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庶出夫妻成长实录_分节阅读_第123节
小说作者:枝呦九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877 KB   上传时间:2022-08-25 21:06:36

  她道:“咱们这次筹的银子也不多,去买别的不够,便只好买了一些茶碗。”

  其他姑娘看她的神情就很惊讶。

  在座诸位,哪个姑娘家里拿不出这些棉衣?但是谁也没有想过让谁家捐。她们这些人早说好的,这事情要千秋百世做下去,只有靠大家的努力,不能固定的今年你家捐,明年我家捐。

  天下难道只有一个慈幼堂吗?

  当然不是,她们是要天下每一个慈幼堂都有棉衣穿。

  所以这次捐银子,也不是只拜访了世家大户,小门小户也是做了赏花宴,请了各家夫人姑娘们来,请她们认捐。

  她们的名字也会写在功德碑上。

  而且,最重要的是,她们不让人多捐。多捐就没有意义了,那是逼着人家捐,人家捐了,心里指不定有所求,恨着人。

  她们便带头做主,一家一个姑娘,最多只捐十两银子,这看着不多,其实不少了。

  折邵衣算过了,十两银子对她们这种人家,乃至有点小财的市井人家,都算不得多。

  这次还有捐了一钱银子的,那是个从慈幼院走出去的姑娘捐的,她如今在富贵人家家里做丫鬟,听闻了此事,便将自己存了一年多一钱银子托她的主家送了来。

  宁五姑娘当时不在——她本来也没有管这事,所以不知道有这事。但当时在场的姑娘都很感动。

  这银子很珍贵。它的意义不一样。

  这银子就该用来买棉衣的,只能用来买棉衣。

  都是京都城墙里面长大的姑娘,谁还不知道谁的小心思。宁五的心思谁都知道,又见她身边站了几个,心里就更明白了。

  这是看官绣差不多了,站出来抢功了。

  手段也算不得拙劣,事情做得也还算圆满,你要棉衣,不是给你棉衣了吗?我还买茶具了呢。

  还给其他人委婉的表达自己的心意:这银子啊,她拿来买茶具了,那这茶楼刚建的时候她没掺和上,现在她可以了吗。

  她倒是没在意她们的看法,无外乎只一个事情:她有嚣张的资格。

  她家可是宁国公家。

  宁五忍这口气很久了,年初的时候,秦青凤因自小跟她家兄长定亲来了京都,后来兄长跟威远侯家的姐姐一起私定终身,谁知被撞破了,她兄长出家,圣旨压着不能还俗,威远侯家姐姐直接暴毙了。

  想到这个,宁五心里的火就在。她之前本来没想掺和的,但是她上个月去看兄长了,小小年纪,就生了一头的白发。

  她深呼吸一口气,再缓缓的吐出去,一双眼睛看向折邵衣。

  作者有话说:

  先断这里吧,后面的还要修一修。

  二更挪到明天中午十二点。

  感谢在2022-06-24 00:05:09~2022-06-24 21:05:3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sssssophie、十四诗 10瓶;51996088 6瓶;Eternity 5瓶;桃源筱竹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14章

  补半更(欠更六万)

  折邵衣被宁五这般看, 倒是没生气,也没有被下了脸面的耻辱感,她早知道这人没安好心, 只是提防了她几日,就决定不管她了。

  她对太子妃说,“只有千日做贼的,哪里有千日防贼的。”

  “我这般防着她, 便让自己分散了精力, 我太忙了,既要做事, 还要防着她使坏, 我哪里有那般大的精力跟她玩。”

  折邵衣琢磨了下,“官绣这事情是在陛下面前露了脸的,宁国公家不弱, 许敢跟您和皇后娘娘叫板,但是绝对不敢跟陛下叫板。”

  太子妃笑意盈盈的听着她在那里一边说一边分析,倒是觉得小丫头又长大了一些。

  她都会自己分析问题了啊。

  果然,她马上就自己拍板了, “她不敢坏官绣的事情, 就只敢在其他的事情上做文章,不是慈幼院就是茶楼绣坊,那便随她去,这两样无论是哪样,她要吃就吃, 咱们也不是专门做这个的。”

  太子妃没有说话, 她将一个小手炉塞到她手里, 只道:“天渐渐寒了, 你多注意身体。”

  绣娘们快到京都了,到时候要忙的事情更多。

  折邵衣哎了一声。如此,得了太子妃的首肯,她就没有管宁五,潇洒快活的又继续忙活去了。

  好嘛,等到今日也瞧,果然是朝着除官绣之外的东西下手了。

  她之前还猜测宁五是拿茶楼呢还是拿慈幼院,结果她都要。

  都要就都要吧,她让人拿了算盘来,先把算盘放桌子上,也坐了下去,笑着问,“宁五姑娘,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吧?”

  宁五看了看算盘,嗤笑,“自然知晓。”

  她道:“折九姑娘,你忙的很,慈幼院和茶楼的事情,便交给我吧。”

  然后朝着其他的姑娘们行了一礼,笑语盈盈,“姐姐妹妹们,咱们之间就不说那么多了,我来得晚,有什么不懂的,还请诸位多多帮我。”

  其他姑娘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间还真拿不准她是什么意思。

  毕竟,是个人就不可能会这般嚣张是吧?她肯定有后手。

  都是玩过心眼的,谁都不会贸然出手。而且世家姑娘,以京都的英国公府和宁国公府两府为首。

  英国公盛家来的是庶女,且今日不在。宁五却是嫡女出身。

  身世好,也不是鲁莽人家,来这里敢直接一锤子定音,说不得是求了宫里的旨意。

  不过,再怎么样,她们也不是吃素的,哦,你说来就来了啊?当谁家没人啊。再说了,刚开始大家来的时候还不服折邵衣,但是经过这么久的时间,她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太子妃娘娘也是真信她,帮着她点没坏处。

  便只要不想帮着宁五的人就跟着笑,“宁五姑娘刚来,就要揽下这么大的差事,怕是什么都不熟吧?”

  宁五:“慢慢来就好了。”

  她又自顾自坐下,看向折邵衣,“折九姑娘,可还有什么疑虑?”

  折邵衣就觉得她定然是憋得久了,有底牌却不屑现给她看,只这般强势的插手进来。

  她想了想,摇了摇头,“必定是赵贵妃娘娘给您求了旨意来,不知是你一个人管,还是宁梧公主跟你一起?”

  宁五一僵,“你说什么?”

  折邵衣好奇看她,“难道不是么?若我说的不是,你便说。”

  然后就不说话了,笑盈盈坐着。她不说自己为什么知道是赵贵妃,还故意提了宁梧公主,让她面子上下不来。

  其他人却笑出了声,好嘛,这是不是狐假虎威啊?宁梧公主没出来,你就出来闹了?

  宁五只是僵了一瞬,然后就笑了,没错,她背后确实是赵贵妃。这也不难猜,她家跟赵贵妃是表亲。

  能猜出赵贵妃,那能再提一句赵贵妃所生的宁梧公主也没什么难的。她之所以僵住,倒不是她觉得宁梧公主能压住她,她也是宁国公家的嫡女,她说起来,比起公主也是不差的。

  她就是讨厌折邵衣这种口气,好像已经掌握全局一般。明明只是一个庶女罢了,要不是背后有太子妃,她算个什么东西?

  太子妃也不是宫里说话一锤定音的那个。她慢吞吞的喝一口茶,将心里的不屑先咽了下去,然后才大方端庄的开始说话。

  她道:“确实是赵贵妃娘娘为我求的圣旨。”

  圣旨两个字就足够说明一切了。

  她胸有成竹的笑,折邵衣也笑,她拿出算盘,道:“既然是圣旨,您早说,咱们也不用去各府拜访筹银子了。”

  她道:“宁五姑娘,这慈幼院我们姐妹几个都是打算要生生世世做下去的,这是功德,您没意见吧?”

  宁五当然不能说意见。折邵衣手在算盘上开始划拉,她道:“本来我们想的是筹银子,但宁国公家既然能出得起这笔银子,那咱们以后就不筹了?”

  宁五:“自然不用筹银子了。”

  折邵衣:“好嘞,那咱们算算银子吧?也不能让你吃亏,这都是要写在功德碑上的。你看哦,一件棉衣——”

  她拿腔拿调,语气慢吞吞的,好似要说长长一堆话,宁五就有些不耐烦,而且这次她另有目的,做了坏人,自然还要做好人。

  她摆摆手,“不用算了,这次功德碑还是按照捐银的人写,下次就没有什么功德碑了。”

  下次只会有她们宁国公家的名字在,不会有其他。

  折邵衣就哦了一声,也不说了。等人一走,她笑眯眯的跟各家姑娘打招呼,然后回家。

  一回家,折珍衣就开始骂,还真上火了,正好因着折和光喝黄连,大厨房有黄连水,她就喝了一杯。

  折萱衣也有怒火在,跟着喝了一杯,问折邵衣有什么后招,折邵衣见两人都喝,还都不皱眉头,心想难道不苦吗?她也喝了一口。

  好苦!

  这般苦两个姐姐都没察觉,可见是真被气着了。

  折邵衣就笑,“没事,我问问太子妃。”

  折珍衣:“你不好什么事情都问太子妃的,不然太子妃就会嫌弃你。”

  折萱衣也担心,“是啊,这关系到赵贵妃呢。”

  折邵衣如今胆子大,“一般的事情我做就做了,这个事情可不能胡乱做。”

  她写了信进宫,等拿到回信,心里就安稳了。

  第二天,她请了一台戏班子去宁国公家。敲锣打鼓去的,还让人写了一块功德牌过去,特地裹了红绸子。

  戏班子一路从东城到西城,吹吹打打,还放鞭炮。路上有人问怎么了,便有人高声说,宁国公家愿意捐献十万两雪花银子给天下慈幼院,这还只是一年的银子,宁家五姑娘说了,宁国公夫人说这事情要长长久久的做,生生世世不停呢。

  便有人喊活菩萨,还有几个老人下跪,大声喊,“宁国公夫人仁慈,宁国公府大义啊。”

  因为敲锣打鼓声太大,有人听不清楚,便有人解释,“不知是宁国公还是宁国公夫人,说是要捐十万两银子给慈幼院。”

  “这么多?”

  “是啊。”

  旁边人听见了一点,便跟自家亲戚说,“我听说宁国公要捐一百万两银子给慈幼院。”

  “天爷,疯了吗?为什么捐这么多?”

  “宁国公是不是做了什么亏心事。”

  过了一会,便有人开始传,“宁国公要告老还乡了,所以捐银子给自己做功德。”

  “告老还乡跟捐银子做功德有什么关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71页  当前第12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3/27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庶出夫妻成长实录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