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化宋_分节阅读_第177节
小说作者:九州月下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24 MB   上传时间:2023-02-01 12:33:24

  不过这话实在是不好接,以至于耶律大石只能道:“不敢。”

  赵士程放下国书,看着面前人那堆得极高的戒心,微微勾了勾唇:“这条件倒是很有新意,但若依其而行,我朝未免太过吃亏了些,不知是哪位高人想出来的?”

  耶律大石也没隐瞒,直接说是陈行舟提出的意见,他甚至还悄悄撇了一眼这位大宋太子,思考着难道不是两人已经沟通过才有这条款么?

  赵士程笑了笑:“原来是舟儿啊。”

  耶律大石的脸一时有些扭曲,险些以为自己耳朵出了问题,有些茫然地看着赵士程,无论从年纪还是才情,这位的叫法,未免都太过古怪了吧?

  再者,无论那位如今精心保养,如今外貌也是二十七八,怎么能叫得如此肉麻?

  赵士程也轻弹指尖:“贵国不是一向奇怪,支持辽东的幕后人物到底是谁么?如今差不多也算尘埃落定,那我也不妨直说,这幕后之人,一直是我。”

  耶律大石微微皱眉:“殿下,您说的贵国陛下?”

  十年前这位才七八岁,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是做主的人物,那必然是他家长辈了。

  “你要如此想,也可,”赵士程并不在这个问题上纠结,“听闻你是辽国的大石林牙,文采斐然,这次过来,可有想好,如何说服我?若按贵国的要求,我朝每年给辽军数百万钱粮,辽以幽云之地税收抵扣,且不说能否收上如此多的税赋,若中途贵国反悔,我朝再兴兵,岂不就是资敌了?”

  耶律大石低头,平静地道:“回禀殿下,如今之势,合则两利,若殿下真看不清金国之人那狼子野心,也不会一上任便停了联金之盟,反而相助辽东了。”

  “联金之盟,并没有停下,只是暂时不帮忙罢了,两国回易从来不少。”赵士程凝视着他,“不过,你说的对,若不是担忧心金国势大,我亦不会去助辽东,然而,贵使要明白,辽东有能稳住局面的人,才能让人安心相助,但这样的人物,燕京并没有。”

  耶律大石不由分辨道:“吾大辽皇帝王尚在,大局稳重,请太子殿下莫要看轻。”

  赵士程笑道:“吾刚刚收到消息,贵国皇帝正被困黄龙府,下召书让诸地勤王,只是他先前能带走的,已经是大辽最后的军卒,如今大辽诸地,都抽不出兵丁来了。”

  耶律大石虽然早有预料,但还是被这消息冲得晕头转向,但他很快定下神来,如今快到冬季,金国的围困长久不了,还有转机,局面并没有到最坏的地步

  于是他又道:“燕京有魏王耶律淳主持,他素有威望,连陈留守也要让他三分,岂会稳不住局面?”

  赵士程摇头:“他如今已经是强弩之末,快要油尽灯枯,不行。”

  耶律大石微微皱眉,有些明白对方的意思,知道他想干预辽国权力斗争,便问道:“那依阁下看,谁能当此大任?”

  赵士程凝视他数息,看得耶律大石心中不安升起,才缓缓道:“能当此重任的,自然是大石林牙。”

  耶律大石只觉得荒谬,不由肃色道:“还请殿下莫要说笑,下官深受国恩,未有丝毫不臣之心!”

  赵士程微笑道:“我何曾要你不臣了,我只是要你稳住大局罢了。”

  他说到这,他脸上的微笑缓缓撤下:“辽国之乱,在于根,你这几日也看了些书本,应该知晓,如今的辽国,已经失去了当年纵横天下的能力。”

  耶律大石黯然,他当然知道如今的辽军早就不是当年的辽军,但又有什么办法呢?

  似乎看出他的心思,赵士程认真道:“大石林牙可知,如今的大辽唯一的生机,不在南,而在西。”

  耶律大石低头道:“请殿下指点。”

  “燕京也好,上京也罢,都是大辽权贵聚集之地,他们养尊处优多年,早就失去了进取之心,自然也没有了与金人相争到底的勇气,”赵士程凝视着他,“而我观辽国上下,唯一还有忠勇之气者,唯大石林牙一人而已。”

  耶律大石猛然抬头。

  因为他也是这样想的!这些年,辽国上下已经不觉得能胜过金国,所见所闻,都是哀叹忧愁,得过且过,但他却想要相争,想要打败金国,当大辽的柱石,只是这话他从不诉诸于口,不想让人觉得他是在夸夸其谈。

  “你若有在燕京,不过是蹉跎时光,”赵士程的声音平缓,清朗悠然,却仿佛有一种奇异的魔力,“南京道的旧贵势力交错复杂,你身份、资历都不够与萧干、耶律余睹等人相争,若想真带领一只强军,你得去西边寻觅。”

  “西边?”耶律大石若有所思,“你是说,建安军,镇州城?”

  “不错,镇州有辽西北路招讨司,远离西京千里之遥,统御室韦蒙古诸部,临近西域,并未受金国所扰,平时两万余骑,数十万战马,”赵士程的声音清楚地灌入对方心底,“那是大辽最后的兵卒,没有繁杂的诸贵势力,又有漠北丰美水草,那才是大辽最后的机会。”

  耶律大石只觉得呼吸有些艰难,他低声道:“可是,陛下、陛下还在等着诸部救援……”

  “镇州离此地四千里,你便是快马赶去,也要半年时间,这一来一回,救得到辽国陛下么?”赵士程轻声问。

  当然不可能,远水哪里救得了近火?

  “可是这事,应该当是诸皇子们前去,方才名正言顺……”耶律大石还在挣扎。

  他如今还是辽国重臣,为国家殚精竭虑,想要与众臣一起挽得天倾。

  “那,你想让哪位皇子前去?”赵士程低声问他。

  “应该——”耶律大石话一出口,便怔住了。

  他真的要把机会送给那几个养尊处优的皇子么?

  梁王早就有了陈行舟,晋王遇事只知忠孝,秦王更是只有十五岁,成日只知打猎游乐,至于其它皇子,都未成年,他能指望谁?

  至于其它臣子,既然他也是重臣,为什么又要把机会让给其它人?

  镇州物产丰盛,且有大漠阻隔,是大辽最后的一点积蓄了,他在燕京束手束脚,很多战策,萧干并不支持,而手上的八千士卒,也并不全听他的,而是朝廷兵丁,他只能看着江河日下,急在心上。

  如果,如果他真的能出镇镇州,那他就还有机会夺回辽国故土,可他若放弃,大辽会如何,家人会如何,他都不敢深想。

  想到这,耶律大石抬起头,看着面前比清雅如竹的少年,许久,才深吸了一口气:“那么,殿下,我要付出什么代价?”

  赵士程笑了起来,不再是刚刚那礼貌的微笑,而是从心底而生,璀璨如骄阳的笑意:“不需要你付出代价,你只许需要结盟西夏、统帅,西域,等时机到了,西南两路,共同出兵抗金而已。我都没找舟儿要回报代价,又岂会找你要。”

  耶律大石神色一怔:“仅此而已?”

  “仅此而已,”赵士程淡然道,“大石林牙这一身忠勇能用在拒金之上,便是最好的回报了。行了,时候差不多了,大石林牙不妨回去细细思考,等想好了,可以在咱们上次约定的地方,坐下谈。”

  耶律大石有许多话想问想说,但对方都这样说了,便只能低头告辞。

  他一路心事重重地回到驿馆,脑子里一片混乱,在院中静坐,努力让自己的思绪平静下来,开始梳理着这位太子殿下与辽国的关系,他怎么敢直接说任命他为镇州招讨史的?

  从哪开始呢?

  嗯,他说,从一开始,他就是支持辽东的幕后人物。

  陈行舟这些年的人事轨迹早就被人挖出来反复揣摩,十年多年前,他前往王帐,那时是想在萧奉先手下盘一个头下城,结果偶遇了梁王,然后在辽东白手起家,挣下一片基业,但在他之前,他的消息是一片空白。

  很多人揣测他是宋人,应是大宋怀才不遇,才来到辽国——这事很常见,比如助李元昊称帝的西夏丞相张元便是如此,而且宋人投奔异国,都会改名换姓,以免牵连故族。

  所以,那时,陈行舟是带着任务来的,所以,一开始,他们就在辽东做了布置?!

  对了,当时他们攻宋时,萧干和他都没想过要围困皇帝,是陈行舟提出计划围攻大名府。

  而那时,也是郭药师提意见带走宗室!

  后来,方腊之乱,皇帝又一次被俘虏……这次大宋上下,都不再营救皇帝,而立了新帝。

  如今,他还说,可以让自己去漠北。

  想到这里,耶律大石一时间不寒而栗。

  这是什么阴狠毒辣、算无遗策的人物,居然不动声色,拿下大位,还让众人无所察觉,只觉得理所应当?

  更让他胆寒的是,那太子殿下,说的是真的!

  因为一个这样的人物,不可能将国家托付于他人,那位皇帝必然只是个幌子!

  七八岁的年纪,就能布局到十年之后……

  这样的人物,如今,竟盯上自己!

  他一时寒毛倒竖,忍不住摸了摸脖子,仿佛已经被黑暗里的猛兽盯住了喉咙。

  他、他真的逃的掉么?

第244章 期待

  赵士程一点也不担心耶律大石不上勾, 因为他根本没得选。

  就像当年的舟儿一样,要么默默地死,要么拼死一搏, 更不必说耶律大石付出的远不到需要拼死一博的地步。

  所以,他很淡定地把对方送走后, 继续工作, 这两年,在他的有意扶持下, 大宋的工商业正处在了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

  人是最有主观能动性的生物,他们有着高强的学习能力, 还有对富饶天生的向往,看到别人开坊赚钱出流水,那么,旁人必然是会照着抄的。

  所以, 这两年来, 因为发展工商业搞出的奇葩事情多不胜数。

  比如逃税漏税, 这是最常见的,需要重点打击。

  比如强行占地建厂, 这是要处理的,还有煤焦坊位置, 要在下风口,这些不处理, 那周围的村镇便会深受其害。

  让赵士程比较欣慰的是, 因为煤焦油的价格不菲,所以, 如今炼焦坊都会做一个简易的烟气回收管道, 能减轻不少污染不说, 还能给他提供大量化工原料。

  不过,他最严肃处理的事情,就是打击童工——也不算打击,只是要求童工必须和正工拿同样的薪资,否则抓到便要重罚。

  不抓不行,因为这个年代,父母是可以把孩子像货物一样送去工坊赚最低廉工钱,他们不会放过一点点添补家用的机会,这时代的孩子可不是后世的小皇帝小公主们,而是剥削的最下层,属于父母的廉价劳动力,从五六岁起就要开始帮家里干活收拾带小的,他们不能反抗父母,否则官府会治罪。

  还有假货、以次充好、欺行霸市……赵士程最近就在让人编写新的《商法》,虽然这些法令的效果必然是有限的,但有总比没有好。

  除此之外,还需要派出吏员悄悄巡查,让官员们克制住,不去这些新商坊打太多秋风。

  让他高兴的是,如今的商税提升很快,要知道前年打土豪赚的钱今年已经花得差不多了,但商税却有效地填补了这个窟窿,简单说,就是今年国库的报表很好看。

  在失去了大量宗室、边军后,支出大大减少,但还有冗官这个麻烦事务,赵士程目前和讲义司大小官员们想的办法,就是把官职、差遣结合,理清重叠的职位,而多出来官员则按考核淘汰的机制,把一部分遣去当吏员。

  而吏员也会渐渐调整,不会再和官职分开,更不能传家,并入官员的晋升系统。

  但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作,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赵士程最近的时间基本上都堆在这里了。

  劳累了大半日,赵士程处理完后,看着夕阳将至,便骑着舟儿这次送来的名马出门溜达了一会。

  他最近喜欢借着视察的名义出门,然后去军营、泽园、皇宫等地游玩,和自己的韭菜们拉近感情。

  无论是张叔夜还是李彦仙等人,都很吃他这一套,每次相见,都十分感动,愿意为太子殿下肝脑涂地。

  ……

  很快,到了他与耶律大石约定的时间,赵士程优雅地在一棵大树下摆上自己的琴,在秋风中随意拔动,他生得美貌,十数年王族生活养出的气质优雅高贵,任谁来看了,都会称一声神仙人物。

  耶律大石前来时,眼下有隐隐青色,想是这两日休息得并不好,入园后,恭敬地拜见了太子殿下。

  赵士程轻轻按住琴弦,微笑道:“大石林牙应是想好了吧?”

  这位辽国将来最后的帝王一身常服,面带苦笑:“殿下说笑了,以您的智慧,既然提起此事,便断没有让外臣拒绝的余地。”

  “瞧你说的,我难道还能把你扣下?”赵士程请他坐下,让人上茶。

  耶律大石既然做下决定,心里倒也放在一块大石,这才问出自己思考许久的问题:“殿下聪慧至此,多年之前,便已布局辽东,那么如今布局西域,我大辽在您的棋盘之中,可还有立足之地?”

  他想知道,这位太子殿下的计划里,有没有给辽国留下一条活路。

  赵士程不由地赞叹,这位枭雄真的是一针见血,一下就找到了重点,但老实说,这个真没有。

  但话不能这样直接说出来,于是赵士程微笑道:“那得看,怎么样才算立足之地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78页  当前第17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7/27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化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