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魏晋干饭人_分节阅读_第365节
小说作者:郁雨竹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87 MB   上传时间:2024-02-29 13:36:48

  傅庭涵:“不远,在距离洛阳八十多里的地方。”

  所以要是炼铜,他估计得离开一阵,而且还得做模具,接下来他会很忙,应该会长时间住在城外。

  赵含章也想到了,她歪头看了他一眼,兴致勃勃,“我正好没事做,我去帮你吧。”

  别的事她不太感兴趣,但对铸钱她还是很有兴致的。

  傅庭涵笑了一声,颔首道:“不太忙的时候就来吧。”

  赵含章便也告诉他即将有四个司农寺和水部官员来帮他的事说了,“其中为首的那个沈如辉,叔祖父说他不仅精通农事,也精通水磨坊的建设,他曾在雍州建过两间水磨,现在还用着呢。”

  “那等他来了,让他做我的副手吧。”

  赵含章一口应下,“好。”

  皇帝走的时候把能带走的东西都带走了,在他走后,赵二郎和荀修还带着人偷溜进来搜刮过,一眼看去实在找不出来什么宝贝了。

  但赵二郎现在很擅长找宝藏,听荷和傅安又是下人,俩人都代入了一下自己,若是他们藏东西会藏在何处?

  这么一想,竟然从宫殿中摸出了一些东西,三人一直玩到夕阳西下,外面远远传来赵含章的喊声才意犹未尽的离开宫殿,朝前面大殿跑去。

  赵含章掐着腰站在大殿前冲着后宫的方向喊,傅庭涵靠在栏杆上笑吟吟地看着他。

  她正要喊第八声,赵二郎领着听荷傅安从左侧的廊道里一溜烟跑出来,一手还捂着胸口,一把冲到跟前差点没刹住脚步。

  赵含章见他一头的汗,就拿出帕子给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不是来过几次,怎么还能玩这么久?”

  赵二郎眼睛亮晶晶的,把怀里的东西拿出来给赵含章看,“阿姐,我找到的。”

  都是些琐碎的东西,有银钗,有只比一枚铜钱大一点的玉,其中最亮眼的是两片金箔,很薄,但有小孩巴掌那么大。

  赵含章对着阳光看了看,忍不住笑起来,“运气不错,今天也不算白来了,就这么一片,差不多是你半年的俸禄了。”

  赵二郎喜孜孜的点头,“阿姐,下次你心情要是还不好,记得叫我一起进宫来,我再找一找,一定还能找到东西。”

  赵含章:“……你盼着我心情不好呀?”

  “不是,不是,”赵二郎连忙否认,他踌躇了一下,还是心痛的分出一张金箔给赵含章,“阿姐,这个送给你。”

  赵含章就收了。

  赵二郎眼睁睁地看着他姐把金箔塞进怀里,然后转身道:“走吧,回家。”

  赵含章心情大好的回家去,果然,当心情不好时到皇宫里走一走,会有惊喜。

  厨房按照赵含章的吩咐把兔子肉做好了,厨子手艺好,赵含章吃得很开心,加上钱的事有了眉头,所以她围着院子消食片刻后便回到书房,将范颖送来的那些任命书看了一遍后盖章,又处理了一下余下的公文,全都弄好后,她还是没忍住拿出荷包,将里面的铜钱都倒了出来。

  她荷包里只有二十三枚铜钱,别看只有二十三枚,在现在的洛阳购买力还是可以的。

  不买贵的东西,只吃饭喝茶的话,足够她用两三天了。

  如今洛阳城的一碗面,加上肉沫也才六文,茶的话,两文钱便能坐下饮一天。

  赵含章将铜钱一枚一枚的摆开,五铢钱是汉武帝开始发行的货币,在他之前,诸侯国会私铸铜钱,在各自的诸侯国内发行。

  秦始皇统一过一次货币,可惜,秦太短命了,之后乱世,各地又开始私铸铜钱,一直到汉武帝,他命令禁止郡国私铸铜钱,统一使用朝廷发行的五铢钱。

第615章 新钱

  之后几百年的时间,五铢钱的细节有过改变,却一直是主流货币,一直到现在。

  东汉末年,天下四分五裂后,各地诸侯都会私铸铜钱,不过大多还是参照五铢钱,其图样和重量都大差不差。

  但魏一统三国之后,货币也开始统一,从那时候起到现在,大家用的好像都是朝廷铸的钱币。

  赵含章看着铜钱上的图案沉思,所以她会是第一个铸钱的地方刺史吗?

  她是要完全照着上一版五铢钱铸造呢,还是在上面添加点东西?

  赵含章并不知道,洛阳千里之外的西凉此时已经印出新的五铢钱。

  张寔捧了一托盘的铜钱进来,躬身道:“父亲,这是新印出来的五铢钱。”

  张轨连忙放下笔,接过来仔细看。

  张寔道:“一枚铜钱在两铢到三铢之间。”

  张轨掀起眼皮看他,“那到底是两铢,还是三铢?”

  张寔低下头,小声道:“大多重两铢二丝,在两铢二丝到两铢四丝之间。”

  他道:“我们西凉铜不多,铸造工艺也只能做到这一点。”

  张轨轻轻弹了一下铜钱,半晌后放下,点点头道:“够了,我们的目的也是让治下百姓有钱可用,不至于每每交易皆是以物易物。”

  他道:“将钱发下去吧。”

  “是。”

  张寔却没离开,而是问道:“父亲,这些钱可否交易给西凉外面的客商?”

  张轨目光一闪,抬头看向他。

  张寔道:“自我们去玉门关外走一趟后,中州便开始有客商过来,他们之前也提起过,拿过来的货物只能与我们以物易物,计算极不方便,现在有了钱,他们或许愿意带一部份钱离开。”

  张轨沉吟道:“但我们铸造出来的五铢钱比朝廷的轻一些,他们只怕不愿。”

  张寔道:“若我们只以钱交易,他们不愿意,也得愿意。”

  张轨皱了皱眉,没有说话,而是问道:“让你给洛阳和长安准备的东西准备好了吗?”

  张寔闷闷不乐的道:“准备好了。”

  他不太能理解父亲,“父亲,给赵含章送毛皮和马匹也就算了,毕竟她给我们送了粮食,为何也要给长安一份?”

  “你没看到傅中书的书信吗?长安饥荒,我们送不了粮食,却可以送其他的东西,以帮他们渡过难关。”

  “可是……”

  张轨抬手止住他要说他的话,道:“大郎,如今天下大乱,但西凉是晋土,我们守的是晋室的江山,我们是晋臣,那就要忠于大晋。”

  “不论是长安、洛阳,或是现在陛下所在的郓城,我们西凉和他们皆是兄弟之城,彼此就该守望相助。”他道:“今日我助长安和洛阳渡过难关,他日,长安和洛阳自也会助我。”

  “哪怕没有帮助,我们给出去的东西,只要能用在百姓身上,活人无数,那就不亏。”

  张寔一脸羞愧的低下头道:“是,是儿子太过狭隘。”

  张轨点了点头,道:“去吧,再让人装上两箱新钱,长安和洛阳各送一箱。”

  他有了新的想法,如果要让外地来的客商用他们的新钱,那他就得得到傅祗和赵含章的认同。

  只要俩人认同他的新钱,特别是赵含章,如今来西凉的商人主要从豫州和洛阳过来,他还知道,其中有一支商队是赵含章的人。

  所以只要赵含章认同西凉的新钱,那他的新钱就能在西凉和中州中使用。

  张轨抽出一张白纸,沉吟片刻后给赵含章写了一封信,信会和礼物一起送往洛阳。

  西凉的这批货物由西凉军护送,一起出发的还有依附于西凉军的西凉商人。

  自叛乱被平定之后,刺史便收拢流民,而且玉门关开,大量的中州难民涌入西凉。

  刺史光为了安顿这批流民就新辟出两个郡来,可见这批中州难民有多少了。

  和难民们一起过来的还是中州的商品,而且刺史从治所到玉门关沿途设立兵驿,还威慑玉门关,让他们半开关口,容许难民和客商们进出,过来的中州商人就更多了。

  西凉的商人们也想去中州,听说中州那边出了一个女将军,也厉害得很,已经平定洛阳的战事,那边已经安定,有很多的生意可以做。

  没见那些难民又开始往中州回迁了吗?

  听说是要回洛阳去。

  唉,故土难离,只要有钱,还能动弹,谁不想回家乡去呢?

  守着玉门关的长安将士们默默地看着关口的人进进出出。

  上个月,西凉大军突然陈兵在玉门关外,吓得他们一激灵,还以为张轨要反了呢,谁知道长安外不远的地方雍州也发现了一支大军,由赵含章的亲弟弟赵永亲自带兵,也面向长安。

  南阳王吓得饭都吃不下了,当即就找傅祗商量对策。

  他知道傅祗是来和他争权的,所以他对傅祗很戒备,让傅祗的工作开展得很不顺利。

  而这一次,他不得不求助傅祗。

  他和张轨有些交情,张轨也敬重他,更不要说赵含章了,那是他未来的孙媳妇,所以南阳王希望傅祗能够出面说和。

  傅祗也的确出面了,和两方会谈,张轨和赵含章的目的很明显,他们要玉门关打开,容许难民和客商们进出关口。

  说真的,玉门关打开对长安的将士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毕竟这是中原的一个门户啊,一旦关口打开却守不住,外敌从这里入关,那中原以下都有可能成为涂炭。

  但也正如张轨所言,西凉是玉门关的前站,若玉门关有事,那也是西凉覆灭之后,一旦有战事,再关不迟。

  可是……可玉门关不仅是防鲜卑等外敌,也防张轨和西凉啊。

  咳咳,当然,这话不能和张轨说。

  傅祗并不十分信任西凉,但他信任张轨。

  所以他和南阳王说的是,“张轨只要活着,玉门关就可以打开,一旦西凉更换刺史,那玉门关就要关起来。”

  南阳王是个不喜欢打仗的温和人,所以他看看关口外的西凉军,再看看长安城外,大有他不答应,就直接冲进来接管长安的赵家军,最后还是应了下来。

  所以关口就打开了。

  玉门关打开以后,将士们的工作量直线上升,但他们并无怨言,因为所有进出关的商旅都要缴纳税收,或多或少,于是,一直闹饥荒,连士兵也开始忍饥挨饿的长安军有收入了。

第616章 新钱

  西凉军丢下依附他们的商旅过关,先带着文书去见傅祗。

  西凉的商人们先拿出自己的商品缴纳商税后过关,他们有一部人就走到长安,然后就要购买商品,找伙伴返回西凉了。

  大部分人却打算跟着送礼的西凉军去洛阳走一走,甚至去豫州走一趟,听说赵刺史送给他们刺史的琉璃盏就是豫州产的。

  想要。

  傅祗如今在长安已经站稳脚步,他的工作能力毋庸置疑,比一直摸不着头绪,只会躺平摆烂的南阳王不要好太多。

  自他进长安,这四个多月的时间里,长安虽然还在闹饥荒,好在不再是死气沉沉。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08页  当前第36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65/80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魏晋干饭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