我求求你你就跟他们去吧。”

  珍珍正在抖袖子上的粉笔灰,“这不好事嘛,你急啥。”

  “小姨你忘了吗,我爸妈不识字!他们要走丢了咋办?我哥……我哥他没我坚强。”说着都快哭了,原来超英以前是做过傻事的,药罐子里熬了这么多年,去年满怀希望上了一趟县医院,结果听见大夫说治不好,他回来一言不发,当天晚上悄悄跑坝塘边,要不是胡来宝半夜醒来发现儿子不见了找出去,可能现在早变孤魂野鬼了。

  这孩子,太懂事,眼见着父母日复一日的熬煎,不想再做他们的负累。

  “小姨你想想,要是去了省医院大夫还说治不好,我哥得多难受啊,万一……我哥最听你的话,你就陪他们去一趟,好不好?”小姑娘眼窝里亮晶晶的,“小姨放心,路费算我欠你的,我天天在家做鸡毛毽子,等你回来我就还你,好不好嘛?”

  当真是骨肉相连,血浓于水,这丫头想得比林丰收周到多了。珍珍其实也一直有陪他们去的打算,“跟你小姨见外啊?”

  赶美嘿嘿一乐,现在的小姨比以前的小姨更像大人,让她有种找到主心骨的感觉,“当然不见外,你可是我小姨,亲的。”

  “走,既然来了就吃了饭再回去,待会儿咱一路。”顺便去找钱校长请假和开介绍信。

  今儿刚好轮到珍珍做饭,她割一块半干不干正在滴油的腊肉,炖上萝卜白菜土豆,再加两把自家做的红薯粉条,那香得,吃进肚子都在往外冒香气,热乎乎的。

  当然,她现在每个月有六块钱工资,要去哪儿也不用再找婆婆拿钱,倒是季老太听说他们要上省城,直接给了十五块路费和全国粮票,对林丰收一家真是没话说。

  “多带几张全国粮票,穷家富路。”

  “好,谢谢您。”

  一直干啥都要比着大嫂来的季宝明和曹粉仙,居然连屁也没放一个,珍珍竖着耳朵听了会儿,奇怪。

  “别听了,这俩懒蛋天天往芦苇荡里钻,说是也要去捡几只军鸽回来,做梦呢!”

  林珍珍:“……”

  这俩家伙,军鸽可是特种作战动物,要不是被隼群围攻,怎么可能天天往芦苇荡里掉?当下冰雹呢!这么冷的天,还有个孕妇,也不嫌冷,这毅力要用在田间地头,家里谁还不尊重他们?

  说到底,这年代的人们,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一个人别的甭说,只要他劳动能力强,那他在社员心里就是能竖大拇指的人。

  ***

  因为有珍珍的加入,为了最大程度的节省开支,胡来宝主动提出他不去了,让姐俩陪着超英去。先坐班车从清河县到横西市,也不歇,当天夜里摸黑坐上火车,第二天中午就能到省城……一共颠簸二十多个小时,别说超英一张小脸白了,就是林珍珍也面无人色。

  她倒是有钱,想给他们改善乘车条件,可没有干部身份别想买卧铺,硬座人挺多,挤得水泄不通,座位底下躺的都是人,又不敢走动,脚都坐肿了。珍珍随着人潮,一面走一面甩腿踢腿,林丰收紧紧牵着超英,生怕被挤散,“再忍忍,马上就到医院了,啊。”

  超英欲言又止。

  珍珍可不会委屈自己,“姐别急,咱先去招待所安顿好,下午再去医院。”

  “还住啥招待所啊,要是不用住院,咱开了药下午就回去。”要是让住院,她就打算在病床旁窝几天,让珍珍跟超英睡病床,挤挤也就过去了。

  不由分说,珍珍拉着超英就往大街上走。

  省城确实很大,有多大呢?林珍珍觉着也就跟五十年后的北山县城差不多吧,只不过那时候路上很多小汽车和电动车,现在则是自行车。

  “这可真是……咱上哪儿找省医院啊?”林丰收急坏了,越是赶时间她越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珍珍上辈子也没来过横西市,可她不急,冲不远处一个小铁亭子走过去,外头用红色油漆写着“人民路二段火车站交通控制亭”字样,里头站着个头戴大檐帽穿白色上衣深蓝色裤子的交通警察。

  漾着小酒窝问:“同志你好,请问省医院怎么去?”

  无论任何年代,有困难找警察都是真理……白水沟那几个不想惹麻烦的和稀泥的警察,并未折损人民警察在她心目中的形象。

  果然,男同志十分客气的指着不远处一辆老解放牌客车,“你们在那儿坐十分钟后那班,终点站就是省医。”

  “傻丫头你咋胆子那么大哩?”林丰收没想到,小鹌鹑似的妹妹居然敢找警察问路!

  珍珍吐吐舌头,带着他们过去,问清楚下一班就是到省医院的,赶紧排在队伍最后面。这年代路上跑的汽车凤毛麟角,来一趟公共汽车几十人涌上去,力气不够大脸皮不够厚可能连车门都扒不上。

  好容易挤到省医院,两个大人满头大汗,超英的脸色居然也红润不少,脸上还有点意犹未尽,“小姨待会儿咱回去还能再坐一次吗?”

  “能,等你好了,小姨带你上省城,上首都,坐汽车坐轮船还要坐飞机!”

  小伙子抿着嘴,紧了紧拳头,嗯嗯,只要活着,他总有坐飞机的一天。

  到了全省甚至整个大横山革命老区最大的石兰省人民医院,一直天不怕地不怕的丰收大姐彻底怂了——那么大个门面,五层高的大楼房,来来往往赶集似的人群,匆匆忙忙的医护人员……她该咋找大夫呀?

  然后,又是她的小鹌鹑妹妹,从容大方的走到挂号台,挂了个呼吸内科的号,熟练的领着他们去隔壁楼,上楼,排队……反正,不管干啥,仿佛这样的大医院她已经进过无数次。

  珍珍想挂主任的号,说了很多好话,挂号台同志也没给她加,只给挂了个普通医生的,老专家嘛任何年代都是稀缺资源。医生姓许,是个医专刚毕业的年轻人,看了超英的症状,又听了她们想要进一步检查的诉求,倒是爽快的开了心肺各种检查。

  林丰收带出来的钱,很快花去三分之二,整个人都不好了,甚至许大夫还说有的检查要明早空腹才能做,他们至少得去招待所住一晚时,肉疼得无法呼吸。

  珍珍其实早有心理准备,上辈子陪奶奶看病那么多次,哪一次不是这样呢?挂号得提前定闹钟手机抢号,做检查就得等几天,等拿到结果又挂不上首诊大夫了……奶奶常说,没病都折腾出病来。

  “咱先去安顿住处吧。”医院附近的招待所人满为患,卫生条件堪忧,珍珍三人顺着大马路走了二十分钟,终于找到一家干净的,人少的招待所,巧的还是清河县驻省城办事处招待所,看了她们的介绍信,比其他招待所热情很多。

  甚至,听说三人只要一间房时,工作人员也没摆脸色,还给他们多加了两条被子。林丰收握着人家的手,左一句“感谢”右一句“好同志”,贫下中农第一次体验到来自无产阶级大兄弟的关爱啊。

  房间里有两张床,超英终究是十二岁的大男孩子了,单独睡靠窗那张,林家姐妹俩睡靠门这张,四条被子倒也不冷,开水要到楼梯间打,男厕所在二楼,女厕所则需要上三楼……虎虎生威的丰收大姐跟刘姥姥进大观园似的,趁他们歇午觉的时间把招待所里里外外转了个遍。

  没办法,在家她就是头老黄牛,没日没夜,哪有午休的习惯?

  珍珍睡得迷迷糊糊,能听见她在楼底下跟工作人员攀谈的声音,临睡前还在想明早一定要四点半起床,一定要挂一个主任的号,来一趟太不容易了……结果刚睡着,林丰收忽然猛地推开门,“珍珍珍珍快,走我带你看稀奇。”

  像对待五六岁的小珍珍一样,那时候她还不是超英赶美的妈妈,还没有被生活磨弯脊梁,见到啥好玩的都会第一时间跟妹妹分享。

  老母鸡领着一只独一无二的小鸡仔,哪里有稀奇就上哪里,这大概是她们艰难岁月里唯一的娱乐活动。

  林珍珍的瞌睡瞬间醒了,“什么稀奇事儿?”

  “对面,招待所对面有个老头,正跟人吵架呢!”

  难怪这么吵,珍珍可不想看老年人撕逼啊,冬天的被窝才是迷人的小妖精。

  “你猜老头为啥吵,居然是为了一盆花,还是你最喜欢那种,就以前栽窗台上的,叫啥来着?”见她迷糊着,林丰收忽然自言自语,“你这丫头,我怎么觉着像换了个人?”

  这可把林珍珍吓死了,生怕她继续发散越来越接近真相,赶紧一个鲤鱼打挺爬起来,“走吧,我们去看看。”

  外头,天已经快黑了,下班的自行车潮南来北往,十分热闹,而更热闹的则是马路对面的一个大院子。里头是一片低矮的红砖房,过道里摆着好几个炉子,许多妇女正在烟熏火燎的做饭,院里则种着好些花花草草,一对老头正脸红脖子粗的对峙着。

  一胖一瘦,胖老头像个发面馒头,鼻头红通通的,“老钟头你胡说什么,我怎么可能烧你的花?”

  瘦老头小小的,像炸过头的麻花,气得脸都扭了,“不是你用尿烧我的花怎么会死?这可是我的宝贝,大老远带回来养了几年都好好的,上个月刚把花盆端你家屋檐下就死了,不是你是谁?”

  他抱着一个砖红色的花盆,里头两株带花苞的植物已经枯萎了。

  珍珍一眼就看出来,这是金茶梅。花瓣颜色是耀眼的金黄色,色泽金莹油润,仿佛涂抹上一层金色的油蜡,光滑半透明,因为种类稀有,易生虫害,所以又被誉为“植物界大熊猫”。她上辈子就读的农校,虽然是个专科,可里头却有一株全国闻名的金茶梅,堪称“镇校之宝”,她曾隔着玻璃罩子和大棚见过两次。

  当然,她不仅知道这是金茶梅,还知道——“大伯等一下,你的花还有救。”

第23章 023 讨个骨折价

  她的话刚出口, 空气突然就安静了。

  大爷大妈们嘴上不说,心里都在想:这小女同志可真敢说啊,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不知道老钟头的难缠, 这老家伙可是把他这几盆花当命根子疼的。前两年下放到西边, 他愣是不吃不喝从当地农民手里买来这盆花,结束下放提前回城, 别的都不要, 就是不能忘了花。

  现在好了,千宝贝万宝贝还是死了, 花根又黑又枯,死得透透的!

  你就说吧,都死成这样了, 这小女同志还说有救,不是信口开河往他伤口撒盐是啥?大爷大妈们没退休前也是单位上的业务骨干, 什么危急重症没遇到过?送来没气儿的病人,谁敢说有救?

  果然, 姓钟的瘦老头打量着林珍珍, “小姑娘你知道我这是什么花?”

  “金茶梅,全世界最稀有的金色山茶花, 在法国能炒到几千美金一株。”

  老钟头挺了挺胸膛,嘴角翘得高高的, “看吧, 我就说我这是宝贝你们还不信, 遇到懂行的了吧?”

  老头老太们傻眼了,他们一直听他叨叨他的宝贝多么稀有多么值钱,都以为是中老年男性的通病, 爱吹牛嘛,全都看破不说破,现在还……还真没吹牛?!

  几千美金一株,怕不是摇钱树!

  虽然现在华美两国还没建交,可一美元比一元人民币多得多,这是老百姓都知道的常识,几千美金对应的是几万人民币啊!

  有人不由得小声说:“老廖头,花要真是你烧死的,损失可就大了。”

  胖老头气得脸红脖子粗,他怎么可能把尿尿花上,又不是三岁小孩!只不过俩人一直有矛盾,尤其他还是当年把瘦老头斗到下放农村的“造.反派”,害别人耽误了六年最好的医学时光,现在他是失道寡助啊。

  珍珍不管别人的七嘴八舌,接过瘦老头的花盆看了看,轻轻刨开金茶梅的花根,发现已经腐坏发霉了,她又闻了闻,用手指捻了捻土壤,很肯定地说:“不是尿烧的。”

  “那是什么?”

  “根腐病。”

  “啥病?”

  珍珍又重复一遍,“因为真菌感染,虫害侵蚀或外伤造成花卉根系腐烂变质,而且这种腐坏还进展特别快,很难治愈……”

  “哦,那就像糖尿病病足,一旦坏死就无法控制进展对吧?”

  珍珍觉着,说话的应该是大夫,一般人想不出这样的比喻。

  瘦老头是真着急,“那要怎么治疗呢?”

  “有高锰酸钾溶液和甲醛吗?”

  瘦老头没说话,另一个老太太立马大声道:“有有有,检验科多的是,我去找小张要点儿,等着。”

  这年代华国还没形成系统的稳定的花卉种植业,常用的花卉用药都没有,只能高锰酸钾1000倍浸泡根三十分钟,再把腐坏的根系剪除,擦上甲醛液,“过几天就能看出效果来。”

  其实,大家看她有条不紊行云流水的动作已经基本可以肯定,这是个懂行的,浑身散发的专业技术人员的自信是骗不了人的,大家纷纷开玩笑:“老钟头,有这小姑娘,你的摇钱树是保住咯。”

  瘦老头早笑得见牙不见眼了,小心翼翼捧着花盆恨不得吹两口仙气哄哄它,“谢谢你啊小姑娘,来家里坐吧。”

  对于专业学习者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珍珍婉言谢绝,拉着还没看够热闹的林丰收回招待所去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3页  当前第1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9/5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七零万元户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