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化宋_分节阅读_第53节
小说作者:九州月下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24 MB   上传时间:2023-02-01 12:33:24

  赵士程在一边吃着糕点,丝毫不放在心上。

  “你们地也买了,钱也凑了,不该开工了么?”种氏嫌弃地对两个儿子道。

  赵士程摆手:“我还小,这不关我的事。”

  赵士街拍着胸脯道:“这事我去找你,娘亲不必担心。”

  “你找,你知道这园林耗费,水有多深么?”种氏咬牙道,“算了,我回头合了八字,就让你们早点成亲,必定要在我回密州之前,把这婚事办了。”

  “这,姚家会同意么?”赵士街有些担心。

  “肯定会,”种氏笃定道,“那小姑娘,肯定会想办法。”

  只待那么一会,她就看出那继母有多狭隘嫉妒,那姑娘在姚府,怕是要步步小心,收敛锋芒才能生活,何必呢,早点来帮儿子还债,不比困在那小地方宅斗强么?

  赵士街放心了,又信心百倍地出门拉存款了。

  赵士程倒是上了心,给母亲倒上一杯茶水:“母亲,你说园林耗费甚多,是什么原因?”

  种氏抬起头,坐在椅上,傲气地接过儿子的茶水,抿了一口,才在儿子恭顺的姿态里缓缓道:“园林需要是什么,是风雅,风雅要的是什么,是梅兰竹菊,是奇花异草,是奇石胜景,你若只是修个宅子,当然花不了多少钱,若是想修个三五层楼,怎么也要百十根巨木吧?若是想修个园林小景,奇石总要有吧?”

  赵士程听得很认真:“你说的对。”

  “若是前些年,修个园子还耗费不了多少钱,”种氏继续道,“但咱们这位官家,最喜欢事情除了书画,便是修园子,官家即位之初,未有子嗣,有道士刘混康进言:‘京城东北,风水最好,稍微加高筑园居于此地,当有多男之祥。’结果园子刚刚住进去,陛下便得了长子,从此,便选石筑山做园,一发而不可收拾。”

  “如今,整个开封府,根本找不到一块奇石,官家为此专门设了苏杭应奉局,在东南江浙一带搜罗奇花异木,嶙峋美石,至于巨木,都要从辽东购买,再走上数千里的运河送来,好了,你自己算算,得花多少钱?”

  赵士程微微点头,这倒是个问题,但问题不大。

  “娘亲,如果我们自己挖石头,雕刻成奇石的样子可以么?”赵士程问道。

  种氏白他一眼:“那耗费的时间人手,可就海了去了。”

  赵士程歪了歪头:“我倒是有个方子,回头或许有用。”

  种氏神色一动,把儿子拎到手边:“你又想搞什么事情?”

  “帮兄长还债啊。”赵士程叹息道,“只是要研究一下,要耗费一点时间。”

  种氏眉头紧皱,冷声道:“方子,你有人手么,你有材料么,直接丢给你五哥,你信不信上午吧方子给他,下午就被别人弄到手了?”

  赵士程两条小腿在空中晃啊晃地,一点都不急,小孩天真地道:“这些都没有,但是,虎头有娘亲嘛~”

  种氏凶恶的表情维持了一息,就维持不住了,终是悻悻地把儿子放下来,整理了一下鬓发,恢复端庄,不是那么凶狠地威胁道:“臭小子,若是弄不好,看我不让你去跪祠堂。”

  ……

  跪是肯定不能跪的,赵士程没兴趣体会家法,但若只是修个园子的话,倒是可以先囤积一些材料。

  本来是准备用石灰继续烧水泥,不过这种办法,要修很大的石灰窑,要专门从密州调人过来,很麻烦,浪费时间。

  于是,在种氏的陪同下,走了一圈后,赵士程发现京城每天有特别多的柴火送到城中——毕竟是百万人口的大城。

  而这些柴火,每天都差生了大量的草木灰。

  这些草木灰大多由收肥料的拉去堆肥了,嗯,这让他完全可以用草木灰做廉价原料,来烧草木灰水泥。

  办法很简单,拉几十车草木灰回来,用细小的筛子筛出细腻没有杂质的草木灰,再把这些过筛的草木灰放到一个大水池里,泡水搅拌。

  沉淀一夜后,把表面的钾碱水抽掉,剩下灰浆用细麻布包起来,放上重石,挤干水份后,捏成小团——和农村做淀粉基本上一样的操作,这一步是尽量去除草木灰里的钾。

  晾干后,再放到炉子里烧,高温大火,烧成橘红色,拿出来,冷却。

  这就是草木灰水泥了,加入沙土或者黏土,弄成稀泥一样的东西,干后就是凝固的石块。

  只花了两天时间,赵士程就搞出了能用的草木灰水泥。

  这种草木灰水泥最大的缺点就是含钾较高,强度不行,但这年头又没有什么特别百十往上的高层建筑,三五层用青砖对付一下,用个几十年还是没问题的。

  至于奇石,有了这种水泥,当然是有多少做多少,找几个做雕刻的巧匠,要多奇特都能弄出来,完全不用像宋画宗那样,为了一个花石纲,流毒东南二十余年,把江南弄得民不聊生。

  倒是种氏,在看到这种神奇的东西后,又陷入了沉思。

  这种方子,要是献给皇帝的话,能不能给她家虎头换上爵位呢?

  当然,爵不爵位的不重要,听说官家近年了为了花石纲耗费无度,都快动用供养宗室的钱财了,若是献上去,也算是为百姓减轻点负担吧?

第70章 看我发现了什么

  “……如此, 多谢介之兄相助了。”酒楼里,赵士街拱手道。

  对面的中年胖子笑道:“贤弟何必客气,这等好事, 应是为兄说谢才是。”

  两人客气一番后, 中年胖子便告辞离去。

  赵士街则拿出一个账本, 记下今天又借到多少钱。

  如今已经是七月初, 他这两个月来,借了整整了二十七万贯,这是一个非常恐怖数字了,每天都感觉到斗志昂扬。

  回到家中时,赵士街便看到弟弟正在对一块一人高的石头发呆。

  “虎头,在想什么呢?”赵士街上前一把抱起弟弟。

  赵士程抬头示意:“这石头,母亲想把方子给献上去。”

  赵士街疑惑道:“这是好事啊, 有什么问题?”

  赵士程道:“有好有坏, 官家素来崇敬‘帝王或神灵皆非形胜不居’,这种石头是假的,他为天子, 岂会用这种弄虚作假的东西,别功劳没得到, 反而惹出麻烦。”

  赵士街不好接这个话,于是道:“那, 你给母亲仔细说说不就好了?”

  赵士程叹息道:“我和她说了, 也暂时不准备献上去, 然后她觉得这些事就想管, 就继续去交际应酬, 然后就发现了。”

  赵士街一愣, 困惑道:“发现什么?”

  “发现我挖了她的脂膏, ”赵士程无奈道,“刚刚小蝉悄悄给我说这事,把我拦在这里,所以我正等你呢,五哥你先进去吧。”

  赵士街神情一僵,动作瞬间就磨蹭起来。

  两兄弟谦让一番后,终于决定不求有福同享,但求有难同当,一起进去了。

  然后被母亲修理一番后,逼着按脂膏市价写了欠条,还规定了利息。

  ……

  城西那块地很快动工了。

  宋代的建筑业极为发达,不同形制的建筑,用料结构之类的,都有专门的规定,最早的古建筑书籍标准《营造法式》就是这个时代的著作。

  工匠们对草木灰水泥都十分赞赏,这些大匠们都是赵家重金请来,面对这样的大单,不敢懈怠,为首大匠姓张,曾经修筑过皇家园林琼林苑——虽然只是做一点收尾工程,但也有二十年的从业经验。

  在这位张大匠的主持下,他们很快就把赵士程那张简笔画一般的平面图用小木料做成了简单的样式沙盘,并且对一些建筑的形制作出了改变。

  比如赵士程要求有四方形的楼阁中间要有大楼的楼梯穿插,要求小溪筑起的堤坝里有一座小岛,不能离岸太远,可以依靠山坡做成阶梯,方便行人观赏表演。

  请多想法十分离奇,却又很的奇妙合适,张大匠敏锐地感觉到这会是一个大工程,对他们这样的匠人来说,一辈子能主持这样的一个项目就已经是了不起的成就了,于是越发用心,对赵士街(转述)的条件几乎是尽可能的满足。

  遇到这样乙方,做为甲方爸爸,赵士程当然不会客气,先是让他把选址、地基确定,然后计算出每个建筑需要的价格,最后决定先做主体的四层的楼体。

  楼体本来准备做成圆形,但这对木制建筑来说,会提高成本,于是赵士程选了材料最少面积最大的正方形建筑,外形有些像四合院,依山而建,用巨木做梁,与草木灰水泥配合修筑,唯一的要求就是走廊要宽阔,至少要有一丈,这样才能让女眷们有凭栏和逛街的优秀体验。

  其它建筑先放一放,一期先建交易商铺与种植花草,拦溪做池,这样的,才能让赵士街加大力度,继续拉人入坑。

  至于后边的表演台、听乐楼、客栈、温泉池……这些都可以等钱到了再追加。

  种花草树木是最简单的,如今这时代虽然没有巨木,但花草树种却是管够的,至于人力——这年代,最便宜的就是人力,尤其是人口过胜的汴京城外,十文一天,包个三餐,也能招来种花植草的中老年人。

  赵士程想要大面积的漂亮草坪,就少不了要人处理杂草和浇水捉虫。

  等等,捉虫?

  赵士程发现了盲点。

  话说,农药的话,好像对农业的效果不输给化肥啊。

  这个问题倒不大,敌敌畏做起来有点麻烦,但是当年兔子家使用最大的农药“六六六”,不但可以杀普通的害虫,还可以消除蝗灾、防治家林害虫和家庭卫生害虫。

  他当年就听母亲提起过,五六十年代时,无论城市农村,若是孩子头上长了跳蚤虱子,家长一般直接把头发用六六六涂上,用布包起来,然后等一个小时,再洗掉,那些寄生虫就被消灭干净了。

  最重要的是,六六六做起来真的不难,尤其是在自己的炼焦工厂已经可以提炼出苯的情况下。它的学名叫六氯环己烷,生产条件是在光照下将氯气通入纯苯中而制备,简单易得,而且这时代没有什么抗药性一说,更没有人来追究自己的产品合不合格。

  虽说化学会污染环境,但这个没办法,不管哪个国家想爬工业科技树,那都得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曾经大呼绝不走这条路的国家没有一个不被打脸的,当年口号喊的再响,等到落到自己头上了,就纷纷真香了。

  而且自己那点苯产量,估计也就能维持一下草皮的健康,大规模应用怕是还要等几十年呢。

  说穿了,化工这东西,要的就是大规模应用,一点小打小闹,是支持不起百万千万人的工业应用的。

  ……

  做好了计划书,赵士程非常满意,准备回到密州就试试做一点新玩意,现在,就是要在走之前,解决这园子的负责人问题——不会,是解决五哥的终身大事。

  种氏将婚期定在了八月初六,这在黄历里是个好日子,虽然很急,但如她所料,那位姚姑娘不知使了什么办法,让她的嫡母同意了,但种氏在其中也算是给足了对方面子,其中的鹿和大雁一个不少,另外还有价值万贯的各种珍品,尤其是其中一粒熠熠生辉的红色宝珠,大如鸡子,光是看到,那位嫡母就几乎忘却呼吸,恨不得把它吞下去。

  在这块红玻璃帮助下,种氏的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都在三天内定下了。

  私下里,折氏还拿着珠宝向二房炫耀,整个人扬眉吐气。

  姚金敏私下写信向赵士街抱怨,说大不了等上几日,你怎么能那样珍贵的宝贝拿来当聘礼呢?

  赵士街则在信中告诉姚妹,这是弟弟的珍藏,这次为了让亲事不生波折才拿出来,都是一家人,如果觉得亏欠,大不了你来我家打理家财,赚些家用,补偿弟弟便是。

  姚金敏收到信后,一时对那位小弟弟充满了感激之情,但又十二分地遗憾,那么美的石头,放在嫡母身上,真是糟蹋了,等她嫁进赵府,可得想办法让这女人吐出来才是。

  ……

  时间就这样有条不紊地过去,到了七月底时,因为濮王的重病,还有赵士街的婚事,赵士程的哥哥们基本都到了京城。

  士从、士衡、士术、士籛、士街、士衎……这一排士让赵士程有些眼晕,但这些哥哥只有五哥士街和大哥士从和他是同母所生,其它的,都是庶子。

  虽然宋朝不怎么看中嫡庶,但除了那位已经二十二岁的大哥士从和五哥士街,其它几位兄长对他都非常客气疏离,对嫡母种氏也并不亲近,连这次婚礼,都只是走个过场。

  所以,在哥哥们回来后,种氏对着小儿子一番耳提面命,告诉他其它人就罢了,大哥你要再敢欺负,仔细你的皮!

  赵士程就很无奈,他明明是好意,这些好事不紧着亲近的哥哥,难道还要他主动去贴那些对他不友善的哥哥们么?

  不过种氏这次吃过亏了,在大哥士从回来之后,几乎就把小儿子放在身边,不许他有一点出格,在她看来,一个坑就让她不好招架了,要是把另外一个儿子也坑进去,她很难克制住自己不收拾那个小混蛋。

  反正士从也待不了几天,她还就不信了,等士从走了,小没良心还能隔着几千里去骗人。

  ……

  很快,八月初四,大喜之日,赵士街骑着高头大马,在欣喜中迎娶了自己喜欢的姑娘,娘家那边没有什么女儿离开抱头痛哭的感人场面,一行人个个面带喜色,说了些漂亮的场面话,便成功将姑娘请回。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78页  当前第5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3/27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化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