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七零错换人生_分节阅读_第81节
小说作者:老胡十八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17 MB   上传时间:2021-11-28 20:40:28

  宋致远无所谓,对穿着没有任何要求,但对妻子提出的也不会拒绝。

  “对了,你说的王锋的事,我问过他,他说没有那回事。”快过年了,安然心里记挂着王锋妻子的事,让他上班的时候给王锋敲一下警钟。

  “我没让你直接问他,谁会跟自个儿领导承认自己是抛妻弃女的陈世美,你傻啊。”

  宋致远摸了摸鼻子,“我看也是。”

  他能看出,王锋对他的问题十分惊诧,甚至可以说手足无措,而不是厌恶。

  一般男人,如果听说抛夫弃女的事,哪怕是别人干的,也会鄙视和看不起吧?他当时的表情,实在是耐人寻味。

  “反正你记着多留个心眼,他不是啥好人,有什么重要数据,千万别让他沾手。”要安然来处理的话,她直接就找个借口把这人弄走,以绝后患。

  可宋致远没这情商,还是别为难他了。

  “嗯。”他顿了顿,“我……在你梦里的我,是不是也……”

  “没,在梦里你是个负责任的父亲,没有抛弃我和孩子,我们是和平分手,谁也不欠谁的。”

  可宋致远并不开心,他实在想不通梦里的自己怎么会同意跟她离婚?明明她很好啊。

  ***

  过年衣服,包淑英跟陈六福的前两天就在做了,他们还想给铁蛋和猫蛋各做一身,安然婉拒了。她最大的心愿就是母亲能幸福,她过得好就行,不用管儿孙,这点新衣服的钱她还是有的,只不过以前是没其他收入舍不得动积蓄,现在既然娃他爸能挣钱,那就不能再亏待自己了。

  第二天,安然就带着俩孩子上百货商店,扯了几米条绒布,又一人买了双新皮鞋。这也是她重生回来两年半,第一次买新鞋穿,说出去谁信啊?曾经的安然女士,不说爱买奢侈品啥的,但至少在穿着打扮这一块上从没亏过自己,都是怎么漂亮怎么来的。

  买条绒布的时候,安然忽然想起昨晚某人的内裤好像已经破了个洞……憋住笑,她又扯了两米白棉布,一家四口每人做一条吧。

  跟大院里的妇女不一样,日常穿的话安然是真不喜欢带颜色的,总感觉不能第一时间对自己身体情况有个清晰的了解,当然,其它时候穿那就另当别论了,心情好她能一天换个颜色,一礼拜不带重样。

  下午去单位交接归拢一下,农历1974年的工作资料就可以封存了。顾慎言因为办砸了差事,没了以前的春风得意,不再长篇大论念社论,倒是没耽搁太久。

  家里没有缝纫机,安然得赶回家把布料缝制成合体的衣服,距离春节还有四天,纯手工的话工作量还是挺大的。

  自从他们搬新家后,大院孩子们的主阵地就转移到铁皮房子后来,一方面因为那片空地没有被老太太们堆满杂物,反倒干干净净。另一方面那儿就在安然家门口,有威风凛凛的黑花和软萌的白白,还有十二只半大鸡仔跑来跑去,光这些小动物就够孩子们追逐的。

  安然和银花宝英雪梅几个妇女在家门口缝衣服,孩子们就嘻嘻哈哈在场坝里疯玩,天虽然冷,但劳动人民对春节的渴望,对美好日子的渴望却是火热的。没有日新月异的电子设备,没有花样百出的玩具车,就一群家养小动物,就能给他们带来一段美好的童年……任是谁看了,都不得不感慨这个时代的美好。

  小猫蛋最近又学会了很多新词,也学会了另一个更女孩子的游戏。妈妈去百货商店以很便宜的价钱买了好大好大一兜碎布头子回来,红的绿的蓝的黄的纯色的碎花的,灯芯绒的的确良的条绒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菱形各种形状都有……当然,这些词她也是最近学会的,爸爸每天晚上看书或者画图纸的时候会把她抱在膝头坐着,指着教她。

  所以她安文野现在啊,可是所有小伙伴里能认最多图形的宝宝啦!

  碎布头子有多碎呢?

  这么说吧,给衣服打补丁都嫌小。

  安然想了想,就把它们随意的拼接成一块小褥子,她手巧,各种奇形怪状在她手里都能化腐朽为神奇,东拼西凑,眼睛都快瞎了,终于缝制出一块长一米,宽八十的长方形褥子。

  别说,还特别好看,招人小猫蛋喜欢啊,她现在动不动就把褥子披身上扮仙女儿,洗澡都不愿拿下来呢。

  最近她又把褥子铺沙发上,并排放上她的布熊猫布老鼠布兔子啥的,整整齐齐一溜儿,然后开始玩哄宝宝睡觉的游戏。一会儿熊猫宝宝“醒”了,一会儿兔子宝宝“尿床”了,她这个小妈妈忙得是不亦乐乎。

  而枣儿和另外几个大点的女娃娃,就负责给它们做饭,一会儿“酱牛肉”,一会儿“酱鸭爪爪”,一会儿又是“蒸白馍”的,虽然很多都只是逢年过节吃过那么一两次,但也足够她们惦记一年了。

  更绝的是,小猫蛋经常看妈妈做辣条,居然还主动教她们做辣条,一个家里搞得乱七八糟。她们妈妈倒先不好意思了,争着要帮安然打扫卫生。

  安然拦下了,让闺女开心的同时,也要教她爱惜别人劳动成果。

  “宝贝们过来,你们帮阿姨把卫生打扫干净,弄乱的东西归回原位,阿姨请你们吃梨膏糖怎么样?”

  梨膏糖是石兰省传统小吃品,就是梨子加甘草冰糖橘红粉熬的,一块块黑红色的小糖果。石兰省最不缺的水果就是梨子杏子和枣子,所以梨膏糖的成本其实挺低的,各个商店有售,甚至农村老太太们做了也会挑着走街串巷。

  小枣儿和另外一个孩子咳着嗽呢,这东西既能让大家甜甜嘴,又能止咳化痰。大家高兴得又蹦又跳,一会儿就把客厅恢复原样,安然拿出五角钱给铁蛋,让他买来给小伙伴们分着吃。

  “哎呀小安你给这么多干啥,惯的她们。”

  “就是,随便给几分钱就行了,孩子不能惯。”

  几个妇女都觉着她太大手大脚了,可安然在吃这口是真不愿委屈了小猫蛋,“没事儿,买来大家也尝尝。”

  五角钱能买一斤半了,铁蛋非常聪明,事先让卖的阿姨给敲成拇指头大的碎块,一人能分好几块。

  这种带着梨子香味的甜甜的糖,含在嘴里那是润得不得了,虽然还有股中药味,但对于没啥零食的孩子们来说,无异于世界上最美味的东西,都舍不得嚼,就含在嘴里慢慢的享受。

  邱雪梅的母亲以前是给大地主家当丫头的,梨膏糖是熬过的,“这个味儿感觉冰糖放太多,甘草不够,要我做我还能做得比这好吃。”

  安然忽然灵机一动。

  “你要做件啥?”这时,刘宝英忽然问身边的赵银花。

  “给小枣儿做个小裙子,省得这丫头天天念叨。”枣儿其实挺可怜的,作为家里唯一一个闺女却一件自己的衣服也没有,都是捡着上头三个哥哥穿烂的穿,以前还被她奶奶剪了个男娃娃一样的狗啃头,说是嫌给她梳头麻烦,这一眼看上去就是个营养不良的男娃娃。

  可自从安然搬来,他们家安文野随时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小枣儿眼巴巴的羡慕着,银花心里特别不好受,今年沉船的奖金买了自行车,年底12月的工资因为厂里效益大增,多发了三十块奖金,她就打算给闺女做条裙子穿。

  “哎哟,就你们宝贝,我长这么大还没穿过裙子呢,是吧雪梅,你穿过没?”刘宝英开玩笑问。

  邱雪梅哪里穿过呀,她小的时候正是旧社会日子最难过那几年,饿死的人都有。“没,咱们现在一年年的日子好过了,也不能再比着自个儿小时候来。”

  “我家那三个,我可只给做一条裤子换着穿,衣服和鞋子袜子想都别想。”男娃娃爱在地上跪跪爬爬的,最伤的就是裤子,而最能掩护尊严的也是裤子。

  几个妇女都不赞成,齐声高喊:“不愧是刘省长。”

  这一年来他们家上交的废铁是最多的,得的奖金是全院最高的,糊的火柴盒也是最多最合规的,一个月少说也是百来块收入,还这么抠。

  倒是邱雪梅家老大卫东,上个月安然把张得胜安排成病退,让年满十六周岁的卫东进厂上班了,还没领到第一个月工资呢,但他已经说好,让母亲不要省,给母子四人每人都得做一件新衣服。

  这一个春节,家家户户都能添至少一件新衣服,安然很满意,不敢说全是她和宋致远的推动吧,至少他们是出了力气的,以后回想起来,也是无憾,无悔的。

  “诶你们听说没?”看模样,刘宝英又要给大家带来一个大消息了。

  妇女们最爱干的就是起火架秧子,一个个浮夸的吹捧她,逗得她嘴都合不拢,这才卖足了关子:“小海燕妇女生产小队,听说没?”

  “安然你不就是小海燕来的吗,你们村的新鲜事儿,听说没?”

  安然其实已经隐约猜到了,但还是很捧场地说:“我哪有刘省长消息灵通啊,你说吧怎么回事。”

  原来,最近不是快过年了嘛,市里就多了一个各级劳动代表作报告的事儿,其他单位来的代表都是个人,唯独小海燕生产队居然来了一群三十几个妇女,说她们是代表妇女生产小队的。原来,她们率先带头在村里组织生产小队,把男社员们看不上的荒山开垦出来,种上药材。选对合适的药材,产量高,虫害少,药效也好,她们的药材居然卖到了县医院和市医院,两年时间创收上百倍,现在大队部都不养猪了,全部妇女劳力改去种药,听说明年产量至少还能再翻一番。

  “翻一番,那今年她们挣了多少?”

  “听说小六千吧。”刘宝英说,“真实的肯定比这个多,那天我去听了,人各个穿新衣服新鞋子,比咱们工人老大哥还体面。”

  对外说法是刨除成本后净剩六千,可安然听陈大娘亲口说的可是一万,按药田工分多少来分,多的分到了四百多,少的也有一百多块,比一大家子一年挣得还多。别说工人老大哥,就是干部也不差了。

  关键村里的四百跟城里的四百还不一样。在村里吃的菜是自家种的,喝的水是河里挑的,不用坐车上下班,不用买啥大件,大头都能一分不少攒进存折里。城里衣食住行哪一样都得花钱,生活成本高多了,算下来可没村里的钱耐使。

  妇女们心细,耐心,很能吃苦,适合侍弄药材这种需要消耗大量精力的作物,男人们则更适合干体力活。所以,并不是安然多么厉害,她只是找到适合每个人干的事而已。

  安然也没说其实是她带领大家伙种的,只能继续深藏功与名。不过,她还有个想法,想让大家能挣更多的钱,尤其是大院妇女们,要是有选择谁不想出去上班呢?就上台唱首歌都够她们吹好几年的,要是再搞出点别的事,还不得吹一辈子?

  她想让大家老来安度晚年的时候,吹起自个儿年轻时的事也得竖大拇指称牛逼,让那些小屁孩子们看看,你们妈妈你们奶奶当年可不仅能让你们有干净衣服穿,有可口饭菜吃,还干出点事来呢。

  “你们要想找点事干的话,我这儿有个主意。”

  大家又反过来对她起火架秧子:“安主席有何妙计,速速道来。”

  “咱们也自个儿搞个妇女生产小组,把所有能带动的妇女力量都带动起来呗。”

  她说的每一个字大家都懂,可连一起到底啥意思?

  “莫非咱们也种药?可咱们没地啊,这附近也没荒山开啊。”

  “就是,要能回老家就好了,俺老家四面都是大山,只要肯出力,只要生产队允许俺们开,几年也能开出几片药地来。”

  安然笑着摇头,很多人下意识以为只要复制别人的成功路径就能少走弯路,可要是不适合自己的路,结果比走弯路更可怕。“咱们得发挥自己的特长啊。”

  “啥特长?我头发特长。”银花打趣,大家都呸她,让她别来捣乱,说正事呢。

  “我的特长是砍价捡便宜当省长,小安你说吧我适合干啥。”

  “我的特长是染布,难不成这个也能干?”

  赵银花也迫不及待说:“我的特长是轧钢,总不能再上一份班吧。”因为常年在轧钢车间,她又是女人当小组长,为了让男人们服她,常常需要身先士卒以身作则,拿一样的工资,干的活却比别人都多,一双手已经被钢钳磨得比大象皮还厚。

  安然第一次不小心碰到的时候,简直不敢想象这是一双女人的手……当她觉着自己苦的时候,总有人比她苦。

  女人当钳工,要是有选择,谁不想轻轻松松就能挣到工资呢?

  她“噗嗤”一声笑了,“哎呀你们想啥呢,我说你们每天一睁开眼就在做,睡觉前也在做的事是啥?”

  这还用说,当然是做饭啊!无论是没工作的家庭妇女还是独当一面的女工人,一天都在琢磨的就是怎么做饭,怎么用有限的粮食填饱一群孩子的肚子。

  “咱们妇女生产小组做饭吗?”刘宝英脑子转得很快,“不对,小安的意思是让咱们做食品?”

  安然点头。刘宝英果然厉害,这脑袋瓜子比谁都转得快。

  事情是这样的,去年她不是听说安雅在做辣条,生意还做得挺大,几乎承包了整个阳城市的儿童垃圾食品市场嘛,还卖方子挣了不少快钱,当时她就想做点什么,让大家都能有钱赚,尤其是这些为了生计绞尽脑汁扣扣索索的妇女。但那时候忙着晚会的事 ,后来又乱七八糟的事一耽搁,就没时间想,但事情只要没做,在她心头都是挂了号的。

  刚才邱雪梅说她做的梨膏糖比商店买的好吃,忽然就灵机一动,有了!

  “咱们可以做小食品,雪梅会做梨膏糖,咱们钢厂最不缺的就是钢,让他们车间给焊一个钢桶,只要再买点炭和冰糖甘草,其实成本也不高。”

  谁都知道,大家最怕的就是成本投入,如果听说要拿出一大笔钱的话,基本这事就不会有人干了。“大概要多少成本?”

  安然在这之前也没算过,但不妨碍她临场发挥,拿个笔记本写写算算,“大概三百块左右吧。”

  如果几家人平摊的话,也就每家七八十,男人两个月工资,咬咬牙狠狠心,她再劝一劝,还是有可能的。

  “我只是有这个想法,大家考虑一下,回去也跟家里人商量一下,到时候我出面找厂里,给咱们办个生产小组的执照,但我丑话说在前头,我不敢保证会不会挣钱,什么时候开始挣钱,能挣多少钱,大家要慎重啊。”

  赵银花和邱雪梅虽然有点心动,但更多的是担忧,毕竟从没干过,要是亏了那可是两个月工资啊,这两个月家里孩子得去喝西北风。

  意料之外的是刘宝英,几乎是毫不犹豫的就问:“我干,啥时候开始?钱怎么凑?”

  安然没想到,平时最会省的人,居然在这种事上如此大方,说不定这家伙还真有点商业头脑啊。“大家先考虑几天,等年后再说,反正现在也买不着新鲜梨子不是?”

  一方面是大家考虑一下,另一方面凑钱也需要个过程,毕竟,不是谁家都能有能力一口气拿出百来块的,也不是谁家的男人都同意她们拿这么多钱冒险的。这时候安然就不得不感谢宋致远,他虽然不解风情,但至少金钱从来不管她花哪儿了,怎么花,花谁身上,他都不问。

  这已经是很多男人没有的“优点”了。

  安然决定,晚上得“好好”对他。

  不过,直到天黑他也没回来,一反常态的也没带个话,安然觉着有点奇怪,心里也挂念他项目组的“定时炸弹”,决定往他实验室去一趟。

  ***

  这是安然第一次来宋致远的实验室,一间占地面积约五六百平的平房,远离厂区和大院,如果不是安然事先知道,还以为是座仓库。实验室有四个门,没有安保把守,但门是电感应门,没有门把手,她站在门口喊了两声,门从里头打开。

  出来的是萧若玲。一身白大褂,衬托得身形高挑清瘦,声音跟她人一样冷清:“什么事?”

  安然也懒得贴她冷屁股:“我找宋致远,麻烦叫他出来一下。”

  她才不愿进去呢。

  萧若玲的脸色这才好一点,“师哥不在。”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36页  当前第8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1/23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七零错换人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