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一姐还是小学鸡_分节阅读_第237节
小说作者:金面佛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33 MB   上传时间:2024-03-12 21:31:01

  事情的发展完全出乎了小学生的预料。

  “公主日记”的确迎来了一波销售热潮,但最醒目的销售单品既不是衣服也不是化妆品,而是帽子。

  为什么呢?

  因为小姐姐们买衣服很少形单影只,基本都是成群结伴。

  那化妆的时候,同伴除了帮买衣服的小姐姐出谋划策之外,也免不了手痒,想在自己脸上试试。

  虽然服装店没明文规定,不许这样蹭妆,但20岁上下的小姐姐大概属于自尊心和自律性都最强的一波,在没消费的情况下,她们也不好意思明目张胆地伸手拿化妆品。

  偏偏公主日记的衣服是真的贵,在县城已经可以算是白富美少女的标配。动辄好几百块的单品,不是所有人都能轻易消费起的。

  于是小姐姐们另辟蹊径,开始在店里搜寻可以咬咬牙狠心买下不至于心痛到无法呼吸的商品。

  在这种情况下,帽子就进入了她们的视线。

  一开始是一位小姐姐借口自己前几天买了一套衣服配了顶帽子,现在又想要另一顶,问多少钱?

  当时被提问的小伟哥哥都愣住了,脱口而出:“我们的帽子是送的呀。”

  人家小姐姐脸红的都要滴下血了。

  还是冯妈妈出来打圆场:“原则上帽子是不卖的,只能买衣服送。”

  国外还有店专门出赠送各款单品,有顾客想凑齐所有单品的话,就得不停地买商品。

  像统一方便面里小浣熊环游世界的卡片一样。

  不过冯妈妈也清楚这太为难店里的顾客了。他们的帽子也没多稀奇,起码不到绝无仅有的地步。人家这么问的目的也一目了然,完全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所以她还是给了价钱:“你要真的只想买帽子的话,这顶贝雷帽是35块钱。”

  那小姐姐跟占了大便宜一样,立刻痛快地掏了35块钱,毫不犹豫地买下帽子。

  这样她就能心安理得地坐在化妆镜前,对着镜子描眉画眼。

  小学生们听得目瞪口呆。

  高强眼睛亮成电灯泡:“那卖帽子吧,帽子利润好高啊。”

  那顶贝雷帽他知道啊,连布料带加工费,总成本不超过5块钱。

  妈呀,这是净赚6倍利润哦。比卖衣服的利润高多了。

  嘿嘿嘿,他妈领着人打的毛线帽也卖的很好啊。一顶成本不过五六块而已。

  所有人都扭过头,恶狠狠地瞪他:“闭嘴!”

  开什么玩笑?他们这是服装店!

  服装店靠卖帽子过日子,这不仅羞辱了他们的人格,还侮辱了他们的智商。

  关键问题在于帽子卖得好,是因为帽子好吗?明明是为了蹭化妆品。

  高强不敢触犯众怒,只能小声嘀咕:“卖得好总比卖不好强吧,人家要买还能拦着啊?又不是说她们不买帽子就肯定会买衣服。”

  问题又绕回头了,免费送帽子和自助化妆虽然有助于提高店里的出货速度,但效果有限。

  连江海潮自己都深深地怀疑500件一款的羽绒服今年冬天到底能不能顺利地销出去。

  唉,还是太草率了,合同也签了,定金都交了。羽绒服厂的速度还嗖嗖的,下个礼拜就能交货。

  杨桃双手托着下巴,皱着眉毛看大姐:“要是多几个广播电台的听众写信来买衣服就好了。”

  这样不用店里耗费人手和地方,大姐直接接了对着照片给人选衣服搭配造型就行。

  可省事了。

  她掰着手指头示意:“如果这样一天卖10件羽绒服出去,一个月下来可是300件呢,说不定比店里卖的都快。”

  大家听的都心热。

  可江海潮只能遗憾地摇头:“那可悬,又看不到,买的人还是少。”

  到目前为止,赞助广播节目最大的效应吸引的还是过生日来店里买衣服的高中生(包括中专技校)姐姐们。

  真正直接汇款过来由他们全包的,只有10来个人而已。

  卢艳艳撺掇她:“那也是条路哎,要这10来个人都买羽绒服,不也挺好的嘛。”

  江海潮一听感觉有道理:“那得跟广播台说,加gg词。”

  加什么呢?

  你的冬天是什么样子的?穿着暖绒绒的羽绒服,捧着一杯……啥来着?

  江海潮扭头问冯雪:“喝啥才洋气才时髦呀?上海人喝啥来着?”

  “咖啡呀,咖啡!”冯雪朝她翻白眼,“当然得喝咖啡。”

  所有人都是嫌弃脸。

  上次冯妈妈煮了咖啡给他们喝,可没一个人觉得好喝。

  江海潮往里面加了好多牛奶才觉得勉强可以下咽。

  卢艳艳认为咖啡的味道像决明子泡出来的水。杨桃感觉像大麦茶。

  反正这两种都比咖啡便宜的多。

  冯雪直接怼江海潮:“那你就在gg里说让大家捧着大麦茶喝呀。还晒着午后的暖阳喝大麦茶,你直接叫大家下田割稻子得了。”

  众人哈哈大笑。

  卢艳艳还抬杠:“头顶一片蓝天,沐浴共同的阳光,一样的呀。”

  冯雪被逼得连淑女都不想当了。

  江海嘲笑得手直发抖:“那好,就喝咖啡。”

  谢天谢地,好歹冯雪说的还是在太阳底下。要是她说在壁炉前,那自己眼前出现的绝对是灶膛,那可真太逗了。

  她把gg词写好了,又念了一遍给小伙伴们听,陶静爸爸就过来给他们送菜了。

  现在妈妈们可忙了,要么在做衣服,要么在做帽子。

  连卢艳艳她妈自认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也接了往贝雷帽上钉珠子的活。

  原本朴实无华的黑色贝雷帽,被江海潮突发奇想,在帽子前面钉了一圈珠子之后,大家都感觉起码贵了20块。

  于是卢妈妈带着龙龙妈妈开启了钉珠子的事业。

  所有的妈妈都没空,烧晚饭的人只能是爸爸啦。

  然后大家跟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惊奇地认识到了一件事,那就是爸爸们烧饭其实挺好吃,根本不像很少进厨房的人。

  他们实在太狡猾了,常年隐藏真正实力,就是为着君子远离庖厨。

  比方说陶静她爸,这个酸萝卜鱼烧的多好吃啊,光是泡汤,江海潮就能淘下两大碗饭。

  她现在发现自己胃口越来越好了,严重怀疑照这样下去,她肯定会在不久的将来,把自己直接吃成个大胖子。

  可是鱼汤泡饭真的好好吃,大冬天的,作为哺乳动物,就应该好好养膘。

  小学生们集体吃得眉飞色舞,还开了电视机消遣。

  这会儿没放动画片,而是在放小品。

  那小品挺有意思的,是个电灯泡厂想促进销售拍gg。gg词可好玩了,叫无丝牌灯泡,给您大公无私的享受。

  结果前脚gg拍完,后脚有老婆的厂长正跟女演员搂在沙发上卿卿我我时,看gg的人打电话过来咨询产品了。

  可是他们没有一个人问灯泡,有人问女演员拍摄时坐的沙发,有人问她抱的猫。厂长的老婆还打电话过来问女演员身上穿的那套裙子。

  反正跟灯泡没半毛钱的关系。

  大家看的哈哈大笑。

  卢艳艳突然间冒出一句:“要是有大明星穿我们的衣服上电视就好了,就跟晓庆衫一样,那全国各地都要买我们的衣服。”

  那会儿还是电视第一次放春晚呢,她妈也刚工作。他们厂的女工都疯了,大家想方设法扯布,做了跟刘晓庆一样的连衣裙。

  后来供销社不知道从哪儿找的门路,进了同样的裙子,卖的不要太好哦。

  可惜没这种好事。

  他们还是脚踏实地,先指望广播电台gg效应为他们多争取点客人吧。

  隔天便是礼拜六,江海潮琢磨着中午必须得跟电台的伯格老师碰个面,说说加gg词的事儿,然后才好进城。

  结果伯格老师来的比他们想的都早。

  上午第一堂语文课结束,他主动过来找江海潮。

  搞得江海潮特别心虚,怀疑人家觉得她很不负责任,每次都想早早开溜,不好好盯着卡拉OK大赛。

  她立刻恶人先告状,抢先开口:“伯格老师,我们想给gg加两句词。”

  伯格老师倒愣住了,旋即露出笑:“行呀,要加什么词?”

  等她念完了,他的笑容更深,一边点头一边道,“刚好有个事情,我想跟你们讲一下,正好可以把gg打得更大。”

  他要说的是他准备换单位了。

  省广播电台新成立的一个文艺频道,专门播出各种跟文艺相关的节目。

  “也是巧,上次卡拉OK比赛不是被批评了,上的省教育台的节目吗?有个领导看了,特地听了节目,觉得还行,就让我过去了。”

  江海潮和她的小伙伴们瞬间兴奋,个个都叽叽喳喳,争先恐后地追问:“那是不是卡拉OK大赛要变成全省的比赛了?”

  哎呀呀,那会有多少分赛场,会不会影响他们湖港镇这边?

  伯格老师却摇头:“不是的,他们要我过去做的是《星夜私房歌》。”

  小学生们立刻警惕:“县广播台肯放你走吗?”

  《星夜私房歌》算是广播台的王牌节目了,也是他们唯一能听进去的节目。

  毕竟除了它以外,广播台天天放的都是农药化肥和猪饲料的gg。

  伯格老师露出含蓄的笑:“这也是双向选择,单位又不是监狱,没有放不放的道理。”

  他目光转向江海潮,“后面节目的赞助,就直接转到省文艺台了。平台不一样,标准自然也不一样。省台是面向全省乃至周边好几个省的,辐射的范围广,影响也大。一个月5000块,你看行吗?”

  大家都张大嘴巴,一下子涨了一倍不止哎,太狠了吧。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71页  当前第23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7/37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一姐还是小学鸡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