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化宋_分节阅读_第261节
小说作者:九州月下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24 MB   上传时间:2023-02-01 12:33:24

  如今的泽园,已经远不是当年占地百亩的普通园林,而是有了万园之园的气象,占地上百顷, 不止是主体园区, 周围还有许多小一些的园子, 借着泽园之名蹭热度,让成为一片巨大园林型商业区。

  如今不仅仅有江南的各种主题,在辽国王族进入大宋生活后,还在附近增加了跑马场和辽国的行营式的园区。

  也只有人口已经接近两百万东京城,才供养的起的如此巨大的消费区。

  这里有天下最齐全、最优质的货物;有世上最优秀、作为宫廷常客的歌舞乐队;有着最新奇的美食;最锦绣的文章……

  泽园日进斗金,又有庞大势力,若不是最大的老板是皇帝本人,想要把这里的税收上来, 也是不太容易的。

  “这些账目,嫂子自己做主就是,何必给我看, ”赵士程微笑着把账本随意翻看了几眼, 便放到一边, “咱们是一家人, 我岂会不放心你们。”

  对面赵五哥夫妇谦卑地表示你相信我们是一回事, 但我们也得显示些自己的本事,这样才安心啊!

  赵士程笑道:“行,我看过了,嫂子果然是女中豪杰,做的账越□□亮了,当年我就觉得,您一定是五哥的贤内助,能娶到你,是五哥的福气。”

  赵士街点点头,感慨道:“是啊,是您给的福气。”

  赵士程微微挑眉,想说五哥你这话里怨气啊,但话到嘴边,他又改口道:“咱们一家人,不必客气,对了,上次我提出的意见,你们真的不打算让侄儿们试试么?”

  赵五哥夫妻神色顿时一僵,嘉王妃更是用力捏了夫君一把。

  赵士街苦笑道:“官家明鉴,为兄离家多年,实在不忍再与骨血分离,这大任,实在不想孩儿们去担……”

  说着,他拿充满老茧的手抹了抹眼角,似乎想擦出一点泪水出来。

  赵士程微笑道:“五哥放心,不愿便罢了,这宗室人数还多,我只是随口问问。”

  赵五哥夫妻顿时松了一口气。

  两兄弟又说了一会家常,赵士程有些奇怪,五哥都回来两年多了,怎么手上还有老茧?

  王妃立刻说起,老公从辽东回来后,就喜欢上了种田,专门在家里弄了两亩水田,养了一头牛,还会刷骡子……

  “骡子,怎么不养驴啊?”赵士程回想起了当年的情谊,“还记得当年你给我买那只驴么,去年它老死了,我还让人把驴皮做成阿胶,给你补身体呢。”

  赵五哥脸色微微有些僵硬,表示了感谢,说这阿胶他还放着没吃呢。

  感觉到兄弟间的隔阂,赵士程微微叹息,做别了五哥。

  等他走了,嘉王夫妻长舒了一口气,感觉逃过一劫之余,又忍不住抱怨起来。

  “唉,官家怎么总攥着嫡亲兄长家里不放,”嘉王妃道,“兔子还不吃窝边草呢。”

  “我和长兄是他信任之人,自然会多问几句,而且海外封国,利于子孙,也不是什么坏事。”赵士街帮弟弟说话。

  “不是坏事,你大可去海外封国,”王妃冷哼道,“你看我会不会阻止。”

  赵士街连连摆手:“为夫说说而已、说说而已。”

  ……

  赵士程回到宫中时,又翻看了北方的战报,如今已经九月,大定府和金军之间,还在继续战斗,金军为了攻城可以说是想尽了办法。

  重投石机、云车等攻城之物能上的都上了,但大定府城上的火炮总能将这些攻城奇物远远地打掉,金军的一波攻势后,至少需要十天半月,才能聚集起下一波攻势,甚至在六月后,就试图围困大定府,让其断水断粮断掉炮火。

  可是有辽东和锦州军牵制,金军增试图围城打援,但城中的岳飞部也不是软柿子,一遇到这种情况,便会出城与辽东部夹击金军。

  金军如今的人数的劣势在这场大战中显露无余——他们最精锐的猛安谋克部损失严重,已经不像曾经那样,能经得做来回冲杀十几次的战阵而不崩溃。

  而大宋,不但损失的起,金军还愕然发现,大宋的部队中,有许多新人士卒,似乎在用他们练兵。

  发现这一点后,金军就转变了攻势,围攻大定府之余,开始试图针对辽东,对辽东开垦的土地进行各种小部队骚扰,如今辽东的各地正兴起小规模坞堡,用以针对金军。

  对此,赵士程把新训练出的新军部队,安插在辽阳城附近,由陈行舟安排,让他开始准备一年或者两年后反攻黄龙府。

  至于西边的娄室军,在刘琦和韩世忠的绞杀中,终于放弃了越过茫茫燕山去大定府与金军会合,而是退回了西北,继续盘踞在西夏附近的云内州休养生息。

  不过,这不是长久之计,他如果不能回到东北,那迟早会被耗死在西北大地上。

  让赵士程有些惊喜的是,旧军中也不全是废物,王禀、曲端这两名西军将领在对娄室的反击中还是杀出一些成绩,让他可以提拔嘉奖。

  “今年的秋天又要到了,西夏已经在储备粮食,”赵士程轻笑道,“李乾顺还让使臣送来亲笔国书,想向大宋购粮。”

  宗泽道:“官家准备允了他?”

  “为什么不允呢?”赵士程微笑道,“若是一点都不给,饥荒之下,西夏必然犯边,若是给那么一点,让他们勉强糊口,那,心动的,就是娄室部了。”

  娄室强抢西夏存粮的事情,可一不可再,西夏也不是软柿子,不可能让娄室部予取予求,只要在其中煽动一番,必然能让娄室部动起心来。

  “只是,如今西夏本也拿不出多少钱财来购买粮食。”宗泽对西夏的情况十分清楚,“去岁,西夏盐场暴动,大量盐工不是饿死,便是逃到了宋境,今年的盐也不够。”

  “亏些钱给他们也无妨,让西夏的探子动起来。”赵士程淡淡道,“这次给西夏送多少粮食、储备在何处,都得悄悄让娄室知晓。”

  宗泽点头称是,他已经打算好,这次送过去的粮食全用豆粕代替——这东西是榨油的余料,在大宋价格低廉,且人可以吃,马也可以吃,娄室部想要北归,这些就会是最需要的东西。

  确定了西夏之事,赵士程问起另外的事情:“海外之州,安排得如何了?”

  “夷州开发未久,尚且欠缺了些,吕州倒是已经有了丁三千余户,地两千余顷,足能建置州县了。”宗泽对此十分清楚。

  “两千多顷土地,这开垦速度倒是甚快,三千多户看顾得过来么?”赵士程立刻意识到其中的问题。

  “这些土地原本是当地夷人所垦,后来大多改种了油棕树,编户者,多是广南路南下的汉民,夷人奴仆,不记于其中。”

  “行吧,”赵士程叹息道,“还是需要一位宗室过去坐镇啊,否则只让官吏前往,怕是要让人以为这是流放。”

  而且这位宗室还得有些身份地位,才能让人相信大宋是真的要重点开发南洋之地,否则过去的官吏怕是要当场摆烂,更不必说治理了。

  当然,要是派王洋、宗泽、陈行舟这些人物过去,那肯定没问题,但这些人都是他心头肉,自己都用不过来,怎么舍得放到海外去。

  至于两位嫡亲兄长已经被他薅了二十年羊毛,再薅这两位,实在有点说不过去,老娘那不好交代。

  那就现宠幸一个宗室吧!

  找一个听话懂事愿意做点大事的宗室带在身边,多多夸奖,委以重任,引得天下人侧目,花上半年一年给他积累些威望,再派去海外,不就有同样效果了么?

  嗯,如果这样的话,一个有些不够呢,最好是多宠幸几个,到时有用了,就派一个出去,毕竟他将来要开拓的地方,可不止一个!

  多批发一些,将来好用不说,老娘也能放心,不用怕她那两个儿子有危险了。

  完美!

  赵士程说做就做,让宗泽去忙自己的后,便少见地驾临了宗学。

  宗学的宗室们见他来了,一时间神色大变,纷纷低眉耷眼,就怕引起了这位皇帝的注意。

  但也有例外。

  一名二十出头的年轻宗室眼眸明亮,目中带着激动,不但没有后退,还主动前来搭话,表达了对兄长的仰慕之情。

  仰慕?

  赵士程看着对方那带着些稚气模样,想起了这少年是谁,不由微笑道:“士梓啊,好久不见,都长这么大了呢。”

  赵士梓是他的庶出弟弟,曾经因为手指畸形被父亲不喜,后来做了手术,曾经当了他很久的跟班,不过他继位后,这位弟弟就很少出现在他面前了——一是因为他的事情太多,二是因为他们之间地位隔得太远,已经没什么值得聊的话题,便自然而然地疏远了。

  对他来说,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很多以前的属下,甚至是种家舅舅,都是这样疏远的,他的精力是有限的,没太多时间放在那么跟不上他脚步的人的身上。

  不过,如今看来,这位弟弟,并不愿意就如此默默无闻下去呢。

  也好,他可是一位愿意给人机会的好伯乐呢。

第355章 爱护治下

  大宋的宗学教的是琴棋书画, 点茶插花,熏香佛法等各种杂科,反正都是按着把人往废了的方向培养。

  中间因为宗室们大部分去了辽东, 还荒废了很长一段时间。

  赵士梓当初正好卡在十岁之下,所以才没有被一起带到辽东, 有幸在东京城里继续生活。

  后来天下大变, 自己的父亲继位当了皇帝, 身份卑微的母亲也莫名有了个美人身份, 他也从无人问津的宗室子,瞬间变成了无人问津的皇子。

  是的,无人问津。因为天下人都知道, 他的兄长对宗室诸王多有不喜,而这位太子殿下, 有通天晓地之能, 他这种没有出身的庶子,很难有所有建树。

  他与诸兄弟唯一的不同,就是幼年时跟在兄长身边了一段时间, 见识了兄长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无限力量, 便不由自主地陷入了崇拜之中。

  虽然后来跟在兄长身边的时间不那么多了, 但他还是很努力地学习, 希望有一天能帮到兄长——他也算了解兄长, 只要是有用的人,兄长总能找到用法。

  如此, 这大好人生, 才不算蹉跎。

  ……

  听着小弟那带着崇拜敬仰的语气和目光, 赵士程心说果然是我一手教出来的韭菜, 看看, 多有自我收割的修养?

  小弟愿意帮助兄长,赵士程自然不会小气,让他跟在自己身边好好用学习,同时,他也了解了小弟这些年的学业。

  这才知道,小弟这些年除了学习数术之外,还自学了化学、去神霄院学了器械,虽然不是很精通,但也算是了解一二,便让弟弟进了讲义司,了解一些治理地方的任务。

  让小弟随他回到宫中,赵士程带他到自己喜欢消遣的花园坐下,让人端上茶水。

  “士梓啊,你一片好意,为兄自是懂得,”赵士程也不是随意骗人的人,“那你应该也听到一些风声,我是准备派几位宗室,远去海外封国,统管南洋,而不只是叙些兄弟旧情。”

  “小弟明白,”赵士梓微微点头,“皇兄之意,太上皇后早已私下告诫宗室,让大家谨慎着些,莫要冒头。”

  “南洋之地可不是好地方,”赵士程轻叹道,“那里湿热难耐,有各种猛兽毒虫,一不小心,便会丢掉性命,所以官吏都视岭南为畏途,更不必说比岭南更南的去万里之遥的南洋之地了。”

  “不瞒皇兄,小弟这些年也有入股南洋船商,对此地有些知解,”赵士梓认真道,“但若不去此地,又能做什么呢?”

  赵士程拈起茶碗,静静地看着他。

  赵士梓没有退缩,他凝视着兄长平静而深邃的目光,解释道:“宗室之人,又无嫡亲血缘,要么,蹉跎一生,要么,用力一搏。我不愿意在这繁华京城每日做画吟诗,娶妻生子,我想,我想像您一样,名留青史。”

  “志气不小,”赵士程微笑鼓掌,“没想到,无意之中,我倒培养出了一个有些志气的弟弟,很好!”

  赵士梓低下头,这才惴惴,轻声道:“皇兄莫要觉得小弟轻浮才好。”

  “怎么会呢,要是宗室都像你这么懂事,那我可就轻松多了。”赵士程感慨道,“从明日起,你便跟在宗泽身边,他知道该教你什么。”

  话说到这,赵士程今天的闲暇也用得差不多了,便让小弟回家。

  赵士梓告退。

  赵士程看着他的背影,轻笑一声,转身去了母亲那里。

  ……

  “赵士梓?”种氏回想着这个庶子,“族里倒没有欺负他,他如此努力,估计是想把他母亲接出宫奉养吧。”

  “怎么,你对周美人不好?”赵士程托着头,目光难得带了一丝兴味,“老赵的后宫开始宫斗了?”

  “斗你个头!”种氏伸手在儿子头上一拍,冷笑道,“都五十多的人了,谁还有那空闲,不过是你爹还活着,她们一个个守着空房罢了。”

  老赵成为太上皇之后,他的妾室都在后宫之中,是不能离开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78页  当前第26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61/27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化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