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成皇太女后搞基建_分节阅读_第71节
小说作者:枝呦九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56 KB   上传时间:2021-07-23 19:30:02

  卖豆腐的,未来的目标是做出全禹国最大的豆腐坊,将来上商业报。

  养猪的,已经上了商业报。

  开沙县小吃的,已经上了商业报。

  这般真诚的将自己的身份介绍出来,然后问折青:“姑娘,你呢?”

  “你是做什么的?”

第45章 京都见闻

  面对三位成功女士的询问, 折青想了想,觉得自己的职业还是很伟大的。

  道:“嗯……我是做生意的,做的比较杂, 什么都做点。”

  祝家阿婆也不细问,就道:“做生意好, 这么些年, 因为有了皇太女殿下的仁政, 我们这些做生意的,可得了不少好处, 只要肯干,就能活的好。”

  钱家阿婆还是那句话, “是啊,皇太女殿下说了,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站在风口呢——你们看,我养猪也起飞了。”

  荷花就笑了笑, “说起来,我的沙县小吃也是看了皇太女殿下写的书,才做了这么大的生意。”

  祝阿婆:“所以说, 男人总说我们头发长见识短, 可见是错的, 我们只要懂, 只要会, 就做的比男人好——我们如此好,他们凭什么能用休弃两个字来形容我们?这回,我定然是要将这两个字从律法里面去掉的,不然, 我年年发起辩论,总有一日能成功。”

  折青就觉得挺幸福的,见到她们活的好,这些年做的努力就没有白费。她道:“会的,这次会成功的。”

  此时讨论声越来越大,除掉祝家阿婆,已经有不少姑娘也已经开始了辩论。折青慢慢的走在她们中间,听见她们说“出身为女子和穷”是原罪,看见她们愤怒的面红耳赤据理力争,便觉得禹国越来越有活气了。

  然后,便见不一会儿,罗玉松旁边聚集了不少人。罗玉松没有像祝阿婆一样带了小凳子做准备,索性找了一块石头,站在上面,开始讲述自己的观点。

  “诸君——诸君!且听我一言——”他站在石头上,一旦开始说话,就跟平日的傻模样有所不同,严肃的道:“诸君,刚刚我听见有人骂祝家阿婆,那言语不堪入耳,我听了觉得恶心,可是再恶心,我也要看看这个恶心的东西长什么样子,这般以后见了他,也好绕着走。”

  人群中出现几声女子的笑意。

  罗玉松:“来,来,那位穿着蓝色衣裳的仁兄,没错,就是你,刚刚我听的分明,你嘴可脏着呢——你可能当着众人之面,再将你刚刚骂的话再说一遍。”

  祝家阿婆听见这话,早忍不住了,挤过去呸了一句,“你有本事再骂一遍,老婆子倒是要听听你说了什么污言碎语。”

  那人就昂了昂脑袋,一副不稀罕理会祝家阿婆的模样,眼神都没有给她一个,而是朝着罗玉松道:“是,我骂了,怎么样?她说出那般不知羞的话,难道就不该被骂?一个老婆子,她知道什么!”

  祝家阿婆便撸起袖子要放小板凳了,准备大战一场,却见罗玉松摆了摆手,不让她继续说话,只对男人道:“你可认识祝家阿婆——”

  那蓝色衣裳的男人摇头,“我怎么会认识一个庶民婆子。”

  罗玉松便道:“众位——这禹山辩论的规矩,咱们也是知道的,各人直抒己见,不会有污言秽语出现,我相信这位仁兄也知道——那为什么一说到休妻和离之事,这位仁兄就变得如此丑陋呢?”

  “在下想,这话应该是戳中他的肺管子了。所以他不认识祝家阿婆,却立马开始骂人,进行口头的辱骂——我想问,这种话,这位蓝衣仁兄会对着他的母亲和妹妹或者女儿说吗?”

  “他不会,在家里时,他好歹还披着一张人皮,一出来,皮都不披了。”罗玉松道:“那到底是哪句话,让他大庭广众之下开始撕下人皮,没皮没脸呢?”

  “是那句生男生女是男人的错?还是那句三妻四妾?亦或者是孝顺父母?”他道:“这位没皮没脸的仁兄,你可是在家中,因为没有生下儿子辱骂斥责了你的妻子,你可是因为妾室一个又一个,惹了身边人非议,你可是对岳父岳母不孝敬,还要求你的妻子时时伺候你的母亲?”

  那男人的脸就涨红了,显然罗玉松说的全对,最后憋了半响,骂了一句:“关你什么事情!”

  罗玉松就笑了,“不关我事,只是今日是辩论,我见你如此激动,便借你家之事,趁机辩一辩罢了。”

  旁边一个认得蓝色衣裳的人就道:“他确实跟公子所说一般——且他因为妻子无所出,已经将妻子休弃了。”

  话音还没落,就又有一个人妇人的声音道:“他是个穷秀才,妻子原是富商之女。却自视甚高,嫌弃人家,不仅仅挪用着妻子的嫁妆去青楼装大爷,还纳了一个又一个的妾室。”

  “是啊,那年他岳父病重,他还想趁机抢家产。”

  就是这般的人,就是这般的事,已经被众人所知,被众人所看不起,可是最后,这穷秀才的妻子,还是只得到一纸休书,连个和离也没有。

  这公平吗?

  自然是不公平的。

  罗玉松便直接切入辩题,“所以说,休妻的存在,本来就是不公平的。此前,众人总以为女人坐在家里,是享福的,可是我想问问诸君,有谁,想跟妻子换一换身份,做一个妇人呢?”

  底下的男人你看我,我看你,都不愿意出声。

  罗玉松便看向另外一边的姑娘和妇人们,道:“那你们呢,你们愿意跟家中的父辈和兄长,又或者丈夫换一换身份吗?”

  “愿意——有什么不愿意的,我阿爹说我算盘打的比阿兄好多了,只是可惜了,是个女子。”

  “是啊,为什么不愿意,要是让我从小学阿兄的东西,我也不会差。”

  此起彼伏的声音响起,罗玉松便开始真正严肃起来,道:“诸君,你们自己心里清楚,出身为女子,就天生少许多东西。幼年时,她们比你们聪慧,却要被教一句女子无才便是德,长大后,还没在家里站稳,就要去照顾别人的家。”

  “诸君称之为美德,那这种美德,给你们,你们要不要啊?”

  他们才不要。

  他们享受着,还要再踩一脚,心里明明白白,却还要嘴上占便宜,说一句女子轻松。

  那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没有机会。”罗玉松肃穆,“因为没有人给女子一个机会,男子轻轻松松可以得到的东西,她们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因为这世上的人,对女子,总是苛刻的。”

  “而如今,我们禹国的女子,是有这个机会的,皇太女殿下给了这个机会。”

  “在徐州,女子能赚到的银子,能做的事情,已经不下于男子。在徐州,我相信,只要有这个休妻或者和离这个议题,就一定不会像京都这般惹来辱骂。”

  “因为徐州的女子和男子都同时认识到——有了女子这份在外谋生的本领,自己这个小家,已经更好了。”

  “所以,男子会慢慢的去尊重女子,就好像尊重一个同窗,一个生意上的伙伴,一个官场上的同僚。”

  “诸君,此时我们不免再回到最初的一句话——什么叫姻缘是结百年之好,什么是门当户对,诸君,你们当初为什么要成婚?”

  这又是一个千古之题了。

  当事情从休妻和离到成婚,便又有一波辩论。

  有的说是父母之命,有的说是情爱之意,有的说是世俗所致,说到最后,也没有说出一个道理,但是,在这场辩论的过程中,他们发现,他们只要成婚,就需要一个女人。

  他们其实需要女人做的事情很多。

  需要她们替自己孝顺父母,需要她们生儿育女,需要她们的娘家助力,需要她们做很多很多的事情。

  他们甚至想让她们有更多的能力。

  比如,她们若是可以替自己的前程铺路就好了。

  女子们一听,便勃然大怒,折青被宗童护着在一边,听见一位彪悍的姑娘道:“合着是头磨坊的驴,也没有像这般用的。”

  随着女子可以出门做更多的事情,大部门男人们的欲望便又大了些。他们既希望她们照顾好家,又希望她们能外出为家里获得更多的钱财亦或者是机会。

  那到了这时候,为什么还要存在休书这种东西呢?

  “本就不应该存在——就要废除!我们建议,要有一个专门管和离的地方,凡是夫妻决裂,皆可以在和离处明示后,跟夫家一刀两断。”

  “对——本就不该存在。”

  “要求这么多,要求那么多,索性去娶一头驴罢——”

  有一个男人听的愤怒,就要说话,就被旁边的一个人碰了碰,道:“别乱说话——我听闻,这是皇太女殿下的意思。”

  那人就愣了愣,“皇太女殿下还管这个?”

  “皇太女殿下也是女子,为女子谋福罢了——不过把休书通通改成了和离书,怕什么,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也是,说不得这里面,就有皇太女殿下的人。”

  “你说——这群女子,是疯了吗?”

  那拦人的就叹气道:“不是疯了,是她们看见了更宽广的世道。不瞒李兄,我家母亲最近还吵着闹着出门办什么慈善机构呢,如今家事被交给了祖母,祖母却想跟母亲一起出去,于是,便由家中的姨娘管着了。”

  “你这么说,我倒是想起来了,最近京都多了一个叫做万民慈善机构的东西,听说是由很多世家夫人联合做起来的,你母亲也在?”

  “在……母亲说,那能让她获得更多的幸福和成就感,她说,自己这辈子感觉白活了。”

  “所以,李兄啊,我有时候在想,为什么要阻止她们出去做事呢?”

  “她们出去了,孩子和父母怎么办?家怎么办?”

  “那就需要李兄和尊夫人商量了,反正如今我母亲,是再不愿只呆在家里,说人都呆傻了。但是我姨母却喜欢呆在家里,她喜欢,也挺好,我母亲说,只要各人喜欢就好了……但是如果压抑人的喜欢,就跟杀人一般了。”

  那姓李的人就叹息了一声,“所以说,当初就不该让女子做皇太女——不然就不会有今天的乱相。”

  他旁边多的人就吓了一跳,道:“你可别胡说,你这般,我以后都不敢跟你出来了。”

  折青就站在他们身后,闻言笑起来,跟宗童道:“走吧——今天罗玉松怕是出名了,一时半会还走不了。”

  她想的是对的,因为今天罗玉松的话,许多姑娘对罗玉松心存感激,又见他说话一针见血,纷纷上前问起问题。

  罗玉松便道了一句经济学的理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句话放在哪里都合适的。”

  ……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阿骨燕拿着今天刚出来的报纸,坐在马车里慢慢的读出来,她的禹字还不是很熟练,所以读起来磕磕绊绊的,不过,即便读出来了,她也不是很理解这个意思,“母亲,什么是上层建筑?”

  她母亲摇头,“母亲也不懂……母亲想,你以后会懂的。”

  阿骨燕就点了点头,“母亲,将来我懂了,就告诉你。”

  她又拿出一个叫做本子的东西,那本子外面用的是一种特殊的皮做的封面,里面的纸张十分顺滑,一看便是不俗之物,不过,这种不俗之物,如今在禹国,也很好买到了。

  阿骨燕就买了好几个本子,爱不释手,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句话抄写了上去,然后又去问仆人:“我们还有新的报纸吗?我还想看。”

  那仆人就道:“有的,主子稍等,近几日出了一种叫做女者的报纸,小的也买了一份。”

  阿骨燕的母亲就好奇的道了一句:“是新出来的?”

  仆人买报纸的时候也好奇,特地打听了的,于是赶紧道:“听闻是禹国女子为了明年的万民全会特意开设的报纸。”

  又将前几天女子提出的废除“休妻”两字举办的辩论,道:“如今,城里都在讨论这事情,从最简单的休妻问题到女子该不该出门,然后引申到了女子该不该做官上面。”

  阿骨燕就答了一句,“这还用问吗?要是不可以,禹国的皇太女殿下是如何坐在上面的?她不是最大的官吗?”

  她的母亲就笑了,“是。但是禹国皇太女殿下实在是太特殊了,就好比你阿姆家的姐姐,她家只有她一个女儿,所以家里需要她撑起来,但是这天下之人,都想生儿子,也都有儿子,那他们的妻子,女儿等,到底该不该出门,也是一个问题。”

  说完又笑道:“阿骨燕,我们来对时机了,此事必然是会载入史册的。这种盛会,可惜了,我不能参与其中”

  阿骨燕就挨着她母亲道了一句:“母亲,你送完我,就要回去了吗?”

  她母亲点头,“乌莽国还有事情要等着我去做呢。”

  两人虽然是乌莽国的皇室之人,不过乌莽的国土实在是太小了,到京都来,递了折子给禹国的皇帝,跟他商定了西域商路之事,才获得面见皇帝的机会。

  “你父亲说,你是乌莽国最聪慧的孩子,你可不要辜负你父亲的期许。”

  阿骨燕点头,“母亲,就算到了禹国,阿骨燕也是最聪慧的孩子。”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18页  当前第7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1/21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成皇太女后搞基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