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79年靠卖小吃发家致富了_分节阅读_第70节
小说作者:文好好好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342 KB   上传时间:2022-11-04 20:22:25

  他惊叹道:“原来粽子也可以有这么多口味,用不同颜色的绳子来分辨不同口味,你这心思也是妙。”

  说完他又挑了一个八宝粽,剥开后颜色十分漂亮,他蘸了点白糖吃,细细一品,发现里面的食材更多。

  有江米、糯米、红枣、葡萄干、黑豆、花生、红豆等,口感十分丰富,吃起来软糯香甜可口的也是十分不错。

  虽然跟肉粽天差地别,但他仍是吃的开心,“之夏妹子,你有没有考虑做一些放到百货大楼卖啊。”

  “跟上次卖青团一样,弄个精美包装盒,一盒里分别装上不同的口味,这端午节走礼的人可是不少呢。”

  张之夏原本是打算把手里头的这些粽子包好,一会去趟百货大楼,准备跟他推销一下她这几款粽子。

  没想到人竟然自己上门来了,心里一乐,正好省得她在跑一趟了,去柜子拿出一早准备好礼盒,让他看了看。

  钱升荣看着这礼盒,笑叹,“这跟聪明人打交道就是省心。”

  百货大楼跟张记之前已经合作过很多了,早已不用再讲那么多。

  依然是老规矩,张记所产出的粽子和粽子礼盒,百货大楼照单全收,由百货大楼分销至各个地方,张记的粽子可以在自己店里散卖,但不能批发给别人。

  钱升荣走后,张之夏也不包粽子了,快速的蹬着三轮车,拉着她早就准备好的各种食材,回了张家村。

  他们小吃店虽然也是在包粽子,但那都是放到他们自己店里卖的。

  到了张家村,张之夏没回自己家,直奔何秀婕家,上次包青团的时候就是她大姨,在一旁帮着她妈管理。

  张之夏一早就想好了,粽子生意谈成后给张家村的人干,因为村里人大都有包过青团的经验,且粽叶在乡下也是成片成片的,就地取材很是方便。

  你说说这么好的现成的资源,不用是不是可惜了,不仅能让自己赚一笔,张家村的人也能趁这个机会赚一笔,大家也能吃上美味的粽子,多好!

  到那后,外甥俩先是叙了好一番旧,何秀婕听到外甥女要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自己,当即就拍了拍胸脯说成,随即就站起来往外走,去联系人。

  何秀婕这一阵过的可谓是十分舒心,家里的不少祖产都还了回来,大小孙子又都争气,现在学习好的不行。

  以前在村里因为成分原因,很少有人跟她说话,但是自从上次包青团之后就变了,家里老是有人来找她聊天。

  这人心情一好,身体也就好了不少,再加上去县城看病吃药,现在身子骨硬朗了不少,整个人跟以前完全不一样,走起路来也虎虎生威的。

  张之夏看着她这样也是开心不少,跟着她一块在村里,转了一圈找了些做粽子的人手后,转身去了大队部。

  一路上遇到不少村民,大家见到她都热情的很,争着抢着要拉她去家里唠嗑,她赶忙直言道找大队长有事。

  村民们听见这话皆是面露遗憾,才肯松开她的手,交代着办完事后,一定得回来坐坐,张之夏笑着应承了。

  张之夏是经常来村里,但都是找何秀婕,很少来大队部,这猛地一来发现变化是真的大。

  大队部一整个翻新重盖,墙面也刷了白漆,红砖瓦房的十分气派。

  村支书大队长几人,各个身穿崭新的,白色的确良衬衫涤纶裤子,脚蹬大皮鞋,十分洋气,张之夏从背后看都有些不敢认了,试探的叫了声,“张叔?”

  张支书几人突然看到张之夏十分惊喜,一阵寒暄后,热情的领着她去看了村里,已经扩大数倍的蔬菜基地,最后又去看了涨势十分喜人的猪崽。

  嗯,不对,现在已经不能称之为猪崽了,是大猪,一百斤的大猪。

  张之夏看着猪圈里的猪,每头最起码有个百十斤,心里乐坏了。

  她们张记马上就可以实现猪肉自由了,虽然他们张记通过李志国,已经跟肉联厂建立了长期的供应关系。

  但是张记生意太好,引得县里其他的国营饭店有些妒忌,开饭店免不了要跟各种食品厂菜站肉站的人打交道。

  自是有人跟肉联厂领导的关系好,想要给他们穿小鞋,但奈于张记已经是县里有头有脸的存在。

  平日的用量更是一个顶三个国营饭店,那些领导两样都不得罪,便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模凌两可的态度,也造就了下面人的态度。

  例如送过来的肉不是很新鲜,送晚了什么的各种事都有。

  这些张之夏也都不好多说什么,因为说了也没有,她明白自己已然瓜分了别人的蛋糕,归根结底还是她不够强。

  跟着张支书他们四处参观了一圈,发现张家村现在发展的真是很快,肉眼可见的快,回到大队部之后。

  她道:“张叔,今天我来不止是来说粽子的事,更是想说咱们之前开张家村菜店的时候,那一分利的事。”

  大队长几人听见这话,心里一咯噔,对视一眼后,由张支书缓缓开口。

  “夏夏,这是怎么了,你怎么突然说起这个了,要不还是按照我们一开始说的,给你两分利。”

  张之夏赶忙笑道:“不是不是,我今天来是想说,从这个月开始,那一分利就不用给了,当时我也就出了三百块钱,帮咱们菜店租铺子做改造。”

  “这几个月也已经收了三千,足够了,我这什么也没干,再这样继续收下去,我晚上可就要睡不着觉了。”

  张支书几人听见这话,心里都隐隐松了一口气,面上均是不同意。

  大队长:“这怎么能成呢,当时说要给你两分,你只收一分,现在又不要了,你这是在打我们几个的脸吗!”

  刘会计几人在一旁附和着,“必须收,别不好意思,要是没有你,咱们张家村绝对不会是现在的样子!”

  张之夏思虑了片刻,笑了笑,“行,既然你们都这么说了,那咱们各退一步,这一分利我就收到年底,这你们要是还不同意,那咱们可真的就见外了。”

  作者有话说:

  前面那一章大家可以重新看下,昨天后半段还没修忘记定时了,自动发了,变动还是很大的。

  我觉得张家村跟夏夏的张记,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存在。

  张记背后有张家村一整个村作为支撑,而张家村前面有张记作为探路。

  一起发展,一起致富~

第79章 何叶家人

  张支书几人听见这话,犹豫了片刻,凑在一块商量了下,最终点了点头。

  刘会计叹了一口气,“夏夏,你这真是让我们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张之夏笑嘻嘻道:“刘叔,你说村里人每天起早贪黑干,辛辛苦苦才赚回来的钱,我现在每天在城里,什么忙也帮不上,我一个人就拿这么多,我就是脸皮再厚也搁不住这样造啊。”

  刘会计:“……”

  张之夏对现在这个结果很是满意,跟自己的预期一样。

  其实她早就有想要说这一分里的想法了,只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契机,没想到今天阴差阳错的正好说出来了。

  以张家村现在如日中天的发展趋势,到年底绝对不容小觑,虽说现在大家看着都是和和气气的,村里人的劲都往一处使,一片向上欣欣向荣的。

  但也只是现在,以后什么样,谁也说不准,尤其是人有了钱以后。

  上辈子她在京市摆摊的时候,就遇见过不少这种事,穷的时候都是相互鼓励,一有钱富了,就开始分道扬镳。

  最典型的一个案例,就是她旁边摆摊卖盒饭的,一家亲兄弟俩。

  刚开始哥俩好的跟什么似的,一个负责做,一个负责卖,那真叫一个兄弟齐心,其利断金,看着特有奔头。

  后来,他们生意慢慢做大,也有钱了,合力开了一家饭店,大哥还在后厨炒菜,小弟在前面揽客。

  这时间一久,大哥心里不乐意了,拿一样的钱为什么他每天这么辛苦,小弟每天就在客人面前说说笑笑,那一半拿的也太轻松了,便提议重新分成。

  小弟一听当然不乐意了,明明说好对半分,中途变卦算什么。

  就这样两人起了内讧,没过多久,两人就因为这闹掰了。

  饭店也开不下去散伙了,最后两兄弟也反目成仇,老死不相往来。

  张之夏一直铭记他们的教训,所以她一开始做生意的时候,她就跟张爱国分的门清,就算跟关系再好的何叶也是这样,利润什么的提前说清楚。

  小吃店和火锅店现在能有这么成功,还真的是离不开他们。

  这亲兄弟都能因为,利益分配不均反目成仇,更何况,像她这种只是在最开始提了建议,后期并没有付出什么的人呢。

  别看现在村里人,对她左一个夏夏右一个夏夏叫的亲热,那是因为她给村里,带来了利润带了钱,他们也还不知道她独得一成利润。

  她敢笃定,他们要是知道了绝不会像现在这样对她。

  现在她的小吃店供菜渠道,还离不开张家村,她也没打算以后自己种菜。

  所以还是尽早把这个利益割舍开,不管以后干什么都方便。

  至少她今天来了这么一出,不论如何都能在他们心里留一个好,最近这几年她都不用为店里的食材而担心了。

  双方达成一个共识后。

  张之夏便回了何秀婕家,跟她一块做些明天包粽子的准备工作,顺便教她如何调制各种粽子的馅料。

  其实这几种粽子馅做法十分简单,不难做,就是咸蛋黄鲜肉粽里的五花肉和排骨粽里的排骨,需要提前腌制,糯米提前浸泡一晚上。

  张之夏殊不知她走后,大队长张支书刘会计几个干部凑在一块感叹着。

  这夏夏当真是个有大局观的好孩子,事事都为村里人着想,他们张家村有这样的人真是有福,既然她那一分利坚持只要到年底,那他们就更加的好好发展,争取这后半年多分给她点利润。

  ******

  隔日,店里什么的都步入正轨了,粽子大家也都知道怎么包了,用不着张之夏在一旁指导。

  她在店里闲着也没事干,想着她大姨一个人在张家村,也不知道她能不能应付的过来,反正她在这也没事,不如带着几个小家伙回张家村看看。

  刚到何家门口,几个小家伙就迫不及待的看着张之夏,等抱他们下车,一下车就欢欢乐乐的抱着小喵。

  抱着它跑去看它的同伴和妈妈了……

  这是他们每回来何秀婕家,首先必做的一件事。

  张之夏在门口把车停好,一进院里就见中间支了十来张大桌子,桌子上满是盆和粽叶,不同颜色的彩绳,每个人身边都有一个大簸箕,上面堆满了粽子。

  二十来个人忙的热火朝天,何秀婕精神气十足的在院里走着,嘴里不停的嚷嚷着,“注重卫生,包的慢一点没事,但是每个粽子一定得包的漂亮。”

  包粽子的人,见她这样都笑道,“我的老嫂子,这你就放心吧,咱们也都是包过青团的老手,肯定是知道的。”

  聊着聊着见张之夏来了,手里动作不停的跟她热情的打着招呼。

  张爱国的大嫂王元元,正热情的朝她招招手,张之夏其实挺喜欢这种热闹的氛围,因为可以听八卦。

  在水池边洗了洗手,去里屋拿了一个口罩带上,坐那一边包粽子,一边那跟她们话着家常唠着嗑。

  几个小家伙那,根本不用她操心,每次只要他们一回村,村里所有的小孩都喜欢跟他们玩。

  张之夏感觉她才刚坐这,没包一会,盆里的各种馅料和糯米就没了?

  何秀婕昨天准备的粽子馅就包完了,二十来个人,就包了将近小两千个粽子,因为食材没了,大家迅速的收桌,每种口味的粽子分别装进不同的大袋子里。

  这次的粽子跟之前的青团不一样,青团是直接蒸熟,放凉后就可以包装。

  这粽子必须得煮,而且煮的时间最起码四个小时往上,在闷个一小时才行,因为是煮,熟了之后还会滴水,所以现在不用包装。

  再者就是现在天气热了,煮熟的粽子放不了太长的时间,所以他们只上午包,中午有人过来拉。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5页  当前第7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0/8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79年靠卖小吃发家致富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