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化宋_分节阅读_第135节
小说作者:九州月下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24 MB   上传时间:2023-02-01 12:33:24

  画宗每日在辽营望眼欲穿,对辽人的要求尽数答应,焦虑之态,溢于言表。

  ……

  赵士程并没有在京城里,他在城外的泽园里,往日繁华的此地如今正在闭馆中,依靠两边的小山作为屏障,加上用大量的退伍士卒当安保人员,勉强维持了这里的稳定。

  当然,也不是没有受到周围那些勤王军的骚扰,好在种彦崇与老种如今都驻守附近,那些想主意的,都被种彦崇收拾了。

  “你怎么能让辽东军加入!”种彦崇在泽园里抱怨道,“如今这局面,要怎么收场?”

  他是头一波跳虎头船的人,当然知道郭药师的底细,对先前在辽东的败仗气得咬牙切齿:“你可知有多少西军健儿因此身死,你可知雄州到界河之间尸相枕藉、不可胜计?”

  赵士程给他倒了杯茶:“你可别倒打一耙,郭药师过来时,西军早就大败了好吧,老郭当时看到是你,还特地放了水,没有追击呢。”

  种彦崇险些将杯子捏碎:“你、你——”

  他眼下有重重的青灰,想来是很多夜都没有睡好,想斥责几句,却终是重重放下茶杯,低下头,擦去了眼角的湿意。

  沉默许久,赵士程才低声道:“出征之前,老种将军就知道必败,你又岂会不知。”

  种彦崇转过头,他的声音有些沙哑,许久,才低声道:“先前,靠着你,我将手下都换上了铁甲、精兵,在西夏那边立了些战功,我本以为,本以为能挡得住辽军。”

  “可是,可是,才两个冲锋,他们就被辽军气势所惊,维持不住战阵,我也没能支持多久——那么多的兄弟,听到一点马蹄声,就草木皆兵,”种彦崇嘶哑道,“我想了许久,都没能想通,若精兵铁甲都没有用,我们连辽国都打不了,又怎么能打金国?”

  “大宋军制,你不是不知道,”赵士程叹息道,“若亡,也就给两个月俸禄,朝廷如何对军卒,军士自然如何报朝廷,一个月五百文,你凭什么让人卖命?”

  “可是,他们打西夏时,不是这样!”种彦崇分辩。

  “打西夏时,他们要保护自己的乡人,阻止夏军劫掠,所以,打辽人,和他们有什么关系。”赵士程无奈地道,“更不必提童贯要求不得抢先出手,这样的打法,便是卫霍再世,也无可奈何啊。”

  种彦崇当然懂这个理,他深吸了几口气:“虎头啊,你说,大宋禁军,怎么就变成这个样子,开国之时,我大宋的静塞铁骑,才是天下无敌啊。”

  赵士程拍了拍小舅的肩膀:“行了,这事罪不在你,这次朝廷的局面太复杂了,你给老种将军打个招呼——算了,他沉浸官场数十年,不用我提醒,也知道该怎么做。”

  种彦崇这才点头,忍不住问起来:“郭药师是怎么回事,这才五六年吧,他是怎么把拉出这样一只辽东铁骑的?”

  赵士程微笑抬眸,揶揄道:“怎么,你眼红了?”

  种彦崇诚恳地点头:“当然,郭药师先前不过是个辽东饥民,不通军务,我从小在军中长大,要是有这么一只铁骑,一定不会输给他。”

  赵士程笑了笑:“你以为只是有马便可么?”

  种彦崇疑惑地眨眨眼:“自然不止,还得有训练、粮草、对手……”

  赵士程轻轻一叹息,无言地看着他。

  种彦崇沉默了。

  赵士程这才轻声道:“陈行舟到辽东后,开垦辽泽,收拢饥民,分发土地、定下户籍,同时,很抓了一番法制,他那治下,不能说无人贪污,盘剥之行,却都有重罚。这些年来,辽东无数人仰赖他而活,你若是被他救活的饥民,愿不愿为他而战?”

  种彦崇默默点头。

  “更何况,虽然辽国以‘怨军’为名,想他们报怨于金人,但郭药师却将他们改名为常胜军,不但粮草从无克扣,还分配土地,安置家人,”赵士程淡然道,“有这样的主官,如此军卒,敢不报效?”

  种彦崇沉默了数息,方才苦笑道:“你这样一说,连我都想去投奔辽东了。”

  所以,要怎么打,怎么可能打得过。

  “也就是这样的军队,才能抵抗金人,守住辽东,”赵士程道,“再说了,这次失败,将河北一路废弛的军备全然暴露在天下人眼前,等辽人退去,便应修持武备,重建河北防线,如此,将来金人来临时,咱们才能将战线压在河北一带。”

  种彦崇叹服地点头:“虎头,你这些事,可以给我阿爷讲讲么?”

  赵士程摇头:“老将军一心为国,怕是一时难以接受,再等等吧。”

  种彦崇看了看左右,突然暗戳戳地凑到他耳边,轻声道:“虎头,你在等官家退位么?”

  赵士程抬眼看他。

  种彦崇立刻双手合十保证道:“我就问问,你不想说就算了,但是,虎头,真的不能让他退位么,还有童贯蔡京那些人,若能被一起带走,也算是辽人为大宋除去一害。”

  赵士程道:“你觉得,太子如何?”

  种彦崇一怔,随即有些磨牙地道:“说到太子,可真是望之不似人君。”

  虽然在监国两月,但太子的能力已经落入大家眼里,说是性情懦弱都夸奖他了,首鼠两端,难以做下决定,若是家国安稳,能当个平庸之君,可在这种危局下,完全就控制不住局面啊。

  赵士程点了点头:“所以,我准备把他送远一些。”

  种彦崇一怔。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敲门声,一个温和又带着威仪的声音道:“小公子,你还没安慰完么?约好的时间都过了,再拖我就得走了。”

  赵士程平静道:“进来吧。”

  于是大门打开,种彦崇和郭药师瞬间打了照面,前者本能就想握兵刃。

  郭药师倒是笑了起来,吊儿郎当地依靠着门框:“啧,种公子是来感谢我不杀之恩的么?”

  种彦崇没好气地道:“这里可是大宋,你独身前来,也不怕被拿了领赏!”

  郭药师笑着坐到茶桌边,给自己倒了杯茶,随意道:“你信不信,哪怕我现在独身进了东京城,里边的太子也好,首辅也罢,都要给我端茶倒水,把我视为上宾?”

  种彦崇不得不承认,对方说的是事实,如今他手里捏着皇帝,只要大宋想和谈,就不会对他如何。

  赵士程笑了笑,问道:“药师,那位官家现在如何了?”

  “最近没什么重活了,萧将军听说他的书画值钱,每日让他写书作画呢,你要不要,要的话,想要什么画什么书,我都可以让他给你画了送来。”郭药师热情地靠近了些,邀功道。

  赵士程认真思考了一下:“暂时不用,朝廷现在是什么意思?”

  郭药师一说这事就皱眉:“还在瞎扯,目前太子私下里递来的意思是,愿意把所有在京城的宗室、皇子都送到北边,做为人质,如果不换太子当人质,他们愿意割让雄州,皇帝这边是愿意让所有宗室做人质,但要求将他放回去,公子,你的意思呢?”

  “可以暂时将皇帝换回去,”赵士程指点轻点,“宗室,十岁以上的,可以都带走,去辽东的享受一下下乡务农的辛苦。”

  种彦崇忍不住道:“虎头啊,你家兄弟包括你可都在其中呢。”

  赵士程随意道:“他们不走,怎么取消宗室特权啊,知道宗室一年要花掉国库多少收入么?至于我,药师,我中途可以逃回来么?”

  郭药师大笑道:“当然,您想多久回来,带多少人回来,都不是问题。”

  种彦崇整个人都凌乱了:“你这你这到底是要做什么,能给我讲着听听么?”

  赵士程笑了笑,感慨道:“把宗室送出去,解决冗费,让皇帝暂时回宫,等东南流民起义时,想办法清理一波官兵,到时解决冗官,冗兵,如此,困扰大宋百年的难题,不都处理了么?”

  种彦崇当场呆滞,连一边的郭药师都嘶了一声,看小公子的眼神都多了许多崇拜。

  赵士程也无奈道:“重症用猛药,这个时候,可没工夫去变法不是。”

  郭药师立刻拍掌道:“公子英明!公子说的都对!”

  可惜了,要是老陈在这,一定能说半柱香的漂亮话,不像他,口舌不行,就会这么两句。

第182章 我很愧疚

  东京城中, 太子的计划正在有序进行,首先是煽动太学生和言官, 指责王黼蔡京等人的罪责。

  毕竟, 这次大祸可以说是由他们几个大奸臣一手制造出来的,否则,就算是征辽大败, 局面也不会落得如现在这般难以收拾,所以,王黼蔡京童贯这些人都有罪, 且有大罪, 有大罪的人怎么能在朝廷上主持议和呢?

  必须严惩才能稳定民心,不处置不足以威慑天下。

  但王黼等人也不是好收拾的,如今的文官早就抱团党争, 只要是同出一门,那基本就没有后路。

  他们把太学生一番责斥, 说他们不顾大局,大敌当前只知道争权夺利,视圣上安危于不顾, 收监了不少人。

  太子也开始拉拢城中禁军,只是他的行事并不机密, 东京城里的世家大族何等树大根深, 很快便发现太子的意图, 一时间, 宗室也好, 百官也好, 都没有几个人支持太子。

  无它, 太子只是太子, 皇帝还是皇帝,哪怕皇帝如今落入敌人之手,但按大宋那复杂到极至的权力构架,太子的话,说了不算。

  而这其中,最关键的当然是皇帝没死,随时有可能被释放。

  这种情况,又有谁敢押上身家性命呢?

  如此这般各种拖延和推诿之下,又过了二十来天,时间便到了十月。

  这时已经是深秋,东京城的粮食有些不济了,城外的勤王军是夏季开拨过来的,如今天气渐冷,嘈杂地要求京城提供冬衣和炭火。

  巨大城市,上百万人的物资运转,加上运河受阻,城中城外的治安都越发败坏。

  萧干面对百依百顺的皇帝和朝廷,还是很谨慎的,只要求粮食一百万石、军械二十万件,银一百万两,牛马一万匹,毛料一百万卷等等,都被太子满足了。

  但是在要求用太子换皇帝时,太子那边咬死不松口,宁愿在其他地方让步,私下里,太子还专门让老师当使臣,悄悄送礼物暗示只要皇帝不回来,大家好商量。

  而宋画宗显然也感觉到了危机,父子两个你来我往,居然就这样明目张胆地卷起来了。

  于是萧干来了兴致,不断地狮子大开口从一开始提出的要人要物,发展到要地要粮,开始只要雄州这么一个小县城的地,后来回过味来,要河间、要沧州,到后来,发展到还要太原、中山、这种性命关卡。

  让他惊呆的是,两边居然都争着同意了,生怕谁答应慢了一分一样。

  至于这里边的合议内容有多过分,朝廷里的皇帝派和太子党都愿意认了,那反对声差不多也就都聚集在低阶官员和民间了。

  太学里的太学生们倒是义愤填膺,不少人跪在皇城门前要求朝廷收回成命,只是无人理会。

  一时间,场面越发焦灼,两边都咬死了不同意。

  直到最后,把局面打破的,是一个新的条件——太子私下里同意,只要辽军退兵,愿意将东京城中的所有宗室皇子,一起打包,送给辽朝当人质。

  这个消息一出,东京城里的宗室们瞬间坐不住了,他们虽然都是一条条咸鱼,但本身却是全都与武勋联姻百年的存在,说得不好听一点,大宋上的禁军也好,边军也罢,哪个不和他们沾裙带故,他们平时不显,但在关键时刻,却是一股能影响大局的力量。

  别的不说,赵士程母亲来自种家,一个嫂嫂来自刘家,还有个嫂嫂出自姚家,其中或许有与娘家关系不睦的,但大部分,都是打断骨头连着筋,能极大地影响军中局面稳定。

  随后,更让赵士程头皮发麻的事情发生了,王黼居然快人一招,勾结宗室和守城武官,打开了东京城的城门,将辽军迎接入城,包围了内城。

  这下可是把太子驾在火上烤,王黼这种行为何止是卖国,简直是卖国,但却也真真地断了太子后路,政令不出宫城,那这个太子和被废又有什么区别?

  于是在十月初,太子赵桓无奈地开启宫城,去辽人军营谈判。

  这下可好,太子皇帝都在辽人手中,耶律大石和萧干脑子都嗡嗡的,他们做梦也没想到,以前辽国强盛时倾国之力都过不了黄河,拿不下大宋,可在这风雨飘摇的时间,居然一下就入了大宋京城?

  这世道也太过魔幻了,实在是让人把握不住,要知道在最开始时,他们都已经做好亡国的准备了!

  可惜了,虽然他们对大宋的繁华富庶念念不忘,但如今辽国的情况已经没有办法让他们占据宋地了,连故土都快守不住了,占了这里,怕是只能便宜了金国。

  当然,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耶律淳在燕京快马传来消息,天祚帝听说拿下宋帝后,大喜过望,准备亲自来大宋的京城受降,这把他们吓得从美好生活中骤然惊醒——可得快点把这摊子收拾了,不然真让他们那皇帝过来送了,这大好局面搞不好就得玩完。

  对于辽帝的破坏力,大辽上下可是都清楚的,要不是有皇叔耶律淳和辽东的帮衬着,辽国估计早就亡了。

  于是在与郭药师一番商讨过后,萧干和耶律大石都认同不能把皇帝和太子一起带走,一个能给辽国提供帮助的大宋才是他们需要的,没有皇帝他们怎么联宋抗金?

  在双方都不想浪费时间的情况下,局面一下就打开了,画宗早就忍不住了,答应了辽国的条件,粮食、布匹、银钱直接在国库里支出,现款现结,不够的便查抄东京城的富户,要带走太子皇子们和宗室,等抗金结束后放还……没有问题,统统带走,只要让他留下就可。

  至于割让土地——

  “土地还是算了,”郭药师劝同僚道,“老陈说了,河间、雄州、沧州都是平原之地,无险可守,又不是什么富庶州县,占了这里,反而是负担。太原、中山是国家命脉,怕是咱们一走他们就会反悔,反而起事端,捏着人质让他们送钱送粮便可,其他的,咱们真的顾不过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78页  当前第13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5/27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化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