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去古代做美妆_分节阅读_第148节
小说作者:桃花露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29 KB   上传时间:2021-09-19 20:50:55

  他们原本以为是大周商人故意扰乱视听的,年后就会好起来,结果二月以后博山那边送出来不少玻璃珠,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甚至还能做成小花朵、小瓜果之类的摆件。

  一个才一百文!

  有了那些花样,那玻璃珠可就更不值钱啦!

  那些商人只得降价一两银子一颗,就这样那些精明的大周人居然也不肯要了,他们说顶多三十文钱一颗。

  岂有此理!

  正当他们想集体去金台城会会那位聂老板的时候,突然皇城传来一个震撼人心的消息——聂氏进献给皇帝九面水银镜!

  那镜子照出来的人,就跟你眼睛看得一样,真真的!

  一下子,整个京城都沸腾了,都想见识一下那水银镜到底是个何方宝贝。

第124章 清河县主--龙颜大悦

  当时阿大亲自带人护送贡品进宫,在皇城初步检查以后又送去鸿胪寺,把每一样贡品都仔仔细细检查无误也没有危险之后,这才进献给皇帝。

  皇帝是在退朝后在干清宫召见的阿大等人,他很亲切地询问了贺驭那未来小夫人的情况,然后才让贴身大太监念聂青禾的进献书。

  进献书写得很直白而恭敬,这符合聂青禾半路学识字的情况,而且没有过多的修饰让人看得很舒心亲切。

  “朗朗乾坤,昭昭日月,大周天下,四海升平,愿吾皇如日中天,百官明镜高悬……特进献明镜数面……”

  当然聂青禾在进献书里,也写明了水银镜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并且着重标注了水银镜是有毒的,切莫损毁后面的油漆保护层以免中毒,切记切记。只要不胡乱破坏,拆毁镜子,是无碍的,若是打破了也不要故意去刮掉油漆保护层,也是无碍的。

  皇帝听得好奇,看着扣在托盘上的红木柄靶镜,禁不住拿起来瞅了瞅。当他把镜子转向自己的时候,向来淡定稳得住的皇帝差点惊呼出声,太震撼了!

  那感觉就好像白内障病人的眼睛突然恢复了光明一样,一下子将眼前看了个清清楚楚。

  真真的纤毫毕现!

  皇帝第一次如此清晰地看着自己的龙颜,清楚得把那黑白分明的眼、根根分明的眼睫毛,甚至还有眼睫毛下面的一颗小黑痣、面颊上的汗毛、鼻子上的毛孔等等,都看得清清楚楚!

  他下意识地就左右侧头,上下换着角度地打量自己,想要好好地把自己的模样印在自己的脑海里。

  看久了以后,他发现自己比那些同龄的大臣看起来要年轻得多,而且亲切宽容中也不失威仪。

  嗯,是个好皇帝面相!

  这一下龙颜大悦,再看看龙纹玻璃碗,龙纹灯罩,晶莹璀璨的莲花灯,那心情直接就是盛世明君!

  帝心大悦,赏!

  聂青禾得了一盒珍珠,百两黄金,千两白银,御赐聂氏皇商封号,专门为皇家供应玻璃物件儿和一部分胭脂水粉等。

  穆长空得了五百两白银,御赐玻璃大匠封号,皇家御用玻璃大匠。

  皇帝看到穆长空那个名字还眼熟了一下,不过却没多想,毕竟当初不用穆长空炼丹,也没说过不许他做镜子啊。盛世明君,自然不会计较这种些许小事。

  聂青禾和穆道长受封,原本需要进宫谢恩的,但是聂青禾是贺驭定了亲的媳妇儿,且没有特殊身份,这时候皇帝召见却不合适,所以皇帝下令让她继续研发更好的玻璃制品,等贺驭回来,让他们一起进宫谢恩便好。

  虽然没进宫觐见皇帝,却得了个御赐皇商的封号,于聂青禾来说自然是一步登天的感觉。

  她可以用这个身份扩大自己的生意版图,提起腰杆子进军京城啊!不管京城大户再多,巨贾再多,他们也不能奈何她了。

  她是御赐皇商!

  当然她做了皇商也不想挤兑别人,只想扩大生产规模和合作范围,顺便借助皇帝的影响,让人帮忙寻找研发人员,组建一支研发队伍而已。

  进贡的镜子数量有限,原本十分慷慨大度的皇帝这一次出奇的吝啬,一面镜子都没有赏赐下去,全部留下,因为上面都是龙纹,这必然是聂老板单独进贡给皇帝的,不能赏赐臣子们。

  当然聂青禾进献给皇后的,他还是让皇后带走了,而皇后也用同样理由自己保留了。

  至于玻璃灯罩、玻璃碗、莲花灯,都是龙凤纹,这就是进献帝后的,依然不可以赏赐下去。

  所以,你们大家都跟着瞧瞧,开开眼就行了。

  皇帝的意思既然聂青禾可以做出来,那么其他人且等等,她必然还会继续进贡的,到时候再赏赐下去,或者做多了他们可以自己去买。

  反正朕和皇后的,就不分了。

  于是满朝文武只能看,满城勋贵也只是见识一下,却不能拥有,简直要挖他们心肝一样难受了。

  这世上什么奇珍异宝是他们买不起弄不来的?怎么这明镜就不能拥有呢?

  谁做的?金台城、聂青禾、御赐皇商!

  好勒,既然是御赐皇商,那肯定还得继续做镜子,继续给皇家发货,这样大家按照品阶排排队,挨着领……买呗!

  他们打听到聂青禾这一次做了五十多面镜子,除了给帝后进贡的还有三十多面呢!

  于是他们又蜂拥去金台城,金台城自建城以来,就没到过如此多的大人物,简直堪称奇景。

  如果说西域商人刚把玻璃珠带给大周人的时候,给了他们很大的新鲜感。

  那么现在聂青禾做出能把人原原本本、纤毫毕现映照出来的镜子,对人们简直就是巨大的冲击,那震撼是无法估量的!

  他们习惯了铜镜里自己朦朦胧胧的样子,看别人可以看清模样,看自己永远不知道自己到底长什么样子。

  哪怕看水中的倒影,也只能对自己的样子有个六七分的了解,并不能如自己看别人那样清清楚楚。

  可现在,他们看见了!

  水银镜的出现对整个大周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为它让人们真正地开始认识自己,让人们的内心和思想有了一种震撼的感觉,同时也有了一种冲动,就是想知道更多的冲动,能够接受更多新事物的冲动!

  美妆楼差点被人挤爆了!!!

  聂青禾原本带了那些镜子,是想给六家一家送一面,然后给府衙几位送一面,再天价卖给几个胡商两面,把他们用玻璃珠敛的银钱再赚回来,然后让他们去别国用镜子换钱去。

  结果被京城的贵人们这么一搅和,聂青禾手里一面都没剩下,更别说送人了。

  这来的都是谁?虽然他们没有直接亮相,也没有以权压人,可聂青禾都猜出来了,有太子和诸皇子派来的幕僚,有诸受宠的妃子们打发来的家人,还有两位颇受陛下尊重的老王爷的家奴,其他那些勋贵都还没轮上号呢。

  镜子是如此,灯罩、玻璃碗的自然也是飞上枝头变凤凰去了。

  聂青禾发现她若是想让普通人也用得上镜子和玻璃灯罩,恐怕一时半会儿还实现不了,不只是价格的问题,而是产量的问题。

  虽然聂青禾说以后会做很多,价格便宜很多,让大家不要抢,可他们才不听呢。对于要面子的勋贵之家来说,拥有这样东西落在别人后面,那就是奇耻大辱了。

  多花钱,先拥有,那就是体面,是身份的象征!

  那些勋贵之家已经自行按照他们贵族圈公认的身份权势地位排好了队,聂青禾只有制作权,没有售卖权,做好了人家直接付钱拿货走人,然后下一批继续排队。

  好在他们也还是讲道理的,一家就买走三面,并没有要很多。

  就算这样,聂青禾的腰包也一下子鼓了!!!!

  她从来没见过这么多银子!大周朝真是富甲天下!而财富一多半都在这些勋贵之家手里!

  对,给他们掏出来,让这些银子进入流通!

  不流通的货币就是废铜烂铁!

  于是聂青禾立刻拿着这些银子,再物色一批身强力壮、头脑聪慧、手巧伶俐的男人,让他们火速跟着穆道长学习烧制玻璃。

  给皇家当工匠,不管工钱多少,那体面自然是不一样的!

  如今她既有钱,又有名,还有地位,想做什么官府都给开绿灯,缺资金可以上折子跟工部要点研发银子,缺人手可以去工部或者负责匠户的部门求帮助,很快就能找到合用的。

  她请闫先生以及工部的一位官员,帮忙物色那些做官没前途,但是却有天文地理、算数机械等天分的底层官吏和学生,她要组成一个高素质的研发组,由她来不经意地启发、传授那些理论知识,由他们来加以证实研究。

  人手多起来以后,产量一下子就上来了,等把勋贵之家喂得差不多,也就有余量卖给其他人了,总之不至于抢不着而神仙打架了。

  普通人是不会为了这么昂贵的东西在美妆楼打架的。

  但是,普通人最喜欢看热闹!

  金台城内外的百姓都想看看那神奇的水银镜子,甚至还有京城的人特意骑马赶来瞧。

  各地商人更是闻风而动,迅速往金台城集结,都要买这个帝后都惊讶不已的宝贝。

  为了就近生产,聂青禾把玻璃厂搬到了金台城外,备料区、烧制工作间、仓库等一应俱全,专门有人从外地选烧料用马车或者船运送过来。

  仓库距离码头也不是很远,打包以后直接运到码头装船,发往京城或者苏杭等地。去往漠北漠南的,从京城转运,去往漠西的则从漠南转运,而还有一些要从通州或者苏杭等地出海。

  聂青禾主要负责加工制作,销售基本都是交给别人,海外生意也不例外。

  京城、苏杭等地都有海商,他们如今也和金台城六家合作,购买聂氏产品发往海外。除了清洁品、护肤品和彩妆等,他们尤其喜欢镜子。

  在勋贵之家们不再疯抢以后,聂青禾也还是控制了水银镜的生产数量,暂时不卖给普通老百姓,先从海商那里赚几票。海商们都是卖给异国国主或者贵族等,一次就卖那么一两面镜子,简直就是天价之宝。他们自己知道这个肯定可以卖很高很高的价格,所以聂青禾自然也不客气,也要一个很高的价格。

  她专门做了一批镶嵌宝石的金银镜框的镜子,花里胡哨的,就为了卖给胡商和海商们,让他们拿到那些喜欢堆砌宝石的国家去售卖,到时候可以换回更多的宝石,她可以回购那些宝石,或者用镜子什么的换!

  后来真有海上和胡商再度返回金台城,他们反馈给聂青禾的信息,那批镜子真的让他们一路暴富!有人用一面镜子换过一箱子各色宝石,有人用一面镜子换过数十个美人,有人用一面镜子换过上千两银子。总之那些出海的商人,只要胆子足够大,就总能获得巨额报酬。

  聂青禾在这里又发了一笔财,可以当做研究新产品的扩展资金。

  等打发了异域商人以后,她开始慢慢地把镜子的价格降下来,在国内她只管制作不管销售,都交给金台城六家以及和他们有业务往来的京城、苏杭等地的商人。

  起初一面巴掌大的镜子,她发货价就是十两银子。国内各大商人拿去以后,零售价基本在三十到五十两之间,端看距离金台城远近。

  随着时间的推移,玻璃镜的产量自然就高了,聂青禾就把发货价降到了五两,她计划着三年以内把镜子的发货价降到三百文,然后保持不变。毕竟要开工钱,要烧料,要焦炭等,成本并不是很便宜。

  转眼第二年,进入五月以后天气日渐热起来,美妆楼的生意又要根据节气进行调整。

  护肤品和彩妆的销量明显下降,尤其普通款的口脂和面霜,而清洁品的销量却急速飙升,尤其各种沐浴膏和洗发膏。

  让人意外的是面膜膏的销量却稳中有升,也许因为这款面膜膏具有药用修护效果,不但能够滋润、美白还有很明显的淡斑祛斑效果。

  很多男女顾客在用了一个冬天以后发现自己的皮肤不但滋润弹性,而且去年晒出来的斑痕都变淡了很多,所以在日头毒辣起来之前,面膜膏的销量就增长了不少。

  值得一提的是,在草原部落的贸易中,聂氏清洁品和护肤品起了很大的作用,如今已经成为和茶叶一样不可或缺的贸易品,且大受欢迎。

  不但漠南漠北流行,甚至还有西域商人都从那边买货,然后顺着漠西往西去,把这些神奇的产品带回去,让那些莫西商人大大地赚了一笔。

  随着花朵开始渐次盛开,聂大力和贺粱那边的彩妆作坊就繁忙起来,他们要做聂青禾说的新款口红膏、腮红、眼影膏等。

  因为现在国内外的销量都很大,他们每天马不停蹄地生产,那订单也都排到来年后去了!

  为了减轻他们的负担,聂青禾就把清洁品的作坊和他们分开。

  清洁品的生产技术已经成熟,就用陈子健负责,带着一批伙计们专门做洁面膏、洗发膏、沐浴膏等。

  肥皂、香皂那一块业务却交给赵祯潞来负责,让他暂时做这边的管事,带着伙计们搞生产。

  这样聂大力就专心负责护肤品和美妆品的制作,等他再培养了得力人手,就可以把护肤品和美妆品再分开。

  随着天气变热,编织作坊的工作也要调整,冬天的毛线帽子、围巾、披肩、袜子、手套等暂停,早就开始编织那种细丝线的防晒、装饰性手套、面罩以及薄袜子。

  如今美妆楼住不下那么多女红,聂青禾就另外买下了一座大的院子,让张婆婆一家带着女工们住过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84页  当前第14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8/18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去古代做美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