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成了德妃的妹妹(清穿)_分节阅读_第139节
小说作者:江边水色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820 KB   上传时间:2022-12-05 19:05:22

  他在自由地疯长,小孩身体里装着一颗属于大人的心,却又难免带了一点幼稚,所以看着有点好笑,但细品一下,其实都是觉得自己已经是大孩子了,不能被哥哥们看不起,所以他也要参与进去,这里不行,他就换另一个能行的事情。

  这个傻小孩还不知道哥哥们把他看得透透的,心里头还在想着要帮哥哥们好好照顾额娘。

  天真又可爱。

  处理完了隆科多的事情以后,他们就直接走到云秀那边去蹭饭吃。

  自个儿府里头的厨子怎么都做不出来永和宫的口味,哪怕都是内务府御膳房出身的那些厨子做饭也是这样的,倒是姨妈那里的调教出来的口味还相合一点。

  云秀把他们都叫了进去,今天胤祚不在,他还在宫里头陪云佩。

  胤禛玩笑一样说起两边府里厨子的差距。

  云秀就说:“哪里不一样呢?我这儿也是内务府出身的御厨。”她出嫁之前帮高太监求了情,把他接出了宫。

  高太监在御膳房呆了也很久了,年纪大了,舌头和手上的刀功都没以前灵活,呆在御膳房里头也没什么意思,知道云秀要出来,就主动找了她,请她帮忙让内务府把自己放出宫。

  他也没想着云秀出了宫仍旧把他当干爹看,虽说当年在宫里头有几分情谊,但谁知道将来怎么样呢?等出了宫,他就自由了,也不必低着头伺候人了,拿着自己多年的积蓄开个酒楼都行,那日子不乐乎?

  结果云秀把他接出去,安排了一处小院子给他住着,请了小厮帮忙照顾他,说就算是出了宫那也是干爹,才进宫的时候既然正儿八经拜了干爹,那就一辈子都是干爹,养老是应该的。

  高太监心里头高兴啊,在宫里头呆久了,那一点活人味儿都快熬没了,难得碰上个伶俐的丫头,自个儿又争气,都成了郡主了——嘿,那些个宫里头的老家伙,还没他舒坦呢。

  心情好了,他也乐意指点指点云秀府上的那些厨子,反正也不用自己动手,动动嘴皮子罢了,那厨子也上道儿,把他当亲爹捧着,一口一个师傅叫的甜,稀里糊涂的,两个人就成了正儿八经的师徒了。

  如今云秀府上的吃食都是高太监领着徒弟一手调教出来的,所以还真是永和宫的口味。

  庆复一般这个时候就安静坐着,看着云秀和侄儿们一块儿说话,眼里头都装着云秀。

  吃过了饭,云秀说要打理内务,胤禛就领着胤祯出来,庆复送他们,两边搭上了话。

  庆复如今在翰林院任侍讲,毕竟是已经熟悉的人了,他面圣的机会比起旁人要多一些,等到了冬天收官的时候,想必就要继续往上头调任了。

  胤禛和他聊天也是聊一些朝堂上的事情。

  说完了以后,胤禛忍不住提起佟家:“今日碰见了隆科多,李四儿叫我们派去的九城兵马司抓起来了,隆科多去托了人求情,她今儿晚上就能被放出来,按照她那个性子,多半也不会善罢甘休的,姨夫要当心一些。”

  庆复说自个儿知道:“我已经和阿玛说清楚了,往后他也不会再找云秀的麻烦。”

  胤禛点点头。从成了亲以后,他才明白,其实家里头的事儿就该男人扛下来,说到底这也是佟家和姨母之间的事情,他们本来是没什么联系的,可姨妈嫁给了庆复,庆复就成了他们两个中间的联系,与其让姨妈自己去面对佟家那些乱七八糟的人,还不如庆复自己去处理,在家庭和福晋之中做出选择。

  就像额娘有事儿也是和他说,然后让他和福晋去商量拿主意一样。

  #

  第二天,许是庆复和佟国维说的那番话起了作用,佟国维的福晋赫舍里氏倒是没来了,那些大嫂二嫂的也没来。

  李四儿被隆科多领回了家,可能是被吓到了,也没再作什么妖,云秀的日子恢复了平静。

  康熙的身体早就大好,之前还要太子给自己念奏折,如今又用不上了,叫他仍旧回去读书,听说为了这事儿,太子摔坏了好些毓庆宫的摆设,他都忘了,毓庆宫里头的东西都是康熙亲自交代内务府准备的,没了那么好些,内务府要重新替换,自然而然的,康熙也就知道了太子发了脾气。

  双方彼此的信任愈发淡泊了。

  云秀成婚后的第二个月,礼部上书说曲阜孔庙落成,需要告祭。这个还是庆复回来跟她说起的,他如今在礼部,对于曲阜孔庙的事情一清二楚。

  康熙这些年想要对外展现自己很重视汉文化,所以登泰山、告祭天下、修曲阜孔庙,就是为了博得汉人们的好感,明年又要亲征噶尔丹,自然想先稳定大清内部。

  云秀问庆复:“皇上应该不会亲自去吧?”他这两年频繁生病,身体本就被掏空了,再要去一趟曲阜,肯定撑不住。

  庆复说:“皇上派了三阿哥主祭。”除了三阿哥,还有四阿哥和八阿哥。

  云秀愣了一下。之前康熙叫了大阿哥祭天,她还以为这会儿多半要换成太子的,哪怕太子惹了他生气,为了前朝的平衡也会捏着鼻子让太子去,结果竟然派了不相干的三阿哥主祭?

  别的不知道,胤禛和胤禩肯定是顺带的。

  她皱着眉头想了好一会儿,忽然意识到,之所以不叫太子去,或许是因为现在本来汉人就支持太子的多吧?当初立太子的时候就是为了稳定大清,以及和朝内的勋贵大臣相抗衡,现在大清内部稳定,外头的汉人们不知道太子是什么性子,只知道传言中他博学五车,自然会偏向他。

  康熙不想让汉人们再继续支持太子,怕他威视太重。

  而三阿哥本身就是崇文的,满肚子的儒家经典,还写的一手好字,真要推一个合适的人出来,那他就是最好的人选。胤祉也在礼部任职,本就和曲阜孔庙的事情有关,这事情肯定是要他来做的。而他在朝堂上势弱,荣妃并不高调,在后宫里头温和静默,她也没什么母家,单单一个胤祉是不够撑起来的,所以康熙把胤禛和胤禩也给拉上了。

  想通了以后,她就放松下来了,好歹不是什么奇奇怪怪的理由。

  只是,她还是忍不住感慨一句,现在老大和太子已经争起来了,老三老四老八目前都是里头的炮灰,等到了老大和太子倒台了,现在参与进来的老四和老八就要开始争了。

  胤禛知道自己要去祭孔庙的时候心里头还是高兴的,他在户部任职,在他任职之前户部的尚书是科尔坤,也就是大阿哥的岳父,纳兰明珠倒台以后,科尔坤就被索额图一党以莫须有的罪名给参了,剥夺了尚书的位置,如今的户部尚书是马齐,索额图的亲信。

  他一个既不站大阿哥又不站太子的人夹在中间简直寸步难行,每回到了户部就被人领着去喝茶看邸报,一点儿事也不让他干,时间长了,他自己都觉得厌烦。

  之前盛京欠收,皇阿玛叫户部赈灾,整个户部都忙得团团转,只有他一个人清闲得很,简直格格不入。

  如今皇阿玛肯叫他跟着三个去祭祀孔庙,他不就有了事儿做了吗?

  可能唯一比较例外的就是胤禩了吧。

  云秀进宫陪姐姐说话的时候,布贵人还说起胤禩:“皇上怎么会跳过那么多个阿哥,派八阿哥去?”

  云佩听了就说:“怎么不派八阿哥去?”五阿哥在太后名下长大,汉话都是勉强说得通顺一点,他差点都要放弃学汉话了,还是后来跟着云秀才坚持下来的,就这样,皇太后还心疼他心疼得不得了。

  胤祚这些日子更别说了,一心扑在数学上头,总不能他去祭孔庙,人家问起你最近看什么书,他说我在看《九章算术》分析立体几何吧?

  七阿哥胤祐……这可怜孩子不提也罢。

  所以数来数去,还真就只有老八胤禩合适,他是康熙二十年出生的,今年也十三岁了,该开始担起事情来了,更何况也只是陪同前去,主要的还是三阿哥,出不了什么差错。

  布贵人听完还真是,也就不说话了。

  云秀听姐姐数起几个阿哥,忽然想到:“胤祚和胤祐今年是不是也得开始看福晋的人选了?”

  云佩说是。今年挑好了人选,等明年后年就得成亲了。

  她们两个又得面临着之前给四阿哥挑福晋的困难了——虽然多半都是让康熙自己去纠结,她们顶多听一听人选是谁,要是实在不合适,看看是不是能改一改。

  这回还没来得及挑人,胤祚就从那一堆的《九章算术》里爬出来了,斩钉截铁地告诉云秀和额娘:“我不想要格格。”

  云秀和云佩对视了一眼:“嗯?”

  胤祚皱着眉头:“就是不想要,甚至连福晋也不想要,我怕太麻烦了。”瞧瞧四哥,自从成了亲娶了福晋,陪他们这些弟弟的时间都变少了,虽然也有当差了的缘故,可他有时候也会和他们说起后院的事情,福晋要管着,格格也要管着,听着就好麻烦。

  布贵人在旁边笑:“你啊,这是还没娶媳妇儿,所以不知道娶媳妇儿的好处。”这年头的爷们屋里头怎么都得娶个福晋,将来朝堂上女眷应酬的时候不要福晋么?有时候爷们的消息还得从福晋们那边儿打探呢。

  除非胤祚打定了主意以后就一直闷在书堆里头,就这样,出宫建府的时候中馈还得要福晋掌着,不然没法一直看书是不是?

  胤祚就不吭声了,最后还是说:“那娶福晋,但是也不要格格。”他和福晋两个人一块儿过日子就成了。

  他也知道这事儿额娘做不了主,干脆自己去见了康熙,要求只要一个福晋,屋里头不要其他乱七八糟的人。

  康熙本来是不同意的,皇子阿哥哪有不娶侧福晋和格格的?那都得开枝散叶,皇子皇孙越多越好才行。

  结果胤祚咬死了不想娶,麻烦,不想要,皇阿玛你再逼我,我连福晋都不娶了,直接三连堵住了康熙的嘴。

  云秀和云佩也帮着他说好话,不过没刺激康熙,找的借口都是万一以后就开窍了他肯定会自己也想纳的,孩子年纪还小,没想明白之类的话。

  ——反正只是说一说罢了,将来怎么样还不是胤祚自己说了算。

  康熙知道她们的小动作和小心思,只是没大在乎,他心里头也认可那个说法,孩子年纪还小呢,将来就知道了。

  最后给胤祚挑中的福晋是舒穆禄氏,胤祐的则是哈达纳喇氏,副都统法喀的女儿。两边要是比较起来,胤祚的福晋出身更好一些,但是胤祐的福晋身份更实用。

  因为舒穆禄氏虽然是开国大臣的嫡支出身,到了顺治、康熙两朝的时候已经被刻意打压过了,如今无人在朝堂上任职,也就只剩了八大姓的尊贵,而哈达纳喇氏的父亲法喀虽然因为犯事被剥夺了一等公的爵位,但是他还是有实职的。

  所以还真说不上来谁更好。惠妃就是出身纳喇氏,给胤祐选一个同样纳喇氏的福晋实在太正常了,当年胤祐生下来的时候天生残疾,宫里头的人大多都不喜欢他,康熙虽然没有明说什么,心里头还是在意的,他对所有的儿子都寄予厚望,哪怕是这个天生残疾的胤祐,也并没有说彻底忽视下去。

  照样让他去上书房,也挑了个比较适合他的福晋。

  法喀和宫里头的钮钴禄贵妃是亲姐弟,他的女儿成了胤祐的福晋,哪怕惠妃不关注胤祐,不在乎、不看重他,至少也有钮祜禄贵妃在后头看着,日子要好过许多。

  戴佳氏自己是庶妃,当然没法儿挑福晋的错,七福晋进宫就是给惠妃请安,两人出身同一大姓,比起别人自然亲近几分。

  再说回舒穆禄氏,云秀和云佩没见过他们家的人,当然也就不怎么了解她,还是等她进了宫才能知道是什么样的模样脾气。

  面上看着也是个温和的人。

  嗯……之所以说是面儿上,是因为云秀总有一点点隐隐的违和感。

  她住在宫外,打听消息比起姐姐要方便的多,所以她托了人去打听过舒穆禄氏的脾性,这姑娘别的都好说,也是个伶俐人,就是脾气并不像是进宫的时候那样贤惠温和,颇有一点小辣椒的气势,像是年轻时候的宜妃。

  舒穆禄氏家族没落,在别人眼里头那就是可以任意嘲笑的,往常要办什么事儿的时候都麻烦,总有人奚落,连着舒穆禄氏出门交际,也有人说三道四,舒穆禄氏前几回都咽下去了,后来干脆不忍了,敢在她跟前阴阳怪气的,统统被她给骂了回去。

  不过人倒是不错的,至少品行没差错,云秀也就不在意了,按她说,胤祚那个脾气,配舒穆禄氏这样的性子才好。

  胤禛脾气犟一些,福晋要是犟,他就能给你别扭着一直犟到底,末了谁也不肯认输,那才麻烦呢,所以乌拉那拉氏的脾气软和挺好,胤禛吃软不吃硬。胤祚脾气软和一点,甚至有一点点小固执,他的固执不是和胤禛那样跟人硬怼着死犟的固执,而是有自己的想法,比如他今儿定好了计划要看书,除非云秀云佩还有康熙亲自出马,不然他都不带动一下的。

  他是吃硬不吃软。

  就该让舒穆禄氏管着他。

  定下了人也不是立马就成亲,她们算了算,大约要过上两年才会成亲,毕竟明年康熙可能还要亲征噶尔丹,打仗的事情耽误不得。

  十二月底,白晋被派回法国,他年中的时候着急回去,因为拿到了青霉素的配方和制作办法,着急回去给路易十四汇报,可他一直被留着,主要原因还是康熙病着,没空让他回去,所以到了年底,他就迫不及待地准备走人了。

  临走前,他带走了云秀写给牛顿的信——从计划写信到现在,愣是跨越了两三年的时间,云秀信上想写的东西越来越多,到最后攒了满满一箱子,也没怎么刻意规整自己写些什么东西,所以很有一点杂乱无章的意思,偶尔想起什么,写着写着就一封信了,更何况上头还有一些公式之类的东西。

  庆复开始的时候还不知道这箱子里头装的是什么,光看着云秀往里头丢信了,为了这个,还闹了乌龙,吃了一顿飞醋。

  后来在书房里头,庆复一边抱着云秀,一边叫她把箱子里头的信拿出来看了,两个人读了好久的信。

  ……

  佟家消停了好一段时间,主要是佟国维回去以后勒令她们不许再去找云秀的麻烦,女眷们没办法,也不敢违背命令,只好遵守了。

  胤禛也从曲阜孔庙回来了。

  回来的那天云秀正好儿在永和宫里头,四福晋、宋格格也在,宋格格之前生下来了一个女儿,许是孕中养得好,白白胖胖的,见了人就笑,云佩还是头一回抱上孙辈的孩子,难免多关注一些。

  四福晋一点都不嫉妒,她也喜欢这个孩子,因为孩子不认生,谁抱都高兴,四福晋抱了好几回,她都朝着四福晋笑,后来见了四福晋就伸手要抱抱,迎着笑脸,再怎么心都软了。

  这孩子小名叫芽芽,名字是胤禛取的,说希望她能和外头的葡萄藤一样茁壮成长,从绿芽长成一颗健康的藤蔓。

  这会儿芽芽就在云秀怀里,半岁大的孩子不会站,被撑着腰搂着的时候喜欢在腿上蹦蹦跳跳的,看得宋格格心惊胆战:“要不我来吧,别伤着了姨妈。”

  云秀说没事儿。

  她以前抱过那么多的小孩儿呢,一点问题都没有,相反,芽芽蹬脚蹬得越有力,就说明她越健康。

  两个人慢慢玩着蹬脚游戏的时候,胤禛就从外头回来了。他去山东要不了多久,可一路上显然也是风尘仆仆的,胡子也没刮,下巴上青黑的一圈。

  四福晋连忙起来给他安排洗漱的东西。

  等收拾完了,御膳房临时叫的膳也进上来了,都是快炒的东西,不费事。胤禛坐下,先就着炒燕笋痛快地吃了一碗饭。一碗下肚,他也就松了口气,能细嚼慢咽了,边吃边说话。

  “回来的时候三哥着急回来复命,路上碰见驿站都没停,快马加鞭回来的。”也是因为这样,他才饿成这样,路上愣是一口水没喝,一口饭没吃。

  四福晋皱紧了眉头:“三哥怎么这样儿着急?”瞧刚刚四爷回来时候的样子,差点都要认不出来了。

  胤禛夹菜的手一顿,笑了一声:“三哥头一回办成差事,当然急着回来复命邀功了。”要是换成他在三哥那个处境,他也会高兴成那个样子。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94页  当前第13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9/19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成了德妃的妹妹(清穿)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