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化宋_分节阅读_第272节
小说作者:九州月下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24 MB   上传时间:2023-02-01 12:33:24

  但是如果没有一位国主,会师出无名, 更让支持者不能安心,于是在左思右想之后,胡铨与支持他的南越权贵各退一步,商量了一个折中的办法。

  大宋不是要将一位亲王封国于南海么,那南越国完全可以加入这位亲王的封国,这样,军队还在,朝廷还在,朝廷里的国相还有可能进入大宋政坛, 以后与大宋贸易的商税也可以省了, 岂不美哉?

  南越国的权贵们不是傻子, 当然能看出胡铨这个提议里包藏着大宋重新吞并南越国的祸心,有一部分人打了退堂鼓,但却又有更多支持的人上线了。

  包藏祸心——那又如何呢?

  能支持胡铨的,大部分是南越国的寒门士子,只有他们这些底层,才需要通过科举获得高官,他们对阶级晋升的渴望已经到了极限,而南越国的李朝宗室在刚刚的乱局里被杀掉了大部分,势力衰微。

  失去了对地方的掌控,一时间,南越国中盗匪四起,但朝中原本辅政的张伯玉、刘庆覃、杨英珥等忠勇之臣,在这次政变中被诛族,而朝廷中空余出来的权力,却被国主交给了助他平乱的杜英武(国主生母杜太后之弟)及其杜氏家族。

  这让南越国上下对皇帝充满了失望。

  他们支持胡铨的结果,最好就是得到南越国大权,让自己家族一跃而至南越国高层,最差,也不过是和胡铨一起,去大宋避难而已,反正南越国用的也是汉文。

  如果胡铨真能请来那位亲王,便代表着背后有大宋支持,如今大宋兵强马壮,真要出兵,有他们带路,会拿不下一个南越国?

  富贵险中求,对于南越高层的世家大族,他们或许会犹疑,但对于这些普通的底层家族,却是不会放过任何可以晋升的机会,因为在这尊卑森严的国度,大世家对小家族的威胁,是永远存在且不会消失的。

  ……

  于是,就在南越国主以为平定内乱,高枕无忧后,下龙湾却趁势举兵起义,尊大宋亲王为国主,周围百里的普通权贵却少有地保持了沉默,没有反对,也没有支持。

  南越国主李焕阳大怒,点兵三万,亲自前去征讨伐胡铨。

  可惜的是,在面对胡铨七千人的军队的□□和重炮面前,大败。

  如此结果除了装备代差外,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李朝在五十年前,就仿照大宋,把原本的府兵改成了雇兵制,以防止兵变。

  在李焕阳当政后,胡铨对他的各种昏庸之行默默地推了一把手,南越的军队,已经欠饷欠粮三年,士气低落至极,逃亡的空额极多,许多都是临时被征召来的农奴。

  而胡铨的手下的将士不但是全饷,且武器甲胄充足,一些骨干还是从大宋悄悄调过来的。

  对面的敌人甚至都没有等到被冲杀,在被胡铨的火炮一番乱轰后,大部分人便溃败了。

  这一场战斗,对李焕阳来说,并没有伤筋动骨,那些逃亡的士卒很快就被收拢,还从周边重新征集了不少新丁,只要稍微休整,就能再发起攻击。

  但关键的问题是,这一下,原本对胡铨并不看好而支持李焕阳的南越本地权贵们,瞬间就变得中立起来。

  南越国建国虽然有一百多年,但这百余年时间,改朝换代十分频繁,李朝建国后的五十年里,多次与大宋、真腊、占城发生战争。加上这些年花费大量财力建设基础工业,又遇到了一位极其信奉佛道追求长生的国主。

  很多人已经不看好李朝的未来,许多人开始两边下注,在支持李朝的同时,也向胡铨示好。

  在这样氛围中,胡铨却没有飘。

  他用了急信,向大宋皇帝传达了消息,话里话外,都在暗示自己已经打下一片基业,可以回家了么?如果不能回家的话,我觉得南海国的国相的位置挺不错的,我感觉我可以!

  再说了,去岛上掌管南海国到底政令不通,人口稀少,不如就以南越国为南海国的国都,将治城定在南方的占城,那里更方便控制南方诸岛,您看如何……

  于是,等南海王赵士梓前脚刚到达到广州时,后脚就收到了赵士程的书信,信中说他的国相胡铨正在给你从南越国打下大片江山,不要耽误时间了,速速去南越国支持他吧!

  赵士梓一时间惊呆了,他这两个月辛辛苦苦,翻山越岭,好不容易来到广州港,正打算歇息几日再出发,家里那位哥哥,居然就要他上战场?

  这还有天理吗?还有人性吗?

  就算是你家的驴也不能这么使吧!?

  当然,这些话他只敢在心里嘀咕一下,拿到调令后,便让人安排船队,前去南越国。

  赵士程给他准备的南洋船队庞大而精良,不但有一支强大的海军,还有许多武器,更有用来贸易换钱的各种工业产品。

  赵士梓到达南越国的下龙湾是在二月初,但却引起了整个南越国的巨大震动。

  北朝治理南越国已有千年,虽然南越已经脱离北方的那庞大的国土百余年,但这一百多年来,中原王朝无时无刻不以庞大的文明辐射着这南方藩国。

  南越国本就有学习儒家文化的各种士子,这部分仰慕的北国的人,很轻易地就加入了这个新生的南海国麾下。

  至于其它地方,就需要打败李朝大军——无论理由有多充分,用刀枪换来的法理,才是最合理的。

  但赵士梓还是有些不安。

  这位即将当上他丞相的胡大人,会不会很难相处,会不会猜忌我?

  我是不是会像老爹那样,从此沦为一个人形图章?

  有点后悔了怎么办……

  -

  遥远的东京城,春风又绿,天南海北的消息堆满桌案。

  南越国的战乱消息只占了桌上很小的一个角落。

  毕竟,那两三万人的战斗,规模实在太小,对于赵士程来说,那个地方要拿下并不困难——到明朝时,大明军队是占领了整个南越国的,只是明朝大军后期在南越国做的事情实在过于暴虐了,最后引起整个南越国从上到下公愤,被生生赶了出去,八十万大军白折腾了十年。

  他当然会吸取这样的教训,其实要治理化外之地,军事只是最基本的保证,真正要让人归心的,还是要切实惠及到当地大部分人,否则,再强大的军队,也只会是个长期投入的烧钱机器,不能长久。

  因此,出兵之前,就得想好,能不能给当地带来让人臣服的改变,若做不到这一点,最好一开始就不要出兵。

  在赵士程的计划里,南越、南海、东南诸岛将来都会是财富的集中地……在没有大规模进入工业社会,他需要这些地方巨大的附加值来积累最初的资本。

  在十八世纪时,来自美洲的廉价糖、油、土豆、鳕鱼支撑了一个文明的晋升的基础。

  如今的东南亚虽然因为气候的问题,让这里如今地广人稀,但这并不是不能改变的。

  疟疾和血吸虫这两种最常见杀人的热带病被控制后,开发这些地方耗费的人命就会大大减少,经济作物带来利益会让大宋不舍得放弃这片膏腴之地——法国当年宁愿卖掉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路易斯安那给美国,也不愿意舍弃小小的海地岛,因为这里产糖。

  只要南海路能有源源不断的产出,中原王朝便绝对不会放弃这里。

  不过胡铨确实是个能当大任的,他若是能在南海路做出成绩,将来的太庙的位置至少能放入前三。

  赵士程这样想着,继续看东北的消息。

  今年一月,天降大雪,金国大军趁势南下,攻打在通州筑城的岳飞部,大雪迟滞了消息传播的速度,李彦仙等部策应不及,直到一月底才匆忙出兵,具体打成什么样子,还没有消息。

第371章 太卷了

  辽东的大雪下了近一个月, 消息延迟到三月时,才传到赵士程面前,至此, 他才知道这两个月里错过了怎样的大场面。

  一月时, 由完颜宗望、宗辅兄弟带一万大军前来袭击通州城。

  而这时, 修筑了快一年的通州城已经初见规模,在钞能力的支持下, 周围的城墙外围都是用泥灰混着河石浇筑, 城上有大量火炮, 城中火粒、粮草、碳石皆不缺。

  金军则带着大量投石机、撞城车、云梯等器械, 准备拔掉这粒钉子。

  岳飞的部将当年便是守备过大定府的精兵,这样的场面对他们来说真不是什么事,上下士气如虹,没让敌军占到一点便宜。

  但让双方都没想到的是, 这场大雪, 会下那么大、那么久。

  就像是天上破开一个洞口, 在十来天后,地上大雪已经及腰, 而金军在这样的情况下, 开始弄了新的狠活。

  他们不再采集巨石, 而是将雪压紧,等冰雪冻硬后,再用其当攻城石, 重击在城墙之下。

  大量的雪球对城墙当然是影响不大,但渐渐地, 他们发现, 冰雪堆积在城墙之下, 渐渐形成了一条坡道,只要时间足够,这些冰雪就会形成天然的墙梯,让金军可以轻易攻入城中。

  发现这一点的岳飞将重炮对准了敌方投石机,可这时他们发现,因为东北巨林古树极多,打掉一架,金军用不了多少时间,便又能建出这样的简易攻城器械。

  知道问题后,岳飞见雪似乎没有一点停歇的意思,深思之后,决定主动出击。

  他们留下一部分人守卫城池,剩下的一部分则从被冻结河道水门处悄悄离开,带着只够三天的食物,穿着雪橇,乘着月色,悄悄绕道敌军后方,决定来一场偷袭。

  可惜,计划很完美,第一步就失败了。

  敌人也是这样想的,于是两支大军在一处密林外小道上,狭路相逢。

  这下,没有任何侥幸可言,两方都是步兵,大战瞬间开始。

  岳飞部对阵金军对的是新战法,叫三排齐射,既第三排举枪射击,第二排半蹲射击,第一排全蹲射击,然后退后,用插条添加火粒和弹药。

  这种打法的优秀就在能在一瞬间打出三倍火力,缺点也是这个——一个枪兵一次只能带五十粒的火粒和弹药,只需要半个小时不到,就能把弹药用光。

  用光之后,他们沉重的□□便成了累赘,需要抽出腰刀开始搏斗了。

  可是,在这一场大战中,宋军赫然发现,如今的金军已经没有当初那势死不退的冲劲,在面对士气高昂的宋军时,许多金军抵挡两下后,便向密林中逃窜而去,丝毫没有死战到底的意思。

  在第一波冲锋造成巨大损失后,他们根本不愿意去赌对面的子弹有多少可能打到自己,只恨自己不能跑得再快些。

  岳飞敏锐的发现,如今的金军,和原本的金军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这次遭遇战后,岳飞重新回到城中,这次,他舍弃了重炮,调动了几乎所有兵卒,主动出击。

  如他所料,在大宋单兵战斗力实际已经不输金军的情况下,火器的存在,几乎就是碾压。

  一个普通金军穿着厚袄、外套铁护臂、裢甲、护颈、掩膊,戴头盔,着高靴,一般的刀剑伤害有限。

  但在战场上,如今大宋军队的重□□能在一百多米开外打穿敌人的护甲,巨大的冲击力瞬间让敌人仰倒流血,失去战力。

  这样的齐射来上几轮,造成的心理压力远远大于伤亡本身。

  金国大将宗望也赫然发现,就连女真族本身各地部落,似乎对南下攻打宋国,都不那么热情,他们开始保存实力,开始观望。

  他们那曾经气吞山河的军魂,似乎已经在这连年的失败、大将的接连陨落中一起失去了。

  但是,宗望一点也不意外。

  这些年,为了与大宋贸易,国库中财富已经所剩下无几,没有一连串的胜仗,分配战利品更是无从谈起,就连原来分配给各部的辽国土地,都已经大半失去,原本开始在辽地繁衍的女真人,又只能离开他们的新家,重回故土。

  这重挫了各部士气——这是他们已经获得的土地、已经做为交易的奴隶、已经谈好了附庸异族。

  他们花了十年的时间,付出无数族人的性命和血汗,才换来土地和财富。

  这一串串事情,已经让这些普通的士兵意识到,世道变了,已经不能再通过卖命而得到什么,明白这一点后,士卒当然就不会有以前的冲劲。

  与此同时,他们完颜女真的儿郎已经不多了,这次征伐,不得不提拔了大量叶赫部、哈伦部的生女真族,甚至还召集了在遥远的山岭之外,剪鱼皮为裙、还在使用石器的野人女真和真艾雅喀部。

  如此,虽然人力够了,可人心却不再整齐。

  各部族也不愿意再将儿郎们的性命丢在这无数次失败的金宋战场之上。

  这些健儿才是他们在这白山黑水间立足的根本,若是不够,周围会有其它的部族,取代他们……

  -

  岳飞本身就是一个极善于抓住机会的将领,在发现金军的虚张声势后,这猎人和猎物,便互换了身份。

  他带领手下大军趁着大雪突击宗望部,大战之下,女真完颜部豁然发现,除了他们,许多部族都开始保存实力,这样的情况下,想要战胜,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样的战争,胜败不言而喻。

  双方在通州且战且退,宗望随后退过百里之外的信州城,但岳飞却没停住脚步,他总能轻易从纷乱繁复的战局中找到金军的弱点,像一条大蛇,一口口吞掉女真部。

  通州城做为他们的大本营,他们甚至已经突出三百余里,一直追击到威州,这里已经女真的核心之地,黄龙府部。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78页  当前第27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72/27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化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