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八零年代寒门崛起_分节阅读_第24节
小说作者:颜月出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94 KB   上传时间:2021-12-11 21:13:26

  郭曼曼被骂的眼泪直打转,瘪着嘴说道:“我姥姥说了,咱家就我一个,收压岁钱吃亏了,三叔家好几个小孩,每年过年都收我家好多压岁钱,我从来没收过他家的,凭啥不能数啊,不数哪知道亏了多少!”

  郭建设跟张秋果听到这话,俩人暗暗松了一口气,还好他们之前商量好,给了五块钱,不然下不来台,会让二哥在丈母娘那丢面子。

  郭建川现在就觉得丢面子!

  他太阳穴突突直跳,三兄弟就他上学上出来,吃了商品粮,结果孩子还没有没人管侄女懂事,都被她姥姥和她妈惯坏了,他气的要打孩子,被郭建设给拦了。

  郭建川气道:“这孩子谁教你的?胡说八道啥?压岁钱是长辈的心意,哪能斤斤计较!”

  能谁教的,小孩自己都说了,她姥姥教的呗。

  郭曼曼大哭,她想姥姥了。

  李娥心里埋怨郭建川,哪有大年初一训孩子的。

  她拉着郭曼曼,拿手绢给她擦眼泪,又给郭建设两口子解释道:“我妈瞎说的,不是这个意思,我就喜欢小孩子,大丫几个跟我亲生的一样一样的。”然后她说闺女,“曼曼别哭了,别听你姥姥胡说,大丫几个是你的姐妹,咱是一家人,打断骨头连着筋,骨头窝里亲的亲姐妹,你有这么多姐妹来往,长大你就知道好了。”

  张秋果笑笑,表示不在意,哪能计较小孩的话,再说曼曼也没说错,她们一直占二哥家的便宜,不能得了便宜还卖乖。

  张秋果把七丫交给大丫,进屋把之前准备好的钱拿出来,递给李娥:“二嫂这是五百块钱,你先收着,剩下的我们攒攒再还。”

  李娥担心今个要是真收了这笔钱,郭建川能跟她吵一整年,她不敢收,说道:“秋果,曼曼不懂事乱说话,我真没这个意思,你别往心里去。”刚刚还叫大丫妈,这会改叫秋果了。

  郭建川不好说弟妹,说自己兄弟:“快让大丫妈收回去,我跟你二嫂领着工资,我俩不缺钱,你们养孩子费钱留着应急。”

  郭建设早料到他不收,说辞都想好了,他道:“二哥你还是拿着吧,我放家里不安全,怕被偷,辛辛苦苦挣的钱被偷了咋整!”

  这倒是事实,过年小偷最多,啥都通,小偷小摸偷,穷疯了的人也偷。

  老三家的棚子没有门锁,一刻都离不了人,要是没看住真被偷了,那就白遭罪白挣钱了!明明老三是兄弟里面最小的,看着却老的很,耳朵烂了,脸也烂了,刚才拦他打孩子的时候,他的手被老三的手割到,生疼,可见老三的手啥样了!

  多少年没哭过得郭建川假装揉鼻涕,顺手把眼泪擦了,他给李娥说:“那就收着吧,回头老三起房子的时候,咱再给他拿回来。”

  李娥点点头,这才收了,心里感叹老三两口子拼命,五百块钱,这钱挣得是真快,这才多长时间啊!

  可也是真苦,老三啥样她也看到了,宁愿不挣这份钱,她也不想让自己男人受这份罪。

  郭曼曼看她妈把钱收了,一高兴哭不出来了。

  大丫几个好奇的看着她,却不敢跟她玩,她们不是第一次看曼曼哭,每一次都稀奇,城里小孩跟她们就是不一样,哭起来都比她们好看。

  这时候大爷来了,大爷站宅子外边喊:“老二老三,娘做好饭了,咱赶紧去吃饭,天冷一会饭就凉了。”

  大爷说的做好饭,其实只是馏好馍,菜备好了,还没下锅。

  爷在屋里躺着,奶烧锅,大娘主厨。

  没啥好东西,大葱炒鸡蛋,辣萝卜炒肉丝,烧鱼块,鱼头炖豆腐。

  奶没钱买这些,除了大葱和辣萝卜是自己种的,其它都是三个儿子送的,要是没儿子,她肉都吃不起。

  炖鱼头的时候,奶改成小火,从锅前站起来,给大娘凑了俩菜,奶拆了一盒果子放盘子里算一个菜,抓了一盘腊菜放盘子里又算一个,她小心翼翼的往腊菜上滴香油,只滴了几滴,生怕不小心倒多了,滴的时候用一只筷子在瓶口挡着。

  亏得李娥没看见,不然又要嫌奶用筷头子挡香油脏。

  大娘一数,六个菜了,她问奶:“娘,还煮汤不?”

  “整一个吧,你等着,我去拿东西。”奶小步走到屋里打开衣柜,扒拉几下,从里面拿出来两个苹果,八月十五的时候老二单位发的,拿回来孝敬爷奶,爷奶一直没舍得吃。

  盖上衣柜的盖子,奶看了一眼爷。

  爷睡着了,最近爷没力气,躺床上起不来,有时候睁着眼睛睡不着,有时候一觉又睡一整天,奶很担心爷熬不过去,给爷掖了被角,擦一把眼泪,拿着苹果去灶屋。

  大娘一看苹果就知道了,煮甜汤!

  奶没了指望,想讨好几个孩子,指挥大娘,“多放点糖,娃们爱喝这个。”

  大娘愣了一下:“娃也上桌吗?”

  “上桌,都上桌。”奶这是跟儿子服软,让老二老三家的闺女都上桌,哄两个儿子高兴。

  结果大娘不高兴了,大娘生了俩闺女,俩闺女人都已经嫁人了,却从没在爷奶的桌上吃过一顿年饭,她闺女可怜呐!

  不过大娘只是心疼闺女,并不是不愿意侄女上桌,坐桌之后她忙来忙去的给几个孩子夹菜。

  奶也给几个孩子夹菜,给曼曼和几个丫夹鱼肚子的肉,曼曼扒拉一边不吃,大丫也不吃,她舍不得,挑捡没刺的肉喂妹妹,然后给奶也夹了一块,奶高兴的很,非夹回去让大丫吃。

  爷一直看着,一直没吭声,他胃口不太好,刚才被儿子从被窝里架起来,他坐在尊位上,愣是吃不下去饭。

  心里苦闷,只能喝两口酒,喝着喝着竟然哭了。

  他一哭,大家都停下筷子,奶劝,儿子们劝,媳妇和孙女不说话,低着头安静的坐着。

  人一下子老了之后,好像就会变得很敏感很脆弱,爷哭啥呢?

  大年初一有规矩,上午拜年,中午吃饭,吃完饭之后要去上坟,家里的男丁们扛着铁锹结伴去地里,依次给祖宗们上坟烧纸。

  别人家儿孙满堂,热热闹闹的,他们家后继无人了,以后连个烧纸的人也没了。

  爷哭个不停,坐不住了,直往桌子底下掉,郭建川和郭建设扶他去屋里躺着,奶让剩下的人继续吃。

  吃完饭,奶带着大娘洗锅洗完,李娥进去帮忙,张秋果也进去,被李娥赶出来,“你抱好七丫就成,灶屋用不着你。”

  张秋果从大丫怀里接过七丫,抱着七丫进了灶屋,她在这里喂奶,男人们不进灶屋,这里方便。

  郭建设三兄弟安顿好爷,带着爷家里的铁锹去大爷爷家,跟大爷爷家里的堂兄弟们去上坟。

  他们一走,爷哭的更大声了,抑扬顿挫的还带着词。

  郭青青咕叽咕叽喝着奶,耳朵里听着爷像唱戏一样的哭声,心里很无语。

  只恨自己太小,不然就跑去跟爷说,这有啥好哭的,再过一段时间年头,地里根本不让埋人,以后不兴这些了。

  这是封建思想,凭啥就儿子和孙子能去,凭啥轮不到孙女给老坟填土给祖宗烧纸,有出息的孙女不比没出息的孙子拿的出手吗?

  要是以后她有了大出息,爷想让她去上坟,她还得考虑考虑,看乐不乐意去呢。

第20章 回娘家

  大年初二回娘家。

  算上今年,张秋果五年没回去,尽管七丫太小,她跟郭建设商量之后还是决定回,一定会把七丫护好!

  郭建设感激丈母娘,他没啥拿出手的,就一个抓鱼的本事比人强点,半夜起来抓了两桶的鱼,这鱼不卖,给丈母娘和老丈人吃。

  可是鱼太多了,孩子也太多了,郭建设担着鱼没法抱孩子,张秋果只能抱七丫,路这么远,大的四个没问题,五丫和六丫咋走啊!

  这个问题摆在眼前,最紧张的就数四丫,她喜欢姥姥,想去姥姥家,听说去姥姥家可以吃到好吃的。

  除了啃手指的六丫和知道自己一定不会被落下的郭青青,其他几个都很紧张,原因各有不同,但想着吃的只有四丫。

  大丫最懂事,她先放弃:“我不去了,我在家带五丫和六丫。”

  这是个办法,可是郭建设和张秋果开不了口,他们没本事,孩子们没投个好胎,摊上穷生穷养的爹妈,只能受委屈,越懂事的孩子越委屈,越委屈的孩子越懂事。

  “三叔,三婶,给你们拜年啦!”是大爷家的两闺女,春红和春雨。

  她俩推着自行车,车把前头挂着筐,筐里放着一样的东西,都是两斤果子还有两斤白糖。

  春红说:“三婶今天要走亲戚不?我妈让我俩把自行车推来,好给你们走亲戚用。”

  她们两个嫁的近,来的比较早,自行车是结婚的时候婆家买的,手表,自行车,缝纫机,结婚三大件。

  彩礼没多少,因为家里就姐妹俩,没兄弟,娘家爹妈以后老了指望她俩养老,这打开始就没人家站的高,不敢多要。

  大娘那天被姥姥感动的不行,大丫姥姥真是个好人呐!她琢磨着大丫妈今年一定会回娘家,俩闺女来齐之后,她招呼完女婿就跟闺女商量,“你们三婶家里孩子多,她娘家又远,你俩把车子送去,不然她们咋去啊?走过去得走到啥时候?”

  春红和春雨赶紧来送自行车,怕晚了三婶一家走了。

  张秋果心里挺高兴的,你看她婆家吧,公公婆婆原来对她不好,现在态度好点了,不挑刺了,大哥大嫂二哥二嫂还有几个侄女多好啊,上那找这么好的亲人。

  是的,尽管郭曼曼跟她姥姥那边亲,会说让人尴尬的话,张秋果带着滤镜看人,还是觉得曼曼乖,小孩子们有啥错,都是大人教的,曼曼乖,都是她姥姥不会教。

  至于春红和春雨,更不用说了。

  大丫和二丫小的时候她顾不上,孩子爷奶不愿意看,是春红和春雨搭把手,整天抱着妹妹。

  可惜她这几年不在家,没赶上俩孩子结婚,张秋果打算再攒攒钱,找机会给她俩补上。

  她掏出五块钱的压岁钱,递给春红,“给娃的压岁钱,咋没带娃过来?”

  为啥不带娃过来,还不是春红知道三叔三婶没钱,不想要压岁钱,结果咋拒绝都没用,三婶非得给她。

  大娘一共给大丫她们四块钱,孩子们把压岁钱上交给张秋果,就等于张秋果现在只出一块钱,给的并不多。

  她当长辈了,当三姥姥了,第一次给压岁钱,非得给出去不行,就说:“那你要不收就是嫌少,自行车我不用了,你俩推回去。”

  哪能推回去呢,春红拗不过她,只好收下,把筐里的东西掏出来,人跑了。

  春雨很有默契,跟她一道掏了东西跑,一边跑一边说:“那三叔三婶,不耽误你们拜年,自行车随便用,晚上不着急回来,我俩离的近,有没有自行车都行,今天来不及回来就不回,回头把自行车放我妈那,下次我们回来推。”

  那哪行啊,回一趟娘家把自行车丢娘家了,走着回婆家不得被婆家挑理,张秋果不给侄女找麻烦,她一定早去早回。

  那么问题来了!

  自行车有了,可两口子不会骑啊。

  因为从来没骑过。

  郭建设还好,他腿长,腿一支就架住了,倒不了,不怕摔坏自行车,其实他早想要自行车,每天担着鱼走路,眼睛经常盯着人家自行车瞧,不知道是不是瞧多了,心里一直想着,他一学就会。

  试着骑一会,越骑越好,竟然可以带着孩子上路。

  张秋果不行,她学不会,她自己不怕摔,她怕摔坏自行车,而且她万一骑上摔了孩子咋整,越害怕越学不会。

  那只能分两路。

  郭建设把鱼倒在袋子里,这还是上次大姨送鸡拿来的化肥袋子,用劲将袋子绑在车后坐,绑牢!

  拿了两包果子和两袋红糖放在前篮子里,然后让大丫坐在后头抱着七丫,四丫坐在前头杠上,都坐稳之后,他腿一蹬,骑着车子走了。

  张秋果推着五丫和六丫,二丫三丫给她扶着自行车,娘五个在后面慢慢的走,等郭建设到地方了再回来接她们。

  几个孩子特兴奋,她们终于和别人一样,过年也可以去姥姥家喽!

  高兴归高兴,但是说实话,大丫跟姥姥一家都不熟,她害怕,不敢一个人带着妹妹在姥姥家等爸妈,要是有人跟她说话,她不会说,想想就怕。

  郭建设只好先把大丫放在集口的小商店里,叮嘱道:“你带着妹妹在这等,看好七丫别让她吹风,她要是饿了哭,抱着晃一晃,我马上带你妈过来,看好四丫,哪都别去,就在这里等。”

  交代完,郭建设飞快的骑着自行车返回,半道上迎见老婆孩子。

  张秋果没学会自行车,二丫学会了,两条腿斜在二八大扛底下,骑得还挺稳。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0页  当前第2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4/11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八零年代寒门崛起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