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魏晋干饭人_分节阅读_第438节
小说作者:郁雨竹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87 MB   上传时间:2024-02-29 13:36:48

  所以他很快知道宫外送进来一个箱子,是赵含章给刘乂的礼物。

  刘渊一边让人把箱子送到他这里来,让人去叫刘乂,一边问起赵家军大营的动向。

  “箱子是赵含章派人送来的?”

  侍卫出去打探了一番才回来道:“是赵含章亲自送到城门外的。”

  刘渊一听吓了一跳,“赵含章亲自送的?”

  侍卫应了一声“是”。

  刘渊脸色就不好看,“派人去查一查,赵含章为何亲自来送礼?”

  送个礼物罢了,随便派人就是,哪里用得着赵含章亲自送?这是发生了什么他不知道的事?

  刘乂满头大汗的跑来,他身上穿着练武服,显然是从演武场跑过来的。

  刘渊笑开,指着箱子温和的道:“赵含章给你送礼物来了。”

  刘乂小皇子也没有心机,当场打开看,刘渊也背着手好奇的上前看。

  就见里面是几本书,刘乂拿出一本来翻了翻,瞬间惊喜,“阿父,是《大学》,上面还有注释。”

  刘渊一听,立即上前一步,接过来看。

  仔细看了几页,刘渊忍不住感叹道:“这注释,很可能是赵长舆的注释,这书,千金难得啊。”

  刘乂虽然从小跟着汉人读书,但还是比不上刘渊,不由凑上前看,“很难得吗?”

  刘渊师从上党人崔游,在长安做人质时也喜好读书,其中《尚书》读得最熟,对儒家书籍,能读到的,他都会读。

  书籍有多难得,只有他这样艰苦求学过的人才知道,一本《毛诗》外面书铺都找不出几本来,所谓书铺,更多的是售卖纸张、笔墨、砚台等衍生品,正经书籍不多,带有注释的书更少。

  当下还有相当多一部分书籍是以竹简为书,带有注释的古籍更是以绢布和竹简为主,谁舍得卖先祖注释的书籍呢?

  而分享,更不必提,非世交之家,别说阅读,摸都不给摸一下。

  刘渊摸了摸书皮,内心挣扎过后咬牙道:“你不是想去见赵含章吗?想去就去吧。”

  刘乂眼睛大亮,“父亲不拦我了?”

  刘渊看着他笑道:“阿父从前觉得,匈奴人和她是做不成朋友的,但现在看,我和她或许成不了朋友,但你可以。”

  刘聪得知刘乂带着厚礼去赵家军大营,气得踹翻了桌子,“难道父皇忘了刘景大将军的死仇?”

  刘景也是匈奴人,还是刘渊的心腹,很是能干,当年打灈阳时被赵含章射中一箭,只来得及见刘渊一面就死于箭伤。

  从那以后刘渊就一直想要杀了赵含章为刘景报仇,现在却为了刘乂让步,刘聪不免有些妒恨。

  刘乂欢快的奔向赵家军大营,营地里的赵含章吓了一跳,听到斥候汇报,连忙带人去迎接。

  她难以置信,“他来干嘛?”

  傅庭涵想了想后道:“可能是因为你给他送礼,还寄了信,他来回礼?”

  “我那就是为了告诉刘渊,我没跑,赵家军还在,让他们别搞小动作……”赵含章瞪大双眼,“刘乂也就算了,为什么刘渊也同意让他出来?”

  “或许你可以见到刘乂后问他,”傅庭涵抬头看了一眼天色后道:“你得在二十里外截住人,还得找个借口拦着不让他们靠近大营,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赵含章只能上马狂奔,成功在二十里外拦住刘乂。

  刘乂没想到会在半路看到他的新朋友,很高兴,“赵刺史,我正要上门拜访,没想到就在此处遇到你了。”

  赵含章努力平复过高的心率,冲刘乂笑了笑,坐在马上问,“北海王肯再来找赵某,某荣幸之至,但我不能再请你去大营了。”

  刘乂一愣,问道:“为何?”

  “上次留你做客便生了误会,再让你留宿大营,恐怕刘大都督又要不安了。”

  刘乂连忙道:“这次来是父皇同意的,我们收到了你的重礼,知道你是断不会再做出扣押我做人质的举动的。”

  刘乂这段时间一直被人教育,加上在朝堂上听得多了,这才知道,上次他虽然拦住了赵含章夜袭平阳城,却也给赵含章和谈增加了筹码。

  而且四哥还说,平阳城外根本没有大军停留过的痕迹,所以说不定赵含章夜袭的事也是骗他的。

  不过这也不影响他和赵含章的友谊就是了,刘乂目光闪闪发亮的看着她,感动得不行,“你肯将赵公注释的书籍送我,可见是真心把我当朋友的,你既是真心,我刘乂也绝对不负你。”

第739章 为你们好

  赵含章有些懵,“那书……是抄的,不是原稿。”

  “我知道,赵公的原稿你肯定要留着的,我岂敢求你祖父的手稿,能得到手抄本,我已经荣幸之至。”刘乂感动得双眼含泪,“这世上能得你一本先祖注释的手抄本有几人呢?”

  其实,挺多的。

  赵含章可是把家里的藏书选出好多送去书局给人刻录印刷,不仅各个郡县的学堂,连书铺里都铺了很多货,定价虽然有点高,但依旧有不少人购买。

  在豫州,不敢说读书人人手一本,但一半还是能做到的,也是因此,赵长舆和赵氏的名望这两年越发深重,响彻整个豫州士族阶层。

  不过因为交通不便,信息偏重等问题,平阳城这边没人知道罢了。

  因为想要刘乂多学一些儒家经典,支持汉治,也因为穷,所以选了书做礼物;

  因为斥候查到对方派出的斥候越来越多,显然有怀疑他们的趋势,所以她亲自去送礼,为的就是警告震慑对方。

  她怎么也没想到,刘乂会因此亲自来回礼啊,这算不算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她不知道这书在刘渊那里贵重到那个地步,竟肯让刘乂到她的大营里来呀。

  莫非……是刘渊怀疑她大营空虚,特地派了刘乂来查探?

  赵含章探究的目光朝刘乂看去,片刻后在心里摇头,不可能,现在的刘乂没这个心机。

  那就是跟着他来的这些侍卫了。

  赵含章不动声色的扫视一圈,就对刘乂笑道:“我说了我是真心把你当朋友的,别说是我祖父的手抄本,就是原稿,你要想看,我也可以给你一观。”

  她开玩笑道:“送却是不可能了,不然我前脚送你,后脚就要被家中的长辈打鞭子。”

  刘乂好奇:“赵刺史家中还有敢打你鞭子的人?”

  “有的,我有一伯父甚是凶悍,我要是敢把祖父的手稿送你,他是真的会打我的。”

  傅庭涵都没忍住偏头看了她一眼,赵铭风评被害。

  总骑在马上说话也不好,赵含章干脆下马来,还招呼大家一起下来,在附近找了块草地坐下聊天。

  刘乂迟疑了一下,还是坐在她和傅庭涵的对面,“赵刺史和傅公子来此是有何事?”

  傅庭涵看向赵含章。

  赵含章沉默一下后道:“我们就是随便逛逛,没想到会这么巧遇上北海王。”

  对面要是刘聪,肯定不相信这话,可对面是刘乂,他想也没想就相信了,他高兴道:“这就是我们的缘分了。”

  这话说的,傅庭涵一点儿也不吃醋,太单纯了,他根本吃不起来。

  赵含章坦诚不请刘乂去大营,以免汉国君臣又生误会,刘乂也理解,就坐在草地上和她聊起天来。

  这段时间,他积累了许多疑问,但问不同的人,得到的答案是不同的。

  尤其是有关汉治的措施,比如变田为牧一事。

  “……父皇对此事也深恶痛绝,却又不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然手段凌厉的阻止,势必会引起五部反感,到时反生乱事;我舅舅也反对此事,认为耕种带来的价值远在放牧之上,奈何五部都不听;太傅他们却觉得,我们匈奴人本就擅牧,也喜食牛羊,要是不放牧,那就要倚重汉人和氐族耕种。”

  “而汉人狡诈,氐族……”刘乂压下对氐族不好的话,道:“长此以往,这土地可能就不是他们的土地了,不知何时就会被汉人骗去,所以他们坚持以牧为主。而且,他们也需要地方练习骑术,跑马练箭。”

  刘乂问她,“要是赵刺史,你会怎么治理呢?”

  赵含章道:“若是我,我就将匈奴人和汉人分开,让他们自治。”

  刘乂呆住,“自治?”

  赵含章点头,“擅牧的,给他们划一片适合放牧的地方,让他们在那里生活生产;擅种植的,给他们划一片适宜种植的地方,让他们耕种。”

  刘乂抿了抿嘴道:“这怎么可以,这是我匈奴治下。”

  “我并没有否认这一点,”这一刻,赵含章倒是不否认汉国和刘渊了,道:“不论是匈奴、汉人还是氐族,或是鲜卑,他们生活在汉国治下,那都是你们的百姓,作为帝王,只是给他们划归地方治理。”

  她叹息一声道:“是你们一开始便将路走窄了,将治下百姓分为三六九等,匈奴人若缺少奴隶,便可以大肆捕捉他族人为奴,没有国法,这才造成汉国现在进退不得的局面。”

  刘乂还小,眼中带着不解和不服气,道:“你们汉人不也将人分成三六九等吗?士族的地位远在其他阶层之上。”

  “这是以阶层分尊卑,但你们汉国是以种族分尊卑,奴隶可以赎身变成良民,庶民可以读书入仕成为士族,商人、工匠也都有机会,国有国法,即便是皇帝,想要什么东西也都要找到能够说服人的理由,不然就要像现在的晋室一样被万民唾弃,遗祸后代。”

  “而种族是天生的,没有人可以选择自己的出身,在汉国,匈奴人天生高贵,汉人和鲜卑、氐族、羯胡天生卑贱,匈奴人可以没有理由的当街斩杀汉人,也可以随意圈占他族人的田地,变良为奴。”

  刘乂一下站起来,脸色铁青,“赵刺史莫要忘了,你们汉人也这么干过,不然石大将军是怎么成为奴隶的?”

  石勒不就是走在大路上被士兵抓了当军饷,从此变良为奴,在各个地方流转吗?

  赵含章脸上有些悲伤,“是啊,所以晋风雨飘摇,它已至暮年,北海王要拿新建立的汉国和它比吗?”

  刘乂张了张嘴,半天说不出话来。

  赵含章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汉国才建立四年,还有机会改过来,北海王不如回去问一问汉国皇帝。”

  刘乂目光定定地看着她,“赵刺史的这番话对我,对汉国是真心的吗?”

  赵含章道:“北海王聪慧,汉国皇帝也有雄韬伟略,我这话对汉国是利是弊自能分辨出来。”

  刘乂迟疑了一下,还是没忍住问,“难道赵刺史就不害怕这话传到晋国君臣耳中,引起他们猜疑吗?”

  赵含章就笑起来,扫了一圈道:“这里皆是你我心腹,我的人自然不会外传,而你们,就算是站在我大晋皇帝面前言之凿凿,你猜他是信你们,还是信我?”

  谁都知道她一直在抗击匈奴的前线,到时候一句离间计就可以把一切推得一干二净,这里又没有录音,也没有录相,你说是我说的,就是我说的吗?

第740章 重礼

  刘乂满怀激动的来,最后积了一肚子的疑问和计谋回去。

  他一回城就进宫找他爹,让想跟他打探一下赵家军大营消息的刘聪扑了一个空。

  刘渊也想问他赵家军大营的情况,结果还没开口,刘乂就一股脑的将赵含章的意见和他的疑问丢了出来。

  刘渊瞬间忘了赵家军大营。

  赵含章这话正挠在了他的心尖尖,同时还给他流露出另一个信号。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08页  当前第43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38/80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魏晋干饭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