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一姐还是小学鸡_分节阅读_第340节
小说作者:金面佛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33 MB   上传时间:2024-03-12 21:31:01

  实际上,新人拍照的干花道具不需要他们再掏腰包,是婚摄店批发买的。如果新人要求赠送,店里便顺水推舟送了。别看甜头小,却能让放了大血的新娘新郎一扫拍摄全天的疲惫。

  如此一来,三方获益,成功实现战略性合作的双赢。

  “哎,那个不是新娘子吧。”有同学伸手指前面,“哎哎哎,江海潮,我怎么觉得她是在模仿你的拍照姿势啊?哎,摄影师都是你们镇上照相馆的。”

  江海潮抬头看过去,跟着乐了。果然哦,镇上的照相馆这商业嗅觉也是妥妥敏锐呢。明明从来没拍过艺术照的,给她拍了一回,直接开拓了项新业务。

  嘿!准备的还挺齐全。人家小姐姐身上穿的是旗袍,手上撑着伞,全副武装。

  不过江海潮认为不该上油纸伞,油纸伞和江南雨巷比较搭。他们湖港镇改造之后,早跟灰瓦白墙没啥关系了,反而更洋气些。

  如果让她来安排的话,她肯定会给人拿把漂亮的小阳伞来,五颜六色的那种,然后头发弄成卷卷,民国电视剧那种留洋回来的大小姐的风格,穿长长的夸张的宫廷裙,在这样的背景下,拍照效果肯定特别赞。

  哎哟,有感觉了。

  江海潮迅速抽出自己的小本本,在上面画了两款衣服速写,主打风格是华丽,。

  旁边的小伙伴们立刻退避三舍,生怕又被她抓壮丁逼迫设计衣服。

  求放过,他们真的不会。再逼下去,他们只觉得天体是人间最美,穿啥衣服啊。

  为了逃避这项任务,他们每个人都被迫绞尽脑汁,上交了不下十张水晶琉璃花,嗯,就是江海潮嘴里那个玻璃花的设计稿。

  听听,这人多俗气,那么好看的干花艺术品愣是叫她起了这么烂大街的一个名。

  要知道,在古代,玻璃可是比水晶更贵的,而玻璃在古时候就叫琉璃。

  唉,怎么办呢?谁让他们是正儿八经的初中生,江海潮还是个小学生。作为哥哥姐姐,他们可不得多操点心。

  但是,既然他们已经辛苦过了,那么他们可不想再给自己加任何活。

  于是瞅着江海潮收笔了,班长义不容辞率先转移话题:“哎,你说这时候拍婚纱照是不是有点晚了啊?马上五月都到尾巴了,太赶了,这个月来不及办婚礼了吧。”

  江海潮一边整理自己的背包,一边随口解释:“这个月来不及下个月办呗,下个月结婚的人不少。”

  大家都惊呆了,这人说的是什么胡言乱语。当他们没见识吗?六月不接亲,是老规矩了。

  “那说的是农历六月份!”江海潮十分笃定,“反正今年六月份结婚的人不少。”

  哎,小伙伴们满腹狐疑:“你怎么知道的?”

  江海潮得意地翘嘴巴:“我当然得知道,不然冷库的花怎么进出啊。”

  本地乃至本省的鲜切花市场很固定的,消费大头为婚礼用花、礼仪用花、开业庆典以及家庭装饰。后三者情况比较稳定,真正引发花市价格波动的大头就是婚礼用花。婚庆吉日月季、满天星以及百合飙价是常态。

  作为鲜切花的大批发商,如果搞不清楚婚庆市场的冷热,那不是生怕自己不亏得当裤子嚒。

  众人冥思苦想了半天也搞不明白她到底走的哪条通天路。人家结不结婚,到底哪天结婚,她上哪儿知道去?

  “去婚姻登记处问的?”

  这猜测一出来,立刻遭到其他小伙伴的反驳:“打证跟办婚宴是两回事,能隔好几个月呢。”

  “博士哥哥又写论文,他调查的?”

  “那也不可能,他最多去花店问问价格。花店又不是未卜先知,最多给他去年的价格呗。今年,江海潮说的是今年。”

  她瞎扯的吧。

  瞎扯个鬼!

  江海潮无奈:“调查啦,当然要调查。办婚礼不说专门请婚庆公司,最起码要订酒店吧。不事先订好了,人家酒店怎么采购怎么安排。你明天结婚,今天跑饭店说订上18桌,饭店也要能给你挪出地方来啊。”

  哦——

  大家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其他时候他们不清楚,五一他们可是看的明明白白,1000立方米的冷库全出空了,一车车的花飞奔向全省各大酒店。

  江海潮就是那时候跟人家酒店建立起的香火情吧。

  太狡猾了,她靠着这关系问到酒店婚宴的预定情况,自然对婚庆市场的冷热再清楚不过了。

  对对对,她肯定凭着这一手消息来调控冷库的鲜花贮存,淡季入,旺季出,从中赚差价。

  之前大家还偷偷讨论说她过了“五一”这个典型的婚庆佳节,后面该如何保证鲜切花在手里不贬值呢。他们甚至畅想过等六月份鲜花遍地都是,市场又冷淡,鲜花冷库干脆转行贮存西瓜得了。

  总不能干放着吧。

  结果人家一套接一套,招儿比谁都多。

  班长忍不住感叹:“江海潮,你也太不拿我们当外人了。这么重要的商业机密,你就这么直接跟我们说啊。”

  这这这,好沉重的信任。

  其实当真大可不必。

  江海潮呵呵,这算得上哪门子秘密。

  真有心的话,她一个小学生都能想得到的招儿,她不信干这行的老手会想不到。

  但想到又怎样呢?想到了你跑到各大饭店问,人家就会告诉你吗?想太美了吧你,人家跟你非亲非故的,干嘛搭理你。

  也只有他们这种已经和酒店顺利合作过的乙方,甲方才肯给准话。

  因为他们给出的理由十分中肯,问清楚了婚宴的情况,大概晓得到时候需要多少花,他们这边也好备着,省得五月份把花都卖光了,回头酒店打电话要花,他们临时也变不出来。

  所有卑微配合度高,时刻准备着的乙方都是甲方的最爱!

  可商海使人油滑,她跟新同学们关系好归好,却比自己正经的小伙伴们要隔上一层。所以她才不会真说这些掏心窝子的话呢,她只会趁机笼络人心:“什么外人?你们都是自己人。”

  她如此热情坦荡又大方,简直堪比湖港镇街上处处绽放的太阳花,仿佛人间彩虹。

  搞得美术生们都不由自主地开始心头泛起羞愧,他们很不够意思哦,君子待之以诚。即便不能像《诗经》上说的那个什么投之以木瓜,报之以琼瑶;起码也得投桃报李吧。

  于是大家绞尽脑汁,帮她查漏补缺:“可是你们怎么保证酒店还有婚庆公司乐意像五一那会儿一样从湖港进花呢?他们完全可以提前货比三家啊。六月花本来就多,多挑两家,肯定有比湖港更便宜的,你承认不?”

  承认,当然承认,怎么可能没有更便宜的呢。

  论起单种花的种植规模,湖港压根比不上省城那边的几个鲜花基地,人家还有地利优势。

  但是。

  好比她江海潮如果想找新厂代工衣服,能不能找到代工费更便宜的地方?绝对能,她相信10块钱一件衣服都有好多厂抢着要订单。

  可她会另起炉灶吗?

  不会,起码短时间内不会。

  便宜的加工费是诱人,但合作陌生人意味着巨大的风险。人家能不能如期交货,交出来货质量又如何?人家会不会拿了原料直接跑路?步步是坑。

  哪怕你事后讨回了公道,让对方赔钱了;可你耽误的商机,趁机抢掉的市场怎么办?

  与其冒这种风险,不如按部就班和熟悉的供货商合作。反正哪怕少赚点,那也是赚到的。

  江海潮没拿做衣服举例子,主要是她的小伙伴们吧,这会儿显然对设计衣服有点应激反应。为了长久利益,她还是只说花的事。

  “采取预合作的方法,起码饭店还有婚庆公司能保证到时候有花供应,不至于开天窗。收益稳定,风险小。好比有份工作,月薪一千,到月发工资。还有份工作靠提成,好的时候一个月两三千,不好的时候一分钱没有或者只有两百块的生活费。你们选哪种?”

  当然是选第一种的人多,安稳踏实啊。

  不然为啥人人都说个体户赚得多,真从单位停薪留职出来投身商海的却凤毛麟角?

  美术生们听的“哦”起来,却还是有人提出疑问:“就没非要找最便宜的,想降低成本的吗?”

  “有啊,但真不多。甲方基本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夫妻店家庭店,所有的活都事必亲躬。但这种一人身兼数职,都很忙很累,只能抓大放小。鲜花的开销相对于婚庆消费来说,小头中的小头,更花钱花大钱的地方太多了,顾不过来。”

  江海潮掰着手指头数,“还有一种是上规模了,雇了很多人,各司其职的那种。这种倒是可以满城跑找最便宜的乙方,但是,他为什么要冒这个风险呢。万一他(她)找来的便宜店到时候提供的花一塌糊涂或者干脆没花供应,那该怎么办?老板会理解他(她)是为了单位着想,想省钱吗?”

  不会。

  作为一个小老板,江海潮可以替资本家们发言:会个鬼啊!

  她只会愤怒手下人没有金刚钻揽什么瓷器活,瞎折腾啥?该汇报的不汇报,什么都你自己拿主意了,要我这个老板干什么?

  我理解你,被你搞砸的婚宴能理解我吗?人生大事被毁了,客户不活撕了我都得感谢伟大的法治社会。

  既然如此,打工人为啥非得出头冒这种风险呢?安安稳稳按照老规矩做下去不就好了。

  按照商业书上的说法和江海潮自己的亲身体验,真正的生意人根本不追求极致利益,而是寻求利润和稳定之间的微妙平衡,哪怕少赚点,不瞎冒险就好。

  不然为啥大家都说万事开头难,开拓新市场最难,没有天时地利人和,根本拿不下呢。

  众人恍然大悟,得亏江海潮长得高,模样能唬住人,不然让个年纪比自己小的妹妹来上课,感觉好微妙啊。

  江海潮趁机挥舞小皮鞭:“抓紧啊,多设计两种寓意美好的新娘捧花,多搞搞干花设计。五六不努力,七八徒伤悲。能不能阔绰地过暑假,就看你们的了。记住,今年6月6号、8号、18号都是旺季,现在已经订不到酒店了。”

  小哥哥小姐姐们只想捂脸,他们为什么要脚痒跟着跑到湖港来看热闹,是礼拜六的被窝不香还是礼拜六的电视不好看。哦,是礼拜六家里有爹妈,他们想拥抱自由拥抱蓝天的。

  可残酷的事实告诉他们,外面更危险!

  现在,他们是不是该庆幸新娘新郎们还是怕热的,得亏6月28日不是黄道吉日。好歹能让他们喘口气。

  然而江海潮残酷地打破了大家伙儿的痴心妄想。

  “七一,今年香港回归,七一结婚的人不比五一少。”

  哦,No!为什么瞬间连暑假都不香了。大热的天结什么婚,不能老实待在家里吃雪糕嚒。有那办婚礼的钱,买台空调吹吹它不香吗?

  江海潮人美心善,特别体贴地安慰小伙伴们:“不用想了,今年七一本来就是大日子,哪怕没人结婚,用花的地方也特别多。好多单位好多地方都要搞庆祝呢。”

  远的不说,就他们湖港,卢艳艳她爸爸已经在策划花车游街了。为了这事,海音还帮忙从一中的图书馆找了好几本书给卢爸爸做参考呢。

  没办法,他们只听说过外国有花车游街,但到底啥意思具体又怎么搞,镇上就没人见识过,只能硬生生地无中生有。

  按照卢艳艳打电话和她说的内容,江海潮感觉那就是个大杂烩,杂糅了好几个国家地区的花车游街内容,反复在四不像和包罗万象间蹦跶,最终呈现效果估计能闪瞎所有人的眼。

  美术生们听的目瞪口呆,个个都忍不住竖起了大拇指。

  要说能拼敢拼,还是湖港人豁得出去。

  一个要啥啥没有的地儿,硬生生地给自己造出了旅游胜地的架势,实在是墙都不扶(服)就服你。

  江海潮哈哈大笑,背起了名人名言:“其实世界上本没路,走的人多了,也就变成了路。”

  大家正说笑间,突然有同学提出疑问:“光从饭店婚宴判断是不是结婚旺季好像不合适吧?好多人不在饭店办酒席的。”

  对对对,大家深以为然地点头。像那种在单位食堂请两桌,还有农村办婚礼的,根本不会进饭店大门。

  他们其实占整结婚人群不小的比例呢。

  结果江海潮满不在乎:“他们才舍不得买花呢,我管他们结不结婚。”

  好冷酷啊,真是大写的冷漠。

  可是在场的女生们听了心里却感觉特别不是滋味。结个婚,连花都舍不得买,就感觉怎么说呢,嗯,反正很委屈很不舒服。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71页  当前第34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40/37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一姐还是小学鸡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