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成女主丫鬟后我躺平了_分节阅读_第118节
小说作者:将月去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79 KB   上传时间:2022-12-02 17:52:50

  小囡囡还小,吃不了猪肝,但喝了小碗馄饨汤。

  剩下的汤明早煮面条吃,比她做的面条好吃多了。

  看见这些,刘捕快没话说了。

  带孩子也没啥,再说了,这也是他的孩子。

  别看刘大嫂干活的时候不喊累,但卖了一天馄饨,虽然没站一天,但是晚上躺床上立马就睡着了。

  还有细微的鼾声。

  刘捕快看着心里揪的慌。

  他每月俸禄还不够一两银子,一年六两出头,他娘子赚的多,他就多带孩子好了。

  等晚上下职他也去帮忙,毕竟肉是真的好吃。

  刘大嫂跟婆婆去卖馄饨,刘家分成仍然是分二成,但有刘大娘帮忙,卖馄饨的速度肉眼可见地快了起来,卖得也多了。

  第二天生意也不错,弄得馅儿将将卖完,就剩几个馄饨。

  夜里冷风吹着,刘大嫂想煮了给婆婆吃,但刘大娘舍不得,“快点回去算钱,剩下几个给大郎他们吃吧。”

  两人中午晚上吃的就是馄饨,毕竟时间紧赶不回去。

  不过,这都算成本里,吃也就吃了,反正比买着便宜,她们吃的都是成本价。

  刘大娘觉得这是真好吃,只不过让她花银子买,是打死都不会买的。

  她紧赶着回家,但刘大嫂道:“娘你等会儿,我去街上买点东西。”

  等到晚上,各家摊子剩的东西都会便宜卖,锦棠居有打折卖的点心,但价钱也不便宜,离得又远,刘大嫂不考虑那些,而是去熟食摊子买了一斤猪头肉,一共花了八文钱。

  “没卖烧鸡的了,娘,我想着赚了钱之后,咱家里吃点好的,然后剩下的存着。”刘大嫂觉得现在日子有奔头,以前的好像一眼就能望到头。

  一天一钱多的银子,几个孩子都馋的跟什么似的,刘大嫂起早贪黑赚钱不就是为了孩子能吃好点吗。

  刘大娘没啥意见,她也乐意孙子孙女多吃点。

  对她来说还是更疼孙子,孙女也疼,就是没那么喜欢罢了。

  家里孩子多,刘大娘希望老头子、儿子孙子都能吃上好的,赚点存点,这样也成。

  一斤猪头肉,一家子分,一人还能好几片呢。

  外头卤的肉香的很,没人嫌腻,吃完梦里都是肉香。

  刘家的日子肉眼可见地好起来了。

  再加上婆媳俩去街上卖馄饨,街坊邻居都能看见。有时从摊位上经过,刘大嫂还大大方方地招呼人买馄饨。

  但没人愿意花八文十文钱买一碗馄饨,她们只想打听刘家为什么突然做生意了,生意赚不赚钱,一天能赚多少。

  刘大嫂以前跟街坊邻居处的不错,平日里聊聊天唠唠嗑,但自从卖馄饨之后,她忙的脚不沾地,已经有三天没跟她们聚在一块说闲话了。

  她现在都习惯了大老早起来,然后从姜棠那儿拿肉剁馅儿,再装上炖好的汤,出摊卖馄饨。

  但九月二十一这天晨起下雨了,雨势还不小,没办法出摊。

  干啥都得看老天爷的脸色,就算冒着雨出摊,也得看有没有客人。

  姜棠也没去买肉,一早撑着伞过来跟刘大嫂说今儿歇一天,不干了。

  刘大嫂天天卖馄饨,也得歇歇管管家里事儿。

  刘大嫂还觉得可惜,少干一天就少拿一天钱,要是等下午不下雨了,还能出摊卖馄饨去。

  从十七卖到二十,一共卖了四天。刘大嫂一共拿了五百二十六文钱,半两银子,是刘捕快一个月的月钱。

  大妮问她是不是以后天天都能吃肉,刘大嫂没有迟疑就点头了,十文钱一斤肉,她能买五十多斤,可以吃个够。

  大妮捧着脸道:“娘,吃肉真好。”

  那可不,一个月多了三两多银子,可不仅仅是吃肉,能给儿子娶媳妇,给闺女攒嫁妆,一家子都能过上好日子。

  钱多了送大郎再读两年书,这孩子愿意读书,以前是因为家里没钱。把二郎也送去,如果大妮也能认字就好了。

  看姜棠,能写字,多好。

  刘大嫂抱着几个孩子好一阵亲热,他们家一定会过上好日子的。

  刘大嫂原打算等雨停了就出去摆摊,但这雨一直下个没完。她把昨儿姜棠分给她的大骨头炖了汤,带肉的那块盛出来给姜棠送去了。

  等出来的时候隔壁许氏招呼她去房檐下避雨。

  刘大嫂搓搓手,迟疑了片刻,还是过去了。

  许氏递过来一把瓜子,一双眼睛滴溜滴溜地转,“这天气还忙呢,三天两头不见你人,干啥去了?这家是月初搬过来的吧,这才几天,你和她关系就这好了,跟穿一条裤子似的。”

  语气又是埋怨又是酸,“可没少吃肉吧。”

  刘大嫂就磕了一个瓜子,就收起来不吃了。

  说起来,姜棠过来住也不是这么简单的事。一个姑娘家,又是那么漂亮的姑娘,哪怕什么都不干,就光站在那儿,都容易招惹风言风语。

  说一句两句是不打紧,但刘大嫂都三十多了,又是四个孩子的娘,别人说她她能骂回去。可是姜棠年轻,脸皮薄。

  巷子里都是三四十岁的嫂子,还有五六十岁的大娘,聚在一块说的就是各家的事。

  刘大嫂没少被说过,也没少跟她们说过别人。

  她以前不觉得有啥不对。

  说谁都行,就姜棠不行,她家吃的肉是姜棠给的,赚的钱也是,小囡囡脸圆乎了,为了这些她也得向着姜棠。

  刘大嫂道:“咋就穿一条裤子了。”

  “还说没有,刚才还给她送肉了。”

  刘大嫂:“那么一点肉,我把她哄好了能拿到的肉多着呢。”

  这话一出,屋檐下安静了好一会儿,都在脑子里琢磨刘大嫂是啥意思。

  很快,一群人围着刘大嫂一个,争先恐后地打听到底咋回事。

  刘大嫂挑拣着说了,“我跟着她做生意,姜妹子有一手好手艺,做的菜好吃的不得了。刚来那天不是给各家送肉吗,你们没吃呀?”

  “是好吃……”

  “真是她做的,她出手忒大方了点,都不知道哪儿来的那么多钱。”

  刘大嫂哼了一声,“有本事的人干啥不能赚钱,你们看我啥都不会,大字不识一个,还能跟着做生意赚钱呢。”

  她去卖馄饨的事街坊邻居都知道的,但没人知道是因为姜棠才去的,更不知道她赚了多少钱。

  简单几句话,在这群人眼里,姜棠已经从不知道哪儿来的脏钱变成了一个有本事赚钱的人了。

  等人问赚了多少,为啥能赚刘大嫂这回不说了。

  有人不信,“就一个小姑娘,她有十七吗,还赚钱。”

  刘大嫂道:“嘿这事儿谁信谁能赚,反正谁带我赚钱,我就把她供着,谁敢说姜姑娘的坏话,我第一个不答应!”

  众人面面相觑,也不知刘大嫂说的是真是假。

  真能赚钱的话,谁还会说姜棠的闲话。刘大嫂最后那句不错,谁要能带着赚钱,就把她供着。

  刘大嫂又抓了一把瓜子,“我不跟你们闲唠了,我婆婆买了两斤肉,今儿打算炖肉吃。”

  住在巷子里的人们家里都有七八口,大大小小一堆人。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慢慢就散了。

  今儿下雨,姜棠也没往外跑,在屋檐下摆了个小炉子,搓着手赏雨烤栗子。

  烤栗子之前她每个都剪开了一个小口,这样烤的话不会崩开。

  炉子上头烧着热水,一旁还烤着鸡肉和猪肉干。

  姜棠揉了个面团,准备中午吃面。

  她今天想吃热干面,来这儿这么久还没吃过呢。

  平日里肉吃的多,但面食带来的满足感是不一样的,一小碗热干面,煮熟之后不过凉水,还热气腾腾的。

  再浇上麻酱和香料调出来的酱汁,撒上一把炸黄豆,一勺油辣子,最好再来两大勺肉臊子,搅匀拌开了,趁热才好吃。

  每根面都裹着酱汁,酱汁里藏着酸豆角和萝卜丁,夹一小柱面,什么都有了。

  真的是又香又辣,吃完再喝口面汤,浑身上下都暖和下来了。

  姜棠看乌金点金馋的直叫,把炉子上的烤肉干给两只小狗一人一条。这个好吃还能磨牙,姜棠就指望它们看家护院了。

  姜棠望着细密的雨幕,也不知道这雨何时能停。刘大嫂那边卖了三天,总共赚了五两二钱,除去刘大嫂分成分走的五钱银子,这边已经回本了。

  就是自己还没拿到钱罢了。

  她带过来的十三两银子又回来了。

  日后摊子有刘大嫂看着,她把着大致上的方向,就不用投入太多心力了。唯一要紧的是维持和刘家的关系,虽然文书上约束很多,但刘家真要毁约离开盛京,姜棠也没处找人去。

  这边银子回来了,她可以想想新的生意。这回,姜棠可以去送吃的,但做生意,她得等着别人找上门。

  她的方子是多,但做生意有前有后,越早做赚的就越多。

  看刘家,现在已经赚了快一钱银子了。

  再过个三四天把成本填上,刘大嫂拿的银子还能翻一倍。

  街坊邻居知道刘家做生意,指定会想,然后找上来。

  到时候她就轻省了。

  姜棠其实也庆幸自己在侯府待了五个多月,她学到了不少东西。

  不然,可能真就起早贪黑,走街串巷叫卖了。

第69章 独自生活的第七天

  因为跟着陆锦瑶看的多了, 姜棠的经验也多了。怎么做生意、定价几何、利润多少……这些姜棠自己心里就能估算出来。

  不同的东西卖给不同的人,商品的定位要搞清楚。

  就比方说馄饨好吃,但去靠近皇城的朱雀街是卖不出去的, 还会有护城军把你把你赶出去。像锦棠居的大多数点心,只卖给有钱有势的世家贵族, 在她住的街上是卖不出去的,哪怕是最便宜的点心。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22页  当前第11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8/22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成女主丫鬟后我躺平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