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成了德妃的妹妹(清穿)_分节阅读_第122节
小说作者:江边水色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820 KB   上传时间:2022-12-05 19:05:22

  如今想来都是很久很久之前的事儿了。

  正回忆着呢,一个熟悉的嬷嬷走过来:“给主子们请安。”

  云秀看了一眼,认出来了:“吴嬷嬷。”

  吴嬷嬷恭敬地低着头:“能叫主子还记着我的名字,是奴才的荣幸!”

  她把屋里头的小宫女们都打发到院子里头,细细地伺候着云秀和云佩:“主子想挑个什么样的?”

  云佩把要求说了,要年纪大一些、脾气好一点的。

  吴嬷嬷就到外头去瞧那些小宫女。

  云佩扭头看见云秀表情唏嘘,忍不住问:“怎么了?”

  云秀摇头,轻轻说:“就是觉得物是人非。”当年她才进宫的时候不过是个任人打罚的小宫女,住在他坦里头,连隔床的同批小宫女都能奚落她嘲笑她,更别说吴嬷嬷这样的掌事嬷嬷了,那会儿她知道吴嬷嬷收了家里头二百两的银子,也不敢提太过分的要求。

  云佩亦是如此,她想要看一眼进宫来小选的妹妹,跑去御膳房拿自己的月钱买了一碟子点心,低声下气地求了吴嬷嬷才见到了人,说了不过一炷香的话就离开了。

  如今一个成了县主,另一个当了德妃,再回头,吴嬷嬷还是在管着这些个进宫的小宫女。

  看了难免回忆起往事。

  外头吴嬷嬷已经挑了好几个人进来:“这几个年纪都是十五岁朝上的,脾气软和,好相处。”

  她对宫里头进来的这些小宫女们的脾气拿捏得一清二楚,不到几分钟就能挑出来最合适的。

  云佩温声叫她们报了姓名和家世。

  都是些小丫头,个个盘亮条顺,用那种怯怯的、隐含期待的目光看人的时候叫人忍不住地就想起了随风摇曳的小白花,非贬义的那种,反正叫人看了眼睛挺舒坦的。

  可云佩看了一圈以后,挑中了里头年纪最大的宋氏。也没立马把人送去阿哥所,而是带回了永和宫。

  路上,宋氏跟在轿辇边上不吭声,里头云秀问云佩怎么挑中了她。她不是对宋氏有意见,是看着她实在老实得过分了,将来胤禛要是登基了,这么老实的一个姑娘,能在后宫里头活下来么。

  云佩说就看中了她的老实:“老实点的好,不会想着有的没的,至少将来四福晋进门的时候,她的日子不会太难过。”她最了解自己的儿子,爱恨分明,喜欢的人恨不得捧在手心里宠着,他也最不喜欢那些小心思特别多的人,越老实他相处起来越舒服。

  说起这个,她又提到了苏培盛:“他当年也算是个老实人,如今长出来心眼子了,却知道装作老实,所以胤禛才能忍下他。”

  能在阿哥们身边留下来的太监没有哪一个是笨的,可至少得知道阿哥们喜欢什么样的人,胤禛喜欢老实的,再多的心眼子他都对着外头使,拼了命地想叫阿哥过日子过得好、过得舒坦,那这么点儿小心思也就无所谓了。

  挑伺候的人要挑苏培盛那样的,挑屋里头的却得挑宋氏那样的,老实一点好,老实一点,小心思少,屋里头的女人们才能和平一点。

  四福晋瞧着挺聪明,那就没必要再找一个聪明的人和她打擂台,她自个儿是聪明人,也知道该对其他人好。

  云秀瞧了一眼外头的宋氏,点了点头。

  云佩靠在轿辇上,心里头却想着,如今皇上的后宫里头个个都是聪明人,“老实”的没几个,本来应该斗得特别狠的,人人都想朝着利益往上爬,上头的位置却只有那么几个。可皇上早早儿地料到了这样的局面,他要把控前朝,也要拿捏后宫,更怕后宫的人给他添麻烦,所以把人的心思都给框得死死的。

  家世好的就奔着贵妃、皇贵妃去,家世不好的就努努力生孩子,朝着上头的妃位使劲儿,剩下的就得老老实实呆在自己的位置上头。

  他用这一招,把所有带着小心思的人都变成了老实人,宫里头的争斗是变少了,可一直压着人,把人框起来,按着他规划的路子走,谁能不大喘气儿呢?

  她觉着阿哥们应该也是一样的。

  太子就是被框住的人,他想叫他成为最合格的太子,所以给他延请名师,倾心教育,让他学富五车,然后又忌惮他的权力,把他装在了笼子里,一路推着他往前走。

  云佩看了看路过的各色人群,轻轻叹了口气。

  等回了永和宫,人都退下去了,她和云秀一块儿坐着,慢慢和宋氏说着事情。

  “进了阿哥所,就好好过日子,四阿哥身边的人口简单,你是头一个进去的人,意义到底是不一样的,时刻记着这个,别把路走窄了。”云佩慢慢说,“四福晋明年就过门,在我这里,她才是摆在明面上的儿媳妇,不是看不起你,而是这是事实,所以你不能跟她对着干,要是觉得自己有委屈的,大可以告诉阿哥,或者在宫里头的时候,可以叫你身边的人来找如意,前提你得是真的委屈。”

  她其实有一点想到了当初的自己,也怕宋氏胆子小,完全不敢说,至少不敢和胤禛说,毕竟是握着自己生杀大权的人。她以前有委屈也不敢和康熙说,她怕,也不能说,所以这会儿才告诉宋氏可以找如意。

  略微说两句话,就不用再说什么了,说的太多,会显得她像个恶婆婆。

  宋氏低着头站在下面,乖巧地说了是。

  午饭是一块儿用的,她这里没那么多规矩,也不必宋氏伺候。

  只是吃完饭,她也有一点点小犹豫——宋氏这胆子和章佳氏一样小,总不会一点不开窍吧?

  #

  从上书房下了课,胤禛他们一般都是要先回阿哥所里换衣裳再去给额娘她们请安的,今儿也是一样。

  只是他才进屋,就感觉到了不对劲,屋里头的摆设虽然都在原地,却有些微的一点儿不一样,不熟悉的人可能看不出来,但是他自个儿能看得出来。

  窗边上的盆栽从绿色的叶子换成了粉色的花,屋里头熏了一点香,以前苏培盛给他熏的香是松香,这回换了一个不知道的什么香,有一点淡淡的甜味,不难闻,就是不太习惯。

  本来光秃秃只摆了个茶盘的桌上垫了一小块底盘的桌布,上头还有一壶温得刚好的茶。

  书房倒是没动过,还是他早上离开的样子。

  他扬声叫苏培盛:“今儿谁来过了?”

  苏培盛没吱声,倒是从偏殿里头转出来个脸圆圆的、梳着旗头的女人:“奴才宋氏给四阿哥请安。”

  胤禛?胤禛吓了一跳:“你谁啊?”他屋里头从来不放宫女伺候的。

  宋氏也没恼,依旧蹲福:“奴才是德主子指过来伺候您的。”

  胤禛其实这会儿没听明白是怎么个伺候法,可他一回头,就看见苏培盛站在下头,低着头,肩膀一抖一抖的,一看就知道是在偷笑,然后瞬间就懂了——年前额娘就跟他提起过过了年可能要指个人进他屋里,说他要是不想要,就找个偏殿放着,好吃好喝地待着就行了,等回头四福晋进了门看她怎么说。

  当时他也没明白,后来听了一耳朵三哥和田氏、大哥和大福晋的事情才弄明白了,原来是送进来的格格,用来给他开窍用的。可那会儿他心里头惦记着要进宫的樱珠,没放在心上,这会儿猛不丁想起来了,浑身的别扭。只是再别扭也不好说出来,他摸了摸鼻子,说:“往后我屋里头不用你动,叫苏培盛伺候就成,你……”

  他想说不用你来,回屋呆着就行,可一低头看见宋氏沉默的脸,话音一转,也变了:“你……就我每天出门那会儿,我要练两张字才出门,你早上起来帮我磨一池子磨就成。”

  听他要用自己,宋氏提着的心才彻底松了下来:“嗻。”

  胤禛避开她的眼神,回头狠狠瞪了苏培盛一眼。

第91章

  等胤禛到了永和宫请安的时候,云秀正在和姐姐一块儿给胤祯做衣裳,小孩子长得太快了,那些面上的衣服都是内务府做的,里头穿的那些不好交给他们,基本都是宫女们做,偶尔云佩和云秀自个儿无聊的时候也会做一点。

  没办法,她们宫里头养了三个阿哥和两个公主,虽然冬韵是和其他公主们住在一块儿,到底也在永和宫里头养了好几年,很有情分,这些年布贵人年纪大了,没有宠爱了,知道自己竞争不过年轻鲜嫩的新人,人也越发跟着佛系了,每天就过来和云佩一块儿聊聊天散散心。以前章佳氏还在,现在连章佳氏都不在了,她来得也就更勤快了。

  这样以后,她们给谁多做了一件衣裳,都显得格外偏心谁,孩子们都懂事并不会这么觉得,他们都能感知到额娘和姨母对自己的爱,可外头的人并不会这么觉得。他们心里头都有一杆衡量别人的秤,恨不得拿尺子划着比较。云秀她们不怕这个,却怕他们和胤禛他们说不好听的话,影响感情。

  胤祯打眼一瞧就认出来是给胤祯做的:“这小子整天跑来跑去的,也忒废衣裳了。”

  “谁小时候不这样呢?”云佩说,“不说别的,小六小时候就爱玩那个车,鞋底磨坏了多少个。”

  胤禛显然也想起来了:“那会儿的小六爱玩,倒是比现在活泼一些,等长大了两岁了,那个车他都不爱玩了。”从前小的时候喜欢开着小车追哥哥,长大以后就变成那个逗弄弟弟让弟弟追他的人了。

  云秀瞅瞅他,问:“从上书房回来的?胤祚呢?”

  胤禛说胤祚晚些时候过来:“他口渴,正好看见桌上有壶果茶,冰的就往肚子里头灌,这会儿肚子不太舒服。”

  云秀哑然:“前些时候还交代了叫他不要喝冰的,底下人也没看着么?”

  云佩:“小六要喝水,其他人就算想拦,又怎么拦得住?随他去,回头叫太医给他开一副药吃了就行,疼一次就记住了。”

  她又问起宋氏怎么样。

  胤禛说还好:“我叫她给我磨墨,来之前本来想等小六的,就顺手写了两张大字,头一次她磨墨水加多了,后头就好了。”

  云秀和云佩对视一眼,哭笑不得。她们俩怎么也没想到,本来是把宋氏安排过去当格格的,怎么这会儿却变成了磨墨的宫女了……不过胤禛自己不开窍,那也没关系,等娶了福晋就好了。

  小六还没来,胤禛仍旧说起上书房的事情。他现在年纪大了,眼看着要娶福晋了,等成了亲,那就得开始参与政事了,心里头总是觉得拿不定主意,所以会带着这些事情问问额娘和姨母的看法。

  在他眼里,额娘她们有时候看事情可比外头的人聪明的多。

  胤禛说:“今儿在上书房里,先生叫我们写了一篇关于雪灾处理的文章。”

  去年南方大雪实在严重,大半的房顶都被压塌了,冻死了无数的百姓和牲畜。今年开了年,朝廷也还没完全处理完雪灾的事情,康熙有意拿这事儿考校几个阿哥们。

  云佩就问:“你怎么想的?”

  胤禛在额娘跟前无话不说:“这两年三哥、我和五哥他们就要开始参与政事了,皇阿玛肯定是在想该把我们安排到哪里合适。”

  所以才会想着考校功课。

  云佩说对:“那胤禛有没有想过自己想去哪儿?”

  “儿子之前想过了。”胤禛严肃着脸,“大哥是在兵部,这几年大清战事一直不平,前些年有三藩之乱,后来又有台湾的战事,如今又有噶尔丹和沙俄,沙俄败退了,可噶尔丹是在积蓄力量准备卷土重来,到那个时候,大哥肯定还是要去兵部的。”

  云佩:“是这个道理,兵部不合适。”大阿哥也不会让人占了自己的地方,他在兵部经营了好几年了,怎么可能把这地方拱手让人?

  胤禛喝口水:“太子就不用说了,至于三哥,皇阿玛多半会让他去礼部。”三阿哥胤祉是个文人脾气,爱读书,六部之中唯有礼部和他相符合。

  “至于五哥,五哥还没娶亲,也还养在皇祖母宫里,亲近蒙古,皇阿玛肯定不会让他进六部的,多半会是去理藩院。”胤禛这几天已经看见五哥天天往理藩院跑了。

  云秀问:“那你自个儿呢?你想去哪里?”

  胤禛想了想,挺着胸膛说:“我想去户部,户部管钱财,还管民政。”要去,他就得去最好的!

  云秀就笑,原来以后的雍正从小儿就有这样的志气了。

  云佩想了想,说:“你说的都对,其实你去户部的可能性是最大的。”剩下的工部、刑部和吏部,都不适合阿哥们,至少现在不适合。

  胤禛:“对,所以今儿答卷子的时候,儿子故意往户部上头靠了。”

  这一天的卷子是一大早师傅们就发下来的,叫他们认真写,胤禛拿到卷子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这卷子有什么用处,其他兄弟们只不知道他不清楚,但是既然自个儿已经知道了,那当然要向着自己想去的地方努力才是。

  最后卷子一出来,答案各不相同。这一场考试,康熙是亲自看着的,还叫几个阿哥们把自己的卷子给念出来、互相传阅。

  胤禛记性好,这会儿也能说个七七八八:“大哥这几年好像一心扑到了骑射上头,功课学问都不顾了,卷子答得稀里糊涂的,当时皇阿玛脸都黑了。”分明从前刚进上书房的时候,他还是好好的,学问骑射样样出色,能和太子互相比较的。

  云秀想了想,说:“说不定大阿哥是在藏拙呢。”文治上头有太子就够了,大阿哥如果骑射和文治都厉害,康熙多半也不会放心能让大阿哥在朝廷上任为。

  胤禛想了想,说:“大哥的卷子刚念完,皇阿玛就叫他不用看了,回去好好练骑射,等明儿起还去兵部。”

  原话是说“别为了读这几本破书,把骑射功夫都忘了,这几天兵部缺人,好好跟着磨练去吧。”

  太子的功课一向是几个兄弟里头最好的,他的师傅都是当代大儒,教得也好,好些提出来的东西胤禛都不知道,要听他解释过后才能明白。可皇阿玛眼看着也不是特别高兴,随口夸了两句就叫他坐下了。

  三阿哥胤祉的学问也好,但是有点理想主义了,卷子上问的是怎么治雪灾,他洋洋洒洒说了一堆,说要让百姓们念书,受教化,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总而言之,都没什么可以采用的建议。皇阿玛多半有点失望,但是也没说什么不好听的话出来。

  胤禛挨个把上书房里的阿哥们的学问情况还有皇阿玛的反应都仔仔细细说给了额娘和姨姨听,还没来得及说自个儿,小六从门外头进来了,一脸的虚脱。

  云秀连忙把手里东西放下去扶他:“不是说只是拉肚子么,怎么瞧着累成这样?”

  胤祚摇了摇头:“我也不知道,早上起来也没不舒服,就是喝了一杯子茶水而已,虽然是冰的,可我的肠胃也没那么脆弱才对。”

  他在榻上歪坐着,云秀叫人去请太医。

  胤祚懒懒的:“四哥继续说,不是快到我了么,我那会儿写的时候热得不舒服,自己写了些什么都快记不住了。”

  胤禛就只好跳过自己先说了胤祺:“五弟的汉学……实在说不上好,皇阿玛都放弃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94页  当前第12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2/19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成了德妃的妹妹(清穿)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