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79年靠卖小吃发家致富了_分节阅读_第74节
小说作者:文好好好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342 KB   上传时间:2022-11-04 20:22:25

  这么多年过去了,儿时的玩伴都已长大,开始了工作,来之前,他打听过了有人在医院工作。

  刚给前胳膊骨折的病人,复完位的郑成华,正等着下一个病人来时。

  就见一身穿西装革履,长相气质都分外好看的人,走到了他面前微笑的看着他,他瞧着十分的眼熟,越看越眼熟,但始终想不起来。

  忽然一阵敲桌子的节奏,脑子灵光一闪,熟悉的记忆涌上心头,“瑜哥是你吗,你终于舍得回来看我了!”

  贺子瑜点点头,他也没想到小时候最不靠谱的人,现在竟然成为了医生。

  两人闲聊几句后,贺子瑜便开门见山的说起了,当年桑尔雅生产不是意外,而是有心人设计陷害,他想过来问问当年医生接生时的情况。

  郑成华一听,皱起了眉头,“哥,二十四年前的事,有可能说不清楚。”

  贺子瑜浅浅的笑着:“没事,多问问总是好的,万一有人记得呢。”

  郑成华:“行,那咱们先去资料室找找看,当年的接生记录。”

  他跟另一个值班医生说了下,有什么事看着点,便领着贺子瑜去资料室。

  两人好一阵翻找,找出了当年的病例单,记下接生的医生护士名字,去了妇产科询问情况。

  谁知,到妇产科后,询问当年接生的几个医生护士,许多都不干了,还有一部分出事了,总之现在一个都没在。

  从妇产科出去,郑成华拉着贺子瑜走到楼梯口转角处,小声道:“瑜哥,这有些不对劲啊,这年头医院里的工作可是铁饭碗中的铁饭碗了,打着灯笼都难找,我这还是托了我爸的关系。”

  “这怎么还有人主动请辞了呢,看来你说的还真对,这里头真有猫腻,指定是有人想害我雅姨!”

  贺子瑜点点头,他对这个结果毫不意外,想起那封莫名其妙塞到他办公室的信,看来那上面写的是真的。

  既然那人知道整件事情的经过,为什么现在才说,他的目的是什么,他想要的是钱还是权,或者是其他……

  告别郑成华后,他开车在县城上四处晃荡,突然看见了一个像极了他姥姥的小女孩拿着雪糕在街上欢乐的跑。

  等他靠路边停车时,在看时人已经不见了,重回车上,他心里突然升起一股强烈的念头,算算时间,如果他那个弟弟还活着,也应该有二十四岁。

  他轻轻敲打着方向盘,二十四岁也不小了,结婚有孩子是很正常。

  回去后,就见母亲在房间默默流泪,虽然这件事有九分真,但在没出结果之前,他不想让母亲知道,避免她平白的徒生欢喜,徒增悲伤。

  桑尔雅一觉睡醒后,看着眼前熟悉的摆件,空荡荡的房间,多年前的记忆突然涌上心头,她觉得一直是她的错。

  如果她当时不乱跑四处逛,她就不会摔倒,孩子也不会在肚子别憋气太久,肯定平平安安的就出来了,每每一想到这,她就忍不住的想流泪。

  贺子瑜走过去,静静的拍着她的背,桑尔雅无力的靠在小儿子肩膀上,缓慢的释放着情绪。

  下午,天不那么热之后,他们一家去了县南那看了看。

  到那后,桑尔雅迟迟不愿意走,便让人先回去了,就连贺子瑜也被打发走了,她就想一个人陪陪她的女儿。

  贺子瑜抿了抿唇,没说话,静静的坐在车里想这些天发生的事,等桑尔雅从里面出来,他们开着车回到纺织厂家属院时,天色已经擦边黑。

  早些年的这个时候,胖大姐早早地就在家里做好了晚饭,但她今天并没做,因为她已经在张记订好了饭菜。

  自从前些时候,她在张记那吃了烤串后,对那味可是念念不忘,经常时不时的打包带回家吃。

  张记现在就是他们清河县的招牌,现在谁家来亲戚了都喜欢去那吃饭。

  不仅如此,你要是有什么不喜欢吃的,忌口的提前跟他们说,人张记会主动避开这些菜,主动为你定制菜单。

  你就说人家这服务周不周到!

  作者有话说:

第83章 她爸爸回来了?

  这天一早,何叶盘点完张家村菜店送来的新鲜蔬菜,肉联厂送来的各种肉后,就开始在纸上列今天晚上的菜单。

  自打端午过后,夏日渐盛,天气越来越闷热,张记也顺应着季节推出了新品,爽口开胃的“自选凉拌菜”。

  凉拌菜:顾名思义就是可以将各种新鲜可以生食的蔬菜,如黄瓜、红萝卜、生菜、洋葱、莴笋、腐竹、豆芽、木耳、莲藕等食材,部分焯好水切成细丝或薄片,摆在盆里供大家选择。

  菜品选好后加入适量糖、醋、盐、香油、蒜泥、葱花、香菜、芝麻酱、红油辣子、炸花生米等调料搅拌均匀。

  这样调好的凉拌菜,不仅颜色看着好看,更是兼具酸、辣、甜、麻、酱香味儿,原本被天气热的没食欲的人,瞧这这五彩缤纷,清脆爽口,解腻又开胃的凉拌菜,纷纷又提起了精神。

  这夏天来上这么一盘凉拌菜,配上几个白面馒头,再来碗加了冰块,味道清香,口感沙甜的绿豆汤,或者是酸酸甜甜,可口开胃的酸梅汁。

  亦或是来一杯小吃店里,免费赠人饮用清凉提神又醒脑的薄荷水。

  当然,这好味道只是其一,大热天吃饭,最主要的还是得有一个令人舒适的吃饭环境,要不然就算做的再好吃,这天也热的人吃不下。

  也不知道张记从哪弄来了四台超级大的电风扇,放在店里的四个角落插上电源,不停的来回转扇风,只要还有一个客人在店里吃饭,他们就不会关。

  且张记一溜烟的摆了二十多种食材供人挑选,可以完美避开不想吃的菜。

  总之,这一顿饭吃下来,在这个炎热的夏天简直就是享受,别提多美了。

  所以就算是天气再热,也有不少人从大老远赶过来,就为吃上这么一口,于是乎张记的生意就更加火了。

  其实这凉拌菜也不难做,就是胜在丰富的小料和食物本身爽脆的口感,只需要加适量到菜品里拌均匀即可。

  不需要多么有技术含量,小吃店里店员只要掌握好用量就都可以做。

  凉拌菜一出,小吃店里其他的小炒菜热菜,顿时就不那么受欢迎了,何叶这个大厨便清闲了下来。

  火锅店有张爱国张宏丰在那看着,小龙虾作坊有何永梅坐镇,现在小吃店里的何叶都闲了,张之夏就更闲了。

  然而还没等她们清闲上两天,想好做些什么,新的生意就自己找上门了。

  起因是一常在这吃饭的老顾客。

  他问能不能在张记定制一桌饭菜,他想用来招待许久不见的老同学,他表示只要可以做,贵点并不是问题。

  正闲的无聊,每天在厨房研究菜品,精益求精的张之夏跟何叶。

  一听这眼睛都亮了,她们正愁一身好厨艺无处可用,当即就笑眯眯的应下了,“可以,当然可以。”

  并且还道:“想吃什么都可以点。”

  上前询问的年轻人,本是抱着一股试试的心态,根本没想到她们会答应,这不仅答应了,竟然还能自己选菜。

  询问的年轻人顿时面露狂喜,立马就点了许多之前张记出过一次,后来再没出现过令他念念不忘的菜品。

  点完后,生怕她们会反悔似的,说好时间,扔下定金转头就跑了,张之夏跟何叶对视一笑,眼中尽是无奈。

  自从这次开了头,大家伙也都知道张记接受定制菜单后,请客招待亲友领导之类的。

  也都不爱去国营饭店了,纷纷转换场地,喜欢去饭菜更加可口,服务员体贴和善又周到,用餐环境优美的张记。

  因是客人点菜,张之夏跟何叶每天都在进行新的自我挑战,也从中体会到了别样的乐趣,厨艺更是突飞猛进。

  张记也成了请人吃饭的首要选择,在清河县外那也是小有名气,顺应而来的也是人们扎堆过来点菜。

  本身小吃店生意就够火爆。

  这多如雪花的定制菜,一时间让小吃店的人忙的团团转,转身喝口水的功夫都难,这样持续两天后。

  张之夏定下了一条规矩,每天只接受两桌定制菜,多了就得往后排,能不能请人来张记吃饭就得看运气了。

  因此,何叶这会写的并不是中午卖的菜单,而是今天晚上客人订的菜,她看着笔记本上诺大的一页,上面只有一条简简单单的要求泛起了难。

  昨天一个身材胖胖的大姐,直接豪气的给了两大团结。

  让小吃店今天晚上准备一桌饭菜,他们一行大约有十来个人左右,按照一桌二十的规格来上菜。

  何叶看着两张大团结,听见她的话心里一阵吃惊,这也过于豪气了。

  这还是他们接定制单以来,接的最大的一笔,片刻惊讶后,她就镇定了下来,毕竟也是见过大世面的人,然后就问了她要点些什么菜,有没有忌口。

  只见那胖大姐想了想,然后道:“忌口倒是没有,不要太油腻,偏清淡些就好,可以适当的来两个辣菜。”

  何叶点头记下后,又问:“那你们具体想点些什么菜。”

  具体点什么?胖大姐思考半天,也没有想到要点什么,她觉得这张记哪哪都好,反正每次她来这吃东西,就没有不好吃的,就让他们自己看着办。

  何叶也是第一次遇见这种,让他们自己看着来,给的钱还特别多,这段时间,因为不停的接定制菜,她的厨艺突飞猛进,拿手菜也有不少。

  这想了一夜实在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好,于是去找张之夏,让她出出主意。

  张之夏瞄了眼本子上的要求,迅速给列出了菜单,递给何叶瞧。

  “夏夏,你脑袋瓜真灵,整的这一桌绝了,绝对够面!”何叶看着上面的菜品直竖大拇指,随后,又叹气道:“以后还是你来给人想菜单吧,这想的我脑袋都想秃了。”

  张之夏眉眼弯弯的,“没问题。”

  中午营业过后,因为现在天气实在热,路上几乎没什么行人,他们就关了店门,开始准备晚上人家要点的菜。

  这些菜总的来说也不难,没多久就备好了,太阳稍微下去些,不那么毒烈时,他们才又开门营业了。

  傍晚,桑尔雅贺子瑜跟着胖大姐一家走到兴华街时,她惊呆了,这条街上热热闹闹的,大晚上的到处都是人,每个人面色都乐呵呵喜气洋洋的。

  这变化实在是太大了,她早些年在这住过,对县城也是熟的,虽然近几年她都是匆匆的来,匆匆的走。

  但她那胖弟妹是喜欢健谈的,尤其爱跟她唠嗑,因此,她对县城的情况也还是了解,上年回来的时候,丝毫没听她说起过这兴华街的变化。

  看来是这半年发展起来的,没想到这么一小县城,能精确领悟到上面的意思,发展的这么快。

  其实,自从柳记开门后,就有不少同样也是做吃食的人,在暗地里观望。

  毕竟这兴华街的地段是真的好,周围有好几个大厂和家属院,你说说哪个做生意的人不心动。

  一开始,他们见柳记的生意一日不如一日,也都叹气这张记是真的强,纷纷放弃想在这开店的想法,然而没多久,就见柳记做出一番改变,生意渐渐稳定下来后,又都起了心思。

  于是,兴华街这两个月的时间,周边陆陆续续的又开了几家吃食小店,卖的也都是独一门的手艺,竟然连带着,张记火锅店的位置也不算偏了。

  一下冒出好几家店,小吃店里的人,都担心会不会对张记影响太大。

  张之夏却乐呵呵的摆手说着没事,多开几家才好呢,还文绉绉的来了句诗“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小吃店一众人:……

  不过没多久,小吃店里的人就都真香了,也都真真切切的理解了,张之夏当时所说的那句诗的含义了。

  因为自从那些店开之后,一到晚上,他们也模仿着张记在门口摆摊,虽都是摆摊,但卖的东西却各不相同。

  炎炎夏日,也就晚上这一会凉快些,躲了一天懒的人纷纷出来散步,新开的店当然引入驻足。

  这人一多,其他不是卖吃食的铺子,也趁机拉出自家的东西,在门口支起了摊,紧接着,各种闻风而来的流动小摊位也在这边开始摆起来了,一时间,路口灯下也成了大家争抢的好位置。

  如此一来,夜间的兴华街可谓是灯火通明,比白天生意还要好,各种小商品吃食五花八门的,看的人眼花缭乱,竟比年前的黑市还要热闹。

  兴华街很快就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散步的好去处,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的,许多人慕名过来吃饭逛街。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5页  当前第7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4/8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79年靠卖小吃发家致富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