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成了德妃的妹妹(清穿)_分节阅读_第60节
小说作者:江边水色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820 KB   上传时间:2022-12-05 19:05:22

  然后就是哭笑不得……这孩子真是!胤禛头一声叫的还是额娘呢,他倒好,说自己笨!

  果然,康熙也笑了:“还有自己附和自己笨的。”他转头看胤禛,忽然问:“要是弟弟一直这么笨怎么办?”

  胤禛呆了一下,先问:“一直这么笨?”那个语气,好像这是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康熙觉得好玩:“是啊,一直这么笨,你该怎么办?”

  胤禛一张包子脸恨不得皱出十八道褶子:“额……那就笨吧。”

  “那你会嫌弃他吗?”

  胤禛不懂嫌弃是什么意思。

  他只看到了笨蛋弟弟在旁边淌口水,顺手就拿起了帕子给他擦嘴。

  康熙很爱看这样兄友弟恭的场面。即使胤禛没有回答,他也看懂了他的不嫌弃。

  不过:“你们两个还真是亲兄弟,小时候你的口水也多的很,朕抱你的时候,你的口水还躺到朕的龙袍上了呢。”

  胤禛听完只听懂了一半,还是最重要的那一半,他目瞪口呆地看着笨蛋弟弟。

  ?他小时候和笨蛋一样?!

  胤禛小包子的天要塌了。

  看着他崩溃的表情,屋里头的三个人都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胤禛伤心欲绝。

  云佩到底是亲额娘,看他这个大受打击的样子,就劝康熙:“他还小呢,谁小时候不是这样?就是云秀那么聪明的孩子,嫔妾小时候带她的时候,她也流口水呢。”

  云秀:“……”

  她和胤禛同款表情震惊地看向了姐姐。

  云佩视若无睹,继续说:“说不定万岁爷小时候也……”

  “咳咳咳!”康熙忽然咳嗽一声,云佩无辜地给他递了一杯茶:“皇上怎么突然咳起来了?是不是最近太忙了,没注意休息?”

  康熙嗯一声,成功转移话题:“是,最近朝堂上在商议要不要海禁,各说纷纭,吵得朕头疼。”

  海禁?

  云秀立马抬起了头,是个现代人都知道海禁的存在——大清施行海禁,才导致了西方工业革命无法渗透,大清也越来越落后,最后就挨打了。

  那样惨痛的教训,即使云秀的记忆变得模糊,那种刻骨的民族伤痕还是让她想起来就痛。

  云佩不懂朝政,本来是想应付一句“皇上再辛苦也要注意身体”的,可她看到了站在后面的云秀的表情,那句话就没说出口,而是问:“海禁是什么?”

  康熙就慢慢给她讲:“就是封海,设立官员衙门,不许沿海的百姓随意出海。”

  云佩问:“这是为了什么?”

  “海禁推行的地方多在闽南福建一带,和对岸的台湾隔海相望,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一直留驻台湾,到如今已经换成了郑经当政,他是延平王郑成功的儿子。”

  云秀竖着耳朵听。

  郑成功她还是知道的,历史书上有,还是夸赞的。

  可康熙说:“郑氏王朝心属前明,一直在沿海一带袭击清军,造成了不小的麻烦。”三藩之乱的时候,郑经就勾结着耿精忠,在西南沿海作乱。

  说到这儿的时候,他又提起尚之信:“那会儿他就是被郑经打败了,才会想着投降咱们。”

  云秀恍然。

  她头一次听说尚之信这个名字的时候,还是在姐姐成为嫔妃之前,佟贵妃的赏花宴上,那会康熙头一次露面,说的就是尚之信投降了,他高兴,所以来参加了佟贵妃的赏花宴。

  “本来朕打算暂时不动他的,一来他兵力足,追随者又众多,朕要稳住汉人的心,尚之信投降的时候,朕就派人去说过愿意和他通商,互相往来。”

  可惜,那会是康熙十六年的时候了,这几年里郑经动作频频,已经叫他到了忍无可忍的境地。

  听到这里的时候,云秀就隐隐明白了,他这个海禁,和清后期的海禁好像不大一样?

  一个是禁止贸易,一个是保卫边界。

  而且康熙心里应该有了决断了吧。

第57章

  果然已经有了决断。

  “厦门一带没有重兵把守,一旦打开了海关,海贼流窜,恐怕边界的百姓会深受其害。”其实最重要的是郑军在悄悄贿赂清军以及叛军,一旦叫他们勾结起来,那才是大害。

  云秀不知道他在担忧另一个原因,问:“既然这样,那为什么不去把海贼剿灭呢?”

  康熙就说:“山东一带发了洪水,堤坝决堤,国库缺钱使,不够用啊!”先前已经给山东拨了银子,可是新修的堤坝又被洪水冲垮了,两回加起来就是五百多万两,还要防着八月的夏汛,如果今天天气炎热了一些,说不定还会发生干旱,总要预留出来银子。

  不到用银子的时候,觉得国库里头很是富足,可真到了要用的时候,就发现这儿也缺,那儿也缺,一到朝廷上,人人都在伸手跟他要银子。

  想着想着,他忍不住就叹了一口气。

  云秀和云佩对望了一眼。

  云秀忽然觉得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康熙的脑袋里装了很多东西,他的朝政、名声、臣民还有天下,留给后宫的时间其实很少很少。

  他不想浪费自己的时间和心力,把这些宝贵的东西放到后宫上,所以他简单粗暴地给所有后宫嫔妃设计好了一个框子,然后让这些花花草草在框子里自由生长,只要不超过框子的范围,随便你怎么长也不关他的事情,除非框里的花草起了野心,想要越到不属于自己的框子外头,他就会毫不犹豫地操起剪刀剪掉长出来的部分。

  这是一种近乎变态的生长规则,只有按照他的心意成长、安守本分的人才能够彻底地活下去、活到最后。

  云秀越想越觉得细思极恐。

  然而康熙此刻的表情是和煦的,像是吹过花圃里的轻风一样:“等忙过了这段时间就好了。”

  云佩只能跟着点头。

  她们这些后宫中的人每天要思考的就只有吃喝玩乐,委实是和他话不投机半句多,根本聊不起来。

  “对了,还有一件事。”他看向云秀,沉吟了一下,说,“前些时候朕瞧见苏麻喇姑,才想起来,如今你已经是妃位了,你妹妹再呆在宫里伺候你,恐怕名声上不大好听。朕想着问问你,要不要把你妹妹放出宫去?”

  云佩一愣。

  还没来得及说话,云秀就脱口而出:“奴才不想出去!”

  她噗通一声跪下。以往跪了康熙那么多回,没有一次比现在更诚心了:“奴才想一直陪着姐姐。”

  她才彻底醒悟到这宫里头就像一只巨大的牢笼,又怎么舍得让姐姐一个人在这宫里?四阿哥还养在佟皇贵妃那里,他和姐姐的关系还没有改善,难道要让她就在宫外徒劳地看着吗?

  云秀不愿意,也不忍心。

  云佩和她的想法不一样,虽然和妹妹在一起很开心,可妹妹一日在宫里,一日就是奴才,见了别人都要卑躬屈膝,能求个恩典被放出去也好。

  两个人都是不同的想法,可康熙却看出来她们之间的感情。

  他长叹了一声,说起一件看起来不相干的事情:“朕当年养在皇祖母宫里,是苏麻老师教朕读书认字,这么多年朕一直记在心里,一刻也不敢忘记。”

  看着姐妹两个疑惑的表情,他说:“当年太皇太后和苏麻喇姑情同姐妹,所以赐了格格之位,又与朕有半师之谊,地位超然。”

  云佩心口哆嗦了一下,忽然隐约猜到了康熙的用意。

  果然,他继续说:“从前苏麻喇姑参与了冠服制定设计,是大功一件,你若想和她一样呆在宫里,可得同样有贡献才好,朕给你时间,要是你折腾不出来,朕就把你放出宫去了。”

  他两边都不肯“得罪”,既不同意云秀留下,也不主动将她放出宫去,要是云秀自己能够成功,云佩也没法说什么,要是不成功,她也没有理由再呆在宫里。

  有这样的好事,云秀当然一口答应了下来。

  康熙又说:“朕也不为难你,造办处、内务府的人也能借给你使,只是你只有决定好了,才能申请,朕看情况给你批复。”

  这样的结果已经是意外之喜了!

  她立马转起了脑子,仔细思考能有什么贡献可以比得上苏麻喇姑的。

  她想得出了神,没看见康熙偷偷朝云佩使了个眼色——他到底还是偏向云佩的,苏麻喇姑当年能有这样的成就,是因满清刚刚入关,那会儿相当于百废俱兴的时候,他们才刚从游牧民族转变成为了统治者,需要制定一系列新的制度体系,而想要同时统治汉人满人蒙古人,自然也要将他们的着装风格进行满汉蒙三族的统一。

  那个时候,宫里的许多人都并不识字,从大草原上过来的人能懂什么?苏麻喇姑却不一样,她从小就喜欢读书,女红也很不错,理所当然地被推荐成为了其中的一份子。

  而现在呢?满清已经走上了统治的轨道,几乎所有的东西都已经有了各自的落处,想要创新,太难太难,如果只是随手做一样别的东西,又不可能达到苏麻喇姑那样的成就。

  所以,这是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是他不知道,云秀是穿越的。

  就像多年以后的大清不知道外国已经开始了许多次的工业革命,等着打开大清的国门一样。

  云秀暂时没想到该做点什么,主要是她随便拿点东西出来可以吗?可以,但是如果只是和吃喝玩乐的东西有关的话,贡献并不大,难得康熙给了她这个机会,这可能是她在宫里唯一能够改变一点历史的机会。

  她想了很多东西,只是都被自己排除了——她第一个反应其实是工业革命的开端珍妮机来着,当年学历史的时候历史老师说英国的工业革命是被一个男人一脚踹出来的,她对这句话印象深刻。

  不过她不记得具体是什么操作了,好像是把什么东西倒过来放了。

  她想到了,然后去问了造办处有没有纺纱机给她看一看。

  结果叫她觉得惊讶的是,造办处根本没有纺纱机,别说纺纱机了,连织布机都没有。宫里头所有的东西都是从外面采买的,只有外头那些需要织布为生的人家才有织布机,至于纺纱机?人家根本没听过这东西。

  而云秀对纺纱机的了解仅限于它有纺锤。

  她不可能凭空造一个自己根本不了解的东西出来,甚至因为没有见过真正的纺纱机,她连工作原理都不知道,最后只能无奈放弃。

  没多久,她听康熙建立了一个武英殿造办处,叫之前博学鸿词科的进士们都进了这个造办处。

  云秀好奇,想知道两个造办处有什么不一样,和康熙报备过后就去看了一眼,里头除了书还是书,不然就是印书的工具。

  进士们修书,工匠们就印书,几乎没有停下来的时候。

  主要修的还是明史。

  云秀看了一会儿,就忍不住叹气。这会儿雕版印刷已经很成熟完善了,她想插手都难啊!

  生活不易,云秀叹气。

  她蹲在墙根底下长蘑菇,远远的,庆复就看见她了,于是走过来:“你怎么一个人在这儿?”这边出入的大多都是男人,有时候偶尔才有人绕过这边儿往更南边的御酒监走。

  云秀有气无力地看了他一眼:“唉。”悲伤,说不出话。

  庆复看看她,也跟着蹲了下来:“说给我听听?”

  云秀想了想:“你说,现在的大清,缺什么呢?”其实她能想出来很多大清缺什么,强势的武器、朝廷的安宁,可是每一样都是她这个身处后宫的人做不到的事情。

  “缺什么?”庆复不知道她为什么会提起这个问题,可还是很认真地想了一下,“我觉得,不是朝廷缺什么,而是百姓缺什么。”

  他说起去年的那一场地震:“我到外头才知道,原来还有人过得那样惨。”

  他是佟家的庶子,再脱离家族住在外头,那也是住在四九城里,旗人的地盘上,能从朝廷上领钱粮的人,哪怕再穷苦,也能够活下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94页  当前第6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0/19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成了德妃的妹妹(清穿)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