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之我要和离_分节阅读_第200节
小说作者:云一一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889 KB   上传时间:2019-02-13 11:49:34

西宫太后最近其实挺安生的。无奈总是有那么一些不甘心的人非要从新帝和西宫太后的身上着手,打着新帝的旗号一而再在朝堂上叫嚣周月琦这位监国公主的不合乎礼仪。

实在被这些别有居心的朝臣叫嚣烦了,周月琦当朝点点头,答应不再代为处理朝政事务,一切国家大事都交还到新帝的手中。此后朝中不论大小事务,忠臣尽可去向新帝禀报,求得新帝亲口授意。自此之后,她只负责遵循先帝遗诏,行监管之责,绝不代为插手。

周月琦此话一出,朝堂上立刻陷入了鸦雀无声的沉默和死寂之中。

本就无心跟周月琦作对的这些朝臣登时默了,忍不住就拿冷眼扫向了方才叫嚣的甚是厉害的那几位大臣。

不得不说,被冷眼相待的这几位大臣也都傻眼了。没错,他们确实成心跟周月琦作对,但也只是想要给周月琦添添堵,绝不是真的打算去面呈新帝。

开什么玩笑?新帝而今才多大,哪里懂得打理朝政事务?他们之所以会屡屡跟周月琦作对,为的只是提醒周月琦不要忘了自己的身份,万事也别做的太过明目张胆。哪曾想到周月琦一开口就是再也不理睬朝务了?

如此一来,反而是这几位叫嚣的特别厉害的大臣被逼到了进退两难的境地里。眼睁睁放任周月琦真的不再过问朝政大事?那岂不是朝堂都要跟着大乱?而他们是不是也即将变成祸国殃民的罪人?

可是,要他们立马改口逢迎周月琦,他们也是万万做不到的。太丢人了。而且还是当着这么多同僚的面自打嘴巴,他们几人日后还要不要在朝堂上混了?只怕他们都得羞愧的闭门不出,再也见不得外人了。

越想越觉得此后的处境会变得尤为难堪,几位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间着实不知该如何应对。偏生就在这个时候,他们无意间察觉到了来自兵马大将军的威慑目光。

不可以说是“无意间”,应该说这几位大臣一致都下意识的转过头去打量了沈清河的神色。

在决议跳出来向周月琦提出质疑的时候,他们就已经预想到会彻底得罪沈清河的场景,也打定主意绝对不会轻易向沈清河的武力屈服。就算沈清河手握重权,在朝中极具威望,他们也一定要稳住,说什么都不能自乱阵脚,出师未捷身先死。

然而真当这一刻到来,还没等到沈清河来找他们,他们几人就忍不住的担惊受怕了起来。

沈将军不会当朝就对他们动手吧?这可是朝堂之上!沈将军真要是动起手来,岂不是让满朝文武都抓住了弹劾其的把柄?

但是,周月琦这位监国公主已经发话不再过问朝政。他们要找谁弹劾沈清河?难不成真的去找新帝?新帝若是能给他们个回话,他们也愿意。可谁都知道,年纪尚幼的新帝是不可能发话的。那么,他们还能怎么办?又能如何应对?老老实实站在这里等着挨揍吗?

越想越觉得今日他们的举动着实过于鲁莽,几位大臣的面色一变再变,先是青白交加,再是面如枯槁。到最后,几位大臣眼中已经流露出了绝望和灰败,只觉得时日无多,再无丁点的希望。

沈清河没有这几位大臣所想的那么鲁莽。今日这几位大臣当朝找周月琦的麻烦,沈清河当然很不高兴。不过这样的情况早就在沈清河的预料之中,可以说沈清河时时刻刻都在做好准备迎接类似的挑衅和骚乱。是以别看这几位大臣叫嚷的很是大声,沈清河却根本一个字都没有听进耳里,更加没有放在心上。

反而是周月琦打算不再过问朝政的决定,让沈清河愣了愣。

在此之前,沈清河并未听周月琦提及要撇开朝政不管的言语。眼前这几位大臣的叫嚷虽然尤为大声,却也根本伤不了周月琦分毫。故而沈清河很是诧异,周月琦为何会顺应这几位大臣的叫嚷做出了这般反应。

难道是打理朝政太累了?如若是这样的缘由,沈清河暗自点点头,便也没打算继续拘着周月琦必须坐镇朝堂之上了。

虽说沈清河并不愿意将周月琦手中的权力转交到其他人的手中,可如若这并不是周月琦想要的,沈清河也绝对不会逼迫。在沈清河的心里,自始至终都是周月琦的心情更加的重要。除此以外的其他事情,沈清河都能拿出万全的应对措施,无需再如先帝在世的时候那般紧张和担心。

说到底,真正压在沈清河和沈家头上的最大一座山已经彻底倒了。在先帝过世之后,沈家就彻底的安全了。如今的朝堂之上,沈清河才是真正可以发话的当权者,自然也就无需再如以前那样的慢慢蛰伏了。

毫无疑问,有周月琦在朝堂上坐镇,沈清河手中的筹码更多,胜算也更大。可没有了周月琦,沈清河也决计不会输给任何人,更加不会放任他人再如当年那般伤害到他的家人和亲人。先帝的时代已然过去,新帝的辉煌尚未到来。等到新帝真正崛起之时,沈清河只会变得比现如今更加的强大,又哪里需要委屈周月琦做她自己不喜欢的事情?

心下如此想着,沈清河很快就接受了周月琦的决定。对于周月琦准备退位让贤的举动,秉持了赞同和认可的态度。

至于望向这几位大臣的冰冷眼神,就更加简单了。这几位大臣明显对他夫人不敬,难不成他还要对他们笑脸相迎?不可能。

等着看好了。欺负了他家夫人还想要全身而退?这几人根本就是痴人说梦。

因着沈清河的不发话,一众朝臣的心情都很是焦虑,渐渐就变得不安了起来。他们可没有沈清河这般的镇定和从容,一想到监国公主不再打理朝政,顿觉群龙无首的他们尽数都慌了神。

不得不说,在先帝过世、新帝尚幼这样的关键时刻,周月琦这位监国公主的存在对大周国是何其的重要。自打周月琦开始监国,朝堂上没有出现丁点的动荡,百姓们更是一如既往的安居乐业,连他们这些群臣也都找到了依仗。若是监国公主直接撒手不管朝政,试问谁还能代为打理朝堂事务?他们日后的奏折都要往哪里递送?又谈何为国为民,鞠躬尽瘁?

朝中文武百官,并不是每一个都有私心的。总有一些真心实意为国为民的朝臣,他们不管新帝是谁,只一心想要为国家、为老百姓做些实事。以致于当毫无预兆的突然面临眼下的情况,这些忠臣登时就将所有的不满转向了那几位叫嚷的大臣身上。

整日里不干一件实事,就只会在这大声叫嚷,有本事倒是拿出些真本事和能耐来让在场的大家都为之信服啊!张嘴闭嘴就是监国公主不够好,监国公主坐镇朝堂不合乎礼仪和规矩,他们这么厉害怎么就没有跑到皇陵去向先帝控诉不满呢?要知道监国公主可是先帝遗诏定下的,这几人明明就是对先帝不敬!

这几位大臣自己也没想到,他们没有等来沈清河的动手,却等来了周遭其他朝臣们的弹劾和挤兑。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不赞同目光,这几位大臣缩了缩脖子,实打实的后悔了。

早知道,早知道他们就该再好好想想,方作出决定。可他们也没料到监国公主突然就顺应他们的话语,打算撒手不管朝政大事了啊!他们本以为,监国公主只会像以往那般无视他们的叫嚣,再不然就是冷言呵斥他们闭嘴的……

第216章

周月琦说到做到, 果然就不再过问朝政大事了。这样一来, 尽管每日的早朝依旧在上, 却没有了把持朝政的上位者,一众朝臣尽数大眼瞪小眼,没事上奏还好,有事上奏就真的是求助无门了。

眼看着早朝变成了摆设,文武百官哪里能不着急。没有任何的迟疑和犹豫,他们就连忙找上了沈清河, 寄望沈清河能劝服监国公主改变主意。

沈清河却也不是那般好说话的。若是周月琦没有自己提出来, 而是被这些人逼迫的不得不妥协,沈清河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可是在那日早朝之后,沈清河当面向周月琦求证过, 确定、一定、以及肯定, 周月琦确实不打算过问朝政了。

既然如此,沈清河当然不会逼着周月琦非要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左右大周国也不是他们夫妻二人的,谁爱打理谁打理去呗!

也是到了这个时候,所有人才终于意识到了周月琦这位监国公主的重要性。早先还不觉得, 只当周月琦一介女流,哪怕名义上坐镇朝堂, 也只是走个过场, 并无多大的实际用处。可是真当没有了周月琦的坐镇, 他们陡然间就方寸大乱, 六神无主了。

都说失去之后才懂得珍惜。而今的文武百官便是实打实的这般感觉。明明之前周月琦主掌朝堂大事的时候, 他们没有太大感觉的。但是此时此刻, 当周月琦真的闭嘴不言,再不过问朝堂事务,谁都可以预料得到接下来的大周国将是如何的岌岌可危。

其实朝中明眼人本就不少。先帝过世的太过突然,几位已经成年的皇子又都没能继承到皇位,反而是才刚出生没多久的新帝得了这么个天大的好机会。可是,又能怎样?

嘴上说的好听,朝中是有新帝在位的。但是以新帝现下的年纪,根本就对朝堂、对百姓毫无益处,等同于无。

以而今的朝堂局势,正是因为有了周月琦这位监国公主以及兵马大将军沈清河的一力撑起,才能力保朝堂不会打乱,才能坐镇朝纲稳定,才能保障百姓安居乐业。

因着这样的心思,朝中不少大臣都是极为拥护周月琦和沈清河的。他们都不是迂腐蠢笨之人,正是因为他们看得都足够清楚明了,才会始终坚定不移的站在周月琦和沈清河这一边。

可是尽管这样,同僚中还是出现了一些害群之马。对于这几位害群之马的存在,朝臣们也是极为愤怒的。伴随着早朝一日接着一日的荒废下来,这样的愤怒日渐积聚和叠加,最终就形成了滔天的不满,直直的冲向了那几位所谓的保皇派。

说起来,忠于新帝真的没有错。当一个安安分分的纯臣,从不站队任何派系,只一位效忠圣上,哪里就不对了?可即便是效忠圣上,也需得分清楚局势和情势不是吗?

难道是监国公主逼着先帝立下新帝的?难道是监国公主逼着不让新帝长大成人的?监国公主把持朝政以来,可曾有过任何排除异己的举动?又何曾开拓过自己的派系和势力?

监国公主明明就很是用心的在帮新帝打理朝政,只等着新帝速速长大不是吗?这些保皇派如若非要向圣上表忠心,只管老老实实的等到新帝把持朝政,再跳出来蹦跶不好吗?非要在这个时候闹,闹什么闹?监国公主不再打理朝政,难不成要这些保皇派来处理国家大事?他们敢吗?

西宫太后也听闻了朝堂上的动静。本来她是没有什么心思的。可眼下的时机着实千载难逢,西宫太后登时就起了不一样的想法。也不管别人怎么想,她只管抱着新帝上朝了。

于是这一日,当文武百官再度战战兢兢的静待监国公主周月琦能改变主意和决定,接着打理朝政之时,盛装打扮的西宫太后就这样带着新帝出现在了朝堂之上。

到底是圣上,新帝出现在朝堂上,没有任何的逾矩。至于西宫太后,打着照顾新帝的旗号跟着出现,倒也无可厚非。只不过如此一来,西宫太后和监国公主的擂台便算得上是公然彰显在所有朝臣的面前了。

见到西宫太后抱着新帝出现,周月琦丝毫没有觉得意外。正好闲着无事,也懒得继续坐在这里陪朝臣们玩沉默,周月琦径自起身,离开了。

一见周月琦离开,太监总管下意识就张嘴要喊“退朝”。这也是近段时日养成的习惯了,本能反应。

“慢着。”不等太监总管把话喊完,西宫太后便毫不客气的抱着新帝坐在了周月琦一贯坐着的位置上。隔着珠帘屏风,西宫太后嘴角得意的扬起,全然不顾朝堂上的吵闹,自顾自下了旨意,“继续上朝。众位卿家有事尽管启奏,圣上在这儿听着呢!”

原本西宫太后的出现就已然引来了朝臣们的议论纷纷。听闻西宫太后居然有意代监国公主把持朝政,朝臣们就越发有想法了。

监国公主虽说同样是女眷,可有先帝遗诏在,又有兵马大将军在朝中鼎力支持,他们这才愿意照常呈递上奏折。但是西宫太后?除了那几位保皇派,其他的朝臣尽数都低下头,秉持了缄默。

几位保皇派大臣应该高兴的。毕竟就是因为他们的不断蹦跶,才引得监国公主不再把持朝政了。可没有了监国公主,偏偏又来了一位西宫太后。

尽管西宫太后怀里抱着的确实是新帝,可是这些保皇派依然懊悔不已,只觉得他们下了一招很臭的棋路。

西宫太后哪里就比监国公主好了?监国公主再怎么说也是姓周,是皇家的公主。但如若换了西宫太后来代为打理朝政,就是实打实的外戚强权了。

一想到接下来即将面临的局面,保皇派们不禁就露出了担心的神色。西宫太后绝对不是最好的取代人。若是必须挑选一个人来代为把持朝政,他们更情愿是交到监国公主的手中。最起码手握先帝遗诏的监国公主名正言顺,又哪里是不请自来的西宫太后可以比得上的?

还是那句话,早知道会是这样的局面,他们还不如什么也不做,放任监国公主继续过问朝政大事呢!至少这样一来,国泰民安,朝中上下都没有二心。

西宫太后本以为,只要她抱着新帝出现,自然有的是朝臣愿意拥护新帝。毕竟周月琦之所以会被逼的一退再退,可不就是这些朝臣们的鼎力作为?

然而,西宫太后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那便是,保皇派支持的仅仅只是新帝本人,而不是她这位太后娘娘。拿她和周月琦相比,在本质上其实都没有太大的区别,皆是代为打理朝政,而并非真正的圣上亲政。

如此一来,西宫太后想要趁机赢得朝堂众臣的支持和信服,就根本是无稽之谈了。也或许她确实可以打着新帝的旗号,将朝中百官都强行留在这里。但要说逼着这些朝臣假装什么事情也没发生般一如既往的继续上奏,就根本是不可能了。

比之周月琦主动提出不再过问朝政大事还要死寂的沉默氛围,就这样在朝堂上迅速蔓延了开来。

一炷香、两炷香、一个时辰、两个时辰……

不单单是一众朝臣沉默不言,就是西宫太后自己脸上的得色也挂不住,分分钟感觉到尤为的尴尬和羞辱。

西宫太后倒是很想执拗的跟这些朝臣永无止境的耗下去。可是西宫太后怀里还抱着什么也不懂的新帝。新帝饿了要哭、尿了要哭、不舒服了还是要哭。一次、两次西宫太后还勉强能哄住,时间久了西宫太后哪里能耐得住性子?

最终还是西宫太后自己率先烦了,呆不住了,以着尤为丢脸的姿态灰溜溜的抱着新帝离开了。

已经等得太久的太监总管长长的松了口气,忙不迭就高呼了一声“退朝”。再这样耗下去,他也担不起责任啊!

朝臣们先是没有动。不是不想动,而是尚未回过神来。主要是今日西宫太后的作为太过震撼了,他们尽数都被弄懵了。好端端的,西宫太后这是想要干什么?明着跟监国公主争权吗?真真是不知所谓,有伤朝纲!

沈清河倒是一直都很冷静,反应也尤为平静和淡定。相比其他朝臣还身处不敢置信的震惊之中,沈清河已经率先转身,大步下朝了。

有了沈清河的带动,其他朝臣们这才反应过来,连忙三三两两的往外走去。不行,他们得追上去好好问问兵马大将军,今日这到底是怎样的状况?千万不能让西宫太后把持朝政,必须得将监国公主再度劝回来。否则,国将不国,他们愧对先帝的殷切期望和临终遗诏。

沈清河是真心没有太多的想法。这些朝臣着急,他却不觉得有什么好担心的。至于西宫太后的伎俩,只要朝臣们吃这一套,那便尽管将朝政大事都丢给西宫太后打理便是。反正,对他也没有太大的影响。

至于想要求琦儿再度接手打理朝政?谁是这样想的,谁去求他家夫人呗!他不干预,也不阻拦。

 第217章

  周月琦说不打理朝政, 便真的不打理了。无论谁来说、谁来求,她都是一样的态度,一样的说法。与此同时, 周月琦也不在宫里住了, 直接抱着周承彦回了将军府。

  而今的皇宫之内, 太皇太后和东宫太后无疑是可以当家做主的。无奈她们两人都没有过问此事, 放任周月琦大摇大摆的离开了后宫。

  西宫太后也可以站出来说两句,尽管周月琦不一定会听她的, 但是最起码她也是顶着新帝生母的名头, 身份到底不同。不过, 西宫太后是肯定不会劝阻周月琦的。反之,她巴不得周月琦再也不要进宫, 就这样回了沈家就别再现于人前了。

  相比之下, 群臣就是真的很着急了。他们以前也没多么的排斥周月琦这位监国公主, 而今更是尤为怀念有周月琦代为监国的日子。乃至于周月琦在朝臣们心目中的威信急剧提升,愣是无人能比。

  西宫太后是打着算盘想要接替周月琦在朝堂上的地位的。然而很可惜的是,她的算盘注定了要落空。反之, 不论她多么卖力的跑到群臣面前寻求表现,最终都是落得一场空,什么也没得到。

  在接连好几日不请自来的跑到朝堂上坐镇却根本没有一人买账的尴尬处境之后,西宫太后默默就选择了退散。

  也罢, 她还是等到新帝登基,再来跟周月琦一争高下吧!反正到了那个时候,周月琦一定会将手中的大权毫不保留的交到她这位圣上生母手中的。

  存着这样的念头和想法, 西宫太后咬咬牙,不情不愿的缩回了她自己的寝宫,打算先行蛰伏几年再说。

  周月琦对此倒是没有太多的异议。带着周承彦回到沈家,她乐得清闲,每日都全身心投入的陪着三个儿子一起过着甚是安稳且悠哉的日子。至于朝臣们的祈求和盼望,以及西宫太后的态度转变,周月琦都没有任何的想法,也都没有放在心上。

  就这样,在周月琦和沈清河的多方不配合之下,朝堂开始闲置了下来。一日两日是如此,十天半月依旧是这般处境,直闹得朝野上下人心惶惶,只恨不得立刻去八跪九叩的将周月琦这位监国公主请回朝堂之上来坐镇。

  周月琦不理睬,沈清河不过问,朝臣们求来求去还是只能求到了太皇太后和东宫太后的面前。再怎么说,这两位都是监国公主的长辈,想来是能够说得动监国公主的?

  偏生,不论是太皇太后还是东宫太后,都只是平平淡淡的回了一句“后宫不得干政”,之后便再无下文。以致于朝堂上的惊慌情绪一而再的蔓延,谁也拦不下来。

  那几位先前叫嚣的尤为厉害的保皇派几乎是欲哭无泪了。每日都面临着同僚们的排挤和不赞同眼神,他们差点要疯了。

  他们也不是没有主动去找监国公主认错,可监国公主根本不理睬他们,他们也是有心无力,做什么都是徒劳。时日一长,眼看着朝堂上的颓废局势,这些保皇派越发成为了千古罪人,着实羞于见人。

  如此这般,周月琦的声望无形间就一刷再刷,很快便跃居新帝之上,成为了所有人眼中唯一的朝堂掌权者。

  沈清河起初并未意识到这一点,等到察觉之时,他也没想过要阻拦。毕竟眼下的局势对琦儿是尤为有利的,沈清河只是静观其变,任其发展。哪怕真的到了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沈清河依然无所畏惧,轻轻松松就能撑住局面。

  周月琦一直拖了整整三个月,才在群臣接二连三的诚恳祈求以及保皇派们痛哭流涕的负荆请罪下,勉强答应回到了朝堂之上。而自周月琦重新回归的那一日起,周月琦在朝野上下的威信已然超过了当初先帝遗诏才刚传出时候的轩然大波。

  这一次,所有人都心甘情愿的迎接周月琦的归来,对这位监国公主可谓发自内心的信服和忠诚。一时间,朝堂上局势大定,再没出现过丁点不和/谐的声音。

  至此,开启了独属于周月琦的时代和王朝。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01页  当前第20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00/20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之我要和离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