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之平行线_分节阅读_第198节
小说作者:地黄丸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2.63 MB   上传时间:2015-11-20 13:36:56

  回答的好或不好,结局很可能会两样!

  这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压力,李胜利这辈子接触过的最大的领导不外乎许复延,一下子略过了省长部长,直接到了副总理的层次,对他可谓莫大的考验。

  “别担心,副总理也是两只眼睛一张嘴,到时候市里会有许多人陪同,我们也不是主角,顶多在朱久思问起时答一两句话,就像你今天给司雅静介绍公司一样,没什么区别!”

  李胜利苦笑道:“我心口一直跳个不停,真怕明天大脑一片空白,话也说不出来,坏了你的大事。”

  温谅安慰道:“我爸明天也会到现场,有些情况他可以帮着介绍一下,替你分担点压力。你只要记住谨言慎行四个字,应该就没有太大问题。其实就算出了什么差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朱久思什么样的人物,不会因为这点小事与我们为难,说不定反倒觉得我们没有那么多的机心,开怀一乐也不一定。”

  李胜利点点头,深吸一口气,神色逐渐变得坚定起来。

  第二天上午,西郊工地开始热闹起来,十数台大型机械开进场地,根据设计图纸在外围做了初步的挖掘和翻整,然后由爆破队对粮站的几个主体建筑做了定向爆破的准备。另一方面,用来举办开工仪式的主席台也搭建完毕,欢迎朱久思的横幅收在一边,等得到市委那边的准信后再挂起不迟,其他的如话筒、音箱、电线等都由专门的人员负责安排,力争做到万无一失。

  李胜利、司雅静在现场坐镇指挥,温谅和宁夕却站在场外不远处的一座小丘陵上,远眺这边的热闹景象。

  宁夕呵的一声轻笑,道:“朱久思现在想必已经到了城外,青州党政干部外迎十里,也不怕朱副总生气。”

  “朱久思又不是陈隆起,没那么大的官威,”温谅笑道:“迎了最坏的结果不过挨顿骂,可要是不迎,说不好今后几年要怎么倒霉呢。”

  “这倒也是!你说,他下午会不会过来?”

  “五五开吧,上午去了依山白安云水等县视察灾情,中午回青州用餐休息,下午还要去青化厂和重工集团,重工在西区,离这边路程不远,如果他心情好的话,说不定能抽十分钟来转一转。”

  宁夕摇摇头,恶狠狠道:“他要敢不来,等回了京城,他家书房里的好酒是一瓶也藏不住了!”

  兴许是宁夕的狠话起了作用,下午三点,温谅的手机终于响了起来。挂了电话,对一旁的宁夕笑道:“十五分钟后到,他家的酒看来是保住了。”

  宁夕扑哧一笑:“算他识相,不然真的要去朱家偷酒喝,我还得给朱子萱送礼!”

第三百八十三章 无心插柳又成仇

  朱久思一行的车队浩浩荡荡从远处驶来,在工地的入口处陆续停下。李胜利等人在先一步到达的市委市政府有关人员的陪同下早已恭候在一侧,二十多辆车的车门几乎同时打开,数十个平时只能在电视上看到的大人物依次下车,从中央到省市,可谓冠盖云集。

  主席台搭建在一个安全的距离,一切仪式从简,台下聚集了一二百人,有附近的村民,有青河的员工,有原来粮站的代表,还有市里的工作人员,整个场面看上去虽不宏大,却也热闹非凡。温谅和宁夕躲在拥挤的人群最后,手搭了个凉棚,掂起脚瞧了瞧,道:“于培东也来了?前天在关山,昨天灵阳,今天又陪着来了青州,于书记这是搞三陪呢?”

  宁夕笑道:“就你嘴坏!于培东前段时间差点栽了跟头,又命不好赶上这次严重洪灾,要是腿脚再不殷勤点,是嫌弃江东一把手的位子坐的太久吗?”

  温谅翘起大拇指,道:“我不过嘴坏,你是其心可诛……怪不得人家都说,女人使起坏来才叫真的坏!”

  温谅一直都猜测于培东去年九月到京出席十四届五中全会,却差点没能回来,绝对是在那场泼天大案里受了牵连,此时听宁夕这样一说,终于得到了验证。不过他不是好奇心重的人,知道的太清楚对他也没有好处,随即转移话题,开起了宁夕的玩笑。

  宁夕刚要奋起回击,温谅笑着摆了摆手,示意她看主席台。有资格站在主席台上的不过十数人而已,温怀明都站在了台子下,在他身边是李胜利。他十分紧张,低声道:“温秘书长,我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温怀明直视着前方,脸上带着微笑,声音压的更低,道:“等下问起什么你就回答什么,话不要多,三言两语,逻辑清晰点就可以了……”

  “怀明,来。”

  许复延站在朱久思的左侧,不知说了些什么,突然侧了侧身子,对着温怀明招了招手。温怀明给李胜利使了个鼓励的眼色,忙走上台去,刚一站定,在朱久思右侧的于培东就指着他笑道:“老领导,这个温怀明可是我们江东的大才子,不仅理论功底很扎实,做起实事来也很得力,上次任老也很夸奖了他几句……”

  “哦,是吗?这倒是没听任老提过,不过上次粮食系统的同志回去后倒是跟我汇报,说江东有位年轻干部对粮改很有想法,是不是这位温大才子啊?”

  朱久思现年不过五十六七,头发浓黑茂密,身材高大,说起话来笑容满面,很是和气,在国内也是出了名的平易近人,无论行事风格还是为人处事,跟陈隆起完全不同,也不知差别这么大的两个人怎么能和平共处,惺惺相惜。

  许复延答话道:“青州的粮改试点小组现在就是由温秘书长挂帅,目前整体工作推动的还算顺利,比如西郊这个粮站就得到了很好的资源再配置。”

  温怀明束手恭谨的道:“这都是按照中央的大方针,在于书记和许书记的领导下做出的一点小成绩。当着朱总理的面,我说句心里话,要不是各位领导们无条件的支持,我们怎么也不可能在如此艰难的情势下迈出第一步。”

  温怀明说的动情,眼眶中几乎含着热泪,于培东笑道:“好了好了,当着老领导的面,就别说这些官话套话了。”

  朱久思挥挥手,道:“哎,怎么能说是官话呢,我看温秘书长讲的很好嘛。无论是国改还是粮改,我们面临的局势都十分严峻,正因为严峻,才需要每一位党政领导以大无畏的精神,以敢为人先的勇气去推动改革,去开创局面。只有这样,我们党和人民的事业才能更进一步,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才能更加的强大。”

  周边响起热烈的掌声,于培东一边鼓掌一边说道:“我们下去就开会,集中学习领会老领导的指示精神,一定在党中央的带领下,打好改革这一仗。”

  李胜利远远的看着温怀明同朱久思说话时镇定自若的神情,从心底深处觉得佩服极了,换了他,还不知道能不能说完一句囫囵话呢。

  一分钟后,温怀明又走了回来,眼中的热泪不知飞到了哪里,取而代之的是一股久经宦海的深沉和冷漠,轻笑道:“李总,让下面人开始吧。”

  李胜利诧异道:“总理不讲话了?”

  “不讲了,时间有限,等会还得去青化厂,你赶紧通知下去。”

  屈戎接到命令后,立刻用对讲机通知了爆破组,随着一声轰鸣,粮站的主体建筑应声倒塌,挖掘机和推土机跟着进场,偌大的工地顿时一片忙碌的景象。朱久思戴着安全帽,在众人的陪同下大概走了一圈,中途叫李胜利过去问了几句话,听了青河专注与普通大众饮食健康的企业理念和未来的发展规划的汇报。

  当听到李胜利决心要在五年内将青河的产值做到五至十亿时,朱久思大为高兴,指示许复延和温怀明一定要对这样的新兴企业多加扶持,要进一步加大第三产业在地方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尤其在知道李胜利原来是农机厂下岗职工,自己艰苦创业走到今天这一步时,朱久思感慨万千,一时来了题字的雅兴,不过众人皆知这位副总理最不爱四处留墨宝,顿时面面相觑,有些措手不及。

  不过老实人有老实人的福分,李胜利早有准备,对司雅静招了招手。一身职业套装、美丽动人的司雅静带着两个礼仪小姐走了过来,朱久思挥毫泼墨,写了“清白豆浆,健康为民”八个大字。

  谁也没想到一场本来无足轻重的简短视察会得到这样意想不到的结果,许多陪同而来的省市官员们看着李胜利手中的题字,心中各有所思,不过眼神都一样的复杂。

  等朱久思、于培东等中央和省里的领导往车队走去,许复延特意拉后一步,对李胜利和善的点点头,然后快步赶了过去。温怀明体察上意,笑道:“李总,以后有什么要求可以跟市里提,我们会大力支持你在青州的发展。”

  李胜利尚懵懵懂懂,憨厚的笑了笑,温怀明拍拍他的肩膀,不管朱久思题字的用意是为了表态支持青州的粮改和经改,还是另有深意,至少作为这副题字的主人,李胜利和青河已经得到了最大的实惠。

  等车队远去,李胜利和司雅静结伴过来,李胜利苦笑道:“我这后背都湿透了……”

  “李叔,你做的很好,比我期盼的还要好!”温谅注视着远处车队掀起的灰尘,笑道:“不过看在某些人眼里,未必就会那样好了。”

  宁夕皱眉道:“怎么说?”

  温谅眼中闪动着耐人寻味的异样光芒,道:“猜猜我刚刚在那一大帮人群里看到谁了?”

  李胜利和司雅静不明所以,倒是宁夕来了点兴趣,道:“谁?”

  “顾时同,明华的顾时同!”

  几分钟的时间,宁夕已经从关山那边拿到了朱久思昨日的行程表,果然如温谅所料没有去明华总部参观。其实也可以理解,朱久思此行事情多,时间紧,到关山的当日又出席了抗洪救灾表彰大会,哪里还有精力去参观明华?顾时同紧跟到青州,想必是不甘心放过这一个大好机会,换言之,明华即将在青州开展一系列的大动作,前段时间又同许复延起了点小摩擦,急需有机会缓和一下同青州方面的关系。

  而朱久思视察江东,就是一个好不能再好的时机。

  温怀明此时不方便联系,温谅随即打给了市委政研室,找到了白薇,小妮子二话不说跑到办公室打印了一张今日的行程表,果然朱久思的最后一站,是青州东区的明华工业园。

  工业园是配合青东新区建设的配套工程,在左敬时代就开始筹备,后来因为政局变动,停了一段时日。到许复延胜出,执掌青州大权,项目又重新启动,不过还是因为那次校门口的砸车事件被温谅从中设计挑拨,恶了顾与许间的关系,又处在半停滞状态,算是一波三折,点背不能怨社会。

  不过昨天还没听到温怀明说起顾时同这一茬,应该是今天才安排进去,顾时同毕竟在江东根深蒂固,于培东要是发了话,许复延也没办法拒绝。

  温谅收回心神,调侃道:“李叔,你怎么会准备有笔墨的?”

  “哦,我见电视里演的领导视察不都有题字吗,就想着是不是也能让总理给青河题个字……”

  这就是传说中的福将啊,温谅哈哈大笑,笑声在机器轰鸣的工地上直入云霄,传荡许久。

  同一时间,在工业园区门口等待的穆泽臣接到了顾时同的电话:“不要用仪仗队和地毯鲜花,一切从简,笔墨纸砚也都撤了……”

  谁都知道,哪怕是最爱题字的领导也不可能在一个地方题两次,尤其还是最不爱写写画画的朱久思,被一个不知从哪冒出来的青河豆浆给抢了先,浪费了这天大的好机会,顾时同心中的憋气和恼怒可想而知。

  “让齐舒去查查青河豆浆的背景,晚上我要知道它的全部资料!”

第三百八十四章 反扑之谋

  第二天,青州日报头版刊登了朱久思视察青州的相关报道,行文偏于稳健,整体读来中规中矩,跟范博的手笔无法相提并论。不过这类报道都有固定的格式和模版,尤其牵扯到的层级越高,越是要求稳,不出错就是最大的成功。鉴于此次朱久思青州之行的敏感性,文稿从日报社送到市委宣传部,又由宣传部修改后交到省里,再通过省委转呈朱久思审阅。审后的文字方面倒没有什么改动,不过耐人寻味的是,配图本来以依山龙头沟水库为主打,另有几张作为备选,可稿子返还日报社后,第一优先级变成了朱久思戴着安全帽站在已然成为一片废墟的西郊粮站的工地上的图片。

  此中深意,不言而喻!

  报道中虽然没有提到青河的名字,可朱久思题字的消息仍以极快的速度传播开去,仿佛一夜之间,青河各个门店的营业额上涨了一倍有余,这对还没有一支广告问世的青河豆浆来说,无疑于一个小小的奇迹。趁此有利形势,青河在三日内连开了五家门店,直营店达到八家,日流水已过十万。在公司大会议室,李胜利拿着当日的营业报表眉开眼笑,问是不是可以大规模的投放广告,温谅以中央厨房刚开工,时机还不成熟为理由,说广告一旦投放出去,客流量必然激增,到时候食物供应不上,或者说为了数量而降低了质量,都得不偿失,还是再等一阵子。不过在等的同时,温谅也没有闲着,通过宁夕的麦肯锡师姐,从沪江请来了业内顶级的品牌设计公司,在他的宏观指导下着手设计青河的CIS系统,所谓CIS即品牌形象识别,包括标准商标标识,店内内部装潢设计和硬体设备规划,店面招牌设计,制服设计等等,并由李胜利负责,公司各部门通力合作,做出了加盟商特许经营管理手册。

  顶级果然不是盖的,一天调研,一天设计,一天修改,三天后大功告成,李胜利叹道:“见识过这些人才知道什么是专业,我们跟着学了两天,大家都觉得大有收获。”

  “这话说到点子上了,只要能偷师学到一点东西,请他们来也就值了。”温谅扭头对宁夕道:“还得感谢宁总的师姐,不然就算给钱,人家也未必接咱们的小单子啊。”

  宁夕正埋头研究设计好的企业标识,扑哧一下笑道:“师姐现在还对上次收购青化厂的CASE耿耿于怀呢,我都没敢跟她说温怀明的儿子也是公司的股东,还是大股东……”

  “不是你说我都快要忘了,这样吧,这几天抽时间让咱师姐来一趟关山,我有个案子交给她做。”

  宁夕抬起头,疑惑道:“你手头有什么东西值得动用麦肯锡的?我丑话说前头,第一,那是我师姐,你别自来熟;第二,人家不喜欢高中生小男生,你的个人魅力没有用处,绝不会给你打折的!”

  温谅一横身坐到会议桌上,俯身看着宁夕,从她手里拿过铅笔,顺着大拇指和食指做了个旋转,道:“帮我收购新兴化工厂,怎么样,一千多万的盘子,值不值得你师姐跑一趟?”

  李胜利不知其中的前因后果,还在认真翻看加盟管理手册,宁夕却吃了一惊,身子猛的坐了起来,上扬的脸蛋差点碰到温谅的嘴唇,道:“新兴厂?”

  温谅跳下桌子,站在宁夕背后挽起她的发丝熟练的盘了个灵蛇髻,然后用手中铅笔侧向穿过,紧紧的箍住形状,拍了拍手,似乎对自己的手艺很满意,微笑道:“不错,新兴厂!”

  其实追根溯源,明华集团之所以在青州落到今日举步维艰的地步,还是因为顾时同为了给何西华擦屁股,又想要一石二鸟,借新兴将青化厂一口吞下。不料由麦肯锡出马做的收购方案被温怀明给否决了,顾时同心生不满,从省里动手脚干涉温怀明的正处任命,这才真正惹怒了温谅。温大叔因势利导,校门口故意伤人砸车,下套布局,引君入瓮,随后从青州至关山,风云骤起,四方震动。顾时同不仅吃了个哑巴亏,还因为这一闹,破坏了明华想要趁势扩大青州地盘的计划,又影响了与许复延的关系,真是打落牙齿和血吞。

  宁夕对着会议室的窗户玻璃照了照,竟然还夸了温谅两句:“这手艺还过得去,以后要是破产了,去发廊做个小弟也饿不死哦。”

  “哈!”

  一旁的李胜利终于没忍住笑,宁夕和温谅同时瞪了他一眼,忙借口有事逃了出去。宁夕转动椅子,面对着温谅,用尖尖的皮鞋尖点了点他的小腿,让他往后退开几步,道:“顾时同想用新兴来蚕食青化厂,你是生怕上次抽他的耳光不够响是不是,竟然想反吞并过去……温谅,别意气用事,惹恼了顾时同其实没什么打紧,可要一个倒闭的新兴有什么用?”

  也只有宁夕这样的人才能轻描淡写的说惹恼顾时同没什么,温谅笑而不语,从她头上抽下铅笔,宁夕叫道:“干吗啊,我觉得挺好看的……”

  “好,好,丫头乖哦,等下用完了叔叔再给你编一个花样。”温谅用哄小孩的调调安抚下宁夕,说也奇怪,这样亲昵的举动两人做来非但不觉得恶心,反而自然而然。

  温谅在一张白纸上画了一条长长的波浪线,道:“猜猜这是什么?”

  宁夕皱着眉头,不到一分钟的时间,突然眼睛一亮,道:“淮河?”

  见她聪明如斯,温谅不能不真心夸了两句,道:“还记得94年那次污染吗?”

  宁夕终于明白过来,94年发生的淮河特大污染事件是泛淮河流域居民心中不能磨灭的痛楚。94年7月13日由于淮河上游的豫皖两省突降暴雨,本就污染严重的河水一夜下泄了2亿立方米,在淮河下游形成一条长约100多公里的污染带,这是我国有史以来在一条河流上出现的最长的一条污染带,所过之处,鱼虾绝迹,臭气熏天,数千万居民的饮用水被污染,成为90年代最严重的一次环保事故。

  正因为这次事故,国务院开始决心推进淮河水污染治理,经过一年多的调研,于95年8月8日通过了《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不过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地方和企业存在畏难和抗拒情绪,截止95年底还都处在观望之中,甚少有人行动。

  “其实何西华还是有眼光的,在一片反对声中投资成立了PAM工艺研究所,只不过没坚持到市场振兴的那一刻,就已经完全倒下了。”

  “你的意思是……”

  宁夕来了兴趣,她最欣赏温谅的一点,就是他总是能从别人都不注意或发现不了的死角,别开蹊径,找到一条豁然开朗的通衢大道。

  这种平淡之中突然而来的惊喜,除了温谅,在她二十年的人生里,再没遇到过第二个人。

  “这一次江东洪灾损失之重,几乎是复制了94年的情况,天灾之外加上人祸,一坝决堤,就能污染数万老百姓的水源。等着瞧吧,如果我猜测不错的话,不出一月,国务院环委会就会下重拳集中整理淮河沿岸的小造纸、小制革、小化工等污染严重的小企业,而其他大中型企业必须排污达标,要达标靠什么,只能靠水处理设备……”

  这当然不是他的猜测,前世也确实是在江东洪水过后,国务院根据《暂行条例》再次下发了《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及“九五”计划》,而江东省也在上面的强大压力下制定了《江东省沂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办法》,于96年开始了淮河水污染防治的攻坚战。

  温谅从桌柜里拿出一沓资料,递给宁夕,笑道:“我大概查了一下,光在江东省流域的排污企业就有874家,而江东的有技术和能力生产水处理设备的厂家仅新兴一家拿的上台面。要是趁现在收了新兴厂,既能让何西华欠个人情,又能让他跟顾时同生了嫌隙,同时还可以日赚斗金,你说,只要不是傻子,会放过这样的机会吗?”

  “当然不会!连傻子也不会!”宁夕还保留着她一贯的理性,道:“可你所有的出发点是中央会真正决心治理污染,要是万一猜错了?收了新兴,非但不能一石三鸟,反而拖累了自己。”

  “一个人会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可一个国家呢,哪怕是为了脸面,也必然会狠上一把。”温谅凝视着宁夕,道:“认识我以来,见过我走错一步吗?”

  宁夕沉默,忽而婉转一笑,道:“你有钱收购新兴吗?”

  温谅同样一笑,道:“做生意还有个途径叫‘OPM’(Other Peoples Money),请你师姐帮忙盘一个空壳的同类型企业,然后空手套白狼盘下新兴,应该不是难事吧?”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68页  当前第19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98/46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之平行线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