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成了德妃的妹妹(清穿)_分节阅读_第152节
小说作者:江边水色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820 KB   上传时间:2022-12-05 19:05:22

  可他想到了云秀。

  这些年,云秀大大小小折腾出来了不少东西,他都没给封赏,因为郡主已经到头了,她也被抬了满军旗,再往别的地方封,那就得冲着她的孩子去了,可她也没生孩子,也没打算生孩子,总不好把她的功劳挪到庆复头上去吧?所以都一直压着,没进封。

  如今这份功劳被挪到了老四的头上,替他换了个郡王的位置。

  说出去也没什么大错,谁叫人家有个争气的小姨子。

  康熙说:“云秀那边,还得你和她说,她如今是郡主了,膝下也没个孩子,不好赏,不论她将来是准备生孩子还是抱孩子,生的还好些,如果是抱养来的,就算再封赏也不会过了头,到时候还要看老四。”

  庆复是有能力的,可他也不可能给庆复封王,将来云秀的孩子捞不着太好的爵位,还得看老四,老四将来封亲王,也能对云秀的孩子有照拂。

  云佩应下了。

  康熙又说:“朕打算明年或者后年再封,还没决定好什么时候,也不必提前告诉老四,到时候反倒没了高兴的意思。”

  看云佩点头,他又说:“这回能安心再给胤禛再挑几个屋里人了不?”

  云佩摇头:“人挑多了麻烦,四福晋也是个好的,没必要折腾那么多人。”她竖起手指头,“一个就好了。”

  康熙也没法子了,只好答应下来。

  云佩扭头就和云秀说了这件事。

  云秀倒没什么在乎的,胤禛能封郡王是意外之喜,她对功名利禄感触一般,有最好,没有也无所谓,反正她现在每年钱够花,不用和上辈子一样担心自己吃了上顿没下顿,更何况康熙说的也对。

  事儿就这么定下来了。

  只是结果他们都没和孩子们说,康熙大约和每个嫔妃都交代过,不让和阿哥们透露,等着到时候给惊喜。

  七月里,赫舍里氏终究没熬过去,一病没了。

  宫里头几个嫔妃都料到了有这么一天,听到消息的时候,心里甚至隐隐觉得解脱,赫舍里的病折磨了她太久了,身上的病、心里头的病,都叫她喘不过气,如今没了性命,疼痛也就没了。

  这样也好。

  她也能去陪自己心心念念的姐姐了。

  有一天云秀站在永和宫外头,听见宫里头的小宫女感慨了一句,说不管是孝昭皇后还是温僖贵妃,都有一个好姐妹陪着她们。前头孝昭皇后有安嫔,这回的温僖贵妃又有赫舍里氏。

  这话在宫里头不好听,如意罚了小宫女两个月的俸禄。

  可她们觉得这话虽然不好听,也没什么大错——钮钴禄氏的姑娘都有好运气,哪怕是进了宫,也有珍贵的友谊。

  说着说着,话题总会转到宫里头另外两对亲姐妹身上,一个是云秀和云佩,大家都知道她们姐妹两个感情好,云秀从云佩微末时期就扶持着一路走过来,风风雨雨这么多年,彼此相携,又互相支撑,一个有宠,一个有功,日子也渐渐舒坦起来了,如今妹妹已经出宫嫁人了,还不忘记宫里头的姐姐,常常进宫来陪着。

  姐姐呢,有什么好东西头一个想到的就是妹妹,皇上太后赏的东西最好的都给了妹妹,为了这个,宫里头的十四阿哥还吃过醋。

  另一对就是郭贵人和宜嫔了。

  郭贵人先前有过一个儿子,可惜后来一年都没活过来就没了,后头又生了和硕恪靖公主,如今也已经下嫁给敦多布多尔济了。

  说起这位和硕恪靖公主,她如今是郡王妃,但外头流传,说她如今有另一个封号——海蚌公主。这个海蚌公主不是海鲜的意思,是说她是参谋、议事的公主。

  她嫁到蒙古以后很得丈夫的尊重和喜爱,康熙之前在蒙古给她建了公主府,她就住在公主府里头,敦多布多尔济每年都要去公主府里头给她请安,如今的归化一代的将军、总督都不敢对她多说什么,进公主府都得老老实实递帖子,跪着给她请安。

  她才嫁过去没两年,就已经掌握了漠南、漠北的权势。

  比阿哥们的权势都大多了。

  今年康熙能够这样放心大胆地攻打噶尔丹,里头也有海蚌公主的功劳,她嫁去喀尔喀以后,一心安抚着喀尔喀各部之间的关系。本来喀尔喀各部是有内讧和争吵的,它有三部:土谢图汗、札萨克图汗、车臣汗,这三部本来是分开的,互相之间各有纷争,不然也不会在康熙二十七年的时候被噶尔丹和沙俄趁虚而入,沙俄要他们投降自己,喀尔喀蒙古各部反倒投向了大清。

  只是投降给大清以后,他们内部也还是有矛盾的,所以康熙才把四公主下嫁,靠着她平稳喀尔喀各部的关系。

  只是连康熙自己都没料到四公主做的这么好——他本来想的是向喀尔喀各部展示自己友好的一面,再帮着解决噶尔丹,他们内讧也就没关系了,只要不出大事就行。

  结果四公主嫁过去以后雷厉风行,把漠北蒙古整治得服服帖帖的。

  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宫里头的嫔妃们也都意外,因为四公主还在宫里头的时候是很不起眼的,她额娘头顶上还有宜妃压着,从小养在宜妃身边,开始的时候宜妃倒是也挺喜欢她,可后来宜妃有了自己的儿子们,也就对这个公主一般般了,搬去公主所以后,她也没展示出来自己有什么能耐。

  唯一比较值得说道的也就是她小时候得了天花,不是种牛痘得的天花,而是自然感染的,后来病愈以后,康熙给她按照阿哥的规格办了一场庆祝宴。

  嗯……康熙是赞扬她勇敢坚强,然后四公主如今已经比阿哥们还要出色了。

  康熙没多说什么,毕竟四公主替他出了大力,而且她还是远嫁漠北的,康熙本来就对她有愧疚,就算朝堂上大臣们对四公主颇有微词,他也都睁只眼闭只眼的和稀泥,不让他们置喙。

  所以郭贵人如今在宫里头虽然不起眼,可也没人敢欺负到她头上。

  她和宜妃的关系并不怎么亲近,一个嫡出一个庶出,虽然同住一宫,她的位分却一直不高,别的人都知道她是被压制住了,宫里头不能出两个郭络罗氏的高位嫔妃,就算她自己再争气,宜妃都已经是妃位了,她一辈子都不可能成为一宫主位。

  她如今就在宫里头插画喝茶,倒也自由自在。

  因为从前有过交情,偶尔也会到云秀和云佩这里来坐一坐。

  这天云佩才把她送走,身边的宫女就跑来和她说,十一阿哥胤禌病了。

  云秀手里的茶杯一颤:“怎么病的?”

  宫女把事情都说了一遍。

  月初的时候赫舍里氏亡故了,皇上追封了平妃,按规矩宫里头的阿哥们都是要去给平妃守灵送行的,平妃膝下没有孩子,但是她有亲侄儿太子,虽说叫储君给她守灵有点不合规矩,可皇上对平妃心里有亏欠,就还是叫了太子去给平妃守灵。

  而太子和平妃并不亲近,平妃是有意避开,太子是觉得赫舍里家想要找人留后路,所以守灵也守得不情不愿的。

  太子脾气不好,守灵也心烦气躁。

  但是底下的阿哥们年纪小,不清楚他的脾气,十一阿哥胤禌就是这样的,他生在康熙二十四年,又是宜妃的小儿子,虽然宜妃的心思都放在五阿哥胤祺身上,却也没对小儿子不好,把他养得太真灿烂,胤禌乖巧,去后殿休息的时候碰上了不高兴的太子。

  当时两人起了几句口角。

  后头也没怎么样,胤禌又回到了灵堂里。

  到了晚上,他们这些年纪小的阿哥就得被送回阿哥所,免得看见什么不好的东西。结果到了夜里,也不知道是不是巧合,送胤禌回去的几个人没看清路,走歪了,连人带辇,一窝人都掉进了河里。

  胤禌身体本就不好,虽然落水没多久就被捞起来了,可到底也着了风寒,如今正躺在床上昏迷不醒。

  有人说是平妃想拉个小孩儿下去陪她和自己的孩子。

  云秀对此嗤之以鼻,小赫舍里氏那样一个脾气的人,怎么可能会想着拉人下去陪她?更别说她根本不信鬼神了。

  她直觉和太子有关系。

第109章

  毓庆宫里,太子也觉得自己很冤——他只是和胤禌拌了两句嘴,还真没想对他怎么样,他又和宜妃没什么冲突,五阿哥胤祺养在太后名下,胤禟眼看着又是个不着调的人,胤禌身体不好,他还能觉得他们三个要抢自己的位置不成?

  他心里头唯一的对手是大阿哥。

  可现在胤禌晚上落了水,哪怕和他没关系,也很容易引一身的骚。

  关键是,他现在不能再惹皇阿玛生气了,底下的弟弟们眼看着也要开始封王了,他的地位越来越不稳,这会儿要是真的被扣个帽子在身上,洗都洗不清。

  胤禌的情况还不算好。

  云秀在永和宫里的时候,听说胤禌昏迷了两天一直没醒,还发着高烧,怎么都退不下来,早在头一天发烧的时候,胤祺就跑过来问她有没有什么办法了,她跟他说拿稀释的酒精擦身体,胤祺回去也试过了,但是效果真的不好。

  后来拖得实在严重,她也去问传教士们要了退烧药,也没有用。

  好像老天注定了要带走这个孩子一样。

  七月底,胤禌彻底没了命。

  宜妃也跟着大病了一场。她有三个儿子,虽然有所偏颇,总忍不住偏心其中一个,可那也是亲生的孩子,失去一个亲生的孩子,怎么可能不痛彻心扉。

  连胤禟这么个不着调的人都沉寂了一段时间,胤禌还活着的时候都是他这个哥哥带着他一块儿玩,胤禌体弱,平常又乖巧,胤禟不管带他干什么,胤禌都高高兴兴地陪着一块儿玩,是个很叫人心疼的孩子。

  宫里头这些孩子,鲜少有长到这么大才过世的,胤禌算是头一个。后来那天夜里伺候胤禌的人都被处死了,这场无声的硝烟逐渐恢复了平静。

  这回连胤祯都看不下去了,回来以后和姨妈和额娘说:“十一哥死得太冤了!皇阿玛竟然一句话也没说,只是把那些人给处死了。”甚至都没追究过到底为什么那些人会看错路把胤禌带到了河里头去。

  实在太荒唐,明眼人都看出来了不对。

  可康熙硬是把这事儿给压下去了,一点风声都没往外透露,十四和哥哥们讨论过,觉得是皇阿玛想替太子掩藏真相。

  为了这事儿,十四还愤愤不平:“怎么只有太子是他的儿子,我们都不是吗?是外头捡来的吗?”

  云秀捂住了他的嘴:“什么话你都敢说?”

  胤祯挣脱开来:“为什么不敢说,不让说,皇阿玛他就别做!十一那样好,现在平白无故死了,皇阿玛一句话都不说,就只偏袒太子!”

  云秀看他,特别冷静地问了一句:“只是为胤禌抱不平吗?”

  胤祯脸色瞬间白下来了。

  云佩看见了,把他搂进了怀里:“吓他做什么,都是孩子,觉得皇上偏心是正常的。”

  云秀也伸手去抱胤祯:“姨妈不是怪你,只是想问问你。”她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发现胤祯开始有自己的小秘密的,他对太子很不满,或许是因为康熙确实对太子太过偏心的缘故。

  而他的儿子也实在太多了,到现在都生到十六阿哥了,不止有儿子,前头太子的儿子也养在宫里,皇阿玛看谁都喜欢,对谁都好,偏偏太子是最突出的那个,难免就会有儿子对这种态度不满。

  十四只是其中一个罢了,很难说其他的孩子有没有这种想法。

  胤祯的想法也很好理解,她也不是吓唬胤祯,只是单纯想知道十四在想什么。

  胤祯低着头,半晌,憋出来一句话:“我就是觉得不平,大家都是皇阿玛的儿子,小十一还没了命,没命之前也就和太子起过冲突,当天晚上就没了,这不是太子做的是什么?偏偏皇阿玛要瞒着……”

  是个人都会忧虑的,他们也是儿子,是不是哪天他们得罪了太子被杀了,皇阿玛也会毫不犹豫地替太子遮掩?

  云秀问:“万一不是太子做的呢?万一只是意外呢?”

  胤祯说不知道。

  他们也没有任何的权力去查到底是不是太子害死了十一,从来都是皇阿玛说是什么就是什么。

  他低着头,头一次意识到了拥有权力有多少好处,以前只是觉得哥哥们有,所以他也想要,可现在,他是想着,皇阿玛那么威风,想藏住事情就能藏得住,他也想这样。

  宫里头的人和他一样想法的人很多。

  胤禌死得太突然了,康熙又把那些人处死得太快,很难不让人怀疑他是不是想替太子遮遮掩掩。

  这是头一次,底下这些皇子们生出了异心——他们愤怒和不甘心,凭什么太子是太子,凭什么皇阿玛那么偏心。

  自由以来,不患寡而患不均,本就是人之常情。

  大阿哥胤禔在府里头乐滋滋地守着大福晋,大福晋快到临产期了,这个孩子哪怕是个女儿,他也是期盼着她的出生的。

  如今他很得意,心里头的想法都是,叫你们平日里头天天嘲笑我,现在好了吧,你们和我当年也一样了。

  他之前不就是这样么,觉得皇阿玛偏心,所以卯足了劲儿想把太子给扯下来,现在弟弟们也开始心思浮动了,谁也不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了。

  他拍了拍大福晋的手:“以后有好戏看咯。”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94页  当前第15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52/19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成了德妃的妹妹(清穿)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