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一姐还是小学鸡_分节阅读_第166节
小说作者:金面佛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33 MB   上传时间:2024-03-12 21:31:01

  为什么?肉肥呀!

  他本人是不喜欢吃海虾的,因为肉太柴。

  他也对野鸡半点不感冒。吃过真野鸡肉的人都知道,那肉柴得要死,干巴巴的,根本不香。

  可当他吃过人家养殖的野鸡之后,就改变了自己的看法。家养野鸡肉里的油变多了,肉也变嫩了,比普通鸡更多了一份弹性,味道很不错。

  学习小组的人没经历过卖卤虾的辉煌时光,所以基本也只听一耳朵热闹。

  江海潮跟她的弟弟妹妹们,却是心头火热。照这么说,他们的卤虾事业其实也可以大有作为的。

  就算今年没养虾,他们同样可以发动自己留在村里的同学去钓虾儿卖给他们,让修庆哥哥连着蔬菜和西瓜一并送到县城去,然后他们再卖。

  只是,虾儿要收拾干净才好卤。他们实在分不出人手。

  哎哎哎,再租一套房,再多找几个同学过去每天专门负责刷虾儿?嘿嘿,好像也行啊。

  只是这样一来,挣的钱好像还是比不上卖衣服和卖西瓜碗,又特别辛苦。到时候两边要怎么分钱呢?

  大人听小孩们一本正经地讨论,简直要笑死了。

  卢艳艳她爸爸忍不住插了句嘴:“你们就是分给他们的,钱少,他们也未必不乐意。有的人不喜欢跟人打交道的,宁可在后面闷头干活。”

  王佳佳深以为然地点头,她就是那种人。当初去江口卖衣服,她完全赶鸭子上架,是被班长硬推上去的,锻炼了好长时间才慢慢适应。

  如果当初有两个选项,她绝对会躲在院子里刷海虾。哪怕钱少她也乐意。

  当然以后会不会后悔就很难讲了。

  杨桃遗憾地叹了口气:“来不及了,现在说这些都晚了。”

  立秋早就过去,下个礼拜六就是白露,海虾全往泥巴里钻,把它们挖出来,也只剩下壳了。

  “等明年吧。”江海潮信誓旦旦,“明天咱们接着卖海虾。”

  弟弟妹妹们跟着点头,就是就是,县城的夜市多热闹啊。这个夏天到后来,他们都没怎么顾得上夜市的生意。

  只是海虾要怎么养?会场上会卖鸡苗、鸭苗和猪苗,连鹅苗都有,可就是没有虾苗啊。

  虾儿啥时候下崽?到时候他们跟捞小蝌蚪一样去捞虾崽,然后再放到一起养吗?

  海虾吃啥呀,跟鱼能在一个锅里搅勺吗?

  哎哟哟,原来事情提出来简单,真正要做下去却好多麻烦。

  大人们只在旁边笑,一个也不帮忙出主意。反正他们谁也没养过海虾呀。

  江海潮一拍巴掌,打定了主意:“我去给李磊哥哥写信。”

  “给他写信有什么用啊?”虞凯急了,“他成绩再好也不会养虾。”

  “他不会,大学教授会呀。大学教授最有学问了,他们什么都知道。”江海潮理直气壮,“让他问大学教授好了。”

  大家面面相觑,总有点怀疑。理工大学的教授也管养虾的事吗?好像电视新闻里讲养殖的时候,似乎是什么农业大学海洋大学之类的。

  但他们不认识任何在农业大学、海洋大学上学的学生啊。

  哎呀,死马当成活马医吧。首都那么多大学,肯定有农业大学海洋大学吧,要是理工大学的教授不养虾,就让李磊哥哥跑去其他大学问。

  婆奶奶说的没错,年轻人多跑跑,总归没坏处。

  大人们听得目瞪口呆,除了家公爷爷早已习惯成自然之外,连卢爸爸都笑得直摇头,这些小孩真不得了,初生牛犊不怕虎,无知者无畏。

  说不定还真让他们把海虾给养出来了呢。

  就是,养出来有人吃吗?他实在很怀疑。

  不过小孩们热情正高涨,他才不会这会儿傻兮兮地去泼冷水。

  生怕不够得罪人呢!

  王佳佳她爸爸背着农药壶去他们家田里打农药,现在可是防治稻瘟病的关键时期。

  他看见自家女儿正跟同学在一起,立刻扬着嗓子喊了一声:“佳佳,你们别去街上吃炸串啊!”

  他女儿有自己的零花钱的事情,他跟他老婆心知肚明,一不戳穿,二也不管。

  江海潮他们听到这话莫名心虚,赶紧强调:“没吃没吃,我们今天吃的是雪糕。”

  王爸爸走近了,解释道:“不是不让你们吃,是街上卖炸串的老糊涂了,眼睛不好使,把桐油倒进油锅。好唻,吃的人食物中毒,卫生院都住不下了。我上街买农药,看到他们正在往江口送呢。”

  众人大吃一惊,怎么能搞混了呢?

  桐油是用来箍桶箍木盆的,味道很重,大老远就能闻到。

  况且桐油是淡黄色的,跟深褐色的菜籽油根本不是一个色。

  这得眼睛多花鼻子多塞才能搞错呀。

  王爸爸拍了下大腿,忍不住感叹:“我讲是吧!整个街上就他穷讲究,非得说菜籽油炸出来的东西味道不对,还从城里买那个什么色拉油。那个油能吃啊,我吃一回吐一回。结果呢,色拉油颜色跟桐油差不多,一样难闻,他就搞混了呗。”

  听到的人都感慨不已,家公爷爷还趁机教育他们:“以后不要在街上乱吃零嘴,到时候食物中毒还不是你们自己吃亏。”

  大家偷偷互相使眼色,集体在心中腹诽:呵!他们卖西瓜碗给县城的人吃时,怎么不说不能卖呀?西瓜碗难道不是零嘴吗?

  大人哦,总是有两套标准。

  大家借口要看大棚怎么盖,跑开了,不听不听,王八念经。

  嘿嘿,还是他们运气好。肯定是老天爷也觉得他们是好人,所以让他们成功地逃过一劫,免遭上吐下泻的悲惨世界。

  海音突然间冒出句:“大姐,那学校会不会不让在学校里卖吃的了?”

  以前老师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你们天天吃校门口的东西高兴哦,哪天吃的中毒,人家等着吃你们的席!

  众人面面相觑,还真有可能。学校最讨厌他们在外面买吃的了。

  江海潮也心里打鼓,却强撑起自信:“不会,学校食堂都不卖菜。不让我们卖,大家吃什么啊。”

第105章

  把学生用到极致

  一群小学生跟打了鸡血似的,各种摩拳擦掌,准备好了,跟学校斗智斗勇。

  连冯雪都高风亮节,在大家的一顿吹捧下,主动应承万一学校不让在校内卖饭菜,她可以把她家走廊贡献出来。

  她家就在学校旁边,到时候婆奶奶把菜盆端过去就行。

  到时候看学校还能找什么理由。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大家眼睛闪闪发光地等着学校放大招,结果学校却啥事儿都没干。

  早饭早饭,饭团和煎饼用塑料袋装着堆在小卖部门口的桌子上的箩筐里,自买自取。连校长看了都要了一个饭团。

  午饭午饭,婆奶奶骑着三轮车进校园,一路畅通无阻。陶老师甚至还叮嘱了一句江海潮:打菜时小心,天还热呢,千万别被汤烫伤了。

  搞得大家好像一拳打在了棉花上,十分之不知所措。

  连用高压锅压出了骨髓的骨头汤喝着似乎都不那么香了。

  周伟感觉自己已经完全被小伙伴们抛弃了。学校没找他们麻烦,难道不该庆幸吗?为什么他们看上去好像一点都不高兴?

  一群人在教室里没滋没味地吃完了午饭。江海潮指挥大家打扫卫生,务必将教室恢复成干净整洁的模样。

  高强突然一阵风似的冲进教室,眼睛闪闪发亮:“班长,他们背信弃义,三家小店啥都卖。”

  教室里来吃小饭桌的小学生们不明所以,个个满脸懵逼。

  江海潮和她的小伙伴们则“腾”的一下站起来,眼睛亮得活像夜里的狼,气势汹汹地捋袖子往新校区门口冲去。

  “太过分了。”海音一张小脸气鼓鼓,“当初说好的一家卖一样的。”

  新校区4家门店,一排摆开,校门左右各两家。靠的这么近,当然不能卖同样的东西,否则不是自己打自己吗?

  所以一早大家便约定好,每家各主攻一样,有人卖零食,有人卖玩具,有人卖文具,有人则卖贴画之类的小物件。

  如此一来,不用互相盯着对方的价格,自家专卖的东西还能种类更丰富,吸引更多人来买。

  明明是双赢的决定,结果除了他家老老实实地只卖文具以外,其余三家店竟然包罗万象,完全把学校小店能卖的东西全都塞进去了,生怕自己少挣一份钱。

  呵!真是的,这些人不守约,竟然一点羞耻心都没有,反而还得意洋洋。

  呸!得意什么呀?以为你们冷不丁来这一出,我们就要束手挨打吗?做梦!

  周伟跟在边上。他怀疑自己眼睛看错了,因为他感觉大家眼里的兴奋远远大于气愤。

  事实上他真相了。

  因为大家是没困难制造困难也要上的主啊,现在来困难了,当然要摩拳擦掌。

  都是在一块开店的,我们把学生全都引到我们店里来,看你们后不后悔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海军第一个急吼吼地发言:“大姐,我们摆冷饮桶,到时候肯定所有人都进我们家的店。”

  卢艳艳立刻摇头:“那不行,我们卖衣服那是利润高,每天出十几二十桶饮料都无所谓。小店卖的东西哪一样,到时候本钱都收不回头呢。”

  不说熬绿豆汤,单是用酸梅晶冲,一袋子也要10块钱呢。

  江海潮却“嗯”了一声:“不给冷饮,就摆开水桶,里面灌水。到时候谁想喝水直接自己接。”

  海音赶紧点头:“这个肯定好。”

  她在县中上学时,最羡慕的一点便是每层楼都有一个开水间,连着电自动烧水的那种,什么时候过去都能喝上热水。

  他们学校可没这条件,大家想喝水,除非自己从家里带水过来,否则一上午一下午的,自己硬扛着吧。

  理论角度上来讲,可以去老师办公室问他们倒水喝。

  但不到迫不得已,有几个学生愿意进老师办公室啊?还开口跟老师要水喝,借他们几个狗胆都不敢。

  高强和虞凯感触最深:“对对对,能在咱们店里喝上水,以后买东西肯定也会到咱们店里来。”

  大家都讲义气的,谁好意思白占便宜不要脸啊。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引流的招吗?必须得有。

  江海潮拦住两个急着赶回家换球鞋好上下午体育课的女生:“别跑了,我家可以借鞋给你们。你俩把班级跟姓名都报一下,签个自己的名字,租一次一毛钱,下了课还回来,我们再把你名字划掉。”

  当初他们在县城小商品市场批发了100双小白鞋和100双凉鞋,本打算去江口买衣服时一卖一送。结果因为鞋店生意太好,衣服清仓太快,去江口送鞋的方案就没能实行下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71页  当前第16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6/37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一姐还是小学鸡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